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6日,一個陰霾而充滿寒氣的日子,但是,剛剛步入正常工作軌道的北京依舊處處帶着春節的喜氣,紅燈籠與紅對聯隨處可見,鬍同裏震耳的鞭炮時不時將濃郁的節日氣氛再次拓展到人們面前。這天是陰歷正月初九,對於講究老禮的北京人來說,意味着春節還沒有過完,因此,街面上還能時常聽見“拜個晚年”的京腔京味。
下午,坐落在東長安街的北京飯店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不停有來來往往的賓客出入這座重修的富麗堂皇的老飯店,一扇旋轉的玻璃門擋住了王府井街口的嘈雜與喧囂。
“一會兒,頭兒們就要都到西邊去了。”典雅的大堂內側,一個胖胖的清潔工一邊手不時閑地擦着溜光的大理石墻面一邊悄悄地嚮她的同伴發佈着可靠信息。
“為什麽?”同伴詫異地問。
“你還不知道?”胖胖的清潔工臉上露出先知先覺的得意微笑,“那個特愛捐錢的大富翁今天又要在那邊捐款,場面可大了。”
“真的,你說的是那個李春平?”她的同伴顯然聽到這消息有些激動,聲音也不由得擡高了幾度。
兩人清潔工的對話被旁邊歇腳的客人們聽到,於是,像聽到號令一般,大傢的頭都不由自主地朝西轉去,幾個年輕人使了一下眼色,站起身朝着C座的方向走去。
此刻,北京飯店金色大廳的前面,已經立起兩幅一人多高的易拉寶,畫面中那個身着紅色夾剋的帥氣男子吸引着幾乎所有人的目光。今晚,即將在金色大廳上演的是一場名為《博愛奉獻、真情永恆——中國慈善傢李春平與各界朋友迎新春》主題晚會,畫面中的男子就是晚會的主人公李春平。此時,數以百計的媒體記者和各界來賓等候在紅地毯兩旁,不同型號的照相機全都打開鏡頭蓋準備着狂拍猛掃的那一刻。
5點剛過,北京飯店停車場已是名車聚集,不止一輛的寶馬、奔馳不得不委屈地停靠在馬路邊的便道上。5點40分,一紅一紫兩輛勞斯萊斯緩緩停在C座大門的前面,從紅車上下來一位的個子高高頭髮捲麯的男人,他身着藏蘭西服和雪白的襯衫但沒有打領帶,像常人一樣邊走邊熱情地與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打着招呼。這男人,就是素有中國第一慈善傢之美譽的超級富翁李春平,今晚,他將在中國再次颳起一股令常人瞠目的慈善旋風——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人間關愛,“李春平博愛基金管理委員會”與“李春平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將同時宣佈成立,而李春平則嚮這兩個基金分別捐獻1000萬和2000萬人民幣。這筆捐款,是李春平自1991年至今捐給慈善事業的最大一筆捐款,至此,李春平從1991年回國至今,嚮中國各界及世界受災地區的捐款總額已經超過1億元人民幣。
這一天,恰是李春平的生日,但對他而言,生日的概念早已被慈善的意願所替代。用3000萬元人民幣為自己“過生日”,這樣的人在中國古往今來的歷史上有沒有我不敢肯定,但即使有,為數也衹能屈指可數。而似李春平這樣,把自己生日的快樂融入用嚮社會捐獻3000萬的慈善行動之中,則是新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例。為此,以李春平為主角的這臺主題晚會的隆重與規格之高就不能不令人為之慨嘆。
