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現代管理理論與毛澤東思想、解放軍傳統之間搭一座橋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是中國管理科學發展的黃金時代。古今中外各種管理理論,都堂而皇之地步入學科殿堂;西方最新管理理念及經驗,問世的同時即被介紹給國人;各式各樣的管理圖書和雜志,占據着出版業相當大的一塊市場;以MBA為代表的管理培訓,成為利潤豐厚的新興産業;管理界風雲人物如同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普遍的仰慕。事實再次證明了馬剋思的論斷,社會需求是理論發展最好的推動力。管理科學的繁榮是經濟迅猛發展的産物,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着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學科發展欣欣嚮榮的背後,業內人士也有一絲隱憂:管理領域雖然學派衆多,繁花似錦,但好像尚未形成真正的理論主幹,存在着明顯的"叢林現象"。而且學者們津津樂道、媒體上炒來炒去的,大都是些"洋花"、"洋草",真正屬於中國本土的東西,似乎還不多見。面對蜂擁而至的現代西方管理理論,許多實際管理工作者常不知該如何選擇,出現了一些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的現象……
所以,近幾年國內研究中國式管理的呼聲乍起,一大批著述先後問世。有研究先秦諸子管理思想當代價值的,有研究《易經》、八卦、陰陽五行在現代企業中應用的,有總結提煉國內知名企業管理經驗的,有從中國古代文學名著中汲取管理智慧的。當然,也有相當一批學人開始將目光轉嚮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管理者和他一手締造的組織--毛澤東及其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澤東及其領導下的解放軍管理確實值得大書特書。在人類歷史上,像毛澤東這樣衹用不長的時間,就將一支不足千人、以農民為主的軍隊,打造成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百萬雄師,靠槍桿子締造出一個新中國,並且在武器裝備遠落後於對手的情況下,仍打得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對手不得不乖乖地坐到談判桌前的情況,絶無僅有。巨大的成功背後一定有豐富的理論寶藏,值得後人高度關註和深入研究。
目前市面上研究毛澤東管理思想及解放軍管理經驗的著作雖然很多,但仔細拜讀,不難發現兩點不足:一是不夠係統。這些著作大都是選取毛澤東的若幹觀點或解放軍的成功範例加以介紹,然後藉題發揮,聯繫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問題發表一通議論,而對毛澤東管理思想的整個體係和解放軍管理的完整係統,則鮮有涉及。二是缺乏對比。這些著作沒有講清毛澤東及解放軍的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思想的聯繫和區別,沒有將毛澤東管理思想放在管理學史上做理論定位,也沒有對哪些企業在發展的哪些階段比較適合運用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作出分析。
本書試圖在上述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對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體係做了高度的理論概括。用一句話點出了毛澤東管理思想的精髓,即教育群衆組織起來為共同利益而鬥爭。圍繞着這句話,本書將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分為一個宗旨、兩大主體和六項最具特點的重要內容,並從這九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毛澤東管理思想的基本內容和解放軍管理的主要經驗,分析了各部分間的相互關係。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形成對毛澤東管理思想及解放軍管理經驗的總體把握。
其次,本書在介紹毛澤東管理思想及解放軍管理經驗時,緊密聯繫了當代管理理論的新發展、新成果。舉凡國內外最流行的管理理念和跨國公司最時興的管理經驗,書中幾乎都有涉及,如知識經濟、企業再造、網絡管理、學習型組織、"六西格瑪革命"、質量體係認證等。本書不僅各章節都突出了毛澤東管理思想與當代管理思想的對比,而且最後一章對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的理論貢獻、歷史局限和應用前景做了總體概括,集中分析了為什麽20世紀90年代後西方管理理論會和毛澤東當年講的越來越像。通過上述努力,筆者試圖在毛澤東思想、解放軍經驗與現代管理理論之間搭起一座橋。
剖析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理論的關係,勢必涉及一些深層次的理論問題。例如,東西方管理思想的根本差異,組織建設的要害和實質,企業文化理論的價值及不足,管理與教育的內在關係,影響行為的精神因素的分類,對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看法,對管理工作以人為本的理解,等等。筆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不乏新穎獨到的見解。如將毛澤東的組織理論概括為"復式結構",用榮格的集體無意識來解釋作風,用PM理論來論證 "兩長製",將親兵制度與我軍骨幹制度做對比等,都是筆者獨立思考的結果。
除註重係統、視角獨到、觀點新穎外,本書在結構安排、內容取捨和文字表述方面也有一些特點。
