首頁>> 文學>> 群星荟萃>>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日本 Japan   平成時代   (1910年三月23日1998年九月6日)
世界著名導演黑澤明自傳:蛤蟆的油
  本書為黑澤明晚年,回憶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從孩提時代一個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癡迷於繪畫和電影,如何幸得啓蒙而踏入電影界,最後如何執導《羅生門》等影片而成為世界級的導演
蛤蟆油的傳說
  日本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的故事:在深山裏,有一種特別的蛤蟆,它和同類相比不僅外表更醜,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它後,將其放在鏡前或玻璃箱內,蛤蟆一看到自己醜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燙割傷的珍貴藥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澤明自喻是衹站在鏡前的蛤蟆,發現自己從前的種種不堪,嚇出一身油……
    作者介紹:
  黑澤明,日本著名電影導演。在他五十餘年的電影生涯中導演了三十多部電影,共獲得了三十多個著名的奬項。作為世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令東西方影人心醉神迷,影響了亞洲幾代電影人以及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一代西方著名導演。
寫在前面
  日子過得真快,到這月的二十三日 即1978年3月23日。我就六十八歲了。
  回顧過去的年月,理所當然會想起許許多多的事情。以前許多人跟我說,你是不是該寫寫自傳?然而我卻始終沒有鄭重其事地寫這種東西的心情。因為,總體說來,我並不覺得自己個人的事多麽有趣,值得把它寫出來。
  再者,如果寫,那就全都是談電影的事。因為,從我身上減去電影,我的人生大概就成了零。
  不過,這回是有人提出要求,希望我寫寫自己。實在是盛情難卻,便答應下來了。這件事似乎也和我讀了讓·雷諾阿 讓·雷諾阿(Jean Renoir,1894—1979),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印象派畫傢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的次子,法國電影詩意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作品有《鄉村一日》(1936年)、《大幻滅》(1937年)和《遊戲規則》(1939年)等,影響深遠。的自傳,受了影響有關。
  讓·雷諾阿,我曾經見過。他請我吃過晚飯,和我談了許多問題,但當時的印象中,覺得他這個人沒有寫自傳的意思。然而他終於寫了,這給了我啓發。
  讓·雷諾阿在他的自傳裏有下面一段話:
  不少人勸我寫自傳……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已經不滿足於一個藝術傢僅僅藉助攝影機和麥剋風表現他自己了,他們希望知道這個藝術傢是個什麽樣的人。
  他還說:
  我們這麽引以為豪的個性,實際上是由種種復雜的因素形成的。比如上幼兒園的時候在那裏遇到的小朋友,第一次讀的小說的主人公,有時甚至從表兄烏瑾飼養的那條獵犬那裏得到了啓發。我們並不是光憑自己就能生活得很充實……我從自己的記憶之中,找出了許許多多曾經使我得以有今日的力量,以及與這種力量有關的人和發生的事。
  (三鈴書房《讓·雷諾阿自傳》)
  這段文章,加上同他見面時留給我的強烈印象——我也想像他那樣老去——激起了我寫自傳的願望。
  還有一位也是我曾敬仰的人,那就是約翰·福特 約翰·福特(John Ford,1895—1973),好萊塢最負盛名的西部片導演。憑影片《告密者》(1935)、《怒火之花》(1940)、《青山翠𠔌》(1941)、《沉默的人》(1952)曾四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金像奬。。
  我常常為他沒有一部自傳而感到遺憾,這種心情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使我動了寫自傳的念頭。
  當然,我和這兩位老前輩比起來還是個雛兒。但是,既然有不少人想知道我是個什麽樣的人,那麽,寫寫這方面的東西也是該盡的義務了。
  我沒有把握使讀者讀起我的東西來一定感到有趣,但是,我常常對後生們講“不要怕丟醜”,而且時時把這句話講給自己聽。於是,我就動筆了。為了寫這本書,我找來很多老朋友,與他們促膝長談,以喚起往昔的記憶。這些人有:
  植草圭之助,小說傢、劇作傢,小學時代的朋友。
  本多豬四郎,電影導演,我任副導演時期的朋友。
  村木與四肥郎,美工導演,我的攝製組裏的人。
  矢口文雄,錄音技師,和我一同進P·C·L電影製片廠的同事。該公司後來發展為東寶公司。
  佐藤勝,音樂導演,逝世的早坂文雄的弟子,攝製組的人。
  藤田進,演員,我的處女作《姿三四郎》的主角。
  加山雄三,演員,是我嚴格訓練出來的演員中的代表人物。
  川喜多可詩子,東寶東和電影公司副社長,我在國外時承她多方面關照。我在國外的情況她了如指掌。
  奧迪·勃剋,美國人,日本電影研究專傢。關於我在電影方面的情況,他比我自己還清楚。
  橋本忍,製片人、電影劇本作傢,《羅生門》、《七武士》、《生存》等劇本的合作執筆者。
  井手雅人,電影劇本作傢。最近以來,我的電影劇本主要是由他同我合作完成的。此外,也是我的象棋、高爾夫球的對手。
  鬆江陽一,製片人,東京大學畢業,意大利電影大學的高材生。他的行動非常神秘,而且千奇百怪。我在國外生活期間,總是和這位弗蘭肯斯坦 瑪麗·雪萊1818年出版的同名名著中的主人公,係一生理學家創造的怪物。這個怪物具備了自己的生命力,反而報復他的創造者。“弗蘭肯斯坦”一詞後來用以指代“頑固的人”或“人形怪物”,以及“脫離控製的創造物”等。式的男人在一起。
  野上照代,是我的左膀右臂,攝製組的人。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她也是自始至終不辭辛勞給予我關懷的人。
  藉本書的出版,謹對上述諸位為此書所付的辛勞聊表謝意。
  黑澤明
首頁>> 文學>> 群星荟萃>>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日本 Japan   平成時代   (1910年三月23日1998年九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