那一天,為“博愛奉獻、真情永恆”主題晚會當主持人的是著名電影演員王剛、蔡國慶和範冰冰,各界有頭有臉的貴賓數不勝數,讓更多客人感到意外的是,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何魯麗、原北京市政法委書記強衛等政界名要也都成了這臺慈善主題晚會的座上賓。在祝福與恭賀的舉杯交盞中,人們更多給予這位大慈善傢的,則是欽佩、稱贊,當然還有更多的好奇。在團團圍坐的桌面上,許多與李春平素不相識的來客一邊品着佳餚美飲,一邊相互打探着這位與衆不同著名慈善傢的故事。
隨着李春平在臺上的即席發言,金色大廳中的所有目光都聚集到了鎂光燈下那個顯得並不十分強健的身影上。此刻,李春平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那帶點南方語調的普通話也顯得格外真誠:“我不評價別人,反正我每次捐錢都不考慮回報的。要真說回報,也就是那些捐獻證書了。我的捐獻證書有一摞,也可以說是我的財富吧!還有的回報就是看到每次自己捐出的錢能幫助別人,大到為國傢做一點貢獻,小到一個殘疾人可以買得起一副假肢,心情是很愉快的,那種愉快和自己花錢的感覺不一樣。”然而,對於臺下的600多名嘉賓來說,對李春平不熟悉或者是不太熟悉的還大有人在,於是,伴着一陣陣掌聲交頭接耳也此起彼伏。
確實,和中國的大多數慈善傢不同,李春平既沒有自己的任何實體企業,也不抄股買基金,他幾乎是把慈善當成自己唯一的事業。在絶大多數中國人每天忙着怎麽去掙錢,算計着因為什麽原由又會帶來多少收入的時候,李春平卻總是在盤算着下一步我的慈款要送到那些最需要的地方,我還要為那些失學的、生病的少年兒童捐出多少錢?在中國,有實體有收入的單位和企業傢嚮社會捐款人們並不引以為奇,但是如李春平這樣看似無所事事,平均每天卻捐出15000元人民幣投嚮社會的慈善傢卻可以說是絶無僅有。因此,他成為中國紅十字會百年來第一次授予慈善傢稱號的個人,在民間素有“百年慈善第一人”的美譽。然而,圍繞着這位超級富翁年復一年的捐贈以及傳說中那些虛虛實實的經歷,很多問號也同時在不明真相的民衆中産生。在這許許多多的問號中,人們關註的焦點主要有三個:
——李春平的妻子到底是誰?
——他的巨額財産從何而來?
——他屢屢不停捐贈的動機究竟是什麽?
來賓中,最瞭解李春平的當是一位91歲的耄耋老人,此刻,沒有誰比他感到更為驕傲。他揉揉眼睛,仔細看看站在臺上的英俊後生,真有點不敢相信,就是58年前在同一時刻帶給他為父喜悅的那個哇哇啼哭的嬰兒;這就是30年前曾被自己硬下心腸推出門外的兒子。想想這許多年,兒子走過了一條常人無法想象的路,有生活的磨難,有感情的失落,有遠離親人的寂寞,有寄人籬下的惆悵……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兒子熬過了一切,終於回到了自己的身旁,而更值得老人自豪的是,不管是多苦還是多富,兒子始終將他當年的一番囑托記在心底,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沒有忘記應該時刻想着報效自己的祖國。在衆人的祝福聲中,老人蠕動着嘴唇喃喃自語:孩子,就憑你今天這再一次的善舉,就憑這經久不息的掌聲,你就不愧是一個老紅軍的後代,不愧是我李挺的兒子!
