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职场培训>> 林少山 Lin Shaosha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讓工作快樂起來:世界500強推崇的職業新理念
  本書是作者根據長期培訓實踐中所發現的員工實際工作狀態,在研究了大量理論專著和世界著名企業工作理念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快樂工作”理念精髓。書中所描繪的事例、闡述的觀點,不僅可以使人們對於工作的本質有新的認知,而且對人生和生活的定義也會重新審視。書中所闡釋的觀點和理念已經得到諸多業內人士的認同,並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第1節:序言 我工作 我快樂
  序言
  我工作,我快樂
  美國哈佛大學曾經作過一個有趣的心理調查,調查人員給一位調查對象打電話,提出一個最簡單的問題:
  "請問您現在在做什麽?"
  "我在上班。"
  "請問您上班的感覺如何?"
  "枯燥乏味,毫無樂趣。"
  "那麽您覺得幹什麽更有趣?"
  "下班以後,我可以和同事一起去酒吧,那裏最有趣也最快活。"
  過了兩個小時,調查員又打電話給他:"請問您現在在做什麽?"
  "我和同事在酒吧喝酒。"
  "怎麽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
  "好什麽啊!雖然喝了很多酒,還是沒勁。大傢談論的都是些無聊的話題,我想還是去找女朋友好些。"
  過了一個小時,調查人員再次給那個人打電話:"您現在和女朋友在一起嗎感覺怎麽樣?"
  "別提了,簡直令人無法忍受。一位女同事打電話來問一件工作上的事,她竟然懷疑我有外遇,不依不饒地盤問我,真是煩死人了。我現在就回傢休息。"
  到了午夜,調查員又把電話打到那個人的傢裏。他拿起電話沒等調查員問話就煩躁地說:"你不用問了,沒意思極了。電視幾十個臺竟然沒有喜歡的節目,雜志全看完了,光碟也看了個遍,真不知道幹點兒什麽好。仔細想想,還是上班的時候最開心,和同志們一起工作的時候最有趣。明天開始要努力工作,並且盡情享受工作中的快樂。"
  人之初,並不是為了工作而來到這個世界。但為了在這個現實的世界過上美好的生活,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工作。許多人都把工作看做是苦差事,尤其是幹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更近乎是一種折磨。然而,你想過沒有,一旦沒有任何事情可做的時候,你不僅不能感受到愉悅,反而會感到更加痛苦。愛爾蘭作傢巴剋萊說:"幸福有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有人愛。"有事做不是造成不幸的因素,而是使我們幸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當一個人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所熱愛的工作之中時,就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與滿足,這就是一種幸福。牛頓、愛因斯坦、居裏夫人,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投入工作的時候就體會到創造的樂趣,這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無論從事哪種工作,都能找到興趣和滿足。一個農婦,一個獵人,儘管他們不認識多少字,對外面的世界也知之甚少,但他們仍能從自己的勞動中獲得樂趣。如果剝奪了他們勞動的權利,他們會感到痛苦。
  快樂工作並不排斥職場奮鬥,我們相信馬登講過的那句名言:上帝總會保佑那些習慣於每天早上七點起床的人。在奮鬥的歷程中,衹要你能做到樂在其中,快樂就是一個長長的過程,而成功僅僅是跨越的一刻,難道你至今還信奉以漫長苦挨的日子去等待成功的一瞬?! 也許你會說衹要我歷盡艱辛達到成功,我就會保持永久的快樂。不!這種心態的人會在成功之後想盡各種手段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會不擇手段地爭取進行對下一個高峰的徵服。更何況快樂工作倡導的是,哪怕身處艱難與困苦之中,也要苦中作樂,激勵前行,不忘享受過程。
  不管你處於何種職業生涯階段,你仍然可以繼續心懷夢想,朝着既定目標奮鬥;況且,無論是成功的職業生涯,還是平凡的職業生涯,都可以快樂或不快樂,關鍵是你工作着,是否快樂着!你不能做到職業成功而人很痛苦,沒有工作拼命找工作,有了工作又不停地抱怨工作。我工作我快樂,工作着就是快樂!理由很簡單:我們不能痛苦地活着、痛苦地工作。
  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快樂工作,現代上班族最流行的生存方式就是把愛好與工作合而為一。對全美成功人士的一次調查得出的結果令世人羨慕:美國成功人士的94% 以上都做着他們最喜歡的工作!他們工作着,快樂着,快樂工作的人沒有理由不出成果。
