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進入高價時代
當今世界物價漲聲連連,“漲”已經成為世界人民無法回避的話題。全球性的物價上漲,正在以不盡相同的方式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能的時代,也是一個愚蠢的時代;這是一個誠信下降的年代,也是一個漲價的時代。作為普通大衆,我們在高價時代如何自處呢?也許我們可以在價格約束的條件下,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某些改變。也許我們可以更節約一點,可以用一些“經濟”的消費習慣去替代原先較為“闊綽”的消費習慣。也許我們還可以安慰自己:溫和的價格上漲是經濟增長的潤滑劑。不管怎樣,做好我們能夠做的,無論高價的列車駛嚮哪裏,我們都可以在車上占據一個盡量安穩的位置。
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這就是我們無法承受的漲價之痛。
緊巴巴的日子
如今,似乎所有人都在談論同一個字—漲。這一輪全球性的物價上漲,正以不盡相同的方式讓各國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感受着生活的壓力。那麽,他們將如何應對新一輪全球物價上漲呢?
美國人駕車外出成了負擔
24歲的貝瑟妮?亞歷山大是一位債務分析師,工作中每天面對的人都在想方設法償還債務,信用卡貸款、個人貸款、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以及其他債務。她表示,價格上漲導致汽油和食品開支增加,使得這些人即使如期償還貸款最低還款額度也變得異常艱難。
儘管美國經濟因種種問題已顯著降溫,但通貨膨脹的風險卻在增加。據政府部門公佈的數據,2007年全年,美國消費價格指數上漲了4.1%,是過去17年來的最大漲幅;扣除能源和食品之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也上漲2.3%,超出了美聯儲認為可接受的通脹範圍1%~2%。
由於美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駕車,汽油是美國人生活開支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在高油價面前,美國人,特別是收入較低的那部分人,已在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在美國,兩個相距不太遠的加油站因地理位置和營銷策略不同,所提供的汽油價格也會略有差異。在低油價時期,一般人不會在乎幾美分的差別;但現在,一些位置偏僻的加油站時常車滿為患。很多人還專門上網查找相對距離較近、價格較低或正在舉行優惠促銷活動的加油站去加油。
受高油價影響,美國人在過去20多年來第一次減少了駕車外出。2007年,美國人駕車出行總里程為3萬億英裏,比2006年下降了0.4%。2007年12月份下降趨勢更為明顯,比2006年同期下降3.9%。
數據還顯示,美國人不僅減少了駕車外出,而且更多地選擇購買油耗較低的汽車,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2007年,美國地鐵和公共汽車的乘坐率達到了過去50多年來的最高點。生活在得剋薩斯州歐文市的貝瑟妮也感受到了高物價的影響。現在,她每個月用於食品雜貨的開支從原來的300美元上升到了400~500美元。為了節省汽油開支,她和丈夫盡量減少外出,不去看電影,不去探望傢人。她說:“這讓我很難過,可我就是負擔不起每個周末駕車外出。”
當今世界物價漲聲連連,“漲”已經成為世界人民無法回避的話題。全球性的物價上漲,正在以不盡相同的方式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能的時代,也是一個愚蠢的時代;這是一個誠信下降的年代,也是一個漲價的時代。作為普通大衆,我們在高價時代如何自處呢?也許我們可以在價格約束的條件下,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某些改變。也許我們可以更節約一點,可以用一些“經濟”的消費習慣去替代原先較為“闊綽”的消費習慣。也許我們還可以安慰自己:溫和的價格上漲是經濟增長的潤滑劑。不管怎樣,做好我們能夠做的,無論高價的列車駛嚮哪裏,我們都可以在車上占據一個盡量安穩的位置。
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這就是我們無法承受的漲價之痛。
緊巴巴的日子
如今,似乎所有人都在談論同一個字—漲。這一輪全球性的物價上漲,正以不盡相同的方式讓各國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感受着生活的壓力。那麽,他們將如何應對新一輪全球物價上漲呢?
