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经济商企>> 冯成平 Feng Chengp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73年), 白少飞 Bai Shaof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解析中国皇朝管理:黄色管理
  关于黄色管理。本书阐释的管理,不仅限于企业管理,而是广义上的组织管理,或者称之为"大管理",即对组织与时代环境、组织与阶段领导、组织与人才管理、组织与制度结构、组织与文化政策的管理学透视。其意义并不仅仅停留、纠缠在微细上,而更多的是着眼、施动于宏观层面。
第1节:开基与创业:打天下
  第一章 开基与创业:打天下
  秦朝末年,群雄蜂起,逐鹿天下。先有陈胜、吴广起于大泽乡,后有项梁、项羽起自会稽,此后英布、彭越、陈婴以及部分六国势力的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在这些起义军中,芒砀山斩白蛇起义的刘邦并不起眼,他既没有旧时贵族的显赫身份,只是"泗上一亭长"(相当于现在乡政府下面的"片长"),没有绝世的武功(当时的楚霸王"力能拔山"),也没有雄厚的家资(出身于小富农家庭)。但是,历史却最终选择了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坐上皇位后,曾问手下的大臣"我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而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诸臣的回答都没有令刘邦满意,刘邦自己总结道"在军事的策划上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保障后勤供应,我比不上萧何;率领百万大军,进行战斗,我比不上韩信。我能将他们争取过来,各用所长,这是打败项羽的主要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确实是刘邦胜利的原因,但是,仅仅知人善任就能取得胜利吗?
  隋朝末年,全国反隋的浪潮日益高涨。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屡战屡胜,逼近东都洛阳;江淮杜伏威、河北窦建德的军队也节节胜利;在隋朝内部,杨玄感也举起反叛大旗,企图推翻隋炀帝。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中,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在当时的各路诸侯力量对比中,李渊父子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是,最终胜利的却是他们。李渊虽然拥有太原留守的职务,但是杨玄感也是隋朝的高官;李渊手下拥有一批能臣干将,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也是人才济济;余者杜伏威、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各路人马也都不是等闲之辈。那么在大唐王朝创业的过程中,又是哪些因素使其战胜各路强敌,获得最终胜利呢?
  元朝末年,出身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在红巾军中,朱元璋只是一名亲随(勤务兵),但是他却能在不几年中从亲随到九夫长,继而成为大元帅,称吴国公、吴王,成为红巾军的领袖。即便如此,在当时的局势中,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只是诸多割据势力中不太起眼的一支。朱元璋占据的地区东有张士诚、方国珍,西有徐寿辉、陈友谅,南有陈友定,还有元朝的大将八思尔不花等。从"地利"的战略角度分析,朱元璋所处的乃是"绝地"。但是,朱元璋接受了儒士朱升的战略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将战略劣势转变为战略优势,首先西进战胜陈友谅,次而挥戈东击张士诚,北伐元朝首都燕京,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大明王朝。那么,朱元璋从一个普通士兵,辗转而成吴王,又推翻元朝统治,扫平各路反王,获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在创业阶段,创业者处在一个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论上面谈到的刘邦、李渊、朱元璋,还是其他王朝的奠基者,在开始创业的时期,自身的力量都不具备突出的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像刘邦,他的主要对手项羽出身将门,起兵之后兵精粮足,手下谋臣、武将如林,在实力上处于绝对优势,但最终的结局是刘邦胜出,项羽乌江自刎。李渊太原起兵之时,瓦岗军已经如日中天,足以号令群雄,但是瓦岗军的主要干将却最终被纳到了李世民手下。朱元璋的案例最典型,他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微的开国皇帝。他二十五岁参军,只是主将手下的一名小小的亲随,却在四十一岁那年建元称帝,建立明朝,其间只有十六年的时间。可以想见的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像朱元璋那样的人多如牛毛,但最终胜出的惟有朱元璋。这其中的道道不能不值得我们思索、回味!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整体上看就是一部皇朝兴衰更替的历史;而每一个皇朝的历史又必定从其开基创业开始。创业的路充满艰难困苦,创业的路也充满了斗争和智慧。在本章,我们将和读者一起走过皇朝开基者的心路历程,从中发现他们的智慧,领略他们的才情,学习他们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找到创业者事业成功的法门。
  任何创业的开始,都是顺势而生。因此把握天下大势,准确定位自我,就成为创业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天下大势于己有利,还需要以正确的战略统领行动,以充满智慧的谋略实现愿景。如何实现呢?第一,要有人才。第二,要有聚拢人才的意识和本领。第三,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将人才打造成有机的创业团队。第四,建构有效率的制度,确保组织的执行力。可以说有效率的执行是组织创业成功的关键,而只有灵活的制度才可能实现效率,这是创业阶段的组织特点。第五,创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必须有组织文化上的支撑。有针对性的精神建设和文化宣传将激发起不可估量的士气。具备了这些条件,成功自会在努力和顺其自然的张合中到来。
