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老譚的智慧
——分衆傳媒創始人,董事長 江南春
初識老譚,是在2005年3月的上海,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迎來了老譚的到訪。其實很早就聽說過老譚,從UT斯達康、微軟曾經叱咤風雲的高管到8848的CEO,在我的印象中,老譚是屬於帶着閃亮光環的“海歸”,明顯有別於我們這些“草根”出身的創業者。
當老譚出現在我辦公室裏時,與想象中相去甚遠,既無國際化的時尚外觀也無互聯網化的前衛氣息,質樸的穿着和務實的談話使我們迅速接近。當十二點半我們倆在一個極為普通的餐廳裏共進午餐時,老譚說:“我計劃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的十多傢電梯海報公司整合成一傢,並將這傢公司整合上市。”作為業內資深人士,我聽後一笑置之,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誰都知道,這十幾傢公司各自為陣,每個公司創業者的出身都不盡相同,平時殘酷的競爭也使彼此之間被明顯妖魔化,要把不同産權關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實力價值的公司整合為一傢公司,談何容易。我當時盤算:這是即使當時手中有着數千萬美元、上市在即的分衆也不敢想象的事情,怎麽可能被老譚這樣一個人做到?在一笑之間,我依舊不想掃了老譚的興致,待到結束時,我說:“這似乎是一件很睏難的事,如果你做得成,分衆十分願意和你展開合作。”
這句話其實是一句客套話,幾個月之後我就去了美國路演,並於2007年7月13日帶領分衆登陸納斯達剋。回來還不到一個月,老譚就來上海和我見面,這次他帶給我一個意外的消息,他說他用了幾個月時間已如願以償地把市場上原來都衹賺幾百萬人民幣的電梯海報公司收購並整合成一傢了,由於市場占有率超過90%,所以場地租金的上升態勢被抑製了,而價格戰也已熄火了,把握着定價權的新框架媒介,明年將有千萬級美元的利潤。
在我驚訝之餘,老譚又迅速地將三個選擇放在我的面前:
(1) 獨立上市;
(2) 賣給分衆;
(3) 與當時分衆的最大競爭對手聚衆整合。
在那一瞬間,我知道我別無選擇,老譚超速度的整合已牢牢地把握了主動權。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談判,最終剛剛上市3個月的分衆,在10月份宣佈出價1.83億美元收購框架媒介(以下簡稱框架),而老譚選擇了80%的換股而非現金,換股價24美元。當老譚及其股東最後一次出售手中持有的股權時,價格已比當初的24美元足足高了五倍,也就是說老譚用5000萬人民幣發起的整合最終在資本市場兌現了5億美元。
這就是老譚的傳奇之處。
IDG的董事長麥戈文說:“媒體的利潤來自於想象力。”而老譚的框架一役恰好是想象力的最佳體現。論當時在傳媒界的實力、資源和影響,分衆傳媒(以下簡稱分衆)明顯高於老譚個人,但為何框架這件神奇的事,最終不是分衆而是由老譚個人來完成呢?這是我2005年末問自己最多的一個問題。
——分衆傳媒創始人,董事長 江南春
初識老譚,是在2005年3月的上海,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迎來了老譚的到訪。其實很早就聽說過老譚,從UT斯達康、微軟曾經叱咤風雲的高管到8848的CEO,在我的印象中,老譚是屬於帶着閃亮光環的“海歸”,明顯有別於我們這些“草根”出身的創業者。
當老譚出現在我辦公室裏時,與想象中相去甚遠,既無國際化的時尚外觀也無互聯網化的前衛氣息,質樸的穿着和務實的談話使我們迅速接近。當十二點半我們倆在一個極為普通的餐廳裏共進午餐時,老譚說:“我計劃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的十多傢電梯海報公司整合成一傢,並將這傢公司整合上市。”作為業內資深人士,我聽後一笑置之,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誰都知道,這十幾傢公司各自為陣,每個公司創業者的出身都不盡相同,平時殘酷的競爭也使彼此之間被明顯妖魔化,要把不同産權關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實力價值的公司整合為一傢公司,談何容易。我當時盤算:這是即使當時手中有着數千萬美元、上市在即的分衆也不敢想象的事情,怎麽可能被老譚這樣一個人做到?在一笑之間,我依舊不想掃了老譚的興致,待到結束時,我說:“這似乎是一件很睏難的事,如果你做得成,分衆十分願意和你展開合作。”
