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经济商企>> 趙晏彪 Zhao Yanbi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著名企業傢的商道真經: 做強做久做自己
  本書集當代中外著名企業傢的經營管理於一爐,探索中小企業崛起的歷程,挖掘跨國公司幾百年的成功奧秘,展示異彩紛呈的經營管理成就,是一本具有時效性、經驗性、指導性和可藉鑒的著作。
第1節:做強做久做自己(1)
  序
  在一次參加企業傢論壇時,晏彪對我說,他打算寫一本介紹現代中外著名企業傢經營之道的書,融合當代管理者的成功經驗,為中國企業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提供參考。請我拿個主意,我自然是拍手稱贊。但我也知道,他一年中有大部分時間是在全國各地跑,報道企業的自主創新成果,撰寫企業傢專訪,對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行綜合評述。但是,撰寫一本關於中外著名企業傢經營管理的書籍,不能像他寫財經報道那樣一揮而就,要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我問道:“你能做得來嗎?”他笑了笑,說:“心誠則靈。”
  我接觸過許多記者,他們都想把自己經歷的千變萬化的世界融註於筆端,著書立說,揚名立世,但卻因為工作的繁忙或半途而廢,或有始無終。晏彪說他要寫那樣一本實實在在談管理、講商道的書,能否成為現實,讓我一時說不準。但是,半年以後,他果真將《做強做久做自己——當代中外著名企業傢的商道真經》的書稿擺在了我的面前。
  我讀着這厚厚一摞書稿,便為這本書的與衆不同感到振奮。仔細琢磨,我發現這本書在內容上有四點與一般經濟管理類書籍有所不同:
  第一,講述實實在在的商道真經。晏彪與中國著名企業傢面對面、心貼心地講企業做大做強的機緣,商討基業常青的良方妙計,從品牌的創立與經營、資本的管理與運營,到企業文化建設、走嚮國際化時的審時度勢,縱橫捭闔,一章章一篇篇,都展現了新時代財富創造者的風采與智慧。在寫汪海這個民族工業的倡導者時,突出了他敢為天下先的魄力,當時國內企業還沒有在國外開新聞發佈會的先例,他就出現在國際大都市美國紐約,突破各種阻礙嚮美國新聞界“脫鞋”打廣告。他勇敢、堅定、執著地開創中國品牌,為企業的發展開拓新路。還有鬍柏藩、羅建凡、李彥宏等企業傢,他們在經營管理方面都各有奇招妙法,展現了年輕一代知識型企業傢的銳氣與個性。
  第二,挖掘跨國經營的成功真諦。本書所寫的這些外企總裁,都是當今世界上最活躍、最有競爭力的企業精英,而且他們又都在中國擁有巨額投資。我們從晏彪的精彩敘述中看到,他們不僅在影響着我們的企業,還在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生活,殼牌與中國的百年合作,杜邦的“腈綸、萊卡”,拜耳的“阿司匹林”,都與中國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國的企業傢除了要學習他們的經營管理經驗,還要瞭解他們在中國的戰略决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第三,拋磚引玉,引發進一步的思索。書中所列的中外企業傢衹是成功者的一部分,企業管理者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領悟到許多管理的奧妙,從而更上一層樓。本書中的“財富故事”或“財富攻略”所講的經典案例,無不閃爍着哲理的光輝,而這一光輝怎樣才能被讀者所捕捉,並引發其進一步的思索,揭開成功的奧秘?最為恰到好處的也是晏彪獨具匠心之處,就是他在“述評”中給出了準確的提示和告白,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幫助讀者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找到做強、做久、做成百年品牌的商道真經。
  第四,為管理學的基礎研究提供了新素材。從管理學的發展過程來看,本書展現的多樣化的管理實踐及管理素材,能為管理專傢激發出管理思想的火花。本書提供的經營管理經驗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反映出了管理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制度性特徵,對企業管理專傢、學者進行中外企業研究,豐富經濟管理理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企業傢的管理實踐也具有更廣泛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
  這本書除了內容不落俗套,在寫作形式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說是經濟管理書寫作模式的一大創新。它的特點可以概括為“訪談為先,故事入勝,點評寓理”,集理性的思考與故事的生動於一體,多角度、多側面地概述和剖析了企業傢的成功之道。特別是晏彪以作傢的獨特視角和引人入勝的精彩文筆,在文字這種平面化的表達方式中創造出了立體的感應效果,可以進一步激活讀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使之所獲甚多,因而不妨一讀。
