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美好的时代,最糟糕的时代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是的,当今世界和狄更斯笔下描述的时代也非常相像。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3.0时代,我们不少人能够享受喝着星巴克、穿着阿玛尼、唱歌在钱柜般的现代人生活,这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相比,的确是最美好的时代。但是同时我们每个人又不得不忍受物价大幅度攀升,而实际工资水平却不能同步增长的苦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最糟糕的时代。纵使是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时期,物价的真实涨幅也没有今天这般离谱。30美元和150美元的原油价格,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麻烦当然是天壤之别,民众所遭受的生活压力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对于本轮全球通胀,人们将其普遍归咎于能源和食品价格的飙升,问责于国际投机资金的炒作。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油价、铜价、金价和粮价等基础产品连续暴涨,短短几年间都实现了3到8倍不等的涨幅。实际上,从过去30年的历史价格变迁来看,全球大宗商品的涨幅其实并不过分,并落后于世界各国收入和财富增长。根据瑞士信贷提供的数据,在同一时期,全球基础货币发行增加6倍,G3(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工资增长2倍,新兴经济体工资增长7倍,全球财富更是劲升21倍。问题的核心在于油价自从2000年来暴涨近6倍,铜价暴涨7倍,小麦价格一年内也狂翻一倍。
“像鳄鱼一样凶残,像全副武装的强盗一样令人心惊肉跳,像杀手一样致命。”美国前总统里根如此形容上世纪70年代的通胀,30年后,全球通胀的幽灵再次降临,里根总统的比喻让我们对全球通胀形势的继续恶化忧心忡忡。
当前,物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全球性的高物价已经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全球通货膨胀问题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央行行长的“心病”。在我看来,本轮全球通胀的顽固程度远胜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毕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供应的廉价工业产品,和IT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的带动下,得以维持年均2%—3%稳定的物价水平,但现在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全球生产要素价格都在急剧上升,持续十多年的全球化红利濒临枯竭,长期支撑全球经济繁荣的“低物价时代”已经彻底落下帷幕。
当前,美国房地产泡沫正在破裂,次贷危机愈陷愈深,大量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场所,又基于全球实体经济供需面的失衡,加上生物能源、自然灾害等因素,过剩的流动性就大肆进行投机冲击,这是造成近年来石油、黄金、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的最直接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上一轮经济周期运行特征和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矛盾所必然产生的结果,是典型的能够用AD-AS(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的通货膨胀。
未来几年内,在全球通胀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各主要国家的货币当局势必将先后做出重要的抉择,全球的货币政策是否将由于通胀的陡然上升而发生根本性转向,也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最值得市场玩味的话题。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反通胀战争》,采用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描述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前世后生”,详细分析全球物价、油价、房价、粮价等飙涨的原因,深层解读了究竟是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最后总结出世界各国治理通胀的经验、教训,并就中国的通胀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告诉读者如何应对正在面临的通货膨胀、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通货膨胀掠夺。
正如互联网流行的一句话而言:“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过CPI。”本书的最大目的,就是让读者、让每一个人在这个“最美好的时代,最糟糕的时代”都生活得明白。
第一篇通货膨胀席卷全球
通货膨胀,不仅仅被中国总理视为本国经济最大的困难,现今,不论是富裕的欧美强国,还是贫穷的不发达国家,都在承受着物价大幅度攀升的痛楚。通货膨胀,一个在20世纪使用频度最高的经济学术语,自进入21世纪后一度变得沉寂,但是随着全球通胀的降临,再次成为最热门的财经词汇。
