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狄更斯
我以花季的憧憬、青春的热情和壮年的成熟,书写着那个年代知识青年的疯狂、迷惘、痛苦、挣扎和思考。实践让我变得坚强、勇敢和无畏,我想只有在社会的大学里,才会留给人这样的激情、智慧和创造力。
人生的第一次演讲
我第一次在公众前做演讲,是在6岁那一年。
那年,幼儿园要办一个欢送小学生的仪式,我平时比较活泼,就被选为代表演讲。可对于一个6岁的“娃儿”而言,逻辑思维还是一片空白,演讲显然是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对着比自己年长的学姐、师兄!不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事情都非做不可,劳动人民也特能发挥聪明才智,我当时的班主任便出了个主意:我记不住演讲词没关系,她能记得住。于是等到欢送仪式的那天,我怯生生地站到了台上,她则躲到后面,当我紧张地面对着几十号人的时候,班主任便在后面逐句念演讲词,于是,在我6岁那年,我用清脆的童声完成了首次表演,当我结束“朗诵”时,台下所有的人都在为我鼓掌。
人们都对人生的第一次经历印象特深,我也如此,这个发生在1957年的演讲事件至今仍令我回味。有时候我常常想,如果人生真有宿命的话,我一生的跌宕起伏,大概从那个时候便注定了,因为从那之后,我在各种舞台上进行各种表演,面对着无数人演讲,从未胆怯过。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毕竟只是跨出了一小步而已。回到家中,父母表扬了我,我也乐滋滋了好几天,不久这事就结束了。
我家当时住在上海传统的弄堂里,父母是从江苏无锡、常州过来的“打工族”,等我长大懂事之后,母亲曾细数过父母们来上海的坎坷命运:我的祖父在他36岁那年患上伤寒不治身亡,曾祖父受不起打击,第二天也离开了人世—于是便在同一天里,发生了两口棺材一起出殡的人间悲剧。曾祖父与祖父的同时离去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原本还殷实的“书香门第”家庭陷入极贫的困境。为了维持生计,我的大姑被送到有钱人家当童养媳,父亲和二姑则远离家乡来到上海做工。
父母的相识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当时母亲也因父母已亡只身到上海打工,她和我二姑同在一个工厂,同住一个宿舍。苦难的命运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让我父母最终结为伴侣,他们一生同在上海国棉31厂里工作,期间同读夜校,入党提干,生儿育女,置房治家。母亲是车间的工段长兼党支部书记,父亲则是工厂的副总工程师兼机修车间主任,一直做到退休,因此我童年的很多记忆都源自纱厂对面的那间小屋。
对于很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而言,那可是一段艰苦而甜蜜的日子,生活条件尚艰苦,之后的自然灾害和动荡还是未知,大家简单又快乐地生活着,鲜有对生活不满的。我家那时的房子不大,我是家里的长女,下有一个妹妹和弟弟,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不甚艰苦也不甚富裕,感觉特融洽和谐。这种情况一方面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的生活品德,也让我一生都受益无穷。
尽管那时还小,但父母好学的精神却令我印象深刻,也一直鼓舞着我—有时,他们双双上完夜校回来,一边洗衣服、做饭、做各种家务,一边还拿着书,讨论着课堂上的试题、背数学公式。每每见这情景,我也总会掺和进去,用“X+Y=X”的童声,闹得家里满屋欢笑。
父母是一对异常勤恳的人,他们在生育3个儿女的同时,还坚持读完了夜校的高中,一直读到大专。从我记事开始,《解放日报》和《支部生活》便一路陪着我成长。熟悉我的人很欣赏我的学习能力和进取精神,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是源自我的父母。
—狄更斯
我以花季的憧憬、青春的热情和壮年的成熟,书写着那个年代知识青年的疯狂、迷惘、痛苦、挣扎和思考。实践让我变得坚强、勇敢和无畏,我想只有在社会的大学里,才会留给人这样的激情、智慧和创造力。
人生的第一次演讲
我第一次在公众前做演讲,是在6岁那一年。