下午,坐落在東長安街的北京飯店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不停有來來往往的賓客出入這座重修的富麗堂皇的老飯店,一扇旋轉的玻璃門擋住了王府井街口的嘈雜與喧囂。
“一會兒,頭兒們就要都到西邊去了。”典雅的大堂內側,一個胖胖的清潔工一邊手不時閑地擦着溜光的大理石墻面一邊悄悄地嚮她的同伴發佈着可靠信息。
“為什麽?”同伴詫異地問。
“你還不知道?”胖胖的清潔工臉上露出先知先覺的得意微笑,“那個特愛捐錢的大富翁今天又要在那邊捐款,場面可大了。”
“真的,你說的是那個李春平?”她的同伴顯然聽到這消息有些激動,聲音也不由得擡高了幾度。
兩人清潔工的對話被旁邊歇腳的客人們聽到,於是,像聽到號令一般,大傢的頭都不由自主地朝西轉去,幾個年輕人使了一下眼色,站起身朝着C座的方向走去。
此刻,北京飯店金色大廳的前面,已經立起兩幅一人多高的易拉寶,畫面中那個身着紅色夾剋的帥氣男子吸引着幾乎所有人的目光。今晚,即將在金色大廳上演的是一場名為《博愛奉獻、真情永恆——中國慈善傢李春平與各界朋友迎新春》主題晚會,畫面中的男子就是晚會的主人公李春平。此時,數以百計的媒體記者和各界來賓等候在紅地毯兩旁,不同型號的照相機全都打開鏡頭蓋準備着狂拍猛掃的那一刻。
5點剛過,北京飯店停車場已是名車聚集,不止一輛的寶馬、奔馳不得不委屈地停靠在馬路邊的便道上。5點40分,一紅一紫兩輛勞斯萊斯緩緩停在C座大門的前面,從紅車上下來一位的個子高高頭髮捲麯的男人,他身着藏蘭西服和雪白的襯衫但沒有打領帶,像常人一樣邊走邊熱情地與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打着招呼。這男人,就是素有中國第一慈善傢之美譽的超級富翁李春平,今晚,他將在中國再次颳起一股令常人瞠目的慈善旋風——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人間關愛,“李春平博愛基金管理委員會”與“李春平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將同時宣佈成立,而李春平則嚮這兩個基金分別捐獻1000萬和2000萬人民幣。這筆捐款,是李春平自1991年至今捐給慈善事業的最大一筆捐款,至此,李春平從1991年回國至今,嚮中國各界及世界受災地區的捐款總額已經超過1億元人民幣。
這一天,恰是李春平的生日,但對他而言,生日的概念早已被慈善的意願所替代。用3000萬元人民幣為自己“過生日”,這樣的人在中國古往今來的歷史上有沒有我不敢肯定,但即使有,為數也衹能屈指可數。而似李春平這樣,把自己生日的快樂融入用嚮社會捐獻3000萬的慈善行動之中,則是新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例。為此,以李春平為主角的這臺主題晚會的隆重與規格之高就不能不令人為之慨嘆。
那一天,為“博愛奉獻、真情永恆”主題晚會當主持人的是著名電影演員王剛、蔡國慶和範冰冰,各界有頭有臉的貴賓數不勝數,讓更多客人感到意外的是,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何魯麗、原北京市政法委書記強衛等政界名要也都成了這臺慈善主題晚會的座上賓。在祝福與恭賀的舉杯交盞中,人們更多給予這位大慈善傢的,則是欽佩、稱贊,當然還有更多的好奇。在團團圍坐的桌面上,許多與李春平素不相識的來客一邊品着佳餚美飲,一邊相互打探着這位與衆不同著名慈善傢的故事。
隨着李春平在臺上的即席發言,金色大廳中的所有目光都聚集到了鎂光燈下那個顯得並不十分強健的身影上。此刻,李春平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那帶點南方語調的普通話也顯得格外真誠:“我不評價別人,反正我每次捐錢都不考慮回報的。要真說回報,也就是那些捐獻證書了。我的捐獻證書有一摞,也可以說是我的財富吧!還有的回報就是看到每次自己捐出的錢能幫助別人,大到為國傢做一點貢獻,小到一個殘疾人可以買得起一副假肢,心情是很愉快的,那種愉快和自己花錢的感覺不一樣。”然而,對於臺下的600多名嘉賓來說,對李春平不熟悉或者是不太熟悉的還大有人在,於是,伴着一陣陣掌聲交頭接耳也此起彼伏。
確實,和中國的大多數慈善傢不同,李春平既沒有自己的任何實體企業,也不抄股買基金,他幾乎是把慈善當成自己唯一的事業。在絶大多數中國人每天忙着怎麽去掙錢,算計着因為什麽原由又會帶來多少收入的時候,李春平卻總是在盤算着下一步我的慈款要送到那些最需要的地方,我還要為那些失學的、生病的少年兒童捐出多少錢?在中國,有實體有收入的單位和企業傢嚮社會捐款人們並不引以為奇,但是如李春平這樣看似無所事事,平均每天卻捐出15000元人民幣投嚮社會的慈善傢卻可以說是絶無僅有。因此,他成為中國紅十字會百年來第一次授予慈善傢稱號的個人,在民間素有“百年慈善第一人”的美譽。然而,圍繞着這位超級富翁年復一年的捐贈以及傳說中那些虛虛實實的經歷,很多問號也同時在不明真相的民衆中産生。在這許許多多的問號中,人們關註的焦點主要有三個:
——李春平的妻子到底是誰?