在現代管理理論與毛澤東思想、解放軍傳統之間搭一座橋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是中國管理科學發展的黃金時代。古今中外各種管理理論,都堂而皇之地步入學科殿堂;西方最新管理理念及經驗,問世的同時即被介紹給國人;各式各樣的管理圖書和雜志,占據着出版業相當大的一塊市場;以MBA為代表的管理培訓,成為利潤豐厚的新興産業;管理界風雲人物如同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普遍的仰慕。事實再次證明了馬剋思的論斷,社會需求是理論發展最好的推動力。管理科學的繁榮是經濟迅猛發展的産物,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着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學科發展欣欣嚮榮的背後,業內人士也有一絲隱憂:管理領域雖然學派衆多,繁花似錦,但好像尚未形成真正的理論主幹,存在着明顯的"叢林現象"。而且學者們津津樂道、媒體上炒來炒去的,大都是些"洋花"、"洋草",真正屬於中國本土的東西,似乎還不多見。面對蜂擁而至的現代西方管理理論,許多實際管理工作者常不知該如何選擇,出現了一些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的現象……
所以,近幾年國內研究中國式管理的呼聲乍起,一大批著述先後問世。有研究先秦諸子管理思想當代價值的,有研究《易經》、八卦、陰陽五行在現代企業中應用的,有總結提煉國內知名企業管理經驗的,有從中國古代文學名著中汲取管理智慧的。當然,也有相當一批學人開始將目光轉嚮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管理者和他一手締造的組織--毛澤東及其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澤東及其領導下的解放軍管理確實值得大書特書。在人類歷史上,像毛澤東這樣衹用不長的時間,就將一支不足千人、以農民為主的軍隊,打造成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百萬雄師,靠槍桿子締造出一個新中國,並且在武器裝備遠落後於對手的情況下,仍打得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對手不得不乖乖地坐到談判桌前的情況,絶無僅有。巨大的成功背後一定有豐富的理論寶藏,值得後人高度關註和深入研究。
目前市面上研究毛澤東管理思想及解放軍管理經驗的著作雖然很多,但仔細拜讀,不難發現兩點不足:一是不夠係統。這些著作大都是選取毛澤東的若幹觀點或解放軍的成功範例加以介紹,然後藉題發揮,聯繫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問題發表一通議論,而對毛澤東管理思想的整個體係和解放軍管理的完整係統,則鮮有涉及。二是缺乏對比。這些著作沒有講清毛澤東及解放軍的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思想的聯繫和區別,沒有將毛澤東管理思想放在管理學史上做理論定位,也沒有對哪些企業在發展的哪些階段比較適合運用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作出分析。
本書試圖在上述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對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體係做了高度的理論概括。用一句話點出了毛澤東管理思想的精髓,即教育群衆組織起來為共同利益而鬥爭。圍繞着這句話,本書將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分為一個宗旨、兩大主體和六項最具特點的重要內容,並從這九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毛澤東管理思想的基本內容和解放軍管理的主要經驗,分析了各部分間的相互關係。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形成對毛澤東管理思想及解放軍管理經驗的總體把握。
其次,本書在介紹毛澤東管理思想及解放軍管理經驗時,緊密聯繫了當代管理理論的新發展、新成果。舉凡國內外最流行的管理理念和跨國公司最時興的管理經驗,書中幾乎都有涉及,如知識經濟、企業再造、網絡管理、學習型組織、"六西格瑪革命"、質量體係認證等。本書不僅各章節都突出了毛澤東管理思想與當代管理思想的對比,而且最後一章對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的理論貢獻、歷史局限和應用前景做了總體概括,集中分析了為什麽20世紀90年代後西方管理理論會和毛澤東當年講的越來越像。通過上述努力,筆者試圖在毛澤東思想、解放軍經驗與現代管理理論之間搭起一座橋。
剖析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理論的關係,勢必涉及一些深層次的理論問題。例如,東西方管理思想的根本差異,組織建設的要害和實質,企業文化理論的價值及不足,管理與教育的內在關係,影響行為的精神因素的分類,對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看法,對管理工作以人為本的理解,等等。筆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不乏新穎獨到的見解。如將毛澤東的組織理論概括為"復式結構",用榮格的集體無意識來解釋作風,用PM理論來論證 "兩長製",將親兵制度與我軍骨幹制度做對比等,都是筆者獨立思考的結果。
除註重係統、視角獨到、觀點新穎外,本書在結構安排、內容取捨和文字表述方面也有一些特點。
一是針對性強。本書介紹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各組成部分時,都是從當前企業管理實踐中急需解决的具體問題出發,講當年毛澤東創建和領導軍隊也遇到過類似問題,他是如何認識和解决的,經歷過何種反復,提出過哪些深刻思想,創造出哪些成功經驗,這些思想和經驗與當代管理學的觀點有何異同,對企業傢解决具體問題有何啓發。相信註重實際的企業傢很容易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二是有可操作性。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原本就來自實踐,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筆者長期從事部隊管理,經歷豐富,分管過各種工作,有多方面的實踐經驗,對書中介紹的毛澤東及解放軍的管理套路,可以說是輕車熟路,感同身受。特別是在運用理論解决具體問題時需把握的訣竅方面,筆者有許多心得體會,這些經驗層面的東西,遠不是坐在書齋裏所能想出來的。
