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心灵之镜
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撑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爱因斯坦
信念的旗帜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它是由目标、信心和恒心凝聚而成的一种“钢筋水泥”。人一旦拥有了清晰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那他的人生必定是充实而精彩的。信念可以使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产生无穷的力量去面对逆境,并最终从逆境甚至绝境中站立起来。信念以目标为基础,又产生出达成目标的原动力。信念一旦植根于人的灵魂深处就使得一切皆有可能。下面让我们先认识因信念而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两位名人。
一位是罗杰·罗尔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那里出生的孩子,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恶劣的环境使贫民窟的孩子们长大后难以有所作为。然而,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罗尔斯的人生因小学校长——皮尔·保罗而改变:20世纪60年代初,皮尔·保罗被聘为大沙头小学的校长,他走进这所小学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穷孩子经常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给孩子看手相的内容——以此来鼓励他们。
当罗杰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神秘地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一个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牢牢地记下了校长的话,并深信不疑。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时时激励着他奋发向上。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起腰杆走路,认认真真地读书和工作。在随后的四十多年间,罗尔斯每一天都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另一位也是美国纽约州人,他叫亚瑟尔——一位年轻的警察。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他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了左眼和左腿膝盖。三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一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目光炯炯的英俊小伙子,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由于追捕行动的突出表现,纽约市政府和其他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当电台记者采访他时问:“您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亚瑟尔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逍遥法外,我要亲手抓住他。”英雄警察的坚强性格感动了许多美国人。
从此以后,亚瑟尔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美国各地,为了寻找罪犯留下的线索,他甚至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九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落网——亚瑟尔再次立功。庆功会上,他被授予“警察英雄”称号,众多媒体称赞他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事隔不久,亚瑟尔却在卧室里割脉自杀了。他在遗书中写道:“这些年来,让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我的仇恨已被化解了,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
失去一只眼睛,或者一条腿,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去自己心中的目标,失去人生的信念。信念的旗杆一旦断掉,人生之舟必然沉没。
罗杰·罗尔斯靠信念的原动力从泥潭中站起来;亚瑟尔因为失去信念,而丧失了自己的坚强和勇敢,最后连生存的勇气都失去了。由此,我们联想到,在工作中,当我们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尤其是面对市场急剧变化、计划执行不力、业绩指标不理想、大家工作意愿不强等状态时,不能仅仅去寻找一些表面的原因,也不能只停留在外在条件的客观分析上,有时信念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信念犹如军队的军旗,只要军旗高扬,战士就冲锋在前,旗手把军旗插到哪里,军队就能打到哪里。因此,一个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心中共同的目标有多高、信心有多足、恒心有多强,就决定了该企业的发展速度有多快、事业能走多远。人不能胜天,但信念能感动天;信念不等于成功,但信念能为成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因为: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信念;
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让我们都为自己树一面信念的旗帜吧,那样,人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
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撑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爱因斯坦
信念的旗帜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它是由目标、信心和恒心凝聚而成的一种“钢筋水泥”。人一旦拥有了清晰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那他的人生必定是充实而精彩的。信念可以使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产生无穷的力量去面对逆境,并最终从逆境甚至绝境中站立起来。信念以目标为基础,又产生出达成目标的原动力。信念一旦植根于人的灵魂深处就使得一切皆有可能。下面让我们先认识因信念而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两位名人。
一位是罗杰·罗尔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那里出生的孩子,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恶劣的环境使贫民窟的孩子们长大后难以有所作为。然而,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罗尔斯的人生因小学校长——皮尔·保罗而改变:20世纪60年代初,皮尔·保罗被聘为大沙头小学的校长,他走进这所小学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穷孩子经常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给孩子看手相的内容——以此来鼓励他们。
当罗杰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神秘地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一个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牢牢地记下了校长的话,并深信不疑。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时时激励着他奋发向上。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起腰杆走路,认认真真地读书和工作。在随后的四十多年间,罗尔斯每一天都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另一位也是美国纽约州人,他叫亚瑟尔——一位年轻的警察。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他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了左眼和左腿膝盖。三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一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目光炯炯的英俊小伙子,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由于追捕行动的突出表现,纽约市政府和其他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当电台记者采访他时问:“您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亚瑟尔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逍遥法外,我要亲手抓住他。”英雄警察的坚强性格感动了许多美国人。
