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群星荟萃>> 方俞 Fang Y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解密巨星猝死真相 再现英雄传奇一生:点评李小龙
  李小龙,一个让人听来便热血沸腾的名字,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成就了20世纪华人世界的一个传奇。李小龙的电影、功夫、生平、死亡、生前身后在国际上的影响都为人们津津乐道。李小龙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传统印象,让世界认识了一个个性张扬、充满血性和激情的中国人。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翔实的介绍
  张宝瑞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种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中国武术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保精养气,吞吐沉浮,在其神而不在其形,讲究的是内息和心境,每当练功者拉开架式运气发功,丹田之气便会瞬息勃发。
  目前中国源流有序,拳理分明,风格独具,自成系统的拳种已有三百多个,著名拳师数千名。然而,“侠气渐消”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为人们所扼腕叹息。早在150年前,龚自珍就发出过“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的感慨。吴伯揆也在一副对联中这样写道:“侠骨岂沉沦,耻与蛟龙竟升斗;人事日龌龊,莫抛心力贸才名!”梁羽生先生1993年11月从澳大利亚悉尼曾给我写过一篇序,其中伤感地写道:“对于‘潮流’,我不会视而不见。”今年4月间,我在北京写过一首小诗,开头两句就是:“上帝死了,侠士死了!”
  人们在感慨侠义精神远去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找回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血勇与刚强,如何才能让中国回到汉唐盛世大气的格局中去。我所说的“盛世大气”,并非经济和国力上的崛起,而是指民族精神的回归和振作。一个没有精气神、缺少骨气和脊梁的国家、民族,是永远不可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
  当今中国需要侠义精神,需要挺起脊梁展现铮铮铁骨。那么,侠义精神何在?
  很多人在尝试着这么做,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也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离奇的传说故事,然而,大多数武侠小说已经沦为了三流的古装言情剧和少男少女的风花雪月之地。我坚持认为,武侠小说最重要的,就是“侠”气。如果没有侠气,还不如干脆取消那个“侠”字,挂羊头而卖狗肉的行为非但不能弘扬中华武术和侠义精神,还会对青少年和下一代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让他们不知道真正的“侠”为何物。
  有人认为,过于追求侠义会有损于小说和影视剧的艺术性。我认为,采用何种表现方式是技术和手法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迁就技术层面而去牺牲本就十分稀缺的“精神”。如果豪杰侠客的形象在笔下都难以生存,我们又将如何去面对“叹屠龙人杳,屠虎人无,屠狗人遥”的百年孤寂?
  幸而侠士并未绝种,武侠小说,尤其是“有武有侠”的小说,也如千年老树般正在重长新枝。而李小龙,无疑是当代中国最具侠义精神的武学大家。有人说,李小龙的功夫重实战,与中国传统武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实际上,李小龙的截拳道,正是对中国传统武学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截拳道以太极阴阳为标志,去芜存菁、博采百家之长,而李小龙本人的性格,又是中国千百年来侠义精神的最好诠释。
  李小龙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在李小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毅不屈的一面。那就是侠!
  侠者,勇也,义哉。侠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源远流长的优秀品格,更是强国强民强种之力!
  本书出版之时恰逢北京奥运即将举办之日,我想,梁老先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侠的精神在崛起,李小龙的精神也会在新的时代里发扬光大。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总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前言
  李小龙,这是一个让人听来便热血沸腾的名字。李小龙是上个世纪华人世界的奇迹,他的铁拳,飞腿,怪叫,还有那势若奔雷的双节棍,都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很多龙迷眼中,李小龙就是神,尽管他的生命只走过了短暂的33年,尽管他存世的仅有四部半电影,但他就像一针强心剂,对整个华人武术界,对华语功夫片的发展起到了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像一颗流星划过黑暗的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
  李小龙是什么?是功夫,是电影,是哲学家,还是他那传奇的经历和离奇的死亡?
  李小龙首先是一名功夫高手,正是功夫,让他能够在美国立足,能够在电影中崭露头角,让他把对人生的感悟和所得融入到武学中去,开创了全新的武术流派——截拳道。截拳道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李小龙特色,它是李小龙毕生心血的结晶,截拳道的宗旨很好的反映出了李小龙的性格——于极动之中蕴藏极静,将中国传统武学精华(佛家的禅意与道家的太极)与西方搏击术完美结合,也让李小龙有了“一代武学宗师”和“武哲”的美誉。
  李小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华语功夫片风格。如果说功夫是李小龙的立身之本,那么电影就是李小龙展现功夫和他对武学、对人生思考的最好舞台。从《唐山大兄》到《精武门》,从《猛龙过江》到《龙争虎斗》,包括最后未完成的《死亡游戏》,每一部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李小龙特色,是李小龙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向全世界传达了“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会听凭欺辱”的讯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赋予影片和影片中的主人公鲜活的生命和充足的爆发力,换句话说,没有李小龙,这些影片就不可能成为经典传世之作。
  李小龙是一种精神。他的经历,是一部白手起家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他的性格,是在逆境中咬碎钢牙坚持不懈;他的功夫,是在思考中破旧创新不拘一格;他的电影,是用本色演出最真实的情感。他不是为别人活着,却时时处处在感动着我们。人活一口气,正是这种精神,让银幕上和银幕下的李小龙浑然一体,观众用“李小龙”取代他所扮演的角色;身边的人,也把他看成了影片中的英雄人物。
  李小龙是一种象征,中国的象征,龙的象征。他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奋发向上,他的品格展现了中国人血液中最坚强勇毅的一面——我们不会受任何人的欺辱,我们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们要用双手,去开创一片广阔浩瀚的天空!
  也许你未必看过李小龙的每一部影片,也许你对李小龙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飞腿、双节棍、怪叫等等细碎的片段,那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你心中有一个李小龙,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动力。李小龙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李小龙的精神不灭,中华民族龙的品格会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激励千千万万后来者奋发向上!
首页>> 文学论坛>> 群星荟萃>> 方俞 Fang Y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