這句話其實是一句客套話,幾個月之後我就去了美國路演,並於2007年7月13日帶領分衆登陸納斯達剋。回來還不到一個月,老譚就來上海和我見面,這次他帶給我一個意外的消息,他說他用了幾個月時間已如願以償地把市場上原來都衹賺幾百萬人民幣的電梯海報公司收購並整合成一傢了,由於市場占有率超過90%,所以場地租金的上升態勢被抑製了,而價格戰也已熄火了,把握着定價權的新框架媒介,明年將有千萬級美元的利潤。
在我驚訝之餘,老譚又迅速地將三個選擇放在我的面前:
(1) 獨立上市;
(2) 賣給分衆;
(3) 與當時分衆的最大競爭對手聚衆整合。
在那一瞬間,我知道我別無選擇,老譚超速度的整合已牢牢地把握了主動權。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談判,最終剛剛上市3個月的分衆,在10月份宣佈出價1.83億美元收購框架媒介(以下簡稱框架),而老譚選擇了80%的換股而非現金,換股價24美元。當老譚及其股東最後一次出售手中持有的股權時,價格已比當初的24美元足足高了五倍,也就是說老譚用5000萬人民幣發起的整合最終在資本市場兌現了5億美元。
這就是老譚的傳奇之處。
IDG的董事長麥戈文說:“媒體的利潤來自於想象力。”而老譚的框架一役恰好是想象力的最佳體現。論當時在傳媒界的實力、資源和影響,分衆傳媒(以下簡稱分衆)明顯高於老譚個人,但為何框架這件神奇的事,最終不是分衆而是由老譚個人來完成呢?這是我2005年末問自己最多的一個問題。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重來。沒有想象力就沒有超額的利潤率,這就是老譚的智慧,用整合重構競爭格局,在一個細分市場裏創造了一個資本神話。當然,時至今日老譚又以超強的執行力帶領新框架創下年贏利3億多人民幣的輝煌戰績,成為分衆板塊上第二大的利潤貢獻源,而老譚入主分衆集團擔任總裁以後,更以超強的管理能力帶領分衆創下了年收入40億元的驕人戰績,市值超過70億美元,從納斯達剋的5500衹股票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納斯達剋100強成份股指數。
我常說:“分衆的智慧一半來自我,另一半則來自老譚。”正是由於老譚在細分領域的新框架整合,對我的思維構成了強烈衝擊,隨後纔有了分衆對聚衆、分衆對璽誠、分衆對好耶為代表的互聯網廣告板塊,以及以分衆對凱威點告為代表的手機廣告板塊的收購,每一塊整合就像是對老譚框架模式的一次翻版,於是纔有了今天分衆作為中國最大的數字化媒體,橫跨數字戶外、互聯網廣告、手機廣告三大版圖,並在每個領域都保持着遙遙領先的格局。在每一次重大收購之際,老譚的支持與肯定往往是我下定决心的重要動力。
老譚不是廣告人出身,卻是我在廣告界最尊重、最推崇的人。一個人的名字往往預示了這個人的特徵與命運,老譚的名字天生與智慧相連,所以他不僅用智慧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這其中包括我、包括今天的分衆……
我常說:“分衆的智慧一半來自我,另一半則來自老譚。”正是由於老譚在細分領域的新框架整合,對我的思維構成了強烈衝擊,隨後纔有了分衆對聚衆、分衆對璽誠、分衆對好耶為代表的互聯網廣告板塊,以及以分衆對凱威點告為代表的手機廣告板塊的收購,每一塊整合就像是對老譚框架模式的一次翻版,於是纔有了今天分衆作為中國最大的數字化媒體,橫跨數字戶外、互聯網廣告、手機廣告三大版圖,並在每個領域都保持着遙遙領先的格局。在每一次重大收購之際,老譚的支持與肯定往往是我下定决心的重要動力。
老譚不是廣告人出身,卻是我在廣告界最尊重、最推崇的人。一個人的名字往往預示了這個人的特徵與命運,老譚的名字天生與智慧相連,所以他不僅用智慧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這其中包括我、包括今天的分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