——他的巨額財産從何而來?
——他屢屢不停捐贈的動機究竟是什麽?
來賓中,最瞭解李春平的當是一位91歲的耄耋老人,此刻,沒有誰比他感到更為驕傲。他揉揉眼睛,仔細看看站在臺上的英俊後生,真有點不敢相信,就是58年前在同一時刻帶給他為父喜悅的那個哇哇啼哭的嬰兒;這就是30年前曾被自己硬下心腸推出門外的兒子。想想這許多年,兒子走過了一條常人無法想象的路,有生活的磨難,有感情的失落,有遠離親人的寂寞,有寄人籬下的惆悵……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兒子熬過了一切,終於回到了自己的身旁,而更值得老人自豪的是,不管是多苦還是多富,兒子始終將他當年的一番囑托記在心底,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沒有忘記應該時刻想着報效自己的祖國。在衆人的祝福聲中,老人蠕動着嘴唇喃喃自語:孩子,就憑你今天這再一次的善舉,就憑這經久不息的掌聲,你就不愧是一個老紅軍的後代,不愧是我李挺的兒子!
第一章
【主題故事】·老紅軍的後代
在淮海戰役總攻發起前他出生在周恩來總理的故鄉;坐在籮筐裏他隨着父親的部隊打過長江;從小聽着擊嚮馬祖的轟轟炮聲生活;在緑色軍營裏如小樹苗般直溜溜地成長……
【采訪散記】·酷愛赤腳的大富翁
一件普通的黑色絨綫外衣、一雙老頭鞋和說話的隨意以及不斷地接聽電話,構成了我對李春平的第一印象。他是我所結識的名人中最不講究禮儀的一個……
第二章
【主題故事】·走嚮軍營
特殊年代,在新兵出發的前三天候補當兵;爭取入黨”成了烙有時代印記的唯一目標;吃剩菜湯泡飯打豬草纍得腿肚子抽筋卻不肯休息;鑽響啞炮被捂在山洞裏與死神擦肩而過……
【采訪散記】·老軍褲情結
在經歷了大洋兩岸的滄桑之後他把一條軍用老棉褲保存下來,而且特別喜歡“光板穿”;見到穿着軍棉褲、老頭鞋和一件舊毛衣的大富翁臺灣記者大跌眼鏡,忙不迭錄下一連串如獲至寶的畫面……
第三章
【主題故事】·難忘初戀
初當兵津貼衹有6塊錢,他卻把第一筆津貼費寄到了女朋友傢;隨後,他又給女友寄來了自己獲得的第一份五好戰士喜報,連他媽媽都說:這孩子把我這個親媽都忘了,真把你們這裏當成自己的傢……
【采訪散記】·淚噙的情感
離別40年他接到初戀女友的長信,大滴的淚水順着臉頰流淌;無論他一生談過幾次戀愛接觸過多少女人,心底的最愛卻衹有一個;他不去見她,為的是要永遠珍藏40年前那個女孩子身影……
第四章
【主題故事】·再墜情網
他本想通過整容進入演員行列,卻一見鐘情愛上了護理自己的一個小護士;新的女朋友隱瞞真情,他不得不和情敵大打出手;曇花一現的戀愛衹有20天,人生命運的悲劇性轉折卻從此開始……
【采訪散記】·夕陽裏的寬容
短暫的戀愛使他失去自由,他回京後她卻冷漠地說了句:我不認識你;心被傷害比身被傷害更讓人難以恢復,無奈中他藉酒消愁;許多年後她尋求他的幫助,他用寬容輓救着她的靈魂……
第五章
【主題故事】·失去自由
