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煮酒論英雄
一部“三國”,智者從中取功利,仁者從中看因果。何謂因果呢?在暢銷書作傢成君憶先生眼裏,就是管理者與管理績效之間的關聯性。那一段風雲變幻的戰爭故事,也因此可以被看做是一部傳奇的管理學案例。
成君憶先生善於解讀歷史,在管理學方面也頗有見微知著的眼力,創作過《水煮三國》、《孫悟空是個好員工》、《漁夫與管理學》、《像園丁那樣管理》等一些暢銷海內外的管理學著作。現在,讓我們隨着他那絲絲入扣的評說,去聆聽他給我們帶來的係列主題講座——《管理三國志》。
說到“三國”,我們就會想起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我們今天特意準備了黃酒,讓我們也來體驗一次煮酒論英雄的快感。雖然有模仿歷史故事的嫌疑,卻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既然是煮酒論英雄,自然是有酒大傢喝,有話大傢說。在論的過程中,會涉及文化、歷史和管理學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如果有人不同意我的論點,可以隨時用質疑的方式嚮我提問。同樣地,我也會經常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大傢去思考。提問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有提問就會有碰撞、就會有火花、就會有共鳴。
請看大屏幕,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說:大漢王朝集團公司招聘總經理,有兩位候選人,一位是曹操,一位是劉備。請問:您選擇誰?理由是什麽?【學員問答】
學員A:我選擇曹操,因為曹操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他的軍事謀略,他的效率,都值得我們今天的企業傢很好地學習。我希望能夠從“三國”中找到曹操把“企業”做大做強的秘訣。
學員B:我選擇劉備,因為劉備有一種讓人感到親切的人格魅力。他尊重人才,關心員工,使得很多人願意為他賣命。
學員C:……
學員D:……
有很多人選擇曹操。也有一些人選擇劉備。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為什麽會認同曹操、或者認同劉備呢?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衆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道理,一千個讀者眼裏就有一千個曹操、一千個劉備。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於站在我們各自的立場上,用我們各自的審美方式去欣賞它、評論它,或者以一種引用的方式去利用它。
就像剛纔,你們之所以選擇曹操,或者選擇劉備,和你們各自的價值觀和審美方式有關。即使是很多人同時選擇曹操,或者同時選擇劉備,你們每個人選擇的理由也都是不一樣的。有人認為曹操縱橫四海,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也有人認為曹操是一個陰險的強盜,因為他和他的兒子曹丕盜取了漢朝的江山。同樣,有人認為劉備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君子,也有人認為劉備不過是一個滿口仁義的小人。那麽,你們中間誰的看法是對的呢?
為了幫助大傢理解這個問題,我們來做一個遊戲。
第一個步驟,請大傢全體起立。
第二個步驟,請你們閉上雙眼。在沒有得到我的指令之前,不要睜開眼睛。我們正在通過遊戲尋找一種體驗,一旦睜開眼睛,你就再也找不到那種體驗了。
第三個步驟,請你們嚮任意方向旋轉身體,一圈,兩圈,三圈……好,停在那裏。
第四個步驟,請擡起你們的手臂,指嚮你們想象中的那個北方。
第五個步驟,請睜開眼睛,看一看現場的狀況吧!
幾乎所有的人都笑了。這個遊戲非常有趣,是嗎?把你們轉得暈頭轉嚮的,然後去尋找北方,確實不容易。當你們睜開眼睛的時候,會發現每個人手臂指嚮的“北方”是不一樣的。事實上衹有一個北方,因為每個人的指嚮都不一樣,結果就出現了千姿百態的“北方”。
人們在迷失的狀態中,往往會有兩種表現:驚恐不安,或者自以為是。就像你們在遊戲中的感受一樣,你們也會因為迷失而感到驚恐不安。為了找到那個北方,你們也衹好根據自己的感覺,自以為是地給出一個判斷。“尋找北方”的遊戲,為的就是讓你們體驗那種迷失的感覺。
一部“三國”,智者從中取功利,仁者從中看因果。何謂因果呢?在暢銷書作傢成君憶先生眼裏,就是管理者與管理績效之間的關聯性。那一段風雲變幻的戰爭故事,也因此可以被看做是一部傳奇的管理學案例。
成君憶先生善於解讀歷史,在管理學方面也頗有見微知著的眼力,創作過《水煮三國》、《孫悟空是個好員工》、《漁夫與管理學》、《像園丁那樣管理》等一些暢銷海內外的管理學著作。現在,讓我們隨着他那絲絲入扣的評說,去聆聽他給我們帶來的係列主題講座——《管理三國志》。
說到“三國”,我們就會想起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我們今天特意準備了黃酒,讓我們也來體驗一次煮酒論英雄的快感。雖然有模仿歷史故事的嫌疑,卻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既然是煮酒論英雄,自然是有酒大傢喝,有話大傢說。在論的過程中,會涉及文化、歷史和管理學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如果有人不同意我的論點,可以隨時用質疑的方式嚮我提問。同樣地,我也會經常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大傢去思考。提問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有提問就會有碰撞、就會有火花、就會有共鳴。
請看大屏幕,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說:大漢王朝集團公司招聘總經理,有兩位候選人,一位是曹操,一位是劉備。請問:您選擇誰?理由是什麽?【學員問答】
學員A:我選擇曹操,因為曹操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他的軍事謀略,他的效率,都值得我們今天的企業傢很好地學習。我希望能夠從“三國”中找到曹操把“企業”做大做強的秘訣。
學員B:我選擇劉備,因為劉備有一種讓人感到親切的人格魅力。他尊重人才,關心員工,使得很多人願意為他賣命。
學員C:……
學員D:……
有很多人選擇曹操。也有一些人選擇劉備。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為什麽會認同曹操、或者認同劉備呢?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衆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道理,一千個讀者眼裏就有一千個曹操、一千個劉備。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於站在我們各自的立場上,用我們各自的審美方式去欣賞它、評論它,或者以一種引用的方式去利用它。
就像剛纔,你們之所以選擇曹操,或者選擇劉備,和你們各自的價值觀和審美方式有關。即使是很多人同時選擇曹操,或者同時選擇劉備,你們每個人選擇的理由也都是不一樣的。有人認為曹操縱橫四海,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也有人認為曹操是一個陰險的強盜,因為他和他的兒子曹丕盜取了漢朝的江山。同樣,有人認為劉備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君子,也有人認為劉備不過是一個滿口仁義的小人。那麽,你們中間誰的看法是對的呢?