那年,幼儿园要办一个欢送小学生的仪式,我平时比较活泼,就被选为代表演讲。可对于一个6岁的“娃儿”而言,逻辑思维还是一片空白,演讲显然是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对着比自己年长的学姐、师兄!不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事情都非做不可,劳动人民也特能发挥聪明才智,我当时的班主任便出了个主意:我记不住演讲词没关系,她能记得住。于是等到欢送仪式的那天,我怯生生地站到了台上,她则躲到后面,当我紧张地面对着几十号人的时候,班主任便在后面逐句念演讲词,于是,在我6岁那年,我用清脆的童声完成了首次表演,当我结束“朗诵”时,台下所有的人都在为我鼓掌。
人们都对人生的第一次经历印象特深,我也如此,这个发生在1957年的演讲事件至今仍令我回味。有时候我常常想,如果人生真有宿命的话,我一生的跌宕起伏,大概从那个时候便注定了,因为从那之后,我在各种舞台上进行各种表演,面对着无数人演讲,从未胆怯过。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毕竟只是跨出了一小步而已。回到家中,父母表扬了我,我也乐滋滋了好几天,不久这事就结束了。
我家当时住在上海传统的弄堂里,父母是从江苏无锡、常州过来的“打工族”,等我长大懂事之后,母亲曾细数过父母们来上海的坎坷命运:我的祖父在他36岁那年患上伤寒不治身亡,曾祖父受不起打击,第二天也离开了人世—于是便在同一天里,发生了两口棺材一起出殡的人间悲剧。曾祖父与祖父的同时离去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原本还殷实的“书香门第”家庭陷入极贫的困境。为了维持生计,我的大姑被送到有钱人家当童养媳,父亲和二姑则远离家乡来到上海做工。
父母的相识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当时母亲也因父母已亡只身到上海打工,她和我二姑同在一个工厂,同住一个宿舍。苦难的命运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让我父母最终结为伴侣,他们一生同在上海国棉31厂里工作,期间同读夜校,入党提干,生儿育女,置房治家。母亲是车间的工段长兼党支部书记,父亲则是工厂的副总工程师兼机修车间主任,一直做到退休,因此我童年的很多记忆都源自纱厂对面的那间小屋。
对于很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而言,那可是一段艰苦而甜蜜的日子,生活条件尚艰苦,之后的自然灾害和动荡还是未知,大家简单又快乐地生活着,鲜有对生活不满的。我家那时的房子不大,我是家里的长女,下有一个妹妹和弟弟,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不甚艰苦也不甚富裕,感觉特融洽和谐。这种情况一方面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的生活品德,也让我一生都受益无穷。
尽管那时还小,但父母好学的精神却令我印象深刻,也一直鼓舞着我—有时,他们双双上完夜校回来,一边洗衣服、做饭、做各种家务,一边还拿着书,讨论着课堂上的试题、背数学公式。每每见这情景,我也总会掺和进去,用“X+Y=X”的童声,闹得家里满屋欢笑。
父母是一对异常勤恳的人,他们在生育3个儿女的同时,还坚持读完了夜校的高中,一直读到大专。从我记事开始,《解放日报》和《支部生活》便一路陪着我成长。熟悉我的人很欣赏我的学习能力和进取精神,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是源自我的父母。
早当家的孩子
父母留给我的财产远远不止好学的精神。他们勤俭持家,对自己总是省了又省,对孩子要求也很严格。我和妹妹一直想买条真丝围巾,母亲总也不舍得,有几次在百货公司的柜台前,妹妹哭着不肯走,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我们,但母亲还是硬起心肠拉我们离开。一直等到我们读中学,母亲才了却我们的心愿,这件事令我一生印象深刻。
与此相比,母亲对亲戚、对邻居却非常大度和大气。那时我们家做好吃的,每次父母总要让我们先端给邻居家,亲戚家的红白喜事妈妈总是给得最多。妈妈从小就没少对我们唠叨“行得春风有夏雨”,人要多为别人着想,他们才会在你有难时帮助你。当时我家隔壁邻居有十几口人,妈妈做馄饨,买3斤皮儿包好,2斤送给他们,1斤留给自己吃;家里有好东西,妈妈也总先给人家吃。父母都是非常本分的人,忠厚、善良、诚实。他们把工厂的事看得比家里的事还大,爸爸负责的机修车间维持着这个8000人大厂的24小时运转,白天忙完了,晚上工厂一有停电、停水、停气的事,马上会有人到我家来叫,爸爸总是二话不说就去“救火”。妈妈的工作需要三班倒,非常辛苦,爸爸便带着我们3个孩子,尽量多做些家务好让妈妈多休息。可没想到,妈妈却经常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家访,关心车间的姐妹们。