最美好的时代,最糟糕的时代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是的,当今世界和狄更斯笔下描述的时代也非常相像。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3.0时代,我们不少人能够享受喝着星巴克、穿着阿玛尼、唱歌在钱柜般的现代人生活,这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相比,的确是最美好的时代。但是同时我们每个人又不得不忍受物价大幅度攀升,而实际工资水平却不能同步增长的苦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最糟糕的时代。纵使是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时期,物价的真实涨幅也没有今天这般离谱。30美元和150美元的原油价格,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麻烦当然是天壤之别,民众所遭受的生活压力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对于本轮全球通胀,人们将其普遍归咎于能源和食品价格的飙升,问责于国际投机资金的炒作。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油价、铜价、金价和粮价等基础产品连续暴涨,短短几年间都实现了3到8倍不等的涨幅。实际上,从过去30年的历史价格变迁来看,全球大宗商品的涨幅其实并不过分,并落后于世界各国收入和财富增长。根据瑞士信贷提供的数据,在同一时期,全球基础货币发行增加6倍,G3(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工资增长2倍,新兴经济体工资增长7倍,全球财富更是劲升21倍。问题的核心在于油价自从2000年来暴涨近6倍,铜价暴涨7倍,小麦价格一年内也狂翻一倍。
“像鳄鱼一样凶残,像全副武装的强盗一样令人心惊肉跳,像杀手一样致命。”美国前总统里根如此形容上世纪70年代的通胀,30年后,全球通胀的幽灵再次降临,里根总统的比喻让我们对全球通胀形势的继续恶化忧心忡忡。
当前,物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全球性的高物价已经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全球通货膨胀问题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央行行长的“心病”。在我看来,本轮全球通胀的顽固程度远胜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毕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供应的廉价工业产品,和IT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的带动下,得以维持年均2%—3%稳定的物价水平,但现在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全球生产要素价格都在急剧上升,持续十多年的全球化红利濒临枯竭,长期支撑全球经济繁荣的“低物价时代”已经彻底落下帷幕。
当前,美国房地产泡沫正在破裂,次贷危机愈陷愈深,大量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场所,又基于全球实体经济供需面的失衡,加上生物能源、自然灾害等因素,过剩的流动性就大肆进行投机冲击,这是造成近年来石油、黄金、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的最直接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上一轮经济周期运行特征和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矛盾所必然产生的结果,是典型的能够用AD-AS(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的通货膨胀。
未来几年内,在全球通胀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各主要国家的货币当局势必将先后做出重要的抉择,全球的货币政策是否将由于通胀的陡然上升而发生根本性转向,也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最值得市场玩味的话题。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反通胀战争》,采用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描述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前世后生”,详细分析全球物价、油价、房价、粮价等飙涨的原因,深层解读了究竟是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最后总结出世界各国治理通胀的经验、教训,并就中国的通胀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告诉读者如何应对正在面临的通货膨胀、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通货膨胀掠夺。
正如互联网流行的一句话而言:“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过CPI。”本书的最大目的,就是让读者、让每一个人在这个“最美好的时代,最糟糕的时代”都生活得明白。
第一篇通货膨胀席卷全球
通货膨胀,不仅仅被中国总理视为本国经济最大的困难,现今,不论是富裕的欧美强国,还是贫穷的不发达国家,都在承受着物价大幅度攀升的痛楚。通货膨胀,一个在20世纪使用频度最高的经济学术语,自进入21世纪后一度变得沉寂,但是随着全球通胀的降临,再次成为最热门的财经词汇。
第一章 全球通胀“奔马”图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摩根士丹利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遥想1000多年前的春夏之交,北宋词人秦观写下这首20多字的偶感,慨叹春的易逝、夏的可人。现如今,随着低物价时代的远去,我们也难免有秦观的这种怅然若失,大多数人当然留恋低物价的方便,烦恼高通胀的艰难,但正如通缩和通胀各有利弊一样,我们并不能因为高物价时代的来临,而视高物价为洪水猛兽。或许,本轮全球的高通胀,将成为人类反思物价缘何周期性跌宕起伏的契机,未来会从制度上解决物价波动过于激烈的长期顽症。
当前,世界各地的通胀形势和成因各不相同,但把这些图景联在一起,却构成了一幅激荡于全球的通胀“奔马”图。这一波全球性的通胀何以产生,又将怎样发展,就成为我们不得不细心思索的问题。
通胀威胁甚于次贷危机
如果说,在全球通胀出现之前,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一直是当时市场人士和各国央行关注的焦点。那么,当前的全球通胀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甚为棘手的经济问题,其解决难度一点不亚于次贷危机。