第2节:乱世新生:创业的环境
  第一节 乱世新生:创业的环境
  一、把握整体态势:知"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开基皇帝所面对的第一个图景基本都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挑战原有统治秩序的反叛力量,如同激流破堤,蜂拥而起的起义军和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征战不迭。这一图景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乱"。乱则生变,乱给那些胸怀抱负、野心勃勃的人提供了机会;乱给那些不安于现状,力图改变自己地位的人提供了舞台。在一个已经稳定成长的时代,各种秩序已经建立,即使胸怀天下也很难有机会施展。所谓乱世出英雄,有心创业的人身处乱世之中,俟机寻找自己创业的道路。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但是,身处乱世中的人何止百万,为什么只有少数的几位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生,跻身于英雄之列,获得最终的胜利呢?这些成功的创业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也改变了历史,这就是"英雄创造了历史"。
  置身于乱世之中的开基者,尤其需要把天下大势了然于胸,深知"天时、地利、人和"。知"天时",就是要明白历史发展的规律,看透局势发展的大方向;知"地利",就是要对其时的环境有所了解,对各地的民俗有所了解;知"人和",就是要知道人们需要什么、厌恶什么,知道民心向背。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创业者,也同样绕不过这几点。说白了,这个工作就是创办企业或启动事业的前期理论准备和市场调查摸底。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吃透一时一地的"天下大势",战略地思考,果敢地决策;对整体局势的发展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仅满足于一时的增长、局部的领先。因为,"乱世"也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创业者对乱世的把握需要随着乱世的变化而不断更定。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押解一批囚犯到骊山的途中,由于天下大雨,道路泥泞,误了日期,刘邦就把这些囚犯放了,率领他们占据芒砀山。对于刘邦而言,这是改变他一生的决定。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刘邦明白秦朝的统治过于残酷,必将导致天下大乱,自取灭亡。如果刘邦的这个例子不够清晰,再看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的决定。起兵前夕,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皇上昏聩,百姓困穷,晋阳城外都是战场,大人若还抱残守缺,那么下面有盗贼,朝廷有严刑,自己很快就会被灭掉。在当前形势下,不如顺应民心,兴义兵,把祸害转为福气,这正是上天给我们的好机会啊"(《资治通鉴》)。李世民不仅吃透了当时的民心向背,更是把握了局势发展的大方向。宋太祖赵匡胤敢于在离国都六十里的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的江山,也是知道自己的举动是"顺天应民",决不是莽撞之举。
  当然,创业者决定起事,并没有这么简单。要知道古时举兵起事,远比现在的投资创业风险高。如果对当时的整体态势没有把握,信心和决心是很难确定的。当然,险还是要冒的;这类似赌博,但远比赌博危险和困难。明太祖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期间,曾经做过三年的 "游方僧"(外出化缘、讨饭的和尚)。这期间虽然很辛苦,用他自己的话说"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御制皇陵碑》)但正是在这一段悲风凄雨的游历过程中,朱元璋熟识了脚下这片土地的河流、山脉、地理,尤其是人情、风物,他扩展了眼界,见了世面,丰富了社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接触到当时西系红巾军领袖彭莹玉的一些弟子,开始了解天下大势。回到皇觉寺后的一天,参加了郭子兴红巾军的汤和(朱元璋的儿时伙伴)给朱元璋来了一封信,力劝他加入红巾军。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当然,后来他还是决定去参军,他的创业路由此开始。其实,对于谋求创业的人们来说,最终的决定还是来自对整体态势的把握。
  如果对整体态势不清不明,即使起事也只是随波逐流,事业不会有大的起色。三国时期,刘备在涿郡起兵之后,虽然有关羽、张飞的辅佐,但其时他对局势发展并没有准确的把握。只能是带着关羽、张飞先投公孙瓒,后投曹操、袁绍,又转投刘表,甚至还委身于草莽吕布手下。按照司马徽的说法,是因为刘备没有高人相助。当他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深入分析了天下大势及发展趋势。刘备得到诸葛亮,获得旷世奇才是一;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诸葛亮与曹魏、孙吴并庭抗礼,占据了"人和"。这是刘备成功创业的关键。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起于寒微,耗尽时力,才打下了北京城。但是他没有准确把握当时局势的发展,没把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和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后金当回事,最终导致兵败九宫山,杀身成仁。可见疏忽局势发展,即使取得了一时成就,也将导致全局的失败。
