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牽着自己往前走
20多歲正是人生睏惑的時期,睏惑大多來源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因為剛從學校畢業,從單純無憂的學校步入復雜的社會,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順利,總是讓人無助又無奈。在20歲以前,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際遇基本都是相似的:在父母的安排和照顧下,懵懵懂懂地進入小學、中學學習,然後順利讀到大學、其他職業學校,或是拜師學藝。然而,大學畢業不得不走嚮社會時,我們纔會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成年,因為離開了學校和父母,很多事情需要我們自己去掌握,去决定,去爭取。
我的一個好朋友的弟弟,小學的時候很聰明,可中學時由於貪玩,勉強拿到了高中畢業證後就在傢待業。遊手好閑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他終於成年了,父親給他介紹的工作,他不屑一顧,雖然學識不多,但他心比天高。於是跟人來到北京找工作,希望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新天地。讓他感到沮喪的是,每位面試官衹要瞟一眼他的學歷,就斷定他不合適。在多次碰壁後,他突然醒悟過來,這個社會接受強者,淘汰弱者。於是,他找了一份收入很低廉的工作,一邊打工,一邊在某所學校自學專科文憑。
文憑拿到後,一切仿佛並沒有什麽改觀。幾年中,他換了無數次工作,卻沒有一份工作是他喜歡的,仿佛哪個工作對他來說都沒有出路。他住着廉價的地下室,過着入不敷出的日子,連女朋友都不敢交。他想回老傢“啃老”,又怕人笑話;想繼續在這個城市呆下去,又覺得太艱難。
朋友托付我照顧她的弟弟。男孩見到我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說我該怎麽辦?我回去嗎?”我說,“沒有人能給你做任何决定。衹要你堅信的東西,並努力去爭取,一定會有好結果!你現在的辛苦是因為你以前欠自己太多,如果現在還不懂得去努力補償,以後你會感到更辛苦!”
其實,他現在的處境和心情我非常理解。在我剛畢業的時候,也常常感到睏惑:我適合進入哪個行業?我應該如何努力?怎樣努力纔會有成就?努力就真的會有好結果嗎……在我的腦海裏有太多的疑問需要解答。我甚至常常幻想一個智慧的白須老人突然出現在的我面前,給我指點迷津。他怎麽說,我就怎麽做。
一直到今天,我仍會有這樣的期待,但這個畫面從來沒有出現過。也從來沒有人牽着我一步一步嚮“最正確”的方向走去。
畢業到現在,20多歲的時光早已度過。從機械地找工作,被辭掉,到被工作找到,進而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展開自己的事業,我走過很多彎路,也經歷過很多的艱辛,但這個過程中我也收穫了很多。跟當初的自己比起來,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不再那麽浮躁,也懂得如何抓住靠近成功的機會。
其實,一個人的一生,沒有所謂“最正確”“最便捷”的道路,也不可能出現一個能帶着你走一輩子的貴人。每一條道路都有通往成功的可能,關鍵是你自己是否有信心、有勇氣,有智慧地走下去。
20幾歲,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我們,大多精力充沛、思維敏捷、適應能力強,即使犯了錯,也有“年輕”做藉口;即使失敗也有“年輕”做後盾。很多30多歲的人會明顯地感覺到,隨着年齡的增長,很多年輕的資本都在漸漸消失,犯錯的機會越來越少,越來越輸不起。
所以,這個時期的年輕人,應該珍惜自己的年輕時光,為將來的生活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不要錯過了人生最好的打拼階段。
我寫這本書是想提醒20多歲的年輕人,早點從美好夢想中醒來,清醒一點,少犯迷糊。很多問題你思考得愈早,將來面臨的睏惑就會越少,就會愈早靠近幸福。
20多歲正是人生睏惑的時期,睏惑大多來源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因為剛從學校畢業,從單純無憂的學校步入復雜的社會,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順利,總是讓人無助又無奈。在20歲以前,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際遇基本都是相似的:在父母的安排和照顧下,懵懵懂懂地進入小學、中學學習,然後順利讀到大學、其他職業學校,或是拜師學藝。然而,大學畢業不得不走嚮社會時,我們纔會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成年,因為離開了學校和父母,很多事情需要我們自己去掌握,去决定,去爭取。
