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代的赢利模式
--从过剩经济走向丰饶经济
浮躁年代的理性选择
世界变了,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惊呼的那样:"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变了……"世界真的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变得似乎熟悉,又不大看得懂,充满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机会与挑战--
从推销时代,进入营销时代;
从过剩经济,变为丰饶经济;
从大众市场,进入小众市场;
从一个点子就能救活一个企业,到系统营销;
从业务员单兵作战,到"大兵团协同作战"。
这一切来得似乎很突然。
浮躁,这是当今中国的一大特征,在机会与挑战面前如何冷静地面对?在众多的诱惑面前如何科学地取舍?这是困扰中国企业多年的挑战。世界在变,我们必须跟着变,但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变,还是背道而驰?是主动地驾驭变革,还是被动地随波逐流?中国企业未来10年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出路在哪里?
呼唤理性,提倡科学是高建华先生多年来不遗余力在做的一件事,他把自己在卓越跨国公司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无私地献给了国内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他放弃了著名跨国公司高管的位置,成为一名推动中国营销进程,推动中国管理进步的职业咨询师和培训师。他曾经说过,中国企业在营销方面和管理领域达到跨国公司水平的那一天,也就是他退休的那一天,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种境界不能不令我们佩服。
与高建华相识很多年了,当我接到写序的邀请时,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他是《销售与市场》杂志过去10年来的"十大作者",已经在《销售与市场》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具有高度和影响力的大作,高屋建瓴,视角独特,是一位有思想的专家,可以说高建华先生是中国营销界的常青树,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的实力派营销战略专家。
高建华先生把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既有20多年的营销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中西合璧的典范。6年前,我曾经为他的《不战而胜》写过书评,那本书曾经对国内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成功企业从这本书中汲取营养,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看高建华的书,听高建华的课,大家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煽情的语言,但是低调之中蕴含着深刻,平和之中传递着真情。在娓娓道来的案例中让大家理解了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的内涵,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高建华一贯的追求;零散的问题系统化,这是高建华一贯的特色。
熟悉高建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受过正规的职业训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他坚信"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的理念,在执行力、细节等流行的时代,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告诫大家没有战略,谈不上执行;没有体系,谈不上细节,中国企业今天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战略的缺失。
在人们习惯于"埋头拉车"的时代,他呼唤大家"抬头看路",不要把关注点放在"招与术"上面,而应当首先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搞清楚,唯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尽快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变革时代,中国企业所熟悉的游戏规则、商业理念,理所当然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同高建华先生所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革命的时候了"!
处于快速变化环境中的中国企业,机会与危机犹如接近疯狂的中国股市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国式营销"在制造成功的同时,正在接近其寿命的终点。一大批没有战略的企业试图找到捷径而突围,大起大落在所难免,可以说这是困扰中国企业的一个宿命性难题,不管是竞争优势,还是产品创新;不管是品牌内涵,还是消费者至上,大家都处于知道却做不到的状态。
高建华先生在他的这部新书中,以独特的观点、系统的构思、明白的阐述给人一种醒醐灌顶之感。作为《销售与市场》杂志的特邀作家,高建华先生早已得到众多企业读者的广泛认可,相信随着这部著作的畅销,高建华先生的思想及理论,对中国营销经理人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销售与市场》杂志总编
李颖生
2007年6月
--从过剩经济走向丰饶经济
浮躁年代的理性选择
世界变了,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惊呼的那样:"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变了……"世界真的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变得似乎熟悉,又不大看得懂,充满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机会与挑战--
从推销时代,进入营销时代;
从过剩经济,变为丰饶经济;
从大众市场,进入小众市场;
从一个点子就能救活一个企业,到系统营销;
从业务员单兵作战,到"大兵团协同作战"。
这一切来得似乎很突然。
浮躁,这是当今中国的一大特征,在机会与挑战面前如何冷静地面对?在众多的诱惑面前如何科学地取舍?这是困扰中国企业多年的挑战。世界在变,我们必须跟着变,但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变,还是背道而驰?是主动地驾驭变革,还是被动地随波逐流?中国企业未来10年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出路在哪里?