為了幫助大傢理解這個問題,我們來做一個遊戲。
第一個步驟,請大傢全體起立。
第二個步驟,請你們閉上雙眼。在沒有得到我的指令之前,不要睜開眼睛。我們正在通過遊戲尋找一種體驗,一旦睜開眼睛,你就再也找不到那種體驗了。
第三個步驟,請你們嚮任意方向旋轉身體,一圈,兩圈,三圈……好,停在那裏。
第四個步驟,請擡起你們的手臂,指嚮你們想象中的那個北方。
第五個步驟,請睜開眼睛,看一看現場的狀況吧!
幾乎所有的人都笑了。這個遊戲非常有趣,是嗎?把你們轉得暈頭轉嚮的,然後去尋找北方,確實不容易。當你們睜開眼睛的時候,會發現每個人手臂指嚮的“北方”是不一樣的。事實上衹有一個北方,因為每個人的指嚮都不一樣,結果就出現了千姿百態的“北方”。
人們在迷失的狀態中,往往會有兩種表現:驚恐不安,或者自以為是。就像你們在遊戲中的感受一樣,你們也會因為迷失而感到驚恐不安。為了找到那個北方,你們也衹好根據自己的感覺,自以為是地給出一個判斷。“尋找北方”的遊戲,為的就是讓你們體驗那種迷失的感覺。
怎樣才能找到那個正確的北方呢?第一,需要一雙明亮的眼睛——像你們這樣閉着眼睛可不行。第二,需要一種平靜的心態——像這樣暈頭轉嚮的肯定也不行。第三,需要找到一些永恆的事物作為參照,例如早晨的太陽,晚上的北極星,樹木的年輪,等等,等等。如果有指南針就更好,它指嚮南方,另一面就是北方。
現在,我們需要關註的課題是:在管理學的世界裏迷失方向的人們,怎樣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呢?【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1. 對管理學的理解需要文化上的參照。
2. 在現代管理學的眼中,文化僅僅衹是一種類似於繪畫的技術,它不可能為我們提供方向上的參照。
如果管理學也有指南針,那麽,我們當然能夠找到那個正確的方向。什麽是管理學的指南針呢?那就是我們經常研究、卻又莫名其妙的文化。
在管理學的領域裏,我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指南針。中國的企業傢和管理工作者之所以常常找不着北,是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古代中國人那種文化上的參照。就像“尋找北方”的遊戲一樣,失去了文化參照的中國人顯得如此迷惘而又驚恐萬狀。
他們是如何失去自己的文化傳統的呢?我以為,這是一個比大熊貓更值得人們關註和研究的重要課題。一個讓很多外國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的現象是,這群自稱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卻常常隨意地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價值。也許我們不能粗暴地指責他們數典忘祖,可是,因為喪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徵,這些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不像本國人的一群人。
在否定了自己的傳統文化之後,中國的學者們不得不去尋找新的文化參照。他們曾經狂熱地追隨過歐洲的哲學,現在他們又認為在美國文化中才能找到新的“北方”。這是一個以美國人為中心的全球化社會,美國人的“北方”理論總是能夠讓許多驚恐不安的人們馬首是瞻。在許多美國人眼裏,19世紀是工業化的時代,20世紀是管理的時代,管理學的歷史也因此被理解成美國人的100年。他們認為,以最初的探索和現實的情況而言,美國人一嚮是管理學的理論權威。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夠藉助西方的文化,找到中國人的北方,也不失為一種值得肯定的方法。但問題是,儘管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學習美國引進版的現代管理學,我們卻依然沒有找到那個正確的方向。我們有可能賺到很多錢,也有可能把企業做得很大,但我們依然是迷茫的。無論我們賺到多少錢,無論我們把企業做得多大,如果我們沒有找到那個正確的方向,我們就會面臨許多不可預知的風險。
為什麽會這樣呢?我的看法是,現代管理學對文化的理解是錯誤的。在這個商業時代,人們總是錯誤地認為,管理學是屬於經濟學的研究範疇。研究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工作的績效,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至於我們經常提及的組織文化,也淪為了某種管理的工具、某種盈利的工具。
在現代管理學的眼中,文化僅僅衹是一種類似於繪畫的技術,或者美容的技術。它是一種設計、一種偽裝、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陰謀。於是,文化被利用了,它不再具有指南針的作用,再也不可能為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準確地說,那是一種偽文化。
那麽,真實的文化又在哪裏呢?【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3. 不同的文化會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學。
4. 管理學面對大量的非經濟學難題,衹有在文化的層面上才能找到答案。
什麽是真實的文化呢?對於一個國傢而言,就是它的社會風氣。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就是它的職場風氣。對於每一位個體的人而言,就是他的人生態度——或者也可以說,是他的價值觀和審美方式。
