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两性生活>> 安群 An Q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80後的婚姻怎麽了:水瓶時代的婚戀
  當80後進入婚戀領域,一係列問題不斷涌現,人們不由反問:80後怎麽了?是80後在整體倒退,還是婚姻這種概念已經過時了?事實上,80後對傳統婚戀的衝擊正是現時代進行水瓶化的一個縮影,當我們長期認可的婚姻模式開始扮演長者的力量,也就無怪乎它會承擔改革所帶來的陣痛,一個婚姻關係相對鬆散的時代已經到來。水瓶時代賦予80後寬容、叛逆、自私、中性、智慧、八卦、理性的特徵,80後又順勢把這種特徵帶入了婚戀。
第1節:序言(1)
  序言
  占星學中有個說法,太陽的自轉軸正離開曾經停留了2000年之久的雙魚座,逐漸嚮水瓶座轉移,也就是說,從2000年起,我們從雙魚時代進入了水瓶時代。對此,轟動一時的暢銷書《達·芬奇密碼》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迷信?"索菲不解地問。
  提彬說道:"根據預言,我們正處在一個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上一個千禧年剛過去,隨之而結束的是占星學上長達兩千年的雙魚時代,要知道魚也是耶穌的象徵。正如占星學家所言,雙魚星座的理念是,人類必須由比他們更強大的事物來告訴他們應該做些什麽,因為人類自己不會思考。因此,那是一個充斥着強烈宗教信仰的時代。可是現在,我們進入了水瓶時代。而這個時代的理念是,人類會掌握真理,會獨立思考。兩個時代的觀念的轉變是如此之大,而這種轉變發生就在現在。"這要講緣份的。
  蘭登顫抖了一下。他對占星學預言一直不感興趣,而且也不太相信。但他知道羅馬教廷裏有些人對此深信不疑。"羅馬教廷把這個過渡時期稱作'末日'"。
  索菲疑惑地問道:"你是說水瓶時代即是世界末日嗎?像'啓示錄'嗎?"
  蘭登說道:"不是。這是很常見的誤解。許多的宗教都會提到'末日',但那不是指世界的末日,而是指時代--雙魚時代--的終結。要知道,這個雙魚時代是從耶穌降生的那年開始的,歷經兩千年,在千禧年過後就結束了。現在,我們已進入了水瓶時代,雙魚時代的末日已經到了。"
  ……
  上個世紀60年代,一群西方的知識分子針對資本主義工業化和現代性對科技與物質的過度重視,為促進人類意識轉變、心靈回歸與飛躍,掀起了一場新時代運動。它自反文化的嬉皮士運動開始,歷經將近50年的迅猛發展,從西歐和北美擴展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場風靡全球的反叛現代性的文化尋根大潮。
  很難對新時代運動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因為它缺乏組織,也缺乏體係化的思想,而是以"靈性" 、"整合"等觀念為依托,融合了東方的宗教係統與西方的知識係統,涵蓋了哲學、科學、心理學、音樂、繪畫藝術、超能力、通靈、水晶研究、外星人、古文明等領域,其影響所及,從衣食住行到娛樂無所不包,並且還演化為各種"形而上"的社會運動。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是模糊的,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這一運動名稱的來源探討其深邃的精神本質。
  之所以被稱為新時代(NewAge)運動,主要是基督教的說法。基督教的歷史觀把2000年當成一個重要的時間輪回周期, 從基督的公元紀年以來,到20世紀的結束,剛好完成了一個時間循環。所謂"新時代",指的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後基督教時代的來臨,也就是水瓶時代(Aqurian Age)的來臨。
  有人這樣評價新時代的社會功能:水瓶時代認識論的最大功績是解决了文化的多元主義問題。如果每一個人都相信同一個事物,用同一種眼光看世界,那麽一個社會就很容易信仰唯一的神;但當人們開始理性思考,淡化依賴性並且強化了個性,人們就會擁有自主的能量,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會實現"心神合一",而且實現的途徑不衹一條。