仗着出身好主動扛事,沒想到被判強勞三年;“好好幹”獲得的黨籍與讓衆人羨慕的廠籍一瞬間全無,連戀人也投入別人的懷抱;衹有失去了才能體味到擁有的可貴,自由更是如此……
【采訪散記】·青春的悲嘆
思念的人一直沒來,意想不到的人卻從千裏迢迢趕來出現;他慨嘆為何對萍水相逢的愛情如此癡迷,以至於看不清真正愛他的那個女人;熬過了冷暖纔認識人的價值,衹可惜年華已逝……
第六章
【主題故事】·有傢難歸
有傢難歸
本想用家庭溫暖緩除失戀的痛苦,怎料到父親與他斷絶了關係;開門七件事全得自己操持,為活口搜羅箱底闖黑市;找不到工作又染上了肝炎,冒名頂替看病又被人識破遭到訓斥……
【采訪散記】·修補的親情
“傢”的內涵對於他相當匱乏,童年的歡樂早已成為遙遠的記憶;把對母親的愧疚化作對父親的諒解,有寬容親情間的裂紋縫隙就會變淺;血濃於水,這在什麽時候也無法改變……
第七章
【主題故事】·天賜知己
他在生活最艱辛的時候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三個女人,她對他所傾註的那份愛可以讓普天下所有聽過這段愛情故事的人為之唏噓;新的愛情改變了他的保外就醫生活,他卻再次被收進勞改農場……
【采訪散記】·感激不是愛
他心痛是現在纔體味到自己使女友受到的傷害,他驕傲是因為一個女人肯於為了實踐對他的愛而不惜代價;一句“對不起”無法彌補一個女人因愛情帶來的終生苦痛,但破鏡無法重圓……
第八章
【主題故事】·盼飛的心
打擊與刺激他萌發離開故土的想法,他渴望真正的自由;為實現出國目標他必須做好三件事情,但並非天隨人願;失敗不會動搖智者實施計劃的信心,從三裏屯他直奔北京飯店……
【采訪散記】前衛與木訥
决策和决心給了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果敢,他更喜歡像鄰傢小弟般打理出很青春的時尚發型;50多歲的大富翁言談舉止處處盡顯純真,在日常談話中也表現出腦子不大夠用……
第九章
【主題故事】·飯店奇遇
【主題故事】·老紅軍的後代
在淮海戰役總攻發起前他出生在周恩來總理的故鄉;坐在籮筐裏他隨着父親的部隊打過長江;從小聽着擊嚮馬祖的轟轟炮聲生活;在緑色軍營裏如小樹苗般直溜溜地成長……
【采訪散記】·酷愛赤腳的大富翁
一件普通的黑色絨綫外衣、一雙老頭鞋和說話的隨意以及不斷地接聽電話,構成了我對李春平的第一印象。他是我所結識的名人中最不講究禮儀的一個……
第二章
【主題故事】·走嚮軍營
特殊年代,在新兵出發的前三天候補當兵;爭取入黨”成了烙有時代印記的唯一目標;吃剩菜湯泡飯打豬草纍得腿肚子抽筋卻不肯休息;鑽響啞炮被捂在山洞裏與死神擦肩而過……
【采訪散記】·老軍褲情結
在經歷了大洋兩岸的滄桑之後他把一條軍用老棉褲保存下來,而且特別喜歡“光板穿”;見到穿着軍棉褲、老頭鞋和一件舊毛衣的大富翁臺灣記者大跌眼鏡,忙不迭錄下一連串如獲至寶的畫面……
第三章
【主題故事】·難忘初戀