目前,不仅次贷危机的困境尚未化解,经济衰退风险依旧存在,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物价水平的陡然间大幅度攀升,不少经济学家更是担心30多年前的“滞胀”危机可能再次降临地球。2008年6月中旬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有中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代表出席的八国集团财长扩大会议指出: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原油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威胁,远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威胁要大得多。
摩根士丹利2008年6月底的研究发现: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如此一来,世界上25%以上的国家物价水平突破两位数,而事实上,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开始为国内的高通胀而忧心忡忡。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大约是发达经济体的三倍,这个差距2008年还将扩大。IMF预测,2008年全球通胀率料从2007年的3.9%升至4.7%。值得注意的是,IMF认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率2008年会上升近一倍,仅略低于12%;而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料从2.2%升至2.6%。从现在的形势来看,IMF的预测可能还偏向于保守。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是直言不讳地说,2008年全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两位数通胀。素有“中央银行家的银行”美誉的国际清算银行(BIS)2008年7月初表示,全球通胀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明显而迫近的威胁”,并呼吁必须提高利率并制定一个新的框架,以应对未来的信贷及资产泡沫。2008年6月25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亦宣称,通胀的幽灵在全球经济中再度现身,从美国的陶氏化学到韩国的浦项制铁,许多企业大幅上调价格,以应对能源及原材料成本不断飙升的局面。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摩根士丹利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遥想1000多年前的春夏之交,北宋词人秦观写下这首20多字的偶感,慨叹春的易逝、夏的可人。现如今,随着低物价时代的远去,我们也难免有秦观的这种怅然若失,大多数人当然留恋低物价的方便,烦恼高通胀的艰难,但正如通缩和通胀各有利弊一样,我们并不能因为高物价时代的来临,而视高物价为洪水猛兽。或许,本轮全球的高通胀,将成为人类反思物价缘何周期性跌宕起伏的契机,未来会从制度上解决物价波动过于激烈的长期顽症。
当前,世界各地的通胀形势和成因各不相同,但把这些图景联在一起,却构成了一幅激荡于全球的通胀“奔马”图。这一波全球性的通胀何以产生,又将怎样发展,就成为我们不得不细心思索的问题。
通胀威胁甚于次贷危机
如果说,在全球通胀出现之前,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一直是当时市场人士和各国央行关注的焦点。那么,当前的全球通胀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甚为棘手的经济问题,其解决难度一点不亚于次贷危机。
目前,不仅次贷危机的困境尚未化解,经济衰退风险依旧存在,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物价水平的陡然间大幅度攀升,不少经济学家更是担心30多年前的“滞胀”危机可能再次降临地球。2008年6月中旬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有中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代表出席的八国集团财长扩大会议指出: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原油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威胁,远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威胁要大得多。
摩根士丹利2008年6月底的研究发现: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如此一来,世界上25%以上的国家物价水平突破两位数,而事实上,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开始为国内的高通胀而忧心忡忡。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大约是发达经济体的三倍,这个差距2008年还将扩大。IMF预测,2008年全球通胀率料从2007年的3.9%升至4.7%。值得注意的是,IMF认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率2008年会上升近一倍,仅略低于12%;而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料从2.2%升至2.6%。从现在的形势来看,IMF的预测可能还偏向于保守。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是直言不讳地说,2008年全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两位数通胀。素有“中央银行家的银行”美誉的国际清算银行(BIS)2008年7月初表示,全球通胀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明显而迫近的威胁”,并呼吁必须提高利率并制定一个新的框架,以应对未来的信贷及资产泡沫。2008年6月25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亦宣称,通胀的幽灵在全球经济中再度现身,从美国的陶氏化学到韩国的浦项制铁,许多企业大幅上调价格,以应对能源及原材料成本不断飙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