我从小就在父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氛围中成长。父母对党和工作忠诚的品德终身教育和影响着我。即使我后来当上牛奶公司和光明乳业的总经理,每星期去看望父母,母亲也总会给我讲述《支部生活》中的故事,告诫我权力越大越要廉洁奉公。在母亲重病的两年内,她最关心的依然是我的工作,她盼着我去看望她,但刚坐下又催着我快走,为女儿这样操心让我感慨万千。
在工作和事业上,父母为我树立了榜样,同时,他们也从小锻炼我动手的能力。10岁的那年暑假,有一天,母亲对我说:“佳芬,你是家里的长女,这个暑假就由你来当家吧!”听到母亲的建议我不禁一愣,但因为逞能和好奇的活跃性格,我就应承了下来。于是,还只会简单算术的我便掌控了全家每个月30元的伙食费,也由此开始了当家算账的“理财生涯”。后来我明白,这其实是很锻炼孩子管理意识的一种方法,比如当时分配到每天是一块钱的菜钱,我负责买菜,于是我便需要算计如何合理利用这一块钱,哪天若买了带鱼,便不得再买其他肉禽了;只有在星期天要改善一下伙食才多买些荤菜,这其实是最本色的管理培训。由于第一个月的出色表现,父母对我非常满意,因此从10岁开始,每年暑假都会由我当家。
除了那么早便成为小当家之外,母亲也很注重对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我们3个孩子除了要学会洗衣做饭,她还悉心指导我们学做衣服、做鞋。在20世纪50~60年代,家家户户的鞋子都是自己做的。于是母亲便铺好鞋底,要求我们每人都一针针地纳鞋底,她负责监督。我们三个孩子便硬着头皮做,可弟弟实在太小,连拿针都不像那么回事儿,因此我做完了自己的“功课”后,转而帮他扎,一旁监督的母亲也当做没看见我们的互助。我从小就心灵手巧,会织一手好毛衣,但母亲却认为还不够,她希望我们能全面发展。她要我们学缝纫,并花大价钱买来了缝纫机,坐在旁边亲自督战,指挥我们上领口、装袖笼,结果我们粗粗拉拉勉强拼成了一件衬衣,根本就没法穿,母亲不但没批评,还当宝贝似的赞赏和鼓励着我们,这令我深受感动,之后缝纫的本领突飞猛进,学会的这些技能甚至帮助我置办了结婚时的部分嫁妆。但我知道母亲留给我的最为重要的财富,是培养了我不奢空谈、动手实干的基本素质,使我懂得了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不断鼓励人的道理。
在父母的刻意培养和鼓励之下,我活泼好动和独立自主的个性也在不断成长着,这时学校成了我另一个舞台。我在父母工厂的子弟学校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业。在学校里,我始终是各方面的活跃分子,我把在家里当家做主的精神搬到了学校,一直担任着少先队的中队长、大队长,也曾是区少年宫指挥班、合唱班、舞蹈班的小队员,活泼的性格令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只要有活动都忘不了我。等到小学毕业时,历史的脚步已经迈进了20世纪60年代,这段时间内,中国刚刚经历了经济的起伏:和苏联交恶、大批苏联专家撤援;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与“大跃进”刚刚开始并“渐入佳境”……这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事件,如此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世界,但对于当时尚且年幼又生活在已初露经济中心端倪的上海的我而言,一切都还是那般遥远—我更加乐观活泼,而我的兴趣更广泛了。小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上海杨浦区宁国中学,开始了两年的中学生涯。在学校里,我是学生会文体委员,又加入了学校朗诵队,完全沉浸在充满着青春的激荡气息的世界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也异常兴奋地跟着初三年级的大同学“闹革命”。我们学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我是其中的一员,却不曾想,到最后自己竟成了批斗的对象。那是红卫兵成立几个月后的一天,班里的红卫兵开会,会上突然要我交出红袖章,我拼命护着红袖章,问为什么,他们说:“王佳芬,你妈妈在工厂里有大字报,你是混到我们红卫兵队伍里的黑五类!”我一听这话顿感天崩地裂,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我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但当原来的红卫兵战友都用敌对的眼光注视着我时,我害怕了,颤颤抖抖地交出了红袖章,踉踉跄跄地走出了教室,在学校的长廊边痛哭了很久很久。