三是史論結合,文風樸實。為了把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這個嚴肅的話題講得引人入勝,不顯枯燥,筆者在書中講了100多個軍史上的小故事,引證了包括10位元帥在內的許多高級將領的言錄。在文字表述方面,也力求通俗、流暢、富有趣味。
緒論 為什麽要研究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解不開的“毛澤東情結”
要學習藉鑒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首先應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整個體係、軍隊管理思想在這一體係中的位置以及軍隊管理思想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現在社會上介紹毛澤東管理思想的書籍,大都不講體係,上來便直接介紹歷史上毛澤東在治黨、治軍、治國方面遇到過哪些矛盾,他是如何認識和解决的,取得了什麽效果,以及這些招法對今天的企業傢搞好管理有何藉鑒價值。這種講法的好處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比較符合現代人講求時效的心理。可問題是,不瞭解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本身的體係及其在整個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的位置,便無法深刻理解毛澤東一些具體管理思路的理論前提和深層含義,無法真正把握毛澤東各種管理主張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而也就很難準確、有效地運用毛澤東思想,去解决企業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歷史上,隨着用槍桿子打出了一個紅色政權,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便引起世人極大的關註。不僅學術界一直有人專門研究,就連毛澤東當年的主要對手也高度重視,紛紛效仿。可研究歸研究,真正能將毛澤東的一套本領學到手的卻屈指可數。賀竜元帥1965年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蔣介石過去不是早就十分認真地研究過我們的十大軍事原則嗎?不是早就下令采取我們的立功運動的辦法嗎?去年以來,不是又在研究和'推行'我們的郭興福教學法嗎?美帝國主義不是也早就在研究我們的遊擊戰術嗎?在越南南方的美國軍事顧問團不是也在反復提倡學習我們的'三大紀律,八項註意'嗎?但是,所有這一切,又幫了他們什麽忙呢?"《軍隊基層政治工作優良傳統叢書--民主和紀律》,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工作教研室編,解放軍政治學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頁。當然,當年人們大都是從階級性的角度,去解釋這種現象的。其實,還有另一個角度,就是從毛澤東思想的係統性來解釋上述現象。企業傢學管理,是為瞭解决實際工作中的具體矛盾。這就好比吃藥治病一樣,衹有明白了病理及藥理,才能辨證施治,對癥下藥,確保療效。不然的話,跟着感覺走,碰到什麽藥吃什麽藥,或者受媒體影響,社會上宣傳什麽藥吃什麽藥,今天服一種,明天換一服,再好的藥也未必能見效,搞不好還會吃出毛病來。
一、毛澤東軍事思想:人民戰爭、人民軍隊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毛澤東思想是一個完整的體係,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外交、政黨建設等諸多方面,其核心是哲學思想。武裝鬥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由此决定軍事理論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澤東軍事思想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是人民戰爭的思想,人民戰爭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其次是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第三是對人民戰爭特殊戰法的總結和概括,形成了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思想,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毛澤東思想中與管理工作比較密切,對現代管理特別是企業管理有直接參考價值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毛澤東的哲學思想,特別是關於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論述;二是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思想,主要指軍事辯證法;三是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其中主要是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
管理理論的最高形態是管理哲學。所有的管理大師,其理論發展到最後,都會形成獨特的哲學思想,即對來自實踐的管理思想不斷地加工提煉,一直深化到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嚮這一層次。
