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戰爭已經打響
這是一個危機重重的時代。次貸危機、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接踵而至,而其中最要緊的恐怕就是糧食危機了。近幾年來,國際糧食價格一直處於強勢上升態勢。世界銀行2008年4月9日發佈的《上漲的食品價格:政策選擇與世界銀行的反應》顯示,2008年2月前的36個月,全球小麥價格上漲幅度高達181%,全球糧價總體上漲了83%。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之危機,亦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纍之惡果。
早在2006年11月,設在華盛頓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就大聲疾呼:爆炸性的美國乙醇生産用糧需求,將威脅世界糧食安全和政治穩定。遺憾的是,布朗的這一擔憂今天已得到驗證。聯合國糧農組織宣稱,全球糧價大幅上漲,已經在數個國傢內誘發糧食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警告:“糧價繼續上漲會引發戰爭。”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第一生活必需品,直接關係到人的生存與健康。對國傢來說,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當今維係國傢生存與安全的三大支柱即糧食、軍力、能源中,糧食居於首位,其重要性在軍事、能源之上。所以,糧食危機的影響超出糧食問題本身。糧食危機會引發社會動蕩和政治危機。糧食短缺、糧價飛漲使廣大居民生活水平銳降,貧睏階層更要遭受饑餓之苦。這不可避免地要加劇社會矛盾,爆發危機不測事件。糧食危機已使多個國傢出現動蕩局面,在加勒比、非洲和亞洲地區不少國傢發生騷亂和流血衝突,海地總理還因此而辭職下臺。
這是一個危機重重的時代。次貸危機、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接踵而至,而其中最要緊的恐怕就是糧食危機了。近幾年來,國際糧食價格一直處於強勢上升態勢。世界銀行2008年4月9日發佈的《上漲的食品價格:政策選擇與世界銀行的反應》顯示,2008年2月前的36個月,全球小麥價格上漲幅度高達181%,全球糧價總體上漲了83%。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之危機,亦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纍之惡果。
早在2006年11月,設在華盛頓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就大聲疾呼:爆炸性的美國乙醇生産用糧需求,將威脅世界糧食安全和政治穩定。遺憾的是,布朗的這一擔憂今天已得到驗證。聯合國糧農組織宣稱,全球糧價大幅上漲,已經在數個國傢內誘發糧食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警告:“糧價繼續上漲會引發戰爭。”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第一生活必需品,直接關係到人的生存與健康。對國傢來說,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當今維係國傢生存與安全的三大支柱即糧食、軍力、能源中,糧食居於首位,其重要性在軍事、能源之上。所以,糧食危機的影響超出糧食問題本身。糧食危機會引發社會動蕩和政治危機。糧食短缺、糧價飛漲使廣大居民生活水平銳降,貧睏階層更要遭受饑餓之苦。這不可避免地要加劇社會矛盾,爆發危機不測事件。糧食危機已使多個國傢出現動蕩局面,在加勒比、非洲和亞洲地區不少國傢發生騷亂和流血衝突,海地總理還因此而辭職下臺。
告別廉價糧食時代
原油、銅、黃金,凡是地裏出來的東西都漲價,現在輪到糧食了。
世界糧價上漲速度驚人。以大米價格為例,泰國、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輸出國近幾個月先後宣佈限製大米出口以保證本國供應,導致2008年3月以來國際大米價格繼續大幅上升,離岸價由3月初的每噸467美元上漲至月底的每噸608美元,尤其是3月27日泰國大米出口報價比上月暴漲30%,創下20年來的新高。與2007年同期相比,3月份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和大米價格分別上升了137.5%、36.4%、79.2%和66.6%。