晚上回到家,爸爸问我:“你的红袖章呢?”我抽泣着说:“他们不让我当红卫兵了,红袖章给他们拿走了!”父亲“唉”地叹了一声说,“大人的事为什么总要殃及孩子?”其实那时父母比我更难受,他们在厂里接受批判,白天批判完了,晚上回家还得写批斗稿、写检讨。父亲看着做三班倒辛苦不堪的母亲,不忍让她在精神上受更多的伤害,便把所有的批斗稿一个人全包了。父母那份惺惺相惜、相濡以沫的感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那个时代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
“文化大革命”后,社会的风气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风暴由上而下,逐渐深远起来。学校停课闹革命,同学们都去各地大串联了,可父母坚决不让我去,于是我结合自己的特长,参加了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天天下工厂演出,把16岁花季的热情化作歌舞,全奉献给那个火热的年代。在我的演出生涯中,最远曾到过嘉兴,因此嘉兴成了那时最远、最危险的记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书是读不成了,当1968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我也涌入了浩浩荡荡的浪潮中。
父母留给我的财产远远不止好学的精神。他们勤俭持家,对自己总是省了又省,对孩子要求也很严格。我和妹妹一直想买条真丝围巾,母亲总也不舍得,有几次在百货公司的柜台前,妹妹哭着不肯走,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我们,但母亲还是硬起心肠拉我们离开。一直等到我们读中学,母亲才了却我们的心愿,这件事令我一生印象深刻。
与此相比,母亲对亲戚、对邻居却非常大度和大气。那时我们家做好吃的,每次父母总要让我们先端给邻居家,亲戚家的红白喜事妈妈总是给得最多。妈妈从小就没少对我们唠叨“行得春风有夏雨”,人要多为别人着想,他们才会在你有难时帮助你。当时我家隔壁邻居有十几口人,妈妈做馄饨,买3斤皮儿包好,2斤送给他们,1斤留给自己吃;家里有好东西,妈妈也总先给人家吃。父母都是非常本分的人,忠厚、善良、诚实。他们把工厂的事看得比家里的事还大,爸爸负责的机修车间维持着这个8000人大厂的24小时运转,白天忙完了,晚上工厂一有停电、停水、停气的事,马上会有人到我家来叫,爸爸总是二话不说就去“救火”。妈妈的工作需要三班倒,非常辛苦,爸爸便带着我们3个孩子,尽量多做些家务好让妈妈多休息。可没想到,妈妈却经常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家访,关心车间的姐妹们。
我从小就在父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氛围中成长。父母对党和工作忠诚的品德终身教育和影响着我。即使我后来当上牛奶公司和光明乳业的总经理,每星期去看望父母,母亲也总会给我讲述《支部生活》中的故事,告诫我权力越大越要廉洁奉公。在母亲重病的两年内,她最关心的依然是我的工作,她盼着我去看望她,但刚坐下又催着我快走,为女儿这样操心让我感慨万千。
在工作和事业上,父母为我树立了榜样,同时,他们也从小锻炼我动手的能力。10岁的那年暑假,有一天,母亲对我说:“佳芬,你是家里的长女,这个暑假就由你来当家吧!”听到母亲的建议我不禁一愣,但因为逞能和好奇的活跃性格,我就应承了下来。于是,还只会简单算术的我便掌控了全家每个月30元的伙食费,也由此开始了当家算账的“理财生涯”。后来我明白,这其实是很锻炼孩子管理意识的一种方法,比如当时分配到每天是一块钱的菜钱,我负责买菜,于是我便需要算计如何合理利用这一块钱,哪天若买了带鱼,便不得再买其他肉禽了;只有在星期天要改善一下伙食才多买些荤菜,这其实是最本色的管理培训。由于第一个月的出色表现,父母对我非常满意,因此从10岁开始,每年暑假都会由我当家。
