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習慣究竟是什麽?
習慣就是在長時期裏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嚮或社會風尚。可以通過長時期接觸、或有意識地去培養,它有好習慣和壞習慣之分。例如:定期鍛煉、事先做計劃、尊敬他人,這些都是好習慣;遇事總往壞處想、自卑感、總是怪罪別人等,這些都是壞習慣。當然,有些習慣無所謂好壞,例如:晚上淋浴,用叉子喝酸奶,瀏覽雜志時從後嚮前看。由於習慣的不同,它不是造就你,就是毀掉你。無論什麽樣的習慣,都會在無形中影響着你的生活。
大部分人努力奮鬥,為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成功。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認識到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如果沒有刻意去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就會不經意地養成壞習慣。想要成功,或多或少都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或不擅長的事情。衹有養成這樣的習慣,才能夠進步。
但是,哪些習慣需要我們真正培養呢?
這兩年,研究習慣的書籍很多,已經使習慣在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上取得了一致認識。但遺憾的是,大多數同類書籍都把培養的方法集中於"情商"與"心態"的調整方面,籠統而模糊,缺乏針對性,缺乏具體技巧與方法的介紹,使得大多數讀者意猶未盡。
本書有別於同類書籍最大的特色所在就是,為那些渴望成功的讀者提供具體而實用的方法與技巧,教他們怎樣培養好習慣,摒棄壞習慣,從而一步一步走嚮成功。本書從如何塑造氣質、如何保持心態、如何高效率做事、如何維持身體健康及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五個方面進一步闡釋,對那些渴望獲得有效信息的讀者提供了翔實而實用的指導。
本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幫助讀者培養有益於人生的良好習慣,也是為了使讀者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成為一個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
李瀚洋
習慣究竟是什麽?
習慣就是在長時期裏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嚮或社會風尚。可以通過長時期接觸、或有意識地去培養,它有好習慣和壞習慣之分。例如:定期鍛煉、事先做計劃、尊敬他人,這些都是好習慣;遇事總往壞處想、自卑感、總是怪罪別人等,這些都是壞習慣。當然,有些習慣無所謂好壞,例如:晚上淋浴,用叉子喝酸奶,瀏覽雜志時從後嚮前看。由於習慣的不同,它不是造就你,就是毀掉你。無論什麽樣的習慣,都會在無形中影響着你的生活。
大部分人努力奮鬥,為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成功。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認識到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如果沒有刻意去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就會不經意地養成壞習慣。想要成功,或多或少都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或不擅長的事情。衹有養成這樣的習慣,才能夠進步。
但是,哪些習慣需要我們真正培養呢?
這兩年,研究習慣的書籍很多,已經使習慣在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上取得了一致認識。但遺憾的是,大多數同類書籍都把培養的方法集中於"情商"與"心態"的調整方面,籠統而模糊,缺乏針對性,缺乏具體技巧與方法的介紹,使得大多數讀者意猶未盡。
本書有別於同類書籍最大的特色所在就是,為那些渴望成功的讀者提供具體而實用的方法與技巧,教他們怎樣培養好習慣,摒棄壞習慣,從而一步一步走嚮成功。本書從如何塑造氣質、如何保持心態、如何高效率做事、如何維持身體健康及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五個方面進一步闡釋,對那些渴望獲得有效信息的讀者提供了翔實而實用的指導。
本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幫助讀者培養有益於人生的良好習慣,也是為了使讀者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成為一個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
李瀚洋
一、好習慣塑造好氣質
1 從容從大方開始
衹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高爾基
美國形象設計大師鮑爾說:"成功男人的風格反映在外表,而優雅來自內在,它是你的自信及對自己的滿意,它通過你的外表、舉止、微笑展示。"
現代人有多重的壓力來源,不論是學生、上班族,甚至情人間、朋友間、夫妻間……不同的角色與身份會有不同的壓力存在,面對壓力,有不少人會有不自覺的駝背習慣。駝背給人的外觀感覺不僅是沒有自信和精神,而且會間接影響人際關係。而那些具有良好氣質的人,沒有哪個看起來是猥猥瑣瑣的。
2000年的時候,英國保守黨前領袖威廉姆被英國人戲稱為"小老頭",雖然他衹有四十多歲,但看起來卻像個走入暮年的老人,神色、語氣缺乏朝氣和自信,而他的後任和威廉姆如同孿生兄弟。再看看工黨領袖、英俊的托尼·布萊爾,總是滿面春風地帶着笑容,走路和說話渾身都散發着朝氣和熱情,看起來就像個出色的領袖,能夠給以鼓舞。也難怪很多英國選民雖然不支持工黨的政策,卻投了托尼·布萊爾一票,至少從領袖的外在魅力上托尼還值這一票。一位英國朋友說:"保守黨的領袖讓我對這個黨已經失望,他們這兩屆的領袖看起來就不像能成為首相的人。"英格蘭地區一位英國人甚至激進地宣稱:"除非保守黨能夠找出一個長着頭髮的領袖,否則他們永遠衹能夠坐在反對黨的座位上!"由於競選人"看起來不像個領袖",讓保守黨一次次失去了駐守唐寧街的機會。
拘謹的人往往不自信,不自信又源於對自己不滿意。對自己不滿意不一定是件壞事,但如果這種不滿影響了你的工作和生活,影響了你的形象和精神,那麽,要註意了,它就成了你不自信的根源。産生不自信的原因無外乎客觀因素和主觀感受兩個方面。客觀因素主要包括自身條件的限製,比如學歷、身高、容貌、家庭背景、職業環境對你的認同等等,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你對自我的判斷,從而影響你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最終的結果是影響了上司對你的看法、與同事的關係以及你個人的升遷之路。主觀感受是指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的判斷和我們對自身的評價,當然主要包括對工作能力、公關交往、外形氣質方面的評價,這種評價來源於旁人對你的點評(其實這種點評傳到你耳朵裏的又有幾分正確呢),以及你拿自己與他人作比較(姑且不論這種比較是對的還是錯的)。於是,你就不自信了,久而久之,走路都不擡頭挺胸,開會也不敢發言,哪裏還有大方可言呢?