  是為序。
  艾
  2006年11月8日
  (本序作者係經濟日報社原總編輯、
  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副主任)
第2節:做強做久做自己(2)
  第一篇
  與中國著名企業傢談創新與管理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
  汪海是一個特殊人物。他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代優秀企業傢,是全國國有企業中第一個敢於“下海”吃“螃蟹”的冒險者、開拓者,也是一個成功者、幸存者。
  汪海,1941年出生於山東省微山縣,在青島化工學院畢業後,到青島化工六廠工作。他從小就夢想成為戰地將軍,1960年寫血書申請入伍。1971年轉業回到青島,翌年加盟雙星集團,從此開始了他“市場將軍”的徵程。
  微山湖的碧波,膠州灣的巨浪,戰場上的滾滾硝煙,為這位山東漢子塑造了勇敢、堅毅的性格。
  勇敢:第一個以企業的名義在美國召開新聞發佈會,面對美國新聞界“脫鞋”打廣告;最早馳騁歐美市場,被美國譽為“世界風雲人物”,中國衹有鄧小平和汪海兩人獲此殊榮。
  堅毅:親歷市場風雨30多年,寫下了成功企業傢的輝煌業績。1987年,國務院為20位優秀企業傢授予“金球奬”,現如今衹有汪海一人仍然是企業總裁,成為“全國首批優秀企業傢”中的碩果僅存者。
  汪海的商道真經
  我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傢要符合八條標準:政治傢的敏銳頭腦、哲學家的思維、軍事傢統領全局的謀略、詩人的浪漫風情、實幹傢鍥而不捨的苦幹精神、外交傢的翩翩風度、鼓動傢的激情與演說才幹、冒險傢的膽識與創新的勇氣。
  品牌是市場經濟中的原子彈
  ——訪雙星集團總裁汪海
  美國一傢雜志曾經發表文章說,在美國市場抽樣調查,得到這樣一個驚人的數字:平均每12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穿中國雙星生産的鞋子!中國的雙星是個奇跡,一個中國民族工業的品牌在競爭最激烈的美國市場上能夠取得這樣的經營業績是罕見的,雙星現象和汪海的民族品牌精神值得我們探討。為此,我與雙星集團總裁汪海就民族品牌問題進行了一番對話。
  趙晏彪: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洋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中國絶大部分企業還懵懵懂懂,並沒有感到危機的來臨。而那時你就提出了“創中國品牌就是最大的愛國主義”、“品牌是市場經濟中的原子彈”的鮮明觀點,把創民族品牌的重擔自覺地擔到了自己的肩上,擔到了雙星人的肩上。著名品牌專傢艾豐說:“汪海作為企業傢,在進入市場競爭之後,他就自覺地感覺到品牌的重要,他是企業傢中最早提出品牌管理、品牌戰略或叫名牌戰略的。”汪總,你是怎麽想到提出“品牌”這個概念的?
  汪海:對企業傢來講,品牌的概念是在實踐當中悟出來的。1985年,我們把雙星做的排球鞋送給了中國女排,她們不孚衆望,獲得了世界冠軍。知道內幕的人就說,她們穿的是雙星鞋。這一宣傳讓雙星一夜之間傢喻戶曉。在高興之餘,我意識到企業産品的品牌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最早提出品牌概念的緣由。
  趙晏彪:就一般消費者而言,對於産品,人們知之較多;對於品牌,可能是一知半解;而對於民族品牌,人們現在纔開始逐步熟悉。但是,在1987年的時候,雙星刊登了一個反廣告,召回劣質鞋。那時候就有如此重視品牌的舉動,你是出於哪方面的考慮做出了這種敢為天下先的舉措?
  汪海:當時我們剛剛進入市場,做鞋用的原材料是臺灣進口的,鞋子做好後我們纔發現,對方供應的料和原來的樣品不一樣,但鞋已經發出去了。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而品牌是企業的臉,自己不能往自己的臉上抹黑吧?在此情況下,我打了個反廣告,退換山東、青島消費者買的鞋。後來《人民日報》在重要的位置刊登了此事。其實,當時我們就已經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了,既然是市場經濟,不符合市場標準、不能叫消費者滿意的産品就必須要處理。為了雙星這個品牌,這個舉動的損失也是很大的。但是,你連産品質量都不能保證,何談品牌?又怎麽能成長為在國內外叫得響的名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提出:“搞好産品質量是最大的積德行善,創中國品牌就是最大的愛國主義。” 斯蒂芬?金說:“産品是工廠所生産的東西,品牌是消費者所購買的東西。”蘭德公司創始人華特?蘭德先生說:“工廠製造産品,心靈創造品牌。”産品更多的是物理性,而品牌更多的是心理性。那民族品牌呢?更多的應該是愛國性,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
首頁>> 文學>> 经济商企>> 趙晏彪 Zhao Yanbi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