初當兵津貼衹有6塊錢,他卻把第一筆津貼費寄到了女朋友傢;隨後,他又給女友寄來了自己獲得的第一份五好戰士喜報,連他媽媽都說:這孩子把我這個親媽都忘了,真把你們這裏當成自己的傢……
【采訪散記】·淚噙的情感
離別40年他接到初戀女友的長信,大滴的淚水順着臉頰流淌;無論他一生談過幾次戀愛接觸過多少女人,心底的最愛卻衹有一個;他不去見她,為的是要永遠珍藏40年前那個女孩子身影……
第四章
【主題故事】·再墜情網
他本想通過整容進入演員行列,卻一見鐘情愛上了護理自己的一個小護士;新的女朋友隱瞞真情,他不得不和情敵大打出手;曇花一現的戀愛衹有20天,人生命運的悲劇性轉折卻從此開始……
【采訪散記】·夕陽裏的寬容
短暫的戀愛使他失去自由,他回京後她卻冷漠地說了句:我不認識你;心被傷害比身被傷害更讓人難以恢復,無奈中他藉酒消愁;許多年後她尋求他的幫助,他用寬容輓救着她的靈魂……
第五章
【主題故事】·失去自由
仗着出身好主動扛事,沒想到被判強勞三年;“好好幹”獲得的黨籍與讓衆人羨慕的廠籍一瞬間全無,連戀人也投入別人的懷抱;衹有失去了才能體味到擁有的可貴,自由更是如此……
【采訪散記】·青春的悲嘆
思念的人一直沒來,意想不到的人卻從千裏迢迢趕來出現;他慨嘆為何對萍水相逢的愛情如此癡迷,以至於看不清真正愛他的那個女人;熬過了冷暖纔認識人的價值,衹可惜年華已逝……
第六章
【主題故事】·有傢難歸
有傢難歸
本想用家庭溫暖緩除失戀的痛苦,怎料到父親與他斷絶了關係;開門七件事全得自己操持,為活口搜羅箱底闖黑市;找不到工作又染上了肝炎,冒名頂替看病又被人識破遭到訓斥……
【采訪散記】·修補的親情
“傢”的內涵對於他相當匱乏,童年的歡樂早已成為遙遠的記憶;把對母親的愧疚化作對父親的諒解,有寬容親情間的裂紋縫隙就會變淺;血濃於水,這在什麽時候也無法改變……
第七章
【主題故事】·天賜知己
他在生活最艱辛的時候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三個女人,她對他所傾註的那份愛可以讓普天下所有聽過這段愛情故事的人為之唏噓;新的愛情改變了他的保外就醫生活,他卻再次被收進勞改農場……
【采訪散記】·感激不是愛
他心痛是現在纔體味到自己使女友受到的傷害,他驕傲是因為一個女人肯於為了實踐對他的愛而不惜代價;一句“對不起”無法彌補一個女人因愛情帶來的終生苦痛,但破鏡無法重圓……
第八章
【主題故事】·盼飛的心
打擊與刺激他萌發離開故土的想法,他渴望真正的自由;為實現出國目標他必須做好三件事情,但並非天隨人願;失敗不會動搖智者實施計劃的信心,從三裏屯他直奔北京飯店……
【采訪散記】前衛與木訥
决策和决心給了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果敢,他更喜歡像鄰傢小弟般打理出很青春的時尚發型;50多歲的大富翁言談舉止處處盡顯純真,在日常談話中也表現出腦子不大夠用……
第九章
【主題故事】·飯店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