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讀書讀自己
用四色(熒光)筆劃下自己讀書時的想法、念頭、感覺、情緒等狀態,來探索自己的生命經驗,從而更加瞭解自己。
四色筆讀書法的應用
用紅色,代表這些語言打動我心,我很認同;
用黃色,代表我對這些語言不以為然,有抗拒;
用藍色,代表我對此有睏惑,想進一步瞭解;
用緑色,代表我的意識在此無法專註,想跳過去,頭腦恍惚了。
藉着讀書讀自己讀書會
我們將在全國二十個以上的城市開辦係列心靈成長讀書會,你可以憑《活出自己》免費參加,大傢可以共同分享“藉着讀書讀自己”的種種感受。例如,你認同書中的某部分文字,你可以在讀書會的“分享”中協助他人對無法專註的這部分産生閱讀的興趣;也許你抗拒的部分,正是他人想進一步瞭解的,可能會因此繼而引起你的興趣……總之,這裏是思想碰撞的盛宴,是經驗分享的平臺。
前言
本書已經醖釀了好幾年。許多學員上完課,在感動之餘,不停地問我,為什麽不將這些資料整理成文字?
這幾年來,一直覺得生命的經驗是屬於個人的,而我無法用語言文字將之傳達出來的原因是:一方面,總覺得語言文字沒辦法真切地表達出智慧的領域和對生命的經驗與體會;另一方面,也擔心如果大傢衹通過閱讀文字而讓自己對這方面的理解停留在頭腦、知識層面,反而會形成自我成長、心靈成長、開發潛能的障礙,這會使得許多人自以為已經懂了、明白了,但事實上卻無法真正進入自己的生命,反而耽誤了和自己更真實的接觸;再者也因過去常覺自己不是專業出身,因此總不敢提筆。但這八年來我為自己的成長投入了難以言喻的專註:我曾與一萬多名學員共同修習生命潛能的課程,幾乎每周都參與二至四天的工作坊,所帶的工作坊也已超過五六百場,更帶領過數千場三小時的迷你型工作坊。再加上自己每個月都赴日本參加為期三年的完形(Gestalt)心理治療師的培訓,每年也到美國進修數次,所以漸漸擺脫了自己“非專業”的桎梏。這八年來自身漸進的成長,使我看到了“本質”,而不是表象的“專業”,因而,確信自己已可超越許多“專業”人士所看重的“知
識”與“學術”。再加上直到最近,我重新對人性、對人本質的智慧有了更深的信任,自己也能越來越隨緣,生命的領域也更加寬廣,這纔逐漸消除了這種擔心。
另外,許多人對“潛能開發”存有誤解,單方面地發展自我催眠、自我暗示,認為這些就是開發潛能,從而對人造成莫大的傷害。近幾年來,也有許多在傳銷公司、企業組織裏負責培訓的主管來學習,但他們的目的衹是要學會這些技巧,將它們用在組織的發展上,而不是抱着真正敬重人心、熱愛生命的心理。我非常擔心這種被帶出去的“模仿”會對人造成傷害,因此,更覺得有責任要把“生命潛能”概念清楚地介紹給大傢,讓更多人瞭解在發展潛能的路上,該如何保護自己。同時,這本書也是為早期的學員們提供一套更完整的支持係統,讓我們重新一起再嚮前邁進。
也盼望此書的問世,能協助更多人在心靈成長、潛能開發的道路上,在成就自己生命、發展自己人生的過程中,能得到更多的自在,真正得到自由、快樂與智慧。
這本書並不是我個人的創作,而是在描寫生命中本來就存在的真相。我衹是通過生命的體驗,把這八年來自己習得的和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如實寫出來,它是宇宙間本來就存在的,衹不過是通過我的生命,將其呈現在讀者眼前罷了!而事實上,它也是屬於你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你曾經對自己的生命投註了許多心血,但卻仍有些關卡無法穿越,或許本書能幫你有所頓悟,生命因此而豁然開朗、突破障礙;或許有人在無意間翻到這本書,從而成為他想探索智慧殿堂和更真實認識自己的契機。縱然對某些人而言,這本書或許衹會停留在頭腦層面,變成他們的知識,但如因他們的散播而使更多人下定决心要朝學習、成長的路子走去,這也很好;也或許有人看了這本書會不以為然,心裏有抗拒,但我相信:凡走過的必留下腳印,這些抗拒與衝突對他們未來的生命和智慧必然也會帶來影響。