美國人駕車外出成了負擔
24歲的貝瑟妮?亞歷山大是一位債務分析師,工作中每天面對的人都在想方設法償還債務,信用卡貸款、個人貸款、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以及其他債務。她表示,價格上漲導致汽油和食品開支增加,使得這些人即使如期償還貸款最低還款額度也變得異常艱難。
儘管美國經濟因種種問題已顯著降溫,但通貨膨脹的風險卻在增加。據政府部門公佈的數據,2007年全年,美國消費價格指數上漲了4.1%,是過去17年來的最大漲幅;扣除能源和食品之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也上漲2.3%,超出了美聯儲認為可接受的通脹範圍1%~2%。
由於美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駕車,汽油是美國人生活開支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在高油價面前,美國人,特別是收入較低的那部分人,已在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在美國,兩個相距不太遠的加油站因地理位置和營銷策略不同,所提供的汽油價格也會略有差異。在低油價時期,一般人不會在乎幾美分的差別;但現在,一些位置偏僻的加油站時常車滿為患。很多人還專門上網查找相對距離較近、價格較低或正在舉行優惠促銷活動的加油站去加油。
受高油價影響,美國人在過去20多年來第一次減少了駕車外出。2007年,美國人駕車出行總里程為3萬億英裏,比2006年下降了0.4%。2007年12月份下降趨勢更為明顯,比2006年同期下降3.9%。
數據還顯示,美國人不僅減少了駕車外出,而且更多地選擇購買油耗較低的汽車,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2007年,美國地鐵和公共汽車的乘坐率達到了過去50多年來的最高點。生活在得剋薩斯州歐文市的貝瑟妮也感受到了高物價的影響。現在,她每個月用於食品雜貨的開支從原來的300美元上升到了400~500美元。為了節省汽油開支,她和丈夫盡量減少外出,不去看電影,不去探望傢人。她說:“這讓我很難過,可我就是負擔不起每個周末駕車外出。”
韓國人在傢吃飯比例上升
首爾嚮來以物價高聞名。2008年首爾物價上漲幅度明顯加大,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了顯著影響。根據韓國統計廳公佈的數據,2008年2月份韓國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6%,這是消費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超過3%。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糧食、蔬菜、肉類、燃料等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上漲。首爾街頭隨處可見的紫菜飯捲,有不少店傢從1000韓元漲到1500韓元,更讓以此為早餐的上班族切身感受到物價的漲幅之大。
金明敬是首爾上班族中的普通一員。過去7年裏,他攢錢買了一套公寓,每天早晚開車往返於公司和住所。但是2008年2月,他卻不再開車上下班,而改坐地鐵。當記者問他原因時,金先生無奈地說:“2007年2月份的汽油是每升1400韓元(1000韓元合1美元),一年後漲到了1700韓元。汽油太貴了!”
據《朝鮮日報》報道,由於物價暴漲,韓國家庭開始收緊錢袋。2008年3月份韓國大型超市的大米銷售量比以往增加了20%,反映出人們在傢用餐比例迅速上升的趨勢。而在歷來停車位難尋的首爾市中心,各類停車場2008年3月份的收入減少了15%~20%,私人用車數量的銳減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如果說高物價讓韓國消費者痛苦的話,韓國經濟出現的經濟景氣下滑跡象,更讓經濟學家和政府憂心忡忡。
由於國際石油、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金融動蕩帶來的高利率政策,韓國企業生産成本增加,經營風險加大,經濟增長勢頭受挫。韓國經濟學者指出,一旦經濟不景氣與高通脹並存的滯脹現象出現,近年來一直依靠強勁出口和內需增長推動的韓國經濟可能面臨“剎車”甚至倒退的威脅。
為擺脫滯脹陰影,緩解物價上漲對民生和企業生産帶來的壓力,韓國政府2008年3月20日决定推出限價、減稅和增加補貼等一攬子措施。按照這一措施,韓國政府將對大米、方便麵、豬肉等50種韓國日常生活必需品進行“特別管理”。
與此同時,韓國政府將對公交、自來水、電力等公共産品價格實行價格凍結,由政府與公共産品運營商協調有關價格和補貼問題。 沙特通脹率創30年來最高一些阿拉伯國傢日趨嚴重的通脹現象,正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
以沙特為例,官方數字顯示,2008年4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10.5%,創近30年來新高,而2008年1月份,通脹率還僅為7%。2007年,沙特國內物價上漲,房租也不斷上升,進入新年,這一勢頭不減反增。據沙特官方公佈的數字,2008年1月份租房價格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大約17%,創198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2008年上半年,沙特的各類食品價格也一路走高,據沙特商工部預計,2008年的國內食品價格將上漲30%。
沙特的情況衹是海灣國傢的一個縮影。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董事長賈西姆指出,近10年來,海灣國傢的通脹率達20%。阿聯酋、卡塔爾等海灣國傢的通脹率也超過或接近於兩位數,連一嚮非常註重控製通脹的科威特,通脹率也達到了10%。
海灣以外的其他阿拉伯國傢,情況也不容樂觀。埃及經濟近兩年發展不錯,專傢預計2008年的增長率將達8%左右,但通脹情況卻一直令人擔憂。據埃及中央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字,2008年6月埃及城市通貨膨脹率由5月份的19.7%上升到20.2%,達到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埃及財政和保險部長尤素福表示,世界範圍內的日用品價格上漲是導致埃及通貨膨脹率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美國的次貸危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埃及的通脹率居高不下。
一些阿拉伯國傢遭遇高通脹的總體原因,一是一些國傢最近取消了對燃料價格的補貼,致使燃料價格直綫上升,從而導致通脹率隨之高揚;二是許多阿拉伯海灣産油國的貨幣與美元挂鈎,美元走低使這些國傢的進口商品價格不斷上漲,造成其從石油出口中獲取的利潤嚴重縮水。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海灣國傢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遏製通貨膨脹。沙特政府通過了17項涉及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的决議,準備下大力氣,把2008年的通脹率控製在5%之內。
另外,一些國傢的政府還通過發放補貼、增加工資等方式,減輕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如阿聯酋給公職人員加薪70%,埃及給公務員增加15%的工資、對基本生活品進行補貼以及削減禽類進口關稅、禁止出口水泥和大米等,確保本國人民能挺過高通脹期。
首爾嚮來以物價高聞名。2008年首爾物價上漲幅度明顯加大,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了顯著影響。根據韓國統計廳公佈的數據,2008年2月份韓國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6%,這是消費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超過3%。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糧食、蔬菜、肉類、燃料等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上漲。首爾街頭隨處可見的紫菜飯捲,有不少店傢從1000韓元漲到1500韓元,更讓以此為早餐的上班族切身感受到物價的漲幅之大。
金明敬是首爾上班族中的普通一員。過去7年裏,他攢錢買了一套公寓,每天早晚開車往返於公司和住所。但是2008年2月,他卻不再開車上下班,而改坐地鐵。當記者問他原因時,金先生無奈地說:“2007年2月份的汽油是每升1400韓元(1000韓元合1美元),一年後漲到了1700韓元。汽油太貴了!”