從供需關係上來看,糧價飆漲似乎是供需失衡下的現象。全球糧食的生産供應低於當前全球民衆的生存需求,為了追逐有限的糧食供應,需要糧食的民衆必須不斷追加價格才能買到糧食,以致糧食價格節節上漲。在這樣的市場規律下,越是貧睏地區的民衆就越容易首當其衝地被飆漲的市場價格排除在外,無法購買糧食而面臨生存危機。
這種現象自2007年開始在全球第三世界貧睏地區中不斷出現。在貧睏的加勒比海沿岸國傢、非洲與東南亞、南亞等人民,都已走嚮街頭為生存的糧食而抗爭。2008年,糧食抗爭越演越烈,已上升為血腥的流血衝突,頗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效應。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麥隆有24名民衆在糧食暴動中死亡;3月,在海地有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馬利亞有2人死亡。
海地因食品價格上漲而引發的暴力抗議已持續近一周,並導致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估計,如果這一波糧荒不即刻舒緩,則全球至少有1億貧國民衆將立即陷於生存危機。
海地商人用卡車將一種特有的泥土從中部山區運到各地市場上販賣。婦女們購買泥土後,帶到附近作坊加工成餅幹,海地人將這種餅幹稱之為“特雷”。她們將成桶的泥土帶上房頂天台,將裏面的石頭和土塊挑出,拌入????和起酥油。之後,她們把泥土捏成一個個小餅的形狀,留在烈日下曬幹,再把製成的餅幹帶到市場上販賣或當街出售。
拉美國傢海地近來食物價格飛速上漲,貧民吃不起糧食,當地商人用卡車將一種特有的泥土從中部山區運到各地市場上販賣。婦女們購買泥土後,帶到附近作坊加工成餅幹後用以當糧食。隨着食物價格飛速上漲,居住在貧民區的海地家庭每天連一盤米也買不起。這種用特有黃泥土曬成的“餅幹”成了他們一日三餐的主要食品。
美聯社一名報道員嘗了一口“特雷”。他說,這種餅幹口感“細膩”,舌頭一接觸餅幹就能嘗到一股潮味。吃下幾小時後,嘴裏還殘存有一種難以忍受的泥土味道。
在海地,製作“特雷”的泥土常被孕婦和兒童用做抗酸劑和補鈣食品。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免疫學教授傑拉爾德?卡拉漢認為,孕婦食用泥土有助於增強子宮內胎兒的免疫力,以抵禦疾病。不過,泥土中的寄生蟲和毒素也會對人體産生致命影響。當地醫生說,長期依靠泥餅幹維生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腹瀉。
海地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傢之一,80%的人口人均日生活費不足兩美元。吃泥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近期食品價格上漲過快。
美聯社說,全球主要糧食作物的價格都呈上升勢頭,這種情況在包括海地在內的加勒比海島國中更為明顯。這些國傢普遍依靠糧食進口,一些國傢的食品價格上漲了40%。
在海地的拉薩林貧民區,兩杯米的價格為60美分,與2007年12月相比上漲了10美分。就連泥餅幹的價格也有所上漲,好在仍屬於價格相對低廉的“食品”。
這種泥餅幹用黃泥、食????、蔬菜起酥油或人造黃油混合製成,海地人稱之為“特雷”,價格5美分一個。
為了緊急應對糧荒,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於2008年6月3日至6日召開了全球高峰糧食會議。雖然世界銀行宣佈將立即撥款12億美元來擴大窮國的𠔌物生産,亞洲發展銀行將提供5億美元緊急藉款計劃,美國布什總統宣佈提供3.6億美元緊急糧食援助給糧荒國傢,但這些其實都是治標之術,遠遠沒有解决糧荒的根本問題。
糧食多少年來第一次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變成了珍貴的商品。在巴基斯坦,運送小麥和面粉的車輛都需要準軍事部隊護送,而在馬來西亞,未經許可出口面粉等産品就屬於犯罪。
面對全球糧食短缺,一場糧食爭奪戰,從2007年年初世界食品漲價之初,就悄然爆發了。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麥和大米生産國,在大宗農産品中,除了大豆依賴進口,小麥和大米基本自給,1999~2005年間,印度沒有進口過一粒小麥。
2007年年初,印度通貨膨脹率上升,2月13日,印度宣佈,為了保證國內供應、平抑物價,整個2007年,都禁止小麥出口。3月7日,印度宣佈限製玉米出口,衹允許四傢國有公司出口玉米。10月,印度禁止了面粉出口。
世界第五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在2007年對小麥出口加徵了10%的出口關稅,2008年,稅率被提高到40%。俄羅斯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阿根廷都說,它們不斷加徵糧食出口關稅的原因就在於:糧價的漲幅一直高於關稅的上漲,因此即使政府努力控製,糧食出口仍然在增長。