盼望這本書能協助你窺探生命潛能的奧秘。不過我衹能在頭腦知識的層面上給你文字的介紹,如果你想真正與自己生命中無限的潛能接觸,衹停留在知識的層面是不夠的,盼望你不衹是瞭解它,而是嚮更深、更內在的方向去探索,從而成就你生命的大智慧。
祝福你,開始邁嚮生命的旅程。
用四色(熒光)筆劃下自己讀書時的想法、念頭、感覺、情緒等狀態,來探索自己的生命經驗,從而更加瞭解自己。
四色筆讀書法的應用
用紅色,代表這些語言打動我心,我很認同;
用黃色,代表我對這些語言不以為然,有抗拒;
用藍色,代表我對此有睏惑,想進一步瞭解;
用緑色,代表我的意識在此無法專註,想跳過去,頭腦恍惚了。
藉着讀書讀自己讀書會
我們將在全國二十個以上的城市開辦係列心靈成長讀書會,你可以憑《活出自己》免費參加,大傢可以共同分享“藉着讀書讀自己”的種種感受。例如,你認同書中的某部分文字,你可以在讀書會的“分享”中協助他人對無法專註的這部分産生閱讀的興趣;也許你抗拒的部分,正是他人想進一步瞭解的,可能會因此繼而引起你的興趣……總之,這裏是思想碰撞的盛宴,是經驗分享的平臺。
前言
本書已經醖釀了好幾年。許多學員上完課,在感動之餘,不停地問我,為什麽不將這些資料整理成文字?
這幾年來,一直覺得生命的經驗是屬於個人的,而我無法用語言文字將之傳達出來的原因是:一方面,總覺得語言文字沒辦法真切地表達出智慧的領域和對生命的經驗與體會;另一方面,也擔心如果大傢衹通過閱讀文字而讓自己對這方面的理解停留在頭腦、知識層面,反而會形成自我成長、心靈成長、開發潛能的障礙,這會使得許多人自以為已經懂了、明白了,但事實上卻無法真正進入自己的生命,反而耽誤了和自己更真實的接觸;再者也因過去常覺自己不是專業出身,因此總不敢提筆。但這八年來我為自己的成長投入了難以言喻的專註:我曾與一萬多名學員共同修習生命潛能的課程,幾乎每周都參與二至四天的工作坊,所帶的工作坊也已超過五六百場,更帶領過數千場三小時的迷你型工作坊。再加上自己每個月都赴日本參加為期三年的完形(Gestalt)心理治療師的培訓,每年也到美國進修數次,所以漸漸擺脫了自己“非專業”的桎梏。這八年來自身漸進的成長,使我看到了“本質”,而不是表象的“專業”,因而,確信自己已可超越許多“專業”人士所看重的“知
識”與“學術”。再加上直到最近,我重新對人性、對人本質的智慧有了更深的信任,自己也能越來越隨緣,生命的領域也更加寬廣,這纔逐漸消除了這種擔心。
另外,許多人對“潛能開發”存有誤解,單方面地發展自我催眠、自我暗示,認為這些就是開發潛能,從而對人造成莫大的傷害。近幾年來,也有許多在傳銷公司、企業組織裏負責培訓的主管來學習,但他們的目的衹是要學會這些技巧,將它們用在組織的發展上,而不是抱着真正敬重人心、熱愛生命的心理。我非常擔心這種被帶出去的“模仿”會對人造成傷害,因此,更覺得有責任要把“生命潛能”概念清楚地介紹給大傢,讓更多人瞭解在發展潛能的路上,該如何保護自己。同時,這本書也是為早期的學員們提供一套更完整的支持係統,讓我們重新一起再嚮前邁進。
也盼望此書的問世,能協助更多人在心靈成長、潛能開發的道路上,在成就自己生命、發展自己人生的過程中,能得到更多的自在,真正得到自由、快樂與智慧。
這本書並不是我個人的創作,而是在描寫生命中本來就存在的真相。我衹是通過生命的體驗,把這八年來自己習得的和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如實寫出來,它是宇宙間本來就存在的,衹不過是通過我的生命,將其呈現在讀者眼前罷了!而事實上,它也是屬於你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你曾經對自己的生命投註了許多心血,但卻仍有些關卡無法穿越,或許本書能幫你有所頓悟,生命因此而豁然開朗、突破障礙;或許有人在無意間翻到這本書,從而成為他想探索智慧殿堂和更真實認識自己的契機。縱然對某些人而言,這本書或許衹會停留在頭腦層面,變成他們的知識,但如因他們的散播而使更多人下定决心要朝學習、成長的路子走去,這也很好;也或許有人看了這本書會不以為然,心裏有抗拒,但我相信:凡走過的必留下腳印,這些抗拒與衝突對他們未來的生命和智慧必然也會帶來影響。
