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算卦的瞎子給我批過八字兒,說我生來命硬,剋父母。如果父母比我還要命硬,那我就活不長;反過來,父母沒我命硬,他們就得一個個地讓我活活妨死!這是一項多麽殘酷無情、恐怖可怕的判决呀!
父親性情豪放而豁達,對這種玄奧的占卜和奇特的預言,既沒說過相信,也沒說過不相信,似乎並不怎麽往心裏放。
母親卻對瞎子的說法信以為真,當成是老天爺和閻王老子早就給註定的,牢牢地記在腦海中,心裏邊結了個解不開的疙瘩。她常常憂心忡忡地在父親耳邊嘮叨,看咱這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是一個樣兒嗎?這麽小的人兒,後腦勺這麽平,頭頂上的旋兒這麽正,眉毛這麽粗又這麽黑,眼睛這麽黑又這麽亮,槽牙長得這麽快、這麽齊!……他準不是個平民百姓鬼魂兒托生到咱傢來的!
對此,母親特別固執己見。在短短的時間裏,她給我拜認了好幾個光棍漢和“絶戶頭”的幹佬兒。在她看來,因我“命硬”將給他們帶來的災禍,就好似是一件沉重的東西,讓別人分擔分擔,自己身上的負載就小了些,輕了些。分擔的人多了之後,或許就可以免除。
她甚至讓我給街頭的野狗作揖,給臨往屠宰場送的肥豬下跪。說那狗到處挨打,為我減輕苦難折磨;說那豬吃一刀子,就代替我,或者替我的父母經受了死亡。
2
母親的娘傢很窮,除了耕種墳塋周圍的一點點梯田薄地外,外祖父依然得到附近的山村做月工或打短工,外祖母給旱店子或洪水莊的地主當老媽子。他們早出晚歸,我母親帶着她的兩個小弟弟看傢,也看墳,守護住薄地上長着的豆莢、倭瓜和別的作物果實不被人偷走。
母親終生念念不忘的是一位在北京念“大書”的“洋學生”。那學生傢裏是個大財主,傢裏人不讓他幹活兒,不讓他管事兒,吃飽飯呆着不出門惹事就行了。為了拴住他,給他娶了個也是財主傢的特別俊的媳婦,媳婦還給他生了個胖小子。可他總是不高興,不肯在傢裏睡暖床熱被、吃雞鴨魚肉、守着嬌妻愛子,連綾羅綢緞的衣裳都不愛穿。他經常到山溝裏的鄉村串門兒,身上是布衣布褲,腳上是布鞋布襪,衹有手上總提着一條亮晶晶的“文明棍兒”。他常到墳地找我的外祖父來聊天,對我的外祖父特客氣,笑模笑樣地說話,稱“您”,還把我外祖父說的那些“顛三倒四”不成句不成文的話,用鉛筆記在小本子上。他很喜歡我母親,管我母親叫“小妹妹”。我外祖父不在傢的時候,他就跟我母親聊天。那麽一個有學問的人,跟小孩子,跟一個窮看墳的小孩子也有說不完的話。他求我母親教他用高粱秫稭皮兒編蟈蟈籠子,用蘭草編蛤蟆、編花籃兒。他答應我母親等到鼕閑的時節,帶我母親到村裏去,跟一群窮人傢的閨女學認字兒、寫字兒。
過往行人,特別是那位好心腸的“洋學生”,在墳地茅屋前的瓜棚豆架下所留下的言談話語,對於我的母親——在當時衹是一個長在偏僻的山溝裏、窮看墳的閨女來說,不僅抵消了不少生活的孤寂,填補了頭腦中的許多空虛之處;尤其重要的是,使我的母親受到非同一般的思想熏染和風習影響。她再不肯用長長的布條子裹腳了。外祖母給她纏上,她就偷偷地抖落開。為着這種不遵守傳統規矩的行為,她的腦袋經常被笤帚疙瘩打得小包剛下去,大包又跟着起來;身上也被擰得青一塊紫一塊的,總不見徹底消退。結果呢,她人長大了,腳也跟着長大了。那個時代,大腳女人是很難找到好婆傢的,何況又是個最貧窮、最低下的看墳人的女兒。外祖父為這件事發愁,急得沒辦法。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衹好委麯求全地給她找了一個傻子做丈夫。她决不屈從,决不肯不舒心地活一輩子。就在要成親的頭天,一個月黑天的三更裏,她逃出墳地的茅草屋,逃出山溝。
母親衹身一人,逃到將近百裏以外舉目無親的陌生地方,本指望能找到那位姓秦的“洋學生”幫助,不想從看門人那裏得知他被誣為俄國人的同黨,殺了頭!