2007年下半年以來,歐盟已從世界各國進口了520萬噸糧食,為找到盡可能多的糧食並儲備起來,歐盟决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暫時取消糧食進口稅。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日本政府打算提高進口依存度比較高的小麥、大豆和傢畜飼料的儲備水平,具體方案正在醖釀中,可能於2009財年起開始實施。目前,包括民間庫存在內,日本的𠔌物儲備衹能滿足全國一兩個月的需求。預計政府將把儲備水平提高到3個月。
2007年年底,中國終於加入了這場戰爭,半個月的時間內,政府連下三道禁令:12月18日宣佈對糧食及製粉取消13%的出口退稅;12月30日宣佈對糧食和糧食製品加徵出口關稅;2008年1月1日宣佈對小麥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糧食製粉實施出口配額管理許可證。可能受到中國這一係列措施影響最大的國傢包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它們一直是中國小麥和面粉最大的出口國。
如此大規模的糧食價格上漲對世界的衝擊力不言而喻。聯合國世界糧食署執行幹事希蘭說,糧食價格上漲猶如一場“無聲的海嘯”,正席捲全球,迫使超過1億人口“退回”到挨餓睏境。對全球2000多萬名貧睏兒童構成的威脅尤其巨大。世界糧食署駐倫敦發言人巴羅指出,欠發達地區居民收入的80%用於購買糧食,他們是這場“無聲的海嘯”的主要受害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葛利亞也表示:“這是對世界經濟的一次額外衝擊,但受衝擊最大的還是貧睏國傢,它們必須承受高額物價。”
原油、銅、黃金,凡是地裏出來的東西都漲價,現在輪到糧食了。
世界糧價上漲速度驚人。以大米價格為例,泰國、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輸出國近幾個月先後宣佈限製大米出口以保證本國供應,導致2008年3月以來國際大米價格繼續大幅上升,離岸價由3月初的每噸467美元上漲至月底的每噸608美元,尤其是3月27日泰國大米出口報價比上月暴漲30%,創下20年來的新高。與2007年同期相比,3月份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和大米價格分別上升了137.5%、36.4%、79.2%和66.6%。
從供需關係上來看,糧價飆漲似乎是供需失衡下的現象。全球糧食的生産供應低於當前全球民衆的生存需求,為了追逐有限的糧食供應,需要糧食的民衆必須不斷追加價格才能買到糧食,以致糧食價格節節上漲。在這樣的市場規律下,越是貧睏地區的民衆就越容易首當其衝地被飆漲的市場價格排除在外,無法購買糧食而面臨生存危機。
這種現象自2007年開始在全球第三世界貧睏地區中不斷出現。在貧睏的加勒比海沿岸國傢、非洲與東南亞、南亞等人民,都已走嚮街頭為生存的糧食而抗爭。2008年,糧食抗爭越演越烈,已上升為血腥的流血衝突,頗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效應。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麥隆有24名民衆在糧食暴動中死亡;3月,在海地有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馬利亞有2人死亡。
海地因食品價格上漲而引發的暴力抗議已持續近一周,並導致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估計,如果這一波糧荒不即刻舒緩,則全球至少有1億貧國民衆將立即陷於生存危機。
海地商人用卡車將一種特有的泥土從中部山區運到各地市場上販賣。婦女們購買泥土後,帶到附近作坊加工成餅幹,海地人將這種餅幹稱之為“特雷”。她們將成桶的泥土帶上房頂天台,將裏面的石頭和土塊挑出,拌入????和起酥油。之後,她們把泥土捏成一個個小餅的形狀,留在烈日下曬幹,再把製成的餅幹帶到市場上販賣或當街出售。
拉美國傢海地近來食物價格飛速上漲,貧民吃不起糧食,當地商人用卡車將一種特有的泥土從中部山區運到各地市場上販賣。婦女們購買泥土後,帶到附近作坊加工成餅幹後用以當糧食。隨着食物價格飛速上漲,居住在貧民區的海地家庭每天連一盤米也買不起。這種用特有黃泥土曬成的“餅幹”成了他們一日三餐的主要食品。
美聯社一名報道員嘗了一口“特雷”。他說,這種餅幹口感“細膩”,舌頭一接觸餅幹就能嘗到一股潮味。吃下幾小時後,嘴裏還殘存有一種難以忍受的泥土味道。