盼望這本書能協助你窺探生命潛能的奧秘。不過我衹能在頭腦知識的層面上給你文字的介紹,如果你想真正與自己生命中無限的潛能接觸,衹停留在知識的層面是不夠的,盼望你不衹是瞭解它,而是嚮更深、更內在的方向去探索,從而成就你生命的大智慧。
祝福你,開始邁嚮生命的旅程。
第一章 生命潛能
——在僅有一次的生命裏,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
我生長在一個美麗的鄉村。
小時候,每當在一片寬廣的空地上,搭起一座帆布做的彩色房子時,就是所有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刻。當許許多多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生物聚集到我們這個小地方時,全家大大小小都會趕到這個彩色、巨大的帆布房子裏,看它們表演。
這個表演團裏,一定有一種身體巨大的動物,它們有兩片大大的耳朵、粗壯的身體、四條腿和長長的鼻子,還有一對極長的牙齒。它們有着巨大的力量,可以做許多不同的表演。然而在它們沒有表演的時間裏,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被一根麻繩綁在木樁上,很溫馴、很乖巧地被限製在有限的範圍內活動。
回頭想想:這種動物原本應該在它生長的地方——非洲的一片大草原裏自由地活動。可是在它大概衹有一歲的時候,人類為了捕捉它、把它賣給馬戲團,而設下了重重陷阱追捕它。終於,它掉進了陷阱。雖然那時候它的身體比現在要小幾十倍,力量也比現在要小幾百倍,可是現在在它腳上的那根麻繩,在當時無論如何是綁不住它的。即使在它幼小的時候,人們也必須要用粗大的鐵鏈、藉着深埋在地下的木樁才能綁住它。雖然如此,衹有一歲的它,因為擁有本質上的自由動力,所以縱然知道腳上的鐵鏈無法掙脫,它會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嚮前衝,怒吼着、哀號着、掙紮着,一天、兩天、三天,它腿上最堅韌的皮膚迸出了鮮血,但是嚮往自由的天性使它依然要掙脫那巨大的鐵鏈。一天又一天,鮮血不停地流,聲音也喑啞了,它放棄了掙紮,用它整個身體和頭腦記住了腳上的疼痛及掙紮的無奈,然後它放棄了!從此在每一個日子裏,為了要得到食物、得到贊賞、得到人類的一些撫慰,它學會了許多表演動作,最後它加入了這個表演團,做出許多讓我們開心、欣賞的動作。現在衹要一根細細的繩子就能綁住它,讓它在麻繩所限製的有限範圍內活動。它忘了自己的身體已經是從前的幾十倍大,力量也比以前強了好幾百倍,它也絲毫沒有覺察那根麻繩根本就綁不住它。
此時,綁住它的究竟是腳上那條有形的繩子,還是它小時候用身體、頭腦、整個生命所記住的那條無奈、無助與痛苦的無形繩索呢?
心理學裏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把一隻餓了將近一個禮拜的老鼠放入迷宮,在迷宮的出口處放一塊它最喜歡吃的餌。因為饑餓的驅使,它會循着迷宮的道路找到出口。當它看到那塊餌時,會迅速嚮前衝。實驗者在出口處佈置了一個電擊區,因為電是無形、看不到的,這衹老鼠嚮前衝時,受到電擊,老鼠痛得大叫,迅速地嚮後退。可是因為電是無形的,它看不到任何使它痛苦的東西,再加上饑餓的驅使,這衹老鼠再一次嚮前衝,它又受到電擊,再次吱吱大叫地嚮後退。然後它開始猶豫,可是饑餓使它依舊嚮前衝。經過這樣數次電擊後,這衹老鼠終於放棄了,它張着嘴巴,呆呆地望着那塊餌,它不敢再往前衝,因為痛苦的感覺已經超過了饑餓的需求。生命的本能,存在的本能,害怕死亡、害怕不存在的本能,已經迫使它放棄自己的饑餓。
幾個月後,再一次讓這衹老鼠餓一個禮拜,然後再讓它跑同樣的迷宮,在相同的出口處,放着同樣的餌。這衹老鼠受到饑餓的驅使,它仍會繼續尋找出路,找到那塊餌。跑在相同的道路上,它心裏漸漸升起一種熟悉的感覺,當它走到出口的地方時,這一次在電擊區裏並沒有通電,也沒有任何障礙,可是聰明的讀者,你知道老鼠能吃到那塊餌嗎?