呼唤理性,提倡科学是高建华先生多年来不遗余力在做的一件事,他把自己在卓越跨国公司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无私地献给了国内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他放弃了著名跨国公司高管的位置,成为一名推动中国营销进程,推动中国管理进步的职业咨询师和培训师。他曾经说过,中国企业在营销方面和管理领域达到跨国公司水平的那一天,也就是他退休的那一天,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种境界不能不令我们佩服。
与高建华相识很多年了,当我接到写序的邀请时,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他是《销售与市场》杂志过去10年来的"十大作者",已经在《销售与市场》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具有高度和影响力的大作,高屋建瓴,视角独特,是一位有思想的专家,可以说高建华先生是中国营销界的常青树,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的实力派营销战略专家。
高建华先生把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既有20多年的营销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中西合璧的典范。6年前,我曾经为他的《不战而胜》写过书评,那本书曾经对国内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成功企业从这本书中汲取营养,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看高建华的书,听高建华的课,大家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煽情的语言,但是低调之中蕴含着深刻,平和之中传递着真情。在娓娓道来的案例中让大家理解了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的内涵,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高建华一贯的追求;零散的问题系统化,这是高建华一贯的特色。
熟悉高建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受过正规的职业训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他坚信"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的理念,在执行力、细节等流行的时代,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告诫大家没有战略,谈不上执行;没有体系,谈不上细节,中国企业今天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战略的缺失。
在人们习惯于"埋头拉车"的时代,他呼唤大家"抬头看路",不要把关注点放在"招与术"上面,而应当首先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搞清楚,唯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尽快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变革时代,中国企业所熟悉的游戏规则、商业理念,理所当然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同高建华先生所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革命的时候了"!
处于快速变化环境中的中国企业,机会与危机犹如接近疯狂的中国股市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国式营销"在制造成功的同时,正在接近其寿命的终点。一大批没有战略的企业试图找到捷径而突围,大起大落在所难免,可以说这是困扰中国企业的一个宿命性难题,不管是竞争优势,还是产品创新;不管是品牌内涵,还是消费者至上,大家都处于知道却做不到的状态。
高建华先生在他的这部新书中,以独特的观点、系统的构思、明白的阐述给人一种醒醐灌顶之感。作为《销售与市场》杂志的特邀作家,高建华先生早已得到众多企业读者的广泛认可,相信随着这部著作的畅销,高建华先生的思想及理论,对中国营销经理人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销售与市场》杂志总编
李颖生
2007年6月
前 言
在美国当你走进任何一家沃尔玛超市的时候,无论是服装还是鞋帽,无论是玩具还是小家电,50%以上的产品可能都是中国制造,但是却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个中国品牌!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现实。
从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了,这说明经过20年的奋斗,中国企业在加工制造领域已经不会输给跨国企业,无愧于"世界工厂"的封号,但是我更愿意把"世界工厂"阶段当作中国企业腾飞的一个中间驿站,而不是目的地。
因为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高兴起来。众所周知,靠廉价劳动力只能换取微薄的收益,替国外品牌加工一双鞋,只有几毛钱的利润,对市场完全没有控制力,而国外的品牌拥有者却可以得到10倍以上的利润,牢牢地控制着市场。是什么原因使得加工制造型的中国企业沦为发达国家的"打工仔"?我们在什么方面不如人家?中国企业的短板到底是什么?中国企业有没有希望摆脱"勤劳而不富有"的局面?中国品牌如何才能成为世界品牌?在微利时代,中国企业下一步的赢利模式该如何转变?
有人也许会说,解决中国企业的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似乎这就是中国国情。但是,我坚信有比"摸着石头过河"更高明、更稳妥、更省钱的做法,那就是洋为中用,借力腾飞。
20年前亚洲四小龙走过的道路对中国大陆的企业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很多企业从简单的OEM贴牌生产起步,逐步过渡到提供产品设计的ODM阶段,发展到今天,四小龙的很多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完成了从"加工型企业"到"制造型企业",再到"创新型企业"的浴火重生,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
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浮躁环境中,保持清醒的确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有些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成长之后陷入了困境,有些一路成功的企业则进入了"未富先傲"的怪圈,有些企业打不过跨国公司就用民族品牌来煽动民族情绪。
殊不知,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原则:1.利益的平等交换(即利益驱动),2.不同情弱者(即适者生存),3.基于契约和诚信(法治而非人治)。中国企业唯有正视利益驱动这个现实才能实现集体突围,只有理解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才能解放思想成为强者,只有遵循契约至上、诚信经营的游戏规则才能驾驭游戏规则。
现代市场营销是基于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这个基础(占50%权重),来进行4P(或者4C)组合(占50%权重)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但很多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多年的成功更多的是靠电视广告宣传,由于很多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广告投入都是正比例关系,人们开始迷信电视广告的神奇力量,把营销4P变成了1P,市场宣传成为市场营销的代名词,央视每年一次的标王大战成了"世界一绝"。
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吗?肯定不会!