有一個人,他把全部財産投資在一種小型製造業上。由於世界大戰爆發,他無法取得他的工廠所需要的原料,因此衹好宣佈破産。金錢的喪失,使他大為沮喪。於是,他離開妻子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他對於這些損失無法忘懷,而且越來越難過,後來甚至想要跳湖自殺。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本名為《自信心》的小書。這本書給他帶來勇氣和希望,他决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請作者幫助他再度站起來。
當他找到作者,說完他的故事後,那位作者卻對他說:"我已經以極大的興趣聽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無能為力。"
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他低下頭,喃喃地說道:"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幾秒鐘,然後說道:"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聽到這句話,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作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分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於是作者把他帶到一面高大的鏡子面前,用手指着鏡子說:"我介紹的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衹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否則,你衹能跳到密歇根湖裏。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着鏡子嚮前走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鬍須的臉孔,看着自己佝僂的身體,然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
幾天後,那個作者又在街上碰見了這個人,幾乎認不出來了。他的步伐輕快有力,頭擡得高高的。他從頭到腳打扮一新,看來是很成功的樣子。"那一天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時,還衹是一個流浪漢。我對着鏡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現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三千美元的工作。我的老闆先預支一部分錢給我。我現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還風趣地對作者說:"我正要前去告訴你,將來有一天,我還要再去拜訪你一次。我將帶一張支票,簽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額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數字。因為你介紹我認識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鏡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給我看。"
讓自信成為習慣,首先意味着你要擡頭挺胸、讓大大方方成為習慣。
給自己一個從容大方的新形象,從形象入手,無論你多大的年紀,都要挺起胸來。穿比實際年齡小五歲的服裝,換一個時髦的發型,走路步伐加大十五釐米,加快速度,說話聲音大二十分貝,在走廊與旁人熱情地打招呼,這是建立自信形象的新開始。
給自己一個從容大方的新形象,從形象入手,無論你多大的年紀,都要挺起胸來,讓自信成為習慣,讓大大方方做人成為一種習慣。2 培養自信的語言
說話、說話的形態、說話的次數、以及說話的氣氛……是工業機製係統中的生命血脈。
--理查·狄勒
一個人氣質如何,首先會從語音表現出來。氣質好的人,往往說話也自信,可謂"擲地有聲",一個人有沒有自信,是完全可以通過說話判斷出來的。懦弱、膽小的人,往往說話聲音也小;而那些聲若洪鐘、說話幹淨利落的人,則常常是很自信、底氣十足的人。
2002年9月,英國保守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在接受BBC電視臺記者采訪時。面色茫然、靦腆、毫無生機,他用有氣無力的、平乏的語調攻擊托尼·布萊爾首相及其政黨的政策。記者問道:"你認為自己能出任下一屆首相嗎?"他猶豫了一下,目光下垂,語氣不堅定地說:"是的,我可以,但我需要努力爭取。"幾分鐘之後,電視臺出現不滿意的觀衆的電子郵件及電話錄音:"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為首相,讓我們如何相信他可以做我們的首相?""他看起來根本就不像個英國首相!""難道保守黨再找不到別人做領導者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這個人性格開朗"或說"那個人很內嚮。"其實,"開朗"或"內嚮"的印象,並非由性格來判斷,而是由自我表現的方式所决定的。
1 從容從大方開始
衹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高爾基
美國形象設計大師鮑爾說:"成功男人的風格反映在外表,而優雅來自內在,它是你的自信及對自己的滿意,它通過你的外表、舉止、微笑展示。"
現代人有多重的壓力來源,不論是學生、上班族,甚至情人間、朋友間、夫妻間……不同的角色與身份會有不同的壓力存在,面對壓力,有不少人會有不自覺的駝背習慣。駝背給人的外觀感覺不僅是沒有自信和精神,而且會間接影響人際關係。而那些具有良好氣質的人,沒有哪個看起來是猥猥瑣瑣的。
2000年的時候,英國保守黨前領袖威廉姆被英國人戲稱為"小老頭",雖然他衹有四十多歲,但看起來卻像個走入暮年的老人,神色、語氣缺乏朝氣和自信,而他的後任和威廉姆如同孿生兄弟。再看看工黨領袖、英俊的托尼·布萊爾,總是滿面春風地帶着笑容,走路和說話渾身都散發着朝氣和熱情,看起來就像個出色的領袖,能夠給以鼓舞。也難怪很多英國選民雖然不支持工黨的政策,卻投了托尼·布萊爾一票,至少從領袖的外在魅力上托尼還值這一票。一位英國朋友說:"保守黨的領袖讓我對這個黨已經失望,他們這兩屆的領袖看起來就不像能成為首相的人。"英格蘭地區一位英國人甚至激進地宣稱:"除非保守黨能夠找出一個長着頭髮的領袖,否則他們永遠衹能夠坐在反對黨的座位上!"由於競選人"看起來不像個領袖",讓保守黨一次次失去了駐守唐寧街的機會。