這個實驗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老鼠到達出口時,即使電擊區裏並沒有任何東西,然而過去的經驗、痛苦與恐懼在它到達出口時,從它生命最深處升起,和上次一樣,它停下來,衹呆呆地望着那塊餌,什麽東西都吃不到。這是心理學上一個很有名的“製約”實驗。
——在僅有一次的生命裏,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
我生長在一個美麗的鄉村。
小時候,每當在一片寬廣的空地上,搭起一座帆布做的彩色房子時,就是所有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刻。當許許多多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生物聚集到我們這個小地方時,全家大大小小都會趕到這個彩色、巨大的帆布房子裏,看它們表演。
這個表演團裏,一定有一種身體巨大的動物,它們有兩片大大的耳朵、粗壯的身體、四條腿和長長的鼻子,還有一對極長的牙齒。它們有着巨大的力量,可以做許多不同的表演。然而在它們沒有表演的時間裏,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被一根麻繩綁在木樁上,很溫馴、很乖巧地被限製在有限的範圍內活動。
回頭想想:這種動物原本應該在它生長的地方——非洲的一片大草原裏自由地活動。可是在它大概衹有一歲的時候,人類為了捕捉它、把它賣給馬戲團,而設下了重重陷阱追捕它。終於,它掉進了陷阱。雖然那時候它的身體比現在要小幾十倍,力量也比現在要小幾百倍,可是現在在它腳上的那根麻繩,在當時無論如何是綁不住它的。即使在它幼小的時候,人們也必須要用粗大的鐵鏈、藉着深埋在地下的木樁才能綁住它。雖然如此,衹有一歲的它,因為擁有本質上的自由動力,所以縱然知道腳上的鐵鏈無法掙脫,它會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嚮前衝,怒吼着、哀號着、掙紮着,一天、兩天、三天,它腿上最堅韌的皮膚迸出了鮮血,但是嚮往自由的天性使它依然要掙脫那巨大的鐵鏈。一天又一天,鮮血不停地流,聲音也喑啞了,它放棄了掙紮,用它整個身體和頭腦記住了腳上的疼痛及掙紮的無奈,然後它放棄了!從此在每一個日子裏,為了要得到食物、得到贊賞、得到人類的一些撫慰,它學會了許多表演動作,最後它加入了這個表演團,做出許多讓我們開心、欣賞的動作。現在衹要一根細細的繩子就能綁住它,讓它在麻繩所限製的有限範圍內活動。它忘了自己的身體已經是從前的幾十倍大,力量也比以前強了好幾百倍,它也絲毫沒有覺察那根麻繩根本就綁不住它。
此時,綁住它的究竟是腳上那條有形的繩子,還是它小時候用身體、頭腦、整個生命所記住的那條無奈、無助與痛苦的無形繩索呢?
心理學裏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把一隻餓了將近一個禮拜的老鼠放入迷宮,在迷宮的出口處放一塊它最喜歡吃的餌。因為饑餓的驅使,它會循着迷宮的道路找到出口。當它看到那塊餌時,會迅速嚮前衝。實驗者在出口處佈置了一個電擊區,因為電是無形、看不到的,這衹老鼠嚮前衝時,受到電擊,老鼠痛得大叫,迅速地嚮後退。可是因為電是無形的,它看不到任何使它痛苦的東西,再加上饑餓的驅使,這衹老鼠再一次嚮前衝,它又受到電擊,再次吱吱大叫地嚮後退。然後它開始猶豫,可是饑餓使它依舊嚮前衝。經過這樣數次電擊後,這衹老鼠終於放棄了,它張着嘴巴,呆呆地望着那塊餌,它不敢再往前衝,因為痛苦的感覺已經超過了饑餓的需求。生命的本能,存在的本能,害怕死亡、害怕不存在的本能,已經迫使它放棄自己的饑餓。
幾個月後,再一次讓這衹老鼠餓一個禮拜,然後再讓它跑同樣的迷宮,在相同的出口處,放着同樣的餌。這衹老鼠受到饑餓的驅使,它仍會繼續尋找出路,找到那塊餌。跑在相同的道路上,它心裏漸漸升起一種熟悉的感覺,當它走到出口的地方時,這一次在電擊區裏並沒有通電,也沒有任何障礙,可是聰明的讀者,你知道老鼠能吃到那塊餌嗎?
這個實驗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老鼠到達出口時,即使電擊區裏並沒有任何東西,然而過去的經驗、痛苦與恐懼在它到達出口時,從它生命最深處升起,和上次一樣,它停下來,衹呆呆地望着那塊餌,什麽東西都吃不到。這是心理學上一個很有名的“製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