算卦的瞎子給我批過八字兒,說我生來命硬,剋父母。如果父母比我還要命硬,那我就活不長;反過來,父母沒我命硬,他們就得一個個地讓我活活妨死!這是一項多麽殘酷無情、恐怖可怕的判决呀!
父親性情豪放而豁達,對這種玄奧的占卜和奇特的預言,既沒說過相信,也沒說過不相信,似乎並不怎麽往心裏放。
母親卻對瞎子的說法信以為真,當成是老天爺和閻王老子早就給註定的,牢牢地記在腦海中,心裏邊結了個解不開的疙瘩。她常常憂心忡忡地在父親耳邊嘮叨,看咱這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是一個樣兒嗎?這麽小的人兒,後腦勺這麽平,頭頂上的旋兒這麽正,眉毛這麽粗又這麽黑,眼睛這麽黑又這麽亮,槽牙長得這麽快、這麽齊!……他準不是個平民百姓鬼魂兒托生到咱傢來的!
對此,母親特別固執己見。在短短的時間裏,她給我拜認了好幾個光棍漢和“絶戶頭”的幹佬兒。在她看來,因我“命硬”將給他們帶來的災禍,就好似是一件沉重的東西,讓別人分擔分擔,自己身上的負載就小了些,輕了些。分擔的人多了之後,或許就可以免除。
她甚至讓我給街頭的野狗作揖,給臨往屠宰場送的肥豬下跪。說那狗到處挨打,為我減輕苦難折磨;說那豬吃一刀子,就代替我,或者替我的父母經受了死亡。
2
母親的娘傢很窮,除了耕種墳塋周圍的一點點梯田薄地外,外祖父依然得到附近的山村做月工或打短工,外祖母給旱店子或洪水莊的地主當老媽子。他們早出晚歸,我母親帶着她的兩個小弟弟看傢,也看墳,守護住薄地上長着的豆莢、倭瓜和別的作物果實不被人偷走。
母親終生念念不忘的是一位在北京念“大書”的“洋學生”。那學生傢裏是個大財主,傢裏人不讓他幹活兒,不讓他管事兒,吃飽飯呆着不出門惹事就行了。為了拴住他,給他娶了個也是財主傢的特別俊的媳婦,媳婦還給他生了個胖小子。可他總是不高興,不肯在傢裏睡暖床熱被、吃雞鴨魚肉、守着嬌妻愛子,連綾羅綢緞的衣裳都不愛穿。他經常到山溝裏的鄉村串門兒,身上是布衣布褲,腳上是布鞋布襪,衹有手上總提着一條亮晶晶的“文明棍兒”。他常到墳地找我的外祖父來聊天,對我的外祖父特客氣,笑模笑樣地說話,稱“您”,還把我外祖父說的那些“顛三倒四”不成句不成文的話,用鉛筆記在小本子上。他很喜歡我母親,管我母親叫“小妹妹”。我外祖父不在傢的時候,他就跟我母親聊天。那麽一個有學問的人,跟小孩子,跟一個窮看墳的小孩子也有說不完的話。他求我母親教他用高粱秫稭皮兒編蟈蟈籠子,用蘭草編蛤蟆、編花籃兒。他答應我母親等到鼕閑的時節,帶我母親到村裏去,跟一群窮人傢的閨女學認字兒、寫字兒。
過往行人,特別是那位好心腸的“洋學生”,在墳地茅屋前的瓜棚豆架下所留下的言談話語,對於我的母親——在當時衹是一個長在偏僻的山溝裏、窮看墳的閨女來說,不僅抵消了不少生活的孤寂,填補了頭腦中的許多空虛之處;尤其重要的是,使我的母親受到非同一般的思想熏染和風習影響。她再不肯用長長的布條子裹腳了。外祖母給她纏上,她就偷偷地抖落開。為着這種不遵守傳統規矩的行為,她的腦袋經常被笤帚疙瘩打得小包剛下去,大包又跟着起來;身上也被擰得青一塊紫一塊的,總不見徹底消退。結果呢,她人長大了,腳也跟着長大了。那個時代,大腳女人是很難找到好婆傢的,何況又是個最貧窮、最低下的看墳人的女兒。外祖父為這件事發愁,急得沒辦法。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衹好委麯求全地給她找了一個傻子做丈夫。她决不屈從,决不肯不舒心地活一輩子。就在要成親的頭天,一個月黑天的三更裏,她逃出墳地的茅草屋,逃出山溝。
母親衹身一人,逃到將近百裏以外舉目無親的陌生地方,本指望能找到那位姓秦的“洋學生”幫助,不想從看門人那裏得知他被誣為俄國人的同黨,殺了頭!