在海地,製作“特雷”的泥土常被孕婦和兒童用做抗酸劑和補鈣食品。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免疫學教授傑拉爾德?卡拉漢認為,孕婦食用泥土有助於增強子宮內胎兒的免疫力,以抵禦疾病。不過,泥土中的寄生蟲和毒素也會對人體産生致命影響。當地醫生說,長期依靠泥餅幹維生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腹瀉。
海地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傢之一,80%的人口人均日生活費不足兩美元。吃泥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近期食品價格上漲過快。
美聯社說,全球主要糧食作物的價格都呈上升勢頭,這種情況在包括海地在內的加勒比海島國中更為明顯。這些國傢普遍依靠糧食進口,一些國傢的食品價格上漲了40%。
在海地的拉薩林貧民區,兩杯米的價格為60美分,與2007年12月相比上漲了10美分。就連泥餅幹的價格也有所上漲,好在仍屬於價格相對低廉的“食品”。
這種泥餅幹用黃泥、食????、蔬菜起酥油或人造黃油混合製成,海地人稱之為“特雷”,價格5美分一個。
為了緊急應對糧荒,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於2008年6月3日至6日召開了全球高峰糧食會議。雖然世界銀行宣佈將立即撥款12億美元來擴大窮國的𠔌物生産,亞洲發展銀行將提供5億美元緊急藉款計劃,美國布什總統宣佈提供3.6億美元緊急糧食援助給糧荒國傢,但這些其實都是治標之術,遠遠沒有解决糧荒的根本問題。
糧食多少年來第一次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變成了珍貴的商品。在巴基斯坦,運送小麥和面粉的車輛都需要準軍事部隊護送,而在馬來西亞,未經許可出口面粉等産品就屬於犯罪。
面對全球糧食短缺,一場糧食爭奪戰,從2007年年初世界食品漲價之初,就悄然爆發了。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麥和大米生産國,在大宗農産品中,除了大豆依賴進口,小麥和大米基本自給,1999~2005年間,印度沒有進口過一粒小麥。
2007年年初,印度通貨膨脹率上升,2月13日,印度宣佈,為了保證國內供應、平抑物價,整個2007年,都禁止小麥出口。3月7日,印度宣佈限製玉米出口,衹允許四傢國有公司出口玉米。10月,印度禁止了面粉出口。
世界第五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在2007年對小麥出口加徵了10%的出口關稅,2008年,稅率被提高到40%。俄羅斯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阿根廷都說,它們不斷加徵糧食出口關稅的原因就在於:糧價的漲幅一直高於關稅的上漲,因此即使政府努力控製,糧食出口仍然在增長。
2007年下半年以來,歐盟已從世界各國進口了520萬噸糧食,為找到盡可能多的糧食並儲備起來,歐盟决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暫時取消糧食進口稅。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日本政府打算提高進口依存度比較高的小麥、大豆和傢畜飼料的儲備水平,具體方案正在醖釀中,可能於2009財年起開始實施。目前,包括民間庫存在內,日本的𠔌物儲備衹能滿足全國一兩個月的需求。預計政府將把儲備水平提高到3個月。
2007年年底,中國終於加入了這場戰爭,半個月的時間內,政府連下三道禁令:12月18日宣佈對糧食及製粉取消13%的出口退稅;12月30日宣佈對糧食和糧食製品加徵出口關稅;2008年1月1日宣佈對小麥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糧食製粉實施出口配額管理許可證。可能受到中國這一係列措施影響最大的國傢包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它們一直是中國小麥和面粉最大的出口國。
如此大規模的糧食價格上漲對世界的衝擊力不言而喻。聯合國世界糧食署執行幹事希蘭說,糧食價格上漲猶如一場“無聲的海嘯”,正席捲全球,迫使超過1億人口“退回”到挨餓睏境。對全球2000多萬名貧睏兒童構成的威脅尤其巨大。世界糧食署駐倫敦發言人巴羅指出,欠發達地區居民收入的80%用於購買糧食,他們是這場“無聲的海嘯”的主要受害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葛利亞也表示:“這是對世界經濟的一次額外衝擊,但受衝擊最大的還是貧睏國傢,它們必須承受高額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