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断代>> 文韜 Wen T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鮮卑帝國
  本書以鮮卑帝國中最強大的國傢北魏為主綫,通過對北魏王朝興盛、衰亡的描寫,讓朋友們瞭解從三國到隋唐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北魏在中國歷史中占據148年的時間,卻一直默默無聞,史籍寥寥無幾,為什麽一個勝利並建立起自己王國的民族卻突然從華夏民族之林中消亡了呢?為什麽它能在匈奴、羯、氐、羌等少數民族所建之國經短暫輝煌之後,紛紛滅亡的嚴峻局面下而能保持住政權,不僅統一北方,還成功的實現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均取得輝煌的成就呢?然而就在改革卓有成效、北魏國勢日盛之時,卻遭六鎮起義,為什麽頃刻間又土崩瓦解?也是謎!本書欲解開的就是這一個接一個的謎團。
鮮卑帝國 序言(1)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知什麽興衰的呢?國傢!國之興衰、傢之興衰,政治傢如果不能從史書中獲得用於現代社會治國的經驗教訓,讀史等於白讀;普通人如果不能從史書中獲得傢族或家庭興盛衰落的原因和教訓以及個人創業或生活的成敗得失,讀史也等於白讀。
  讀史使人睿智,如果像看故事那樣去讀,像聽評書那樣去理解,衹能是言者泛泛,聽者泛泛,有何益處哉。洞徹古人之心,通曉古人之意,衹有做到這些,纔可以對古人說,如果換成我,我會不會像你一樣去處理事務,把握機會呢?讀歷史,大都講解的是將相王侯,可能和我們大多數人挨不上邊,其實不然,他們也是人,普普通通的人,衹不過際會相逢,在亂世之秋成就一段段功勳偉業罷了,或是藉父兄之資守成為主,或參政機要成為權臣。他們與我們一樣,有七情六欲,行為處事也脫不掉習慣性的思維,去掉他們頭上的光環,他們是再普通不過的人。由大及小,由國而傢,道理是相同的,他們演繹的也就是我們正在演繹的,時針過了今夜午時,今天也是歷史。
  讀書觀大略,我一直這般讀書,一直這般理解。我喜歡歷史,對經史子集頗感興趣,由於缺乏古漢語知識,對古文典籍未能深入的學習,縱對字面的理解亦存在許多疑惑,但是每個人對現實和歷史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之處。自從兩年前,我着手從事南北朝小說寫作,開始頻繁接觸史書文獻,始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為此我開始翻閱西方的歷史著作和學術文章,再對照孔孟老莊之道來理解南北朝這段歷史,發現自己受益匪淺,仰望那一串串廣袤夜空中的璀璨星辰,感嘆自己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但青蛙之鳴足以響徹荷塘,螢蟲之光足以照亮一隅,雖然本人最缺乏毅力和恆心,思考和寫作時停時繼,所幸感謝上天,自己擁有對歷史的志趣,也感謝網絡,能和衆多朋友分享歷史帶來的喜怒哀樂。
  牛頓有言,“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後人吸取前人的經驗和成果,嚮前走纔不致走彎路,好的東西別人總是要拿來用,否則研究出來有什麽用呢?對於本書中的觀點和想法如與前代或現代的學者雷同或相似,在全文終結時,我將一一列舉,以示感謝。
  本文的一些主要的觀點我想指出來,第一,我承認對東方文化有偏愛,但這不妨礙世界最終將趨於大同。衹有儒傢文化纔有包容天下之心,我們從不排斥外來的文化和宗教,佛學、伊斯蘭、基督教、包括文藝復興後的西方文明,衹有儒傢文化的博大襟懷,才能包容和揚弘包括伊斯蘭文化在內的世界上的一切文明。兩晉南北朝時期關於佛學在中國的發展給出明確的答案。第二,本文的歷史觀是唯物論。歷史創造英雄,而非英雄創造歷史。德國之所以認罪並賠償並非為了那個戰爭狂人希特勒,而是為了德國人民,因為二戰不是一個希特勒可以發動的,是德國和她的人民。第三,讀者喜聞樂見的是縱橫天下的英雄和智謀絶倫的妙計,金戈鐵馬,兒女情長。但,如果深入研究歷史的話,最該關註的是,要看到隱藏在故事背後的原因和矛盾。真正的歷史其實平淡無奇,因為人的欲念紛爭導致血恨情仇的交織蒙蔽世人的眼睛罷了。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浩於煙海,除一部部史書外,封神榜、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隋唐、楊傢將、水滸、說嶽、大明英烈傳、二月河的清帝係列小說等等各類文學作品,為我們講述了一串串膾炙人口的故事,描繪出一個個容貌鮮活的英雄,使我們對於某段歷史的人物和事件有了大致的認識。