看門的老頭兒見我母親可憐,誠心誠意地勸她跟他回傢。
這老頭兒姓梁,自稱是個“命大”之人。就在我母親到了看門老頭兒傢不久,剛剛上炕端起飯碗,偏巧來了一位好幾年沒有登過門的侄子。
等到串門兒的侄子一走,老兩口就咬起耳朵根子,然後老頭兒對我母親說,剛纔來串門兒的我那侄子,你看咋樣?我估摸着準可你的心。
母親也覺得“巧”。因為她第一眼見着那個串門兒的人,就覺得順眼,面貌作派極像那位善良心腸、好性子、有學問的秦先生,聽他一陣子熱烈的談論,越發覺得相似。她認為,這非同一般的事裏,倆人肯定有緣分,應該成為夫妻。
三天之後,母親被看門人和他的老伴兒簡單地打扮一番,藉一輛牛車,送她跟我的父親拜了天地。
母親常常無限哀怨地說,我這一輩子,就過了兩年的舒心日子,前邊和以後,沒有舒心過一天!她所說的兩年,是指跟父親新婚後的兩年。
那會兒,父親的“立場”、“觀點”和“態度”,顯然跟母親是一致的。否則,憑他那一個大院兩間房屋和二十畝土地的莊稼主兒,又是個模樣不醜、身體不孬、性格爽直活潑的漢子,找個門當戶對、符合規矩的閨女續為“填房”,絶不會有多大難處。他並不識幾個字,卻幾乎自發地跟京裏衛裏的一些新派思想遙相呼應,特別好追“時興”。他對受難的人極富有同情心,尤其對受難的女人。同時,他也渴求一種感情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自由。他的脾氣有時候很暴躁,暴躁一陣兒,就像幹柴猛烈燒過,立刻聲止煙消,剩下的衹有給予人的溫暖。他深深地愛着我的母親,要不然,他不會在那種時代和那種環境裏做出一件震動全村的事兒:每當母親做飯,衹要趕上回傢,他就要幫着燒火。當母親生了我的姐姐以後,不僅勞累,而且行動不方便的時候,父親總是主動早起,替母親抱柴、舀水,把早飯做熟。母親吃飯,他就幫助帶孩子。這件奇聞在村子裏傳開,“讓人笑掉了大牙”。我的爺爺聽到之後不相信,掐着做飯的時辰,悄悄溜進路南西頭的小院子裏一看,果真瞧見我父親正“像老娘兒們那樣撅着屁股”燒火。
爺爺被氣得渾身發抖,搶過火棍子要打父親:不要臉的東西,你還像個男子漢嗎?
父親抓住燒火棍子的另一端,搶白我爺爺:男子漢咋的?男子漢不吃飯行嗎?要吃飯,不燒火,能生着吃嗎?
爺爺說,燒火做飯,是老娘兒們的事兒呀!
父親說,您看看,咱傢的老娘兒們啥也不幹,躺在炕上呆着了嗎?
爺爺扭頭看一眼,瞧見我媽正跨坐在炕沿上,一邊奶着我姐姐,一邊忙着做針綫活兒。他沒話可說,衹好一跺腳,鬆開手,自己給自己下臺階式地駡了幾句,故意氣呼呼地轉身走了。
父親接茬兒做飯,該怎麽做,還怎麽做。
3
可恨的水災和兵災,破壞了鄉村的寧靜日子,擾亂了人們自得其樂的心緒,改變了、甚至扭麯了不少正經莊稼人的人生道路。
這一切,都極為明顯地影響着父親。他漸漸變了,不安於守着妻子和孩子苦熬歲月。在一場大水過後竟然丟下妻兒老小,偷偷地離傢外出了!對父親的行動,母親很惱火,也很傷心。儘管父親到趙各莊煤礦落下腳之後,就立刻往傢裏寫來信,沒過幾個月又托順路的同鄉人捎來錢,母親仍然不肯原諒他。
大水過後,壓在土地上的積水漸漸消退,較高的地方露出了地皮。
面對一切災禍都逆來順受的莊稼人,見此光景,立刻活躍起來,紛紛踏進或鍈進又髒又臭的泥水中間,奔到屬於自己傢的地界裏,打撈泡倒、漚爛的秫稭稈和糧食穗子。於是,村子裏立刻浮動起一種類似豐收年收割打軋的忙碌氣氛。
母親受到這種氣氛的牽動,想到自己傢的土地、地裏的莊稼,她不聲不響地磨快了鐮刀,找齊了繩子和扁擔,掩上門,拉着姐姐到村子當中、路北大槐樹下的我大伯傢。
