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局之法
试探识真情
这是一个伪装的时代。每个人都会给自己戴上形形色色的面具。在生活交际当中,你很难判断出对方向你所说的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话是假。都说人心隔肚皮,想要不陷入别人所设的局里面,识得对方的真情,试探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可以说,"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生之中最为耀眼的一场戏。而这场戏之所以能够得以上演,很大方面应该归功于杨虎城的试探法。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曾积极支持蒋介石用武力统一中国,并在中原大战中给蒋以关键性的支援。然而正是这个蒋介石,在日寇大兵压境下,严令他对日不准抵抗,先失去东北三省,后又丢掉热河,还代蒋受过,被迫"下野"出国"考察"。1934年回国后,蒋又命他率东北军先到鄂豫皖"剿共",后又到陕甘"围剿"红军。两次"剿共"使张学良损失了几个师,蒋不仅不体恤,反而顺势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编制。蒋用打内战来消灭异己使他愤恨不已。
10月22日,蒋介石在西安分别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胁迫他们攻打红军。张、杨表示应联共抗日,即遭蒋喝斥。蒋还将嫡系部队约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随时准备进攻陕甘的红军。10月27日,蒋在西安向军官训练团和东北军、十七路军部分军官训话,说:"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为害也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在这之后又发生了蒋介石逮捕沈君儒、章乃器等爱国人士的"七君子事件"。
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顽固坚持"剿共"和打击抗日民主力量的恶劣行径,使张、杨两位将军痛心疾首。
12月4日,蒋介石又飞到西安,再次严令张、杨开赴陕北"剿共",并由中央军在后督战。如他们不愿去,便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将十七路军调往安徽,由中央军接替赴陕甘"剿共"。12月7日,张学良再次去说服蒋介石放弃"剿共",团结抗战。回顾东北三省丢失,华北又在日寇虎视之下,张学良声泪俱下。然而蒋介石竟拍了桌子,说:"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门。眼看形势越来越紧迫,双方却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托他之口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马上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这么做,兼有拉"挡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在这样的试探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以上演。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后经各方谈判,终于使得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此中华民族得以团结在一起,一致抗日。
可以说,正是杨虎城的试探成全了张学良的千古功名。如果杨虎城不试探的话,贸然行事,就很容易掉进别人设的局里面。所以,通过试探得到真情,就能够避免自己掉进别人的局里。
在生活当中,先试探,后深入应当成为我们谨慎行动的准则。为什么?古人曰:"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真话难得,尤其是那些所谓见过世面的人,见面就寒暄客套,东拉西扯,不明所以,莫测究竟,甚至像俗话说的:"当面喊大哥,背后操家伙"。这样,往往一些直肠子的人,也就是不懂试探之道的人免不了吃苦头了。
试探识真情
这是一个伪装的时代。每个人都会给自己戴上形形色色的面具。在生活交际当中,你很难判断出对方向你所说的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话是假。都说人心隔肚皮,想要不陷入别人所设的局里面,识得对方的真情,试探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可以说,"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生之中最为耀眼的一场戏。而这场戏之所以能够得以上演,很大方面应该归功于杨虎城的试探法。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曾积极支持蒋介石用武力统一中国,并在中原大战中给蒋以关键性的支援。然而正是这个蒋介石,在日寇大兵压境下,严令他对日不准抵抗,先失去东北三省,后又丢掉热河,还代蒋受过,被迫"下野"出国"考察"。1934年回国后,蒋又命他率东北军先到鄂豫皖"剿共",后又到陕甘"围剿"红军。两次"剿共"使张学良损失了几个师,蒋不仅不体恤,反而顺势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编制。蒋用打内战来消灭异己使他愤恨不已。
