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Literature>> 励志感悟>> Li Muyao   China   现代中国  
Spiritual beauty: a happy life is to simply
  Happiness in life is from the simple to the complex to the simple, which is difficult to do simple to complex, the contents of this book will give you some inspiration. Sent to those who think they live in the dark, no target people that want them out of the blue, to see the light. My beautiful, my noble and mature me, fashion is my spiritual beauty results. Mental health groups conditioning is every writ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need mental health.
Translated by Google
第1节:作者的话
  作者的话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有两类人会越来越多,一类就是身体残疾人群;另一类就是心理亚健康人群。
  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为何身体残疾人会越来越多呢?车祸、高空工作和娱乐特技等都会导致残疾人,这还是幸运身还者,严重点就会有生命的危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食物已变质,而且会呼吸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废气……这也许都是人类让自己身体残废和不健康的原因。
  心理亚健康的产生,除了同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是如今激烈的竞争,让人们无法负荷。各种各样新的生活理念和传统的生活价值观互相冲突,最后找不到生活的目标,每天的忙碌不知为谁而活,从此觉得生活是一个负累,所以找不到幸福感觉。心灵被忧郁、悲伤、不满足……折磨着,还能处于健康状态吗?
  人类要进步,就必须接受这一切,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古代十大作家之首的老子就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好和不好的双面性,都有着它的发展规律,我们也要接受这个规律。
  世界书籍发行量的排名中《圣经》是第一位,而我国2500多年前的古代文化名人老子的《道德经》排名第二,由此可见,这位圣人的理论是经得住时间推敲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为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停止进步,又不能为了进步,什么都不顾。
  要减少身体残缺人群,就要采取一些安全和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措施。调理心理亚健康人群是作家及心理医生的责任。我也被人们冠上了作家之名,所以调理心理亚健康人群理应是我的社会责任。
  写这本书的缘由,要追述到2006年底,到外地去体验生活,见到了一个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的人。他忧郁眼神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种忧郁很特别,这可能是我作家的职业习惯--敏感。善良的我就开始琢磨他的忧郁从何而来?
  过了一个月,再次同他见面,有缘聊天了。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说自己在灰暗中,就像在操场上跑步,跑了几圈,又回到了原地,生活没有目标……我听后顿时很惊讶,因为我在不同的时期总是给自己设定不同的目标,虽也曾有过忧郁,可很短暂,做了感情转向后,又是积极向前的追求梦想。见到他之后,我思索着:没有目标的生活是如何的呢?我不敢想象,所以对他产生了好奇。
  我一直都很自我,喜欢往前看,对于别人的心态没有注意过。见到他之后,让我开始留意生活,顿时发现很多人都生活在黑暗中。
  在爱心的驱使下,很想给光明,让他从灰暗人生中走出来,可是遭到了拒绝。我想他害怕别人打扰他的封闭生活。这也可以理解,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理应不想让对自己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介入。不过,我有着一颗普度众生的心,所以从旁人中了解了他的一些故事,又开始翻阅大量的医学心理书籍,找寻一个答案:如何让人们从灰暗人生中走出来,恢复光明人生?
  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对医学心理学感兴趣,更觉得应该把研究成果写出来,为那些心理亚健康人群做一次心灵美容,让他们找到光明,获得幸福的人生。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曾回忆处在痛苦、失望、忧郁境地时,是如何面对这些低落的情绪?也曾同很多人聊天,聊一聊他们如何面对不健康的心理?也拜访了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口书画家刘京生、自强不息的小女孩张佳欢等这些特殊文化名人,还到残疾学院看那些身残志不残的孩子们,寻找他们对生活如此有信心的原因?