一千個讀者眼裏就有一千個曹操和劉備。因為價值觀和審美方式的差異,我們每個人看到的曹操和劉備都不一樣。有人認為曹操縱橫四海,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也有人認為曹操是一個陰險的強盜,因為他和他的兒子曹丕盜取了漢朝的江山。同樣,有人認為劉備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君子,也有人認為劉備不過是一個滿口仁義的小人。人們對管理學的理解,也大抵如此。
現在,我們需要關註的課題是:在管理學的世界裏迷失方向的人們,怎樣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呢?【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1. 對管理學的理解需要文化上的參照。
2. 在現代管理學的眼中,文化僅僅衹是一種類似於繪畫的技術,它不可能為我們提供方向上的參照。
如果管理學也有指南針,那麽,我們當然能夠找到那個正確的方向。什麽是管理學的指南針呢?那就是我們經常研究、卻又莫名其妙的文化。
在管理學的領域裏,我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指南針。中國的企業傢和管理工作者之所以常常找不着北,是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古代中國人那種文化上的參照。就像“尋找北方”的遊戲一樣,失去了文化參照的中國人顯得如此迷惘而又驚恐萬狀。
他們是如何失去自己的文化傳統的呢?我以為,這是一個比大熊貓更值得人們關註和研究的重要課題。一個讓很多外國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的現象是,這群自稱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卻常常隨意地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價值。也許我們不能粗暴地指責他們數典忘祖,可是,因為喪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徵,這些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不像本國人的一群人。
在否定了自己的傳統文化之後,中國的學者們不得不去尋找新的文化參照。他們曾經狂熱地追隨過歐洲的哲學,現在他們又認為在美國文化中才能找到新的“北方”。這是一個以美國人為中心的全球化社會,美國人的“北方”理論總是能夠讓許多驚恐不安的人們馬首是瞻。在許多美國人眼裏,19世紀是工業化的時代,20世紀是管理的時代,管理學的歷史也因此被理解成美國人的100年。他們認為,以最初的探索和現實的情況而言,美國人一嚮是管理學的理論權威。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夠藉助西方的文化,找到中國人的北方,也不失為一種值得肯定的方法。但問題是,儘管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學習美國引進版的現代管理學,我們卻依然沒有找到那個正確的方向。我們有可能賺到很多錢,也有可能把企業做得很大,但我們依然是迷茫的。無論我們賺到多少錢,無論我們把企業做得多大,如果我們沒有找到那個正確的方向,我們就會面臨許多不可預知的風險。
為什麽會這樣呢?我的看法是,現代管理學對文化的理解是錯誤的。在這個商業時代,人們總是錯誤地認為,管理學是屬於經濟學的研究範疇。研究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工作的績效,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至於我們經常提及的組織文化,也淪為了某種管理的工具、某種盈利的工具。
在現代管理學的眼中,文化僅僅衹是一種類似於繪畫的技術,或者美容的技術。它是一種設計、一種偽裝、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陰謀。於是,文化被利用了,它不再具有指南針的作用,再也不可能為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準確地說,那是一種偽文化。
那麽,真實的文化又在哪裏呢?【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3. 不同的文化會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學。
4. 管理學面對大量的非經濟學難題,衹有在文化的層面上才能找到答案。
什麽是真實的文化呢?對於一個國傢而言,就是它的社會風氣。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就是它的職場風氣。對於每一位個體的人而言,就是他的人生態度——或者也可以說,是他的價值觀和審美方式。
一千個讀者眼裏就有一千個曹操和劉備。因為價值觀和審美方式的差異,我們每個人看到的曹操和劉備都不一樣。有人認為曹操縱橫四海,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也有人認為曹操是一個陰險的強盜,因為他和他的兒子曹丕盜取了漢朝的江山。同樣,有人認為劉備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君子,也有人認為劉備不過是一個滿口仁義的小人。人們對管理學的理解,也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