二是有可操作性。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原本就來自實踐,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筆者長期從事部隊管理,經歷豐富,分管過各種工作,有多方面的實踐經驗,對書中介紹的毛澤東及解放軍的管理套路,可以說是輕車熟路,感同身受。特別是在運用理論解决具體問題時需把握的訣竅方面,筆者有許多心得體會,這些經驗層面的東西,遠不是坐在書齋裏所能想出來的。
三是史論結合,文風樸實。為了把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這個嚴肅的話題講得引人入勝,不顯枯燥,筆者在書中講了100多個軍史上的小故事,引證了包括10位元帥在內的許多高級將領的言錄。在文字表述方面,也力求通俗、流暢、富有趣味。
緒論 為什麽要研究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解不開的“毛澤東情結”
要學習藉鑒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首先應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整個體係、軍隊管理思想在這一體係中的位置以及軍隊管理思想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現在社會上介紹毛澤東管理思想的書籍,大都不講體係,上來便直接介紹歷史上毛澤東在治黨、治軍、治國方面遇到過哪些矛盾,他是如何認識和解决的,取得了什麽效果,以及這些招法對今天的企業傢搞好管理有何藉鑒價值。這種講法的好處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比較符合現代人講求時效的心理。可問題是,不瞭解毛澤東軍隊管理思想本身的體係及其在整個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的位置,便無法深刻理解毛澤東一些具體管理思路的理論前提和深層含義,無法真正把握毛澤東各種管理主張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而也就很難準確、有效地運用毛澤東思想,去解决企業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歷史上,隨着用槍桿子打出了一個紅色政權,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便引起世人極大的關註。不僅學術界一直有人專門研究,就連毛澤東當年的主要對手也高度重視,紛紛效仿。可研究歸研究,真正能將毛澤東的一套本領學到手的卻屈指可數。賀竜元帥1965年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蔣介石過去不是早就十分認真地研究過我們的十大軍事原則嗎?不是早就下令采取我們的立功運動的辦法嗎?去年以來,不是又在研究和'推行'我們的郭興福教學法嗎?美帝國主義不是也早就在研究我們的遊擊戰術嗎?在越南南方的美國軍事顧問團不是也在反復提倡學習我們的'三大紀律,八項註意'嗎?但是,所有這一切,又幫了他們什麽忙呢?"《軍隊基層政治工作優良傳統叢書--民主和紀律》,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工作教研室編,解放軍政治學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頁。當然,當年人們大都是從階級性的角度,去解釋這種現象的。其實,還有另一個角度,就是從毛澤東思想的係統性來解釋上述現象。企業傢學管理,是為瞭解决實際工作中的具體矛盾。這就好比吃藥治病一樣,衹有明白了病理及藥理,才能辨證施治,對癥下藥,確保療效。不然的話,跟着感覺走,碰到什麽藥吃什麽藥,或者受媒體影響,社會上宣傳什麽藥吃什麽藥,今天服一種,明天換一服,再好的藥也未必能見效,搞不好還會吃出毛病來。
一、毛澤東軍事思想:人民戰爭、人民軍隊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毛澤東思想是一個完整的體係,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外交、政黨建設等諸多方面,其核心是哲學思想。武裝鬥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由此决定軍事理論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澤東軍事思想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是人民戰爭的思想,人民戰爭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其次是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第三是對人民戰爭特殊戰法的總結和概括,形成了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思想,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毛澤東思想中與管理工作比較密切,對現代管理特別是企業管理有直接參考價值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毛澤東的哲學思想,特別是關於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論述;二是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思想,主要指軍事辯證法;三是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其中主要是毛澤東的軍隊管理思想。
管理理論的最高形態是管理哲學。所有的管理大師,其理論發展到最後,都會形成獨特的哲學思想,即對來自實踐的管理思想不斷地加工提煉,一直深化到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嚮這一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