  最后,我有一个感悟,觉得人的大脑,同电脑有一些相同之处。电脑由于上网或其他一些因素感染了病毒,让电脑操作起来很缓慢,这时就要对电脑杀毒,做磁盘整理,清理垃圾文件等。我们人脑也是由于接触了不同的人,看了不少的书,那些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生活理念塞满了大脑,就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整理思想,疏导情绪,可如何去整理和疏导呢?这就要有一个心理指导,这指导就象电脑所用的杀毒软件、优化大师一样,指导你的大脑进行轻松正常的思维,获得幸福感觉。俗话说,人的身体需要调理排毒,大脑思维也需要有疏通排毒的时候。
第2节:第一篇:幸福的真正含义(1)
  我是一个追求幸福的普通女人,也有感性的一面,也会在动情时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说一些无法想象的话,也有完全忘记理智的时候;在遇到挫折时,也会有忧伤,痛苦的感觉;所以,研究心理亚健康,对我本身也有着很大的意义。
  虽然现在网络文学占领很首要地位,但是网络中所倡导的不和谐因素太多,这是我很失望的,所以我决定把研究成果,以传统的方式--书的形式来普及大众。
  国外关于如何调理心理亚健康的书已很多,卡耐基可能是最知名的,我在此书中也提到了他的有关话语,不过中国人完全按照西方的那套心理调节方法,不是很适合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只会让我们在冲击中更辨不清方向。你也许会有如此之感觉:看外国的励志、心理学书籍甚至商战财经类书籍同我们现实生活还是很遥远,借鉴起来不是很实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其实已有很多出色的作品,足可以调节我们的心理亚健康。可是古文化的不通俗,使我们很难理解其中的精髓。刚好前一段时间,我对中国的古文化做了些皮毛研究,又对当今浮躁的社会作过些分析,加上刚把普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基本研究完,稍微明白当今中国心理亚健康人群的病因所在。所以就提笔写出一些见解。当我把这些见解给同仁看后,有的说受益匪浅,有的甚至认为可作为培训教材。
  是啊,如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康。社会的和谐,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因为思想是根源,改变了根本,才会构建和谐社会。
  我以前主要写小说为主,虽在小说中也很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不过关于"心灵美容"的创作还是初次。我的人生在很多人眼里,有着一些传奇,可能是因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曾引起媒体的注意。我是一个喜欢梦想的人,只想自己绘制人生蓝图,虽做过的职业(古筝演奏员、演员、歌手、记者、高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等)很多,这些工作经历都成为了我从事写作的宝贵素材。
  我也想把这本书作为枕边书,时时提醒自己,必须改变思想,才会改变行为,行为成习惯了,就成为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样才会时时有幸福感觉,获得幸福人生。因为每天见到不同的人,也会有所影响,所以,有书在身旁,就会时时整理自己的想法。让我有一颗健康的心,去辅导那些心理处于亚健康心理的人群,给他们一道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心灵美容。
  此书从幸福的根源写起,在轻松却又深刻的文字中,逐步教你如何获取幸福,如何从一些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获得幸福感觉。
  我写书的时候有一个渴望,希望人们看过此书后,得到了一些启示,能在自认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光明,获得幸福人生。在这种渴望和爱心的驱使下,我度过了无数个寂寞的夜晚,倾注了很多的心思和心血,写完之后,如释重担,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幸福感觉。尽管如此,由于认知和水平有限,难免有些不足和遗憾,希望读者朋友们把你们的意见和批评反馈给我。
  我的Email:vinly@vip.sina.com
  第一篇:幸福的真正含义
  每一个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每一段时期,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看法……
  1,幸福与欲望
  幸福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什么是幸福的定义呢?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如何获得?
  "辞海"里有着对幸福的比较细致的解释: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无产阶级把幸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于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不仅在于个人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斗争和创造。
  以上所说的理想同人的欲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一个多是褒义,一个多是贬义,但都是人在思维时产生的一个想法。只要是人,每时每刻都有着欲望存在。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有欲望,确切地说在娘胎里就有了想见到外面世界的欲望。如果没有欲望就不是人了,那可能就是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