10月22日,蒋介石在西安分别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胁迫他们攻打红军。张、杨表示应联共抗日,即遭蒋喝斥。蒋还将嫡系部队约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随时准备进攻陕甘的红军。10月27日,蒋在西安向军官训练团和东北军、十七路军部分军官训话,说:"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为害也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在这之后又发生了蒋介石逮捕沈君儒、章乃器等爱国人士的"七君子事件"。
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顽固坚持"剿共"和打击抗日民主力量的恶劣行径,使张、杨两位将军痛心疾首。
12月4日,蒋介石又飞到西安,再次严令张、杨开赴陕北"剿共",并由中央军在后督战。如他们不愿去,便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将十七路军调往安徽,由中央军接替赴陕甘"剿共"。12月7日,张学良再次去说服蒋介石放弃"剿共",团结抗战。回顾东北三省丢失,华北又在日寇虎视之下,张学良声泪俱下。然而蒋介石竟拍了桌子,说:"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门。眼看形势越来越紧迫,双方却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托他之口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马上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这么做,兼有拉"挡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在这样的试探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以上演。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后经各方谈判,终于使得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此中华民族得以团结在一起,一致抗日。
可以说,正是杨虎城的试探成全了张学良的千古功名。如果杨虎城不试探的话,贸然行事,就很容易掉进别人设的局里面。所以,通过试探得到真情,就能够避免自己掉进别人的局里。
在生活当中,先试探,后深入应当成为我们谨慎行动的准则。为什么?古人曰:"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真话难得,尤其是那些所谓见过世面的人,见面就寒暄客套,东拉西扯,不明所以,莫测究竟,甚至像俗话说的:"当面喊大哥,背后操家伙"。这样,往往一些直肠子的人,也就是不懂试探之道的人免不了吃苦头了。
要把握人的内心,试探的办法很多,有像杨虎城那样旁敲侧击套真话,用弦外之音暗示他人的,甚至还有反激的方法加以试探的。试探的手段不拘一格,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实情。我们来看看潘崇是怎么让太子商臣通过激怒他人来获得真相的。
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时,就此事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您现在年轻,又有这么多宠妾。如果现在立商臣为太子,以后又想另立您宠爱的姬妾生的儿子,再废黜商臣时,可能就会引起内乱。以前楚国立太子,常常立年轻人,何况商臣这人,有着黄蜂一样的眼睛,豺狼一般的声音,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他为太子。"但楚成王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到了鲁文公元年,楚成王又想废掉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说这件事,拿不定主意,就去问他的老师潘崇:"如何才能了解这件事的真伪呢?"
潘崇说:"您宴请成王的妹妹江,席间故意对她不尊重,激她说出真相。"
商臣采纳了潘崇的建议。果然,江在席上怒声大骂:"好啊,你这个卑贱的东西,难怪君王想废掉你,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赶紧告诉潘崇:"确实有这样的事。"
潘崇问商臣:"您甘心做王子职的臣子吗?"
商臣说:"不甘心!"
潘崇又问:"你会不会离开楚国?"
商臣说:"不会。"
潘崇再问:"你敢不敢发动兵变弒杀君王?"
商臣答道:"敢。"
十月,商臣率领东宫守卫包围了成王的宫殿。成王想拖延时间,因为熊掌很难做熟,就以此为借口,请求让他吃完熊掌再死,商臣没有答应。十八日,成王上吊自杀。楚国人给成王加谥号为"灵",成王虽死也不瞑目。至到把谥号改为"成",他才合上了眼睛。
商臣即位,是为穆王。因潘崇帮助夺位有功,商臣把自己做太子时居住的宫室以及宫室内的财物、奴仆全都赠送给潘崇,并封他做了太师,兼管宫中的侍卫军。
潘崇这一招非常的高明。在那样的条件下,如果用"软"的方法来获得事情的真相,由于事关重大,他人必然守口如瓶,而难以奏效。然而潘崇选择了通过激怒他人,使他人的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吐露事情的真相。
精明的政客,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一定会先试探各方面的反应。清朝康熙皇帝亲政时,对许多大臣实行了一连串的"削藩"行动。盘踞在云贵的吴三桂十分担心康熙对他也下手,便主动请求撤藩,其实是想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判断,吴三桂迟早会反,不如先发制人,顺势利用他自愿请求的机会,于是诏告吴三桂,同意他撤去藩镇。
