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名山大川>> 謝彌青 Xie Mi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登山途中的人生感悟:如果山知道
  山是一個傳奇,因此人與山相逢更容易締造奇跡。本書作者作為一名對登山運動懷着極大的熱情的人,以她自己的視角和感悟記錄了登山途中的一些人生感悟。這其中有她對山的感悟、對人性的剖析、對人與山相逢的詮釋以及在完成上述過程的同時對生命的再認識,對人生的再塑造。這是一個女孩“讀”着山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這其中有她對山的感悟、對人性的剖析、對人與山相逢的詮釋以及在完成上述過程的同時對生命的再認識,對人生的再塑造。
第1節:人與山相逢(1)
第1节:人与山相逢(1)
  人與山相逢
  2006年3月25日,在中央電視臺的1號演播大廳裏,“2005體壇風雲人物頒奬典禮”正在舉行。因為鄭潔和晏紫在澳網上完成的驚天一“貫”而獲提名,我也作為嘉賓前來見證中國體壇2005的輝煌業績。
  揭曉最後一個獲奬者的是我國前著名短道速滑運動員葉喬波,她和前面開奬嘉賓大相徑庭的語氣,使我迅速地意識到了這位獲奬者的名字――仁那。然而我知道,對於在場的大多數人而言,這個名字是陌生的,遠不及前面9個名字那般如雷貫耳。他就像他所從事的職業一樣遠離大衆的視綫,以至於直到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纔贏得了人們關註的目光。
  大屏幕上出現了仁那的照片,然後是音樂聲中西藏14座八千米高峰探險隊徵戰冰峰雪嶺的鏡頭回放。當充滿雪域特有的高亢昂揚的旋律響徹在演播大廳裏的時候,我的眼淚開始無法抑止地奔涌而出,思緒也在那一刻完全遊離了晚會的主題。
  我知道自己的情緒在那個場合顯得很另類,因為大多數人會把仁那和他的故事當作今天這場盛典中主持人的一個煽情的段落。
  然而對我而言卻遠不止此,他代表的是我用了14年的青春時光追逐並探究的生命軌跡,他背後是我深愛着的雪山以及人與山相逢的傳奇。
  原本以為這些記憶已經隨着時空的流轉漸漸淡去,在這個瞬間卻發現那將是心底一個永遠抹不去的烙印。
  在那一刻我决定要將這些年的一點積纍奉獻給你們,並用於紀念那段無悔的年華。
  這是一個女孩“讀”着山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
  這其中有她對山的感悟,對人性的剖析,對人與山相逢的詮釋,以及在完成上述過程的同時對生命的再認識對人生的再塑造。
  儘管她無法回避因為與死亡相鄰,高山探險這項運動裏所藴涵的悲壯和英雄主義色彩;但她更想和你們分享的是這項運動最本真的含義――它能帶給你最純粹快樂。
  事實上,14年裏,這種快樂無時無刻不在感召着她,使得她從來不懷疑:人與山相逢就會産生奇跡。
  此刻,我希望,這種感覺能為你我所共有。
  如果山知道
  清明,照例會去八寶山公墓和萬佛陵園。
  對登山者而言,和這兩處墓地相連的是兩座美輪美奐的雪山――貢嘎和梅裏,因為美到了極至而令生者和死者之間的距離驟然縮短。因此這一年一度的儀式於登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立於天堂門口的對話。之於雪山的美除天堂外無以若比,所以無論是生者還是死者,因了是山者,便對天堂的風景乃至含義有了常人所難有的領悟和體驗。
  想來我對貢嘎的瞭解,就是從這座墓碑開始的。
  這是新中國第一座登山烈士紀念碑。4張年輕而英俊的臉,連同鎸刻在墓碑上頗具力度的文字,讓人無法不去探究曾經發生在這座神秘雪山深處的那一瞬間,進而不由得會去想象這些生命的符號曾經有過怎樣的燦爛。在"徵服"的字眼背後,除去在那個特殊年代裏樸素的忠誠,總覺得還應該有點別的什麽,生命的軌跡纔夠完滿,死亡的理由纔夠浪漫。
  然而那畢竟衹能是我們的想象,生命劃出的最後一道弧綫,悄然無聲地沉入遙遠的地平綫。
  當逶迤於川西高原上的橫斷山脈,兀自將那座橫空出世的雪峰推入人們視綫的時候,相信沒有人還能夠保持平靜。
第2節:人與山相逢(2)
  地理學家為之振奮,人文學者為之慨嘆,攀登者為之傾倒,攝影師為之流連。
  這就是貢嘎,橫斷山脈的主峰,號稱"蜀山之王"。
  攀登總是在高處,高處不勝寒。許多年裏,在這座山上發生了許多多多生生死死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似乎衹對少數人有意義。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貢嘎的魅力更多的在於那條聞名遐邇的海蠃溝,在於拍攝"日照金山"的趨之若騖,在於足不出關就能領略到的雪山勝景。這些,幾乎讓貢嘎走下"聖壇",成為旅遊手册上的某一個亮眼的點綴。
  但終究,它不是一座平凡的山。
  這座在中國內地力拔頭籌的雪山,曾經和它周邊的地區一起,引出了關於找尋"香格裏拉"的爭議。在貢嘎的探索史上,記錄下了不少聲名赫赫的學者和探險傢,儘管這些歷史中不可避免地被染上了幾抹西方文化的油彩,但最終貢嘎作為人類和世界共有的財富,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其獨特魅力的實質,在於它不可復製的自然美景背後,有着醇厚的東方文化底藴和深邃的精神內涵。
  我相信貢嘎絶對是有靈性的。
  它因靈性而美麗,它因靈性而包容;它因靈性而驕傲,它也因靈性而佑護衆生。
  許多登山者都相信在這個距離天堂很近的地方,能和這座靈性的山峰交流,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正如一位老登山傢的墓志銘:人與山相逢就會産生奇跡。
  蒼茫橫斷間的這座雪山,見證過多少人間真情和奇跡:
  重返貢嘎的感動,20年間往事並不如煙;冥冥中生命在嚮往與懷念之間輪回,記憶在極緻的美和殘酷中永不塵封。(註)
  如果有機會能用心去丈量貢嘎的周長,期望能領悟它的脈搏它的呼吸的真正含義。
  貢嘎,是不是一個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如若不是,空氣中怎麽會有這樣的安寧?風中如何能飄散這樣的和煦?如若是?冰雪中為何要摻雜進死亡的白色?泥土裏如何能浸透着親情的淚滴?興許,這裏真的是人間與天堂的交匯處,美在這裏延續,生命在這裏輪回,我們,在這裏感動……
  貢嘎的雪裏埋葬的靈魂是否真的沒有遺憾?貢嘎的雲中灑落的淚水是否真的不是悲涼?
  如果山知道……
  註:1981年,5月1日,日本兩名登山者在距離頂峰衹有300米的地方遭遇暴風雪,兩人失蹤。19天後,4位彝族青年在海拔3600米處發現了其中一名隊員――鬆田宏也。他在無糧無水的情況下,從海拔7200米處爬下山來,奇跡般地生還。而後,一場搶救日本登山隊員生命的戰鬥在貢嘎上下展開,友誼再度創造了醫學上的奇跡。儘管這19天的噩夢鬆田再也不願去回憶,但20年後他毅然踏上重返貢嘎的路,為的是感謝這座給予他勇氣的山和那些給予他生命的人。
首頁>> 文學>> 名山大川>> 謝彌青 Xie Mi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