  無論如何,當《達·芬奇密碼》在國內頗受歡迎之時,或許人們並不知道,作者實際上是通過寫一本暢銷小說來嚮人們普及關於水瓶時代的思想。抱有同樣意圖的還有很多知名著作,比如我們熟悉的《哈利·波特》、《塞來斯廷預言》以及《魔戒》。遺憾的是,一直以來,國內把更多的目光投嚮了全球化問題和文化衝突論,而忽略了對新時代運動(水瓶時代運動)的介紹,以致人們很難從深遠的社會背景上對這些作品進行準確的理解和評價,而更多停留在追隨時尚和潮流的階段。
  然而,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何以80後會高舉玄幻小說的大旗,旋風般地將文學演繹在脫離現實的"架空世界"裏。玄幻小說是如此的不可思議、超越常規、匪夷所思,它不僅不受自然規律、社會世界理性法則和日常生活規則的製約,甚至可能顛倒了自然界和社會世界的規範。80後未必知道新時代運動(水瓶時代運動),但是他們是與水瓶時代最早接軌的那一代年輕人,他們衹是敏銳地感受到了新的變化(或意識),自覺地接受了其影響,並且聽從自己的內心,把這種意識順其自然地詮釋出來而已。
第2節:序言(2)
  人是環境的産物。從根本上說,新時代運動也是知識分子順應時代的反思,否則這場運動也不可能盛行於世界各地,並波及到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80後也是如此。對他們而言,水瓶時代運動的影響更為深遠,甚至已經滲透到生命的脈絡中,成為他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不是嗎?中國的80後是在計劃生育國策下伴隨着計劃經濟生長的第一代獨生子女群體,他們一出生就趕上了改革開放,並在社會轉型和歷史巨變中成長起來,他們享受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優越的物質生活、最多的教育以及由電視和互聯網帶來的最豐富的資訊。簡言之,他們就是中國市場經濟社會與"四二一"家庭孵化的"蛋",也是世界嚮水瓶時代轉化的産物。
  無論新時代運動(水瓶時代運動)的思想是否為國人所接受,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的時代的確正處在一個轉折點上。當人們把80後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消費方式放大並質疑,這同時也是人們對時代轉折的利弊思考。一味把80後妖魔化是沒有意義的,至少80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不過是青春成長期和社會轉型期的內容折射,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隨着水瓶時代的到來,人類意識將會發生改變,80後的所作所為,正是這種新意識的現實反映。
  80後是承前啓後的一代。他們站在歷史的關口,對雙魚時代進行回顧性的概觀,也對水瓶時代的發展趨嚮進行深層次的感悟。他們思想新銳、思維多元、行為開放、個性張揚、敢於冒險、追逐時尚、註重自我;他們更加崇尚獨特與自我,有着善於理解另類事務的能力和強烈的顛覆欲望,也擅長展示自己的八卦天賦;他們具有前瞻性和獨創性,喜歡追求新的事物和生活方式,决不屑於受到別人的影響而放棄對生活的自主權。
  這一切不可避免地撼動了傳統的婚戀觀念。當80後進入婚戀領域,一係列問題不斷涌現,人們不由反問:80後怎麽了?是80後在整體倒退,還是婚姻這種概念已經過時了?事實上,80後對傳統婚戀的衝擊正是現時代進行水瓶化的一個縮影,當我們長期認可的婚姻模式開始扮演長者的力量,也就無怪乎它會承擔改革所帶來的陣痛,一個婚姻關係相對鬆散的時代已經到來。水瓶時代賦予80後寬容、叛逆、自私、中性、智慧、八卦、理性的特徵,80後又順勢把這種特徵帶入了婚戀。作為在轉折期浸染和催化的一代人,80後承受着公衆毀譽參半的評說,他們在將婚戀引入一個新的方向,但也逃脫不了時代印記的睏惑和迷茫。這就是水瓶時代的婚戀,優勢與缺陷並存,光明與黑暗同在。
  也許本書對80後婚戀的討論衹是窺豹一斑。但可以肯定的是,80後的婚戀理念也是水瓶時代的一個重要標簽,是現時代一係列水瓶化調整的一個重要步驟。我們相信,這些關於80後婚戀的突出矛盾衹是暫時現象,隨着社會的幫助和引導,以及80後對婚戀的自我調整,一個新的、和諧的婚戀體係必將到來,這也是水瓶時代賜予我們的財富。
  是為序。
  作 者
  2007年5月
首頁>> 文學>> 两性生活>> 安群 An Q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