  我們應該把工作當成充滿熱情的體驗,儘管中間會出現工作倦怠和職業枯竭等逆境的睏擾,但這衹是暫時的,陰霾終將過去,陽光依然絢爛。工作並快樂着,生活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衹要你秉持本色,快樂工作,善待自己,禮待他人,你會發現工作着的每一天都可以如此快樂。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旅程,工作是旅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占據了生命三分之一的時間,快樂地工作吧,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
  2007年3月
第2節:第一章 你工作快樂嗎--職場中不可回避的難題(1)
  第一章 你工作快樂嗎--職場中不可回避的難題
  1.如果你不快樂,那不是工作的錯
  當工作是一種樂趣時,生活就是一種享受;當工作衹是一種義務時,生活則是一種苦役。
  --前蘇聯作傢高爾基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皇帝,貴為天子卻對治理國傢的工作毫無興趣,唯一的嗜好是做木匠活兒。他好造漆器、硯床、梳匣等精巧器具,尤在雕刻上見功夫,作品施以五彩,精緻妙麗。在做工上,他對自己要求極嚴,製成一件作品後,先是欣喜,後又不滿意,棄之,再做,毫不厭倦。他還醉心於建築,按照乾清宮的樣式做的小宮殿,高不過三四尺,巧奪天工。皇宮重造工程,他親自擔任項目經理,現場坐鎮,現在的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有此人的一番功勞。
  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命運似乎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喜歡做木匠卻偏偏當了皇上,否則中國將出一個魯班式的能工巧匠也說不定。這個不務正業的皇上疏於朝政,棄本職工作而不顧,最終導致大明朝搖搖欲墜了。
  每個人成年以後都要走上社會,都要承擔一份工作,也就是選擇一種符合自己願望的職業,除非他有生理缺陷,或者他願意做一個衹消耗生命資源的僵屍。社會上的工作崗位成千上萬,幸運一點兒的,可以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從而選擇了一個快樂的人生。像明熹宗那樣入錯了行,也算是人生的不幸。喜歡拍照的人,不一定能成為攝影師;喜歡寫文章的人,不一定能成為作傢;性格文靜內嚮的人當了需要人際溝通能力的推銷員;喜歡畫畫的人當了酒店經理。現實就是如此,總是偏離我們自己設定的目標。
  那麽,沒有從事自己所希望的工作,便要視工作為勞役、鬱鬱不得志地生活下去嗎?從早上踏進辦公室開始,就急切地盼望着早點兒下班;周一盼着周末,周末再盼着過節?如此盼下去,大概盼到人生盡頭,也就終於不用工作了。既然生命中有那麽多的時間在工作,那麽,為什麽不讓自己快樂一點兒?
  快樂工作,工作快樂,這是人們積極樂觀的一個口號。對工作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心態的問題,你感覺不到工作中的快樂,那絶不是工作的錯。如果視工作為享受,那麽我們就會努力地去享受,然後努力地工作,取得滿意的結果,從中又得到另一種快樂,於是便形成了良性循環。如果把工作當做一種痛苦的歷程,便會心生不滿,萬事抱怨,敷衍了事,一事無成,從而滿懷怨恨--不止對別人怨恨,亦對自己怨恨。境由心生,大體便是如此,說白了,不過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人常說,感情是培養出來的,快樂也是自己創造的,無論如何,這世上不會每一件事情都能順應自己的意願,也不是每一份工作一開始就會適合你。無論是為了物質追求,還是為了讓工作開展得更順利一點兒,請讓自己快樂一點兒,把工作當做一種享受,至少你的人生會開心不少!
  快樂終究是屬於自己的,即便接觸的工作真的違背了自己的意願,薪水也不是很高,但是如果為此而天天綳着一張苦瓜臉,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你似的,與同事相處不愉快,對待工作衹求完成任務,對待上司如同對待仇人。如果真是這樣,還不如立馬走人別工作算了,首先自己不開心,其次,按這種態度下去,工作永遠沒有進展,就算單位不炒你,你也永遠沒有長進,即使工作個三五年,依然是三五年前的自己。這樣工作有何意義?如果非要追尋人活着的意義,不就是為了能開心地過完自己的人生嗎?
  體會工作的樂趣
  一輩子不用工作最快速的方法是什麽呢?就是真心地喜歡上你從事的這項工作,如果你愛上了所從事的這項工作,就等於一輩子都不在工作。唯一不用工作的方法就是愛上你自己的工作,就是樂在工作。這樣做有哪些好處呢?
首頁>> 文學>> 职场培训>> 林少山 Lin Shaosha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