據《朝鮮日報》報道,由於物價暴漲,韓國家庭開始收緊錢袋。2008年3月份韓國大型超市的大米銷售量比以往增加了20%,反映出人們在傢用餐比例迅速上升的趨勢。而在歷來停車位難尋的首爾市中心,各類停車場2008年3月份的收入減少了15%~20%,私人用車數量的銳減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如果說高物價讓韓國消費者痛苦的話,韓國經濟出現的經濟景氣下滑跡象,更讓經濟學家和政府憂心忡忡。
由於國際石油、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金融動蕩帶來的高利率政策,韓國企業生産成本增加,經營風險加大,經濟增長勢頭受挫。韓國經濟學者指出,一旦經濟不景氣與高通脹並存的滯脹現象出現,近年來一直依靠強勁出口和內需增長推動的韓國經濟可能面臨“剎車”甚至倒退的威脅。
為擺脫滯脹陰影,緩解物價上漲對民生和企業生産帶來的壓力,韓國政府2008年3月20日决定推出限價、減稅和增加補貼等一攬子措施。按照這一措施,韓國政府將對大米、方便麵、豬肉等50種韓國日常生活必需品進行“特別管理”。
與此同時,韓國政府將對公交、自來水、電力等公共産品價格實行價格凍結,由政府與公共産品運營商協調有關價格和補貼問題。 沙特通脹率創30年來最高一些阿拉伯國傢日趨嚴重的通脹現象,正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
以沙特為例,官方數字顯示,2008年4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10.5%,創近30年來新高,而2008年1月份,通脹率還僅為7%。2007年,沙特國內物價上漲,房租也不斷上升,進入新年,這一勢頭不減反增。據沙特官方公佈的數字,2008年1月份租房價格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大約17%,創198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2008年上半年,沙特的各類食品價格也一路走高,據沙特商工部預計,2008年的國內食品價格將上漲30%。
沙特的情況衹是海灣國傢的一個縮影。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董事長賈西姆指出,近10年來,海灣國傢的通脹率達20%。阿聯酋、卡塔爾等海灣國傢的通脹率也超過或接近於兩位數,連一嚮非常註重控製通脹的科威特,通脹率也達到了10%。
海灣以外的其他阿拉伯國傢,情況也不容樂觀。埃及經濟近兩年發展不錯,專傢預計2008年的增長率將達8%左右,但通脹情況卻一直令人擔憂。據埃及中央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字,2008年6月埃及城市通貨膨脹率由5月份的19.7%上升到20.2%,達到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埃及財政和保險部長尤素福表示,世界範圍內的日用品價格上漲是導致埃及通貨膨脹率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美國的次貸危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埃及的通脹率居高不下。
一些阿拉伯國傢遭遇高通脹的總體原因,一是一些國傢最近取消了對燃料價格的補貼,致使燃料價格直綫上升,從而導致通脹率隨之高揚;二是許多阿拉伯海灣産油國的貨幣與美元挂鈎,美元走低使這些國傢的進口商品價格不斷上漲,造成其從石油出口中獲取的利潤嚴重縮水。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海灣國傢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遏製通貨膨脹。沙特政府通過了17項涉及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的决議,準備下大力氣,把2008年的通脹率控製在5%之內。
另外,一些國傢的政府還通過發放補貼、增加工資等方式,減輕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如阿聯酋給公職人員加薪70%,埃及給公務員增加15%的工資、對基本生活品進行補貼以及削減禽類進口關稅、禁止出口水泥和大米等,確保本國人民能挺過高通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