除了那么早便成为小当家之外,母亲也很注重对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我们3个孩子除了要学会洗衣做饭,她还悉心指导我们学做衣服、做鞋。在20世纪50~60年代,家家户户的鞋子都是自己做的。于是母亲便铺好鞋底,要求我们每人都一针针地纳鞋底,她负责监督。我们三个孩子便硬着头皮做,可弟弟实在太小,连拿针都不像那么回事儿,因此我做完了自己的“功课”后,转而帮他扎,一旁监督的母亲也当做没看见我们的互助。我从小就心灵手巧,会织一手好毛衣,但母亲却认为还不够,她希望我们能全面发展。她要我们学缝纫,并花大价钱买来了缝纫机,坐在旁边亲自督战,指挥我们上领口、装袖笼,结果我们粗粗拉拉勉强拼成了一件衬衣,根本就没法穿,母亲不但没批评,还当宝贝似的赞赏和鼓励着我们,这令我深受感动,之后缝纫的本领突飞猛进,学会的这些技能甚至帮助我置办了结婚时的部分嫁妆。但我知道母亲留给我的最为重要的财富,是培养了我不奢空谈、动手实干的基本素质,使我懂得了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不断鼓励人的道理。
在父母的刻意培养和鼓励之下,我活泼好动和独立自主的个性也在不断成长着,这时学校成了我另一个舞台。我在父母工厂的子弟学校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业。在学校里,我始终是各方面的活跃分子,我把在家里当家做主的精神搬到了学校,一直担任着少先队的中队长、大队长,也曾是区少年宫指挥班、合唱班、舞蹈班的小队员,活泼的性格令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只要有活动都忘不了我。等到小学毕业时,历史的脚步已经迈进了20世纪60年代,这段时间内,中国刚刚经历了经济的起伏:和苏联交恶、大批苏联专家撤援;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与“大跃进”刚刚开始并“渐入佳境”……这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事件,如此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世界,但对于当时尚且年幼又生活在已初露经济中心端倪的上海的我而言,一切都还是那般遥远—我更加乐观活泼,而我的兴趣更广泛了。小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上海杨浦区宁国中学,开始了两年的中学生涯。在学校里,我是学生会文体委员,又加入了学校朗诵队,完全沉浸在充满着青春的激荡气息的世界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也异常兴奋地跟着初三年级的大同学“闹革命”。我们学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我是其中的一员,却不曾想,到最后自己竟成了批斗的对象。那是红卫兵成立几个月后的一天,班里的红卫兵开会,会上突然要我交出红袖章,我拼命护着红袖章,问为什么,他们说:“王佳芬,你妈妈在工厂里有大字报,你是混到我们红卫兵队伍里的黑五类!”我一听这话顿感天崩地裂,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我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但当原来的红卫兵战友都用敌对的眼光注视着我时,我害怕了,颤颤抖抖地交出了红袖章,踉踉跄跄地走出了教室,在学校的长廊边痛哭了很久很久。
晚上回到家,爸爸问我:“你的红袖章呢?”我抽泣着说:“他们不让我当红卫兵了,红袖章给他们拿走了!”父亲“唉”地叹了一声说,“大人的事为什么总要殃及孩子?”其实那时父母比我更难受,他们在厂里接受批判,白天批判完了,晚上回家还得写批斗稿、写检讨。父亲看着做三班倒辛苦不堪的母亲,不忍让她在精神上受更多的伤害,便把所有的批斗稿一个人全包了。父母那份惺惺相惜、相濡以沫的感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那个时代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
“文化大革命”后,社会的风气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风暴由上而下,逐渐深远起来。学校停课闹革命,同学们都去各地大串联了,可父母坚决不让我去,于是我结合自己的特长,参加了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天天下工厂演出,把16岁花季的热情化作歌舞,全奉献给那个火热的年代。在我的演出生涯中,最远曾到过嘉兴,因此嘉兴成了那时最远、最危险的记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书是读不成了,当1968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我也涌入了浩浩荡荡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