  不能准确估计局势,只凭匹夫之勇的创业者还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黄巢在起兵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攫取了唐朝大部分土地,但是,头领黄巢缺乏天下一局的观念,没认真考虑当时唐王朝的残存势力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最终只能被史家称作"流寇"。流寇就是创业失败。西楚霸王项羽也缺乏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入认知。项羽在自称霸王之后,并没有及时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仍然自恃勇力,分封诸王,大搞已经被历史抛弃的封建制。他不明白,秦始皇及秦二世之所以遭人怨恨,不在于天下一统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而在于法令繁苛与滥用民力。平民所要求的不是倒扳时针,而是生活上的安定与和平。如果在统一之下,可以获得自由与安宁,人们怎会怀念以前的封建和战争频仍的战国七雄时代。刘邦比项羽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此。说一句题外话,刘邦也没有彻底摒弃封建制,而是采用封建与郡县并行,结果一样爆发了七国之乱。这不能不说是疏于把握大势所导致的、本可以避免的后果。
  二、准确定位自我:"知己知彼"
  正确把握了整体态势,明了"天时、地利、人和",举起了创业的大旗之后,还必须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在整个格局中的地位有个准确的定位。这其实就是要求创业者"知己知彼",俗语说就是"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定位自我,最易犯的错误就是自高自大,过分估计自己的力量。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犯这个错误的主要原因,乃是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刚刚闯天下的人,一般不会犯这类错误,因为这时他们的周边多是已经有些成就的对手。但是,一旦取得了几个胜利,自信心就可能膨胀,开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隋朝末年,乱局伊始,反隋而起的各路大军中,瓦岗军并不出众。李密上山后扩充了队伍,进兵荥阳,大败隋朝名将张须陀(唐朝开过大将秦琼秦叔宝,就是张须陀的手下猛将,此役战败后投降了瓦岗军)。让李密自认为瓦岗军已经天下无敌,是发生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夺取洛口仓之战。瓦岗军此役威震东都洛阳,天下振动。随着节节胜利,李密逐渐地自负、膨胀,这表现为:第一,在强敌如林中称帝,等于把自己放到火上烤,成为各路起义军攻击的靶子。第二,打算依靠自己的威名做反隋的盟主。他致书李渊"以天下为己任,屡有大言",并打算让李渊带头,会盟诸侯,推举李密为盟主。李渊得书,笑着说:李密狂妄自大,我在关中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如果拒绝,就会成为敌人;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专等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资治通鉴》)。李密的狂妄自大,最终被李渊当作工具利用。
  自我定位的另一个极端,是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一味自唾自弃,明知机遇已经降临,还认为自己实力不足,不敢去做。这种错误常发生在那些创业初期屡遭挫折、频受打击的人身上。人的信心需要胜利来积累,尤其是艰苦的创业期,更需要胜利来支撑局面。一个本来很自信的人,失败一次可能不认为是自身能力的问题,但是两次、三次,以至多次失败之后,就会低估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力量。因此,若想创业成功,创业者遇到挫折和失败,既不应自怨自艾,也不要怨天尤人,相反应自我查究和进行咨询,找到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要素。道理虽然简单,真正做到的却不多。殊不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一般就意味着成功。隋末李渊可谓典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李世民父子兵伐长安,在霍邑遭遇到隋朝大将宋老生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又天降大雨。在这种情势下,李渊认为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攻克霍邑,进兵长安;竟然提出要退兵晋阳。其时的长安已经非常空虚。霍邑的宋老生虽是一员猛将,但是李渊的兵力并不少,民望也不低。李渊被一时的挫折蒙蔽了。而李世民则对敌我力量的对比看的很透彻,认为:当前粮食都成熟了,不缺乏粮草;且宋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只顾守着洛口仓的粮食,根本没有远大的战略。刘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先前我们起兵反隋乃是为了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现在应该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天遇到小敌,就遽然班师,恐怕那些跟随我们的人会立即解体,还守太原孤城之地为贼,又怎能保全自身。"(《资治通鉴》)随后的势态发展证明,李世民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李渊在历史上被称为"奉圣子起兵",即依靠英明的儿子起兵,是不虚的。
  现代管理中,特别是企业在始创阶段,对自身力量的正确估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对整体态势的把握,对己方和对手力量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是制定正确战略的必要条件,而正确的战略则是指导创业团队的纲领。纲领对了头,才有可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般而言,高估自己的力量,利令智昏,容易造成树敌过多,实际上压缩、甚至丧失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低估自己的力量,自暴自弃,则容易丢掉已经到手的机遇。特别是那些起步不久的企业,由于自己的品牌和实力还没有被熟悉和接受,所以推广过程很艰难,也较容易遭到挫折,甚至失败。这时,保持自信、自我提气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首页>> 文学论坛>> 经济商企>> 冯成平 Feng Chengpi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73年), 白少飞 Bai Shaof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