這老頭兒姓梁,自稱是個“命大”之人。就在我母親到了看門老頭兒傢不久,剛剛上炕端起飯碗,偏巧來了一位好幾年沒有登過門的侄子。
等到串門兒的侄子一走,老兩口就咬起耳朵根子,然後老頭兒對我母親說,剛纔來串門兒的我那侄子,你看咋樣?我估摸着準可你的心。
母親也覺得“巧”。因為她第一眼見着那個串門兒的人,就覺得順眼,面貌作派極像那位善良心腸、好性子、有學問的秦先生,聽他一陣子熱烈的談論,越發覺得相似。她認為,這非同一般的事裏,倆人肯定有緣分,應該成為夫妻。
三天之後,母親被看門人和他的老伴兒簡單地打扮一番,藉一輛牛車,送她跟我的父親拜了天地。
母親常常無限哀怨地說,我這一輩子,就過了兩年的舒心日子,前邊和以後,沒有舒心過一天!她所說的兩年,是指跟父親新婚後的兩年。
那會兒,父親的“立場”、“觀點”和“態度”,顯然跟母親是一致的。否則,憑他那一個大院兩間房屋和二十畝土地的莊稼主兒,又是個模樣不醜、身體不孬、性格爽直活潑的漢子,找個門當戶對、符合規矩的閨女續為“填房”,絶不會有多大難處。他並不識幾個字,卻幾乎自發地跟京裏衛裏的一些新派思想遙相呼應,特別好追“時興”。他對受難的人極富有同情心,尤其對受難的女人。同時,他也渴求一種感情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自由。他的脾氣有時候很暴躁,暴躁一陣兒,就像幹柴猛烈燒過,立刻聲止煙消,剩下的衹有給予人的溫暖。他深深地愛着我的母親,要不然,他不會在那種時代和那種環境裏做出一件震動全村的事兒:每當母親做飯,衹要趕上回傢,他就要幫着燒火。當母親生了我的姐姐以後,不僅勞累,而且行動不方便的時候,父親總是主動早起,替母親抱柴、舀水,把早飯做熟。母親吃飯,他就幫助帶孩子。這件奇聞在村子裏傳開,“讓人笑掉了大牙”。我的爺爺聽到之後不相信,掐着做飯的時辰,悄悄溜進路南西頭的小院子裏一看,果真瞧見我父親正“像老娘兒們那樣撅着屁股”燒火。
爺爺被氣得渾身發抖,搶過火棍子要打父親:不要臉的東西,你還像個男子漢嗎?
父親抓住燒火棍子的另一端,搶白我爺爺:男子漢咋的?男子漢不吃飯行嗎?要吃飯,不燒火,能生着吃嗎?
爺爺說,燒火做飯,是老娘兒們的事兒呀!
父親說,您看看,咱傢的老娘兒們啥也不幹,躺在炕上呆着了嗎?
爺爺扭頭看一眼,瞧見我媽正跨坐在炕沿上,一邊奶着我姐姐,一邊忙着做針綫活兒。他沒話可說,衹好一跺腳,鬆開手,自己給自己下臺階式地駡了幾句,故意氣呼呼地轉身走了。
父親接茬兒做飯,該怎麽做,還怎麽做。
3
可恨的水災和兵災,破壞了鄉村的寧靜日子,擾亂了人們自得其樂的心緒,改變了、甚至扭麯了不少正經莊稼人的人生道路。
這一切,都極為明顯地影響着父親。他漸漸變了,不安於守着妻子和孩子苦熬歲月。在一場大水過後竟然丟下妻兒老小,偷偷地離傢外出了!對父親的行動,母親很惱火,也很傷心。儘管父親到趙各莊煤礦落下腳之後,就立刻往傢裏寫來信,沒過幾個月又托順路的同鄉人捎來錢,母親仍然不肯原諒他。
大水過後,壓在土地上的積水漸漸消退,較高的地方露出了地皮。
面對一切災禍都逆來順受的莊稼人,見此光景,立刻活躍起來,紛紛踏進或鍈進又髒又臭的泥水中間,奔到屬於自己傢的地界裏,打撈泡倒、漚爛的秫稭稈和糧食穗子。於是,村子裏立刻浮動起一種類似豐收年收割打軋的忙碌氣氛。
母親受到這種氣氛的牽動,想到自己傢的土地、地裏的莊稼,她不聲不響地磨快了鐮刀,找齊了繩子和扁擔,掩上門,拉着姐姐到村子當中、路北大槐樹下的我大伯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