鮮卑帝國 序言(2)
  當我把史書翻到另一頁時,一個獨特的民族映入眼簾:鮮卑!第一次接觸它的時候,我一臉茫然,相信許多人會和我一樣感到它的虛無縹緲,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民族嗎?當然有,不僅有,還曾經建立了十二個政權,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吐𠔌渾、西秦、南涼、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其中北魏皇朝時間最長,國力鼎盛,影響最大,被中亞地區和歐洲的一些國傢稱之為“桃花石”王朝。
  鮮卑民族歷史跨度之長,可以上溯到西漢武帝年間,它在歷史舞臺的活躍囊括三國後期至隋朝建立這一段歷史時期,既然鮮卑族有如此長的歷史,為什麽我們對它的瞭解寥若晨星?因為歷代的歷史學家們故意回避這段歷史,鮮卑帝國所處的歷史時段屬於兩晉南北朝,即從公元265年晉朝建國到公元589年陳朝滅亡這一段歷史時期。在古代的歷史學們看來,這段歷史是充滿民族矛盾,國傢分裂、戰亂頻繁,流血不止、野蠻屠殺的黑暗時代,人們羞於提及它。然而他們忘記了一句格言:凡是忘掉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我們要勇於面對,不要回避逃跑,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裏,事物是辯證的,有好的一面便有壞的一面,同樣,有壞的一面也會有好的一面。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價值的朝代,在數學、農學、地理學、天文歷法、機械製造、冶煉技術、醫學等許多方面都取得突出的成就。如果用唯物史觀看待歷史的話,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在當時世界上是思想最開明,文化最繁榮,科技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突飛猛進,疆域開拓最猛的時代,即使在清王朝最鼎盛的時期,其疆域基本被定格在南北朝的框架之中。在這所謂暗黑的世界裏,多少英雄豪傑為探索民族出路的實踐付出寶貴生命。歷史沒有拋棄他們,經過前赴後繼地努力,他們成功了,不僅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同時給漢族賦予新的定義,為解决世界民族衝突給出了唯一的答案。
  本書以鮮卑帝國中最強大的國傢北魏為主綫,通過對北魏王朝興盛、衰亡的描寫,讓朋友們瞭解從三國到隋唐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描繪出各民族由分歧走嚮統一,由戰爭走嚮和平,由對抗走嚮融合的過程;展現一個真實的鮮卑民族,通過這個民族的發展、成長、壯大以至消亡中經受過的鮮血與眼淚、災難與幸福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上每一個人和他的民族,地球的未來以及人類的和平安寧在哪裏!
  北魏是個很奇特的王朝,它在中國歷史中占據148年的時間,卻一直默默無聞,不為世人所知,史籍寥寥無幾,其他小說、電影、電視更是找不到它的影子,似乎這個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不聲不響地蒸發了。北魏的歷史撲朔迷離,像一座冰山,縱是喜愛中國歷史的人,對着那個時代也衹能不甚清晰地喊出幾個名字:“孝文帝拓跋宏”、“馮太後”、還有誰呢?啊,好像有個小名叫“佛狸”的吧?還有崔浩,再有麽?即使絞盡腦汁再也蹦不出什麽名字來了。如果我善意地提醒一下,“花木蘭1呀!引起爭議了,那是隋唐時的人嘛,可我要告訴你,她是北魏人。
  北魏是由鮮卑人中的一個叫做“拓跋”的鮮卑部落建立起來的帝國,這個民族為生計所迫,由發源地一直南遷,為了生存,和當地部落、國傢發生了長期的融合和戰爭。在進入中原的過程中他們建立代國,最終建立了強大的魏國。魏國一統北方,肇基北朝。可如今,當年叱咤風雲的鮮卑人如同他們所建立的王朝一樣沉寂在歷史風煙之中,杳無蹤跡。一個勝利並建立起自己王國的民族卻突然從華夏民族之林中消亡了,為什麽呢?謎!
首頁>> 文學>> 断代>> 文韜 Wen T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