我的一個好朋友的弟弟,小學的時候很聰明,可中學時由於貪玩,勉強拿到了高中畢業證後就在傢待業。遊手好閑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他終於成年了,父親給他介紹的工作,他不屑一顧,雖然學識不多,但他心比天高。於是跟人來到北京找工作,希望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新天地。讓他感到沮喪的是,每位面試官衹要瞟一眼他的學歷,就斷定他不合適。在多次碰壁後,他突然醒悟過來,這個社會接受強者,淘汰弱者。於是,他找了一份收入很低廉的工作,一邊打工,一邊在某所學校自學專科文憑。
文憑拿到後,一切仿佛並沒有什麽改觀。幾年中,他換了無數次工作,卻沒有一份工作是他喜歡的,仿佛哪個工作對他來說都沒有出路。他住着廉價的地下室,過着入不敷出的日子,連女朋友都不敢交。他想回老傢“啃老”,又怕人笑話;想繼續在這個城市呆下去,又覺得太艱難。
朋友托付我照顧她的弟弟。男孩見到我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說我該怎麽辦?我回去嗎?”我說,“沒有人能給你做任何决定。衹要你堅信的東西,並努力去爭取,一定會有好結果!你現在的辛苦是因為你以前欠自己太多,如果現在還不懂得去努力補償,以後你會感到更辛苦!”
其實,他現在的處境和心情我非常理解。在我剛畢業的時候,也常常感到睏惑:我適合進入哪個行業?我應該如何努力?怎樣努力纔會有成就?努力就真的會有好結果嗎……在我的腦海裏有太多的疑問需要解答。我甚至常常幻想一個智慧的白須老人突然出現在的我面前,給我指點迷津。他怎麽說,我就怎麽做。
一直到今天,我仍會有這樣的期待,但這個畫面從來沒有出現過。也從來沒有人牽着我一步一步嚮“最正確”的方向走去。
畢業到現在,20多歲的時光早已度過。從機械地找工作,被辭掉,到被工作找到,進而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展開自己的事業,我走過很多彎路,也經歷過很多的艱辛,但這個過程中我也收穫了很多。跟當初的自己比起來,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不再那麽浮躁,也懂得如何抓住靠近成功的機會。
其實,一個人的一生,沒有所謂“最正確”“最便捷”的道路,也不可能出現一個能帶着你走一輩子的貴人。每一條道路都有通往成功的可能,關鍵是你自己是否有信心、有勇氣,有智慧地走下去。
20幾歲,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我們,大多精力充沛、思維敏捷、適應能力強,即使犯了錯,也有“年輕”做藉口;即使失敗也有“年輕”做後盾。很多30多歲的人會明顯地感覺到,隨着年齡的增長,很多年輕的資本都在漸漸消失,犯錯的機會越來越少,越來越輸不起。
所以,這個時期的年輕人,應該珍惜自己的年輕時光,為將來的生活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不要錯過了人生最好的打拼階段。
我寫這本書是想提醒20多歲的年輕人,早點從美好夢想中醒來,清醒一點,少犯迷糊。很多問題你思考得愈早,將來面臨的睏惑就會越少,就會愈早靠近幸福。
第一章 年輕時的夢想决定一生的命運
夢想最大的意義是給予我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給我們帶來激情並賦予我們有意義的生活。
人生早做規劃,會少走很多彎路。如果不想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那麽就設想一下自己的未來吧!
生活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在真正走入社會之前,我們曾經把這個繽紛的社會想象得十分美好: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憑着自己的能力和一技之長打敗所有競爭對手,大刀闊斧地幹一番事業;開一傢公司,從小規模做起,用不了幾年時間,房子、車子、票子就會乖乖地落入囊中……你對自己完全有信心,仿佛勝利之神就在眼前不停地嚮你招手。
年輕人在涉世之初,往往對現實的世界認識不清,仍然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以為生活會按照自己設想的軌道前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你卻發現,自己的夢想越完美現實就越殘忍;當初的理想越高,如今就摔得越慘。
現實中的你是另一番景象:畢業一段時間,甚至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後,不僅沒有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那點微薄的薪水甚至連自己都無法養活;憑着自己的能力和學歷,滿腔熱情地應徵喜歡的工作,卻四處碰壁;高學歷、高素質的你,現在居然要給某個微不足道的小公司做雜役,簡直是可笑。
你認為你是有能力的,但對方卻說你能力不足,屢次碰壁之後,你都對自己産生了懷疑:我真的有能力嗎?