拘謹的人往往不自信,不自信又源於對自己不滿意。對自己不滿意不一定是件壞事,但如果這種不滿影響了你的工作和生活,影響了你的形象和精神,那麽,要註意了,它就成了你不自信的根源。産生不自信的原因無外乎客觀因素和主觀感受兩個方面。客觀因素主要包括自身條件的限製,比如學歷、身高、容貌、家庭背景、職業環境對你的認同等等,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你對自我的判斷,從而影響你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最終的結果是影響了上司對你的看法、與同事的關係以及你個人的升遷之路。主觀感受是指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的判斷和我們對自身的評價,當然主要包括對工作能力、公關交往、外形氣質方面的評價,這種評價來源於旁人對你的點評(其實這種點評傳到你耳朵裏的又有幾分正確呢),以及你拿自己與他人作比較(姑且不論這種比較是對的還是錯的)。於是,你就不自信了,久而久之,走路都不擡頭挺胸,開會也不敢發言,哪裏還有大方可言呢?
有一個人,他把全部財産投資在一種小型製造業上。由於世界大戰爆發,他無法取得他的工廠所需要的原料,因此衹好宣佈破産。金錢的喪失,使他大為沮喪。於是,他離開妻子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他對於這些損失無法忘懷,而且越來越難過,後來甚至想要跳湖自殺。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本名為《自信心》的小書。這本書給他帶來勇氣和希望,他决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請作者幫助他再度站起來。
當他找到作者,說完他的故事後,那位作者卻對他說:"我已經以極大的興趣聽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無能為力。"
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他低下頭,喃喃地說道:"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幾秒鐘,然後說道:"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聽到這句話,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作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分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於是作者把他帶到一面高大的鏡子面前,用手指着鏡子說:"我介紹的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衹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否則,你衹能跳到密歇根湖裏。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着鏡子嚮前走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鬍須的臉孔,看着自己佝僂的身體,然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
幾天後,那個作者又在街上碰見了這個人,幾乎認不出來了。他的步伐輕快有力,頭擡得高高的。他從頭到腳打扮一新,看來是很成功的樣子。"那一天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時,還衹是一個流浪漢。我對着鏡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現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三千美元的工作。我的老闆先預支一部分錢給我。我現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還風趣地對作者說:"我正要前去告訴你,將來有一天,我還要再去拜訪你一次。我將帶一張支票,簽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額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數字。因為你介紹我認識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鏡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給我看。"
讓自信成為習慣,首先意味着你要擡頭挺胸、讓大大方方成為習慣。
給自己一個從容大方的新形象,從形象入手,無論你多大的年紀,都要挺起胸來。穿比實際年齡小五歲的服裝,換一個時髦的發型,走路步伐加大十五釐米,加快速度,說話聲音大二十分貝,在走廊與旁人熱情地打招呼,這是建立自信形象的新開始。
給自己一個從容大方的新形象,從形象入手,無論你多大的年紀,都要挺起胸來,讓自信成為習慣,讓大大方方做人成為一種習慣。2 培養自信的語言
說話、說話的形態、說話的次數、以及說話的氣氛……是工業機製係統中的生命血脈。
--理查·狄勒
一個人氣質如何,首先會從語音表現出來。氣質好的人,往往說話也自信,可謂"擲地有聲",一個人有沒有自信,是完全可以通過說話判斷出來的。懦弱、膽小的人,往往說話聲音也小;而那些聲若洪鐘、說話幹淨利落的人,則常常是很自信、底氣十足的人。
2002年9月,英國保守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在接受BBC電視臺記者采訪時。面色茫然、靦腆、毫無生機,他用有氣無力的、平乏的語調攻擊托尼·布萊爾首相及其政黨的政策。記者問道:"你認為自己能出任下一屆首相嗎?"他猶豫了一下,目光下垂,語氣不堅定地說:"是的,我可以,但我需要努力爭取。"幾分鐘之後,電視臺出現不滿意的觀衆的電子郵件及電話錄音:"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為首相,讓我們如何相信他可以做我們的首相?""他看起來根本就不像個英國首相!""難道保守黨再找不到別人做領導者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這個人性格開朗"或說"那個人很內嚮。"其實,"開朗"或"內嚮"的印象,並非由性格來判斷,而是由自我表現的方式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