从此以后,亚瑟尔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美国各地,为了寻找罪犯留下的线索,他甚至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九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落网——亚瑟尔再次立功。庆功会上,他被授予“警察英雄”称号,众多媒体称赞他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事隔不久,亚瑟尔却在卧室里割脉自杀了。他在遗书中写道:“这些年来,让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我的仇恨已被化解了,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
失去一只眼睛,或者一条腿,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去自己心中的目标,失去人生的信念。信念的旗杆一旦断掉,人生之舟必然沉没。
罗杰·罗尔斯靠信念的原动力从泥潭中站起来;亚瑟尔因为失去信念,而丧失了自己的坚强和勇敢,最后连生存的勇气都失去了。由此,我们联想到,在工作中,当我们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尤其是面对市场急剧变化、计划执行不力、业绩指标不理想、大家工作意愿不强等状态时,不能仅仅去寻找一些表面的原因,也不能只停留在外在条件的客观分析上,有时信念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信念犹如军队的军旗,只要军旗高扬,战士就冲锋在前,旗手把军旗插到哪里,军队就能打到哪里。因此,一个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心中共同的目标有多高、信心有多足、恒心有多强,就决定了该企业的发展速度有多快、事业能走多远。人不能胜天,但信念能感动天;信念不等于成功,但信念能为成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因为: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信念;
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让我们都为自己树一面信念的旗帜吧,那样,人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
上篇:心灵之镜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善心如光
什么是幸福?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在苦苦探索,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设计了一个公式:幸福=供给/需求。初看并不以为然,但仔细琢磨,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人的所谓幸福感就是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水银柱上升升降降。当一个人的需求大过供给,无论他是亿万富翁、当红明星还是政坛要人,他都不会有幸福。因为他的需求并没有真正得到满足,像一个饿着肚子的小孩是怎么也快乐不起来的。反之,有的人、有的家庭其供给并不怎么样,但是,由于他们的需求不高,因此总是其乐融融。有的人最大的需求不是自己过得怎么样,而是希望别的人不能比自己好。只要有人超过自己,他就不快乐。而有的人则希望别人过得好,自己才能快乐。雷锋、任长霞是把帮助别人作为最大的需求,因此,他们在助人中得到了一种快乐和幸福。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面对茫茫众生的需求与供给,我们就像面对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眼花缭乱。但是如果将需求进行归类,我们会发现:人的需求一是物质的,二是精神的。最理想的幸福状态是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前者是外壳,后者是灵魂。没有外壳,灵魂无所依附;没有灵魂,外壳再华丽也是空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饥寒交迫,那是无所谓幸福可言的。但仅有物质财富的满足,精神无所寄托的话,同样无所谓幸福可言。而人的精神需求则有正向和负向之分,这就像森林中有鲜花和毒草一样。怀着鲜花一样美好心灵的人,常常对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可高可低,因此他人生的水银柱的指标常常徘徊在幸福的区间。怀着毒草一样心态的人,其物质财富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把地球给了他,他还要月亮。因此,他人生的水银柱指标总是远离幸福的区间。其实幸福的源头不在天地之间,常常是在每个人的心底。一个心存善念的人,必定以善心待人、待事、待己。有善念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美丽的鲜花。他会让世界更美好、让生活更快乐、让自己更幸福。心存恶念的人,以灰色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一切,对待周围的一切。不仅处处设防,而且还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揣摩他人。自觉不自觉地无事生非、制造矛盾,结果是冰结心城、河川枯竭、花谢草死、丛山荒芜,生态环境被破坏和污染。不仅自己苦闷,别人也感到累。善心如明媚的春光可以驱逐严寒、横扫阴霾;善心可以开启智慧、净化灵魂;善心是快乐的大门、幸福的金钥匙,因为善因必有善果。一个小小的善行,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有时还会恩泽后世。
在苏格兰有一个善良的农民,叫弗莱明。有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时,突然听到哭喊声。他循声跑过去一看,见一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把这小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来到农夫家,车里走出一位绅士。他自我介绍说他是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给了我小孩新的生命。”农夫说:“这样的事,有善心的人都会做。因此,我不会接受你的报答。”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善心如光
什么是幸福?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在苦苦探索,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设计了一个公式:幸福=供给/需求。初看并不以为然,但仔细琢磨,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人的所谓幸福感就是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水银柱上升升降降。当一个人的需求大过供给,无论他是亿万富翁、当红明星还是政坛要人,他都不会有幸福。因为他的需求并没有真正得到满足,像一个饿着肚子的小孩是怎么也快乐不起来的。反之,有的人、有的家庭其供给并不怎么样,但是,由于他们的需求不高,因此总是其乐融融。有的人最大的需求不是自己过得怎么样,而是希望别的人不能比自己好。只要有人超过自己,他就不快乐。而有的人则希望别人过得好,自己才能快乐。雷锋、任长霞是把帮助别人作为最大的需求,因此,他们在助人中得到了一种快乐和幸福。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面对茫茫众生的需求与供给,我们就像面对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眼花缭乱。但是如果将需求进行归类,我们会发现:人的需求一是物质的,二是精神的。最理想的幸福状态是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前者是外壳,后者是灵魂。没有外壳,灵魂无所依附;没有灵魂,外壳再华丽也是空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饥寒交迫,那是无所谓幸福可言的。但仅有物质财富的满足,精神无所寄托的话,同样无所谓幸福可言。而人的精神需求则有正向和负向之分,这就像森林中有鲜花和毒草一样。怀着鲜花一样美好心灵的人,常常对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可高可低,因此他人生的水银柱的指标常常徘徊在幸福的区间。怀着毒草一样心态的人,其物质财富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把地球给了他,他还要月亮。因此,他人生的水银柱指标总是远离幸福的区间。其实幸福的源头不在天地之间,常常是在每个人的心底。一个心存善念的人,必定以善心待人、待事、待己。有善念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美丽的鲜花。他会让世界更美好、让生活更快乐、让自己更幸福。心存恶念的人,以灰色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一切,对待周围的一切。不仅处处设防,而且还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揣摩他人。自觉不自觉地无事生非、制造矛盾,结果是冰结心城、河川枯竭、花谢草死、丛山荒芜,生态环境被破坏和污染。不仅自己苦闷,别人也感到累。善心如明媚的春光可以驱逐严寒、横扫阴霾;善心可以开启智慧、净化灵魂;善心是快乐的大门、幸福的金钥匙,因为善因必有善果。一个小小的善行,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有时还会恩泽后世。
在苏格兰有一个善良的农民,叫弗莱明。有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时,突然听到哭喊声。他循声跑过去一看,见一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把这小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来到农夫家,车里走出一位绅士。他自我介绍说他是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给了我小孩新的生命。”农夫说:“这样的事,有善心的人都会做。因此,我不会接受你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