吴三桂没想到皇上真会同意他的请求,又急又恨,决定起兵反清。但此事非同小可,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他想先试探一下军心,于是,他带着军队去祭拜明朝皇帝的陵墓。他当众跪在墓前磕头作揖,嚎啕大哭,趴在地上半天不起来。他这一哭,把军士的眼泪都引出来了,全军上下,群情激愤,一片哀声。吴三桂见此情景,暗自高兴,趁热打铁,乘机打出了"复明讨清"的旗号,公开与清朝翻脸。
从吴三桂一察龙颜,二探军心的两次行动来看,他是精于投石问路的试探之道的。
试探识真情,能使自己避免陷入局中。当然,试探本身也包含暗示,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看看对方的反应态度。人的内心世界常常是一个打不开的"黑箱",通过有目的的试探,就可以收到一些信息反馈,研究这些反馈信息和它们的变化规律,就能由此推断"黑箱"中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所以,想要破局,首先要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而想要明白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试探法是一条可以走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试探最好做到浑然天成,不能让对方看出你是在试探。不然不但得不到真实的情况,反而会被对方所利用,成为引诱你走进圈套里面的工具。
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时,就此事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您现在年轻,又有这么多宠妾。如果现在立商臣为太子,以后又想另立您宠爱的姬妾生的儿子,再废黜商臣时,可能就会引起内乱。以前楚国立太子,常常立年轻人,何况商臣这人,有着黄蜂一样的眼睛,豺狼一般的声音,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他为太子。"但楚成王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到了鲁文公元年,楚成王又想废掉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说这件事,拿不定主意,就去问他的老师潘崇:"如何才能了解这件事的真伪呢?"
潘崇说:"您宴请成王的妹妹江,席间故意对她不尊重,激她说出真相。"
商臣采纳了潘崇的建议。果然,江在席上怒声大骂:"好啊,你这个卑贱的东西,难怪君王想废掉你,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赶紧告诉潘崇:"确实有这样的事。"
潘崇问商臣:"您甘心做王子职的臣子吗?"
商臣说:"不甘心!"
潘崇又问:"你会不会离开楚国?"
商臣说:"不会。"
潘崇再问:"你敢不敢发动兵变弒杀君王?"
商臣答道:"敢。"
十月,商臣率领东宫守卫包围了成王的宫殿。成王想拖延时间,因为熊掌很难做熟,就以此为借口,请求让他吃完熊掌再死,商臣没有答应。十八日,成王上吊自杀。楚国人给成王加谥号为"灵",成王虽死也不瞑目。至到把谥号改为"成",他才合上了眼睛。
商臣即位,是为穆王。因潘崇帮助夺位有功,商臣把自己做太子时居住的宫室以及宫室内的财物、奴仆全都赠送给潘崇,并封他做了太师,兼管宫中的侍卫军。
潘崇这一招非常的高明。在那样的条件下,如果用"软"的方法来获得事情的真相,由于事关重大,他人必然守口如瓶,而难以奏效。然而潘崇选择了通过激怒他人,使他人的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吐露事情的真相。
精明的政客,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一定会先试探各方面的反应。清朝康熙皇帝亲政时,对许多大臣实行了一连串的"削藩"行动。盘踞在云贵的吴三桂十分担心康熙对他也下手,便主动请求撤藩,其实是想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判断,吴三桂迟早会反,不如先发制人,顺势利用他自愿请求的机会,于是诏告吴三桂,同意他撤去藩镇。
吴三桂没想到皇上真会同意他的请求,又急又恨,决定起兵反清。但此事非同小可,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他想先试探一下军心,于是,他带着军队去祭拜明朝皇帝的陵墓。他当众跪在墓前磕头作揖,嚎啕大哭,趴在地上半天不起来。他这一哭,把军士的眼泪都引出来了,全军上下,群情激愤,一片哀声。吴三桂见此情景,暗自高兴,趁热打铁,乘机打出了"复明讨清"的旗号,公开与清朝翻脸。
从吴三桂一察龙颜,二探军心的两次行动来看,他是精于投石问路的试探之道的。
试探识真情,能使自己避免陷入局中。当然,试探本身也包含暗示,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看看对方的反应态度。人的内心世界常常是一个打不开的"黑箱",通过有目的的试探,就可以收到一些信息反馈,研究这些反馈信息和它们的变化规律,就能由此推断"黑箱"中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所以,想要破局,首先要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而想要明白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试探法是一条可以走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试探最好做到浑然天成,不能让对方看出你是在试探。不然不但得不到真实的情况,反而会被对方所利用,成为引诱你走进圈套里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