在20世纪50-70年代,美国也有过类似的情况,那时候刚刚从二次世界大战中解脱出来、过上稳定生活的人们,把免费电视当作最重要的娱乐工具和信息传递工具,大家一天到晚坐在电视前,通过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各种新产品。但是随着美国中产阶级的迅速扩大,随着娱乐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不再关注电视广告,甚至开始产生怀疑和厌恶。可以说,这是中产阶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后的典型特征,因为中产阶级素以"独立思考,理性消费"为标志,他们不愿意相信宣传,更不愿意被人忽悠。
可以说,对发达国家而言,今天面临的是营销创新,需要不断微调。而对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革命"的时候了!因为中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而下一个阶段必然是丰饶经济时代,即2.0的时代,因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在迅速壮大,这是历史的必然,随之而来的是赢利模式的转变。
在美国当你走进任何一家沃尔玛超市的时候,无论是服装还是鞋帽,无论是玩具还是小家电,50%以上的产品可能都是中国制造,但是却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个中国品牌!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现实。
从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了,这说明经过20年的奋斗,中国企业在加工制造领域已经不会输给跨国企业,无愧于"世界工厂"的封号,但是我更愿意把"世界工厂"阶段当作中国企业腾飞的一个中间驿站,而不是目的地。
因为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高兴起来。众所周知,靠廉价劳动力只能换取微薄的收益,替国外品牌加工一双鞋,只有几毛钱的利润,对市场完全没有控制力,而国外的品牌拥有者却可以得到10倍以上的利润,牢牢地控制着市场。是什么原因使得加工制造型的中国企业沦为发达国家的"打工仔"?我们在什么方面不如人家?中国企业的短板到底是什么?中国企业有没有希望摆脱"勤劳而不富有"的局面?中国品牌如何才能成为世界品牌?在微利时代,中国企业下一步的赢利模式该如何转变?
有人也许会说,解决中国企业的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似乎这就是中国国情。但是,我坚信有比"摸着石头过河"更高明、更稳妥、更省钱的做法,那就是洋为中用,借力腾飞。
20年前亚洲四小龙走过的道路对中国大陆的企业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很多企业从简单的OEM贴牌生产起步,逐步过渡到提供产品设计的ODM阶段,发展到今天,四小龙的很多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完成了从"加工型企业"到"制造型企业",再到"创新型企业"的浴火重生,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
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浮躁环境中,保持清醒的确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有些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成长之后陷入了困境,有些一路成功的企业则进入了"未富先傲"的怪圈,有些企业打不过跨国公司就用民族品牌来煽动民族情绪。
殊不知,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原则:1.利益的平等交换(即利益驱动),2.不同情弱者(即适者生存),3.基于契约和诚信(法治而非人治)。中国企业唯有正视利益驱动这个现实才能实现集体突围,只有理解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才能解放思想成为强者,只有遵循契约至上、诚信经营的游戏规则才能驾驭游戏规则。
现代市场营销是基于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这个基础(占50%权重),来进行4P(或者4C)组合(占50%权重)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但很多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多年的成功更多的是靠电视广告宣传,由于很多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广告投入都是正比例关系,人们开始迷信电视广告的神奇力量,把营销4P变成了1P,市场宣传成为市场营销的代名词,央视每年一次的标王大战成了"世界一绝"。
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吗?肯定不会!
在20世纪50-70年代,美国也有过类似的情况,那时候刚刚从二次世界大战中解脱出来、过上稳定生活的人们,把免费电视当作最重要的娱乐工具和信息传递工具,大家一天到晚坐在电视前,通过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各种新产品。但是随着美国中产阶级的迅速扩大,随着娱乐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不再关注电视广告,甚至开始产生怀疑和厌恶。可以说,这是中产阶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后的典型特征,因为中产阶级素以"独立思考,理性消费"为标志,他们不愿意相信宣传,更不愿意被人忽悠。
可以说,对发达国家而言,今天面临的是营销创新,需要不断微调。而对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革命"的时候了!因为中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而下一个阶段必然是丰饶经济时代,即2.0的时代,因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在迅速壮大,这是历史的必然,随之而来的是赢利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