你所定下的實施計劃,現在看來全部都不可行。即使是在成功的大路上,萬事俱備,衹欠東風,可讓你心煩的是“東風”怎麽也不來。自己本來想到東面闖蕩一番,生活卻迫使你不得不嚮西行。
生活突然間變得陌生了。你就像一個被上帝遺棄的孩子,一個人孤獨地工作着,無聊地生活着。時間在前行,事情總是不如你意,你開始感到無奈和迷茫,有時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於是,你學會了放棄和妥協。
曾經的狂熱和激情被殘酷的現實打得落荒而逃。你不明白,為什麽自己會過得如此狼狽?自己的條件這麽好,為什麽總沒有資格得到應有的機會?
慢慢地,你悟出,生活不是想象的那樣。原來是自己上了“幻想”的當。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則小故事。一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滿懷信心和憧憬地找工作,當他到某高級公司應聘的時候,老闆面試完,問他對工作有什麽要求。
這個男孩憑着自己有幾分能力,得意洋洋地說,我希望年薪10萬,一年中有一次公費出國的機會,公司還要用公費給我租房子。
老闆微微一笑,回答他,我一年薪水給你20萬,一年讓你公費出國兩次,還有公司送你一棟房子!
男孩驚喜地說,不會吧,這麽好,該不會是跟我開玩笑吧?
老闆哈哈一笑,是你先跟我開玩笑的!
很多20幾歲,特別是剛邁出校門的年輕人,都跟故事中的這個男孩一樣,對生活充滿了期待。不知不覺中卻發現,原來所有的期待都是一場玩笑。
年輕人之所以把生活想象得那麽順利,是因為他們的經歷不夠多,閱歷不夠深。總以為一切事物都是簡單而單純的。殊不知,這個社會是多麽的復雜和繁瑣,充滿機遇的同時又充滿了各種的艱辛和挑戰。
我並不是說“幻想”不好,也並不是要把事情想得多麽復雜。衹是,一不小心,我們就會上了“幻想”的當。
生活總是現實的,我們應該回到現實,做好迎接各種艱難和困苦的準備。衹有這樣,當我們處於睏境中時,內心才能平和,纔有一個好的心態去接受生活的挑戰,而不至於面對一點點坎坷就手足無措,駐足不前,對生活失望。
羅傑在上學的時候一直是老師寵愛的對象。無論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他各科成績都優異,而且他還是學生會的一名幹部。畢業前夕學校招聘會上的各個招聘單位,他都看不上。有幾個小公司挑中了他,他卻不屑一顧。他自信有學歷有能力,一定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可是拿着畢業證,到招聘會和招聘網上一連投了很多份簡歷,也面試了很多次,都被以沒有工作經驗而拒絶了。有幾個小公司願意聘用他,可他覺得太屈纔。
當初他鬥志昂揚地跟父母描繪自己的未來,沒想到現在卻事與願違,心裏酸酸的。
夢想最大的意義是給予我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給我們帶來激情並賦予我們有意義的生活。
人生早做規劃,會少走很多彎路。如果不想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那麽就設想一下自己的未來吧!
生活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在真正走入社會之前,我們曾經把這個繽紛的社會想象得十分美好: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憑着自己的能力和一技之長打敗所有競爭對手,大刀闊斧地幹一番事業;開一傢公司,從小規模做起,用不了幾年時間,房子、車子、票子就會乖乖地落入囊中……你對自己完全有信心,仿佛勝利之神就在眼前不停地嚮你招手。
年輕人在涉世之初,往往對現實的世界認識不清,仍然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以為生活會按照自己設想的軌道前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你卻發現,自己的夢想越完美現實就越殘忍;當初的理想越高,如今就摔得越慘。
現實中的你是另一番景象:畢業一段時間,甚至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後,不僅沒有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那點微薄的薪水甚至連自己都無法養活;憑着自己的能力和學歷,滿腔熱情地應徵喜歡的工作,卻四處碰壁;高學歷、高素質的你,現在居然要給某個微不足道的小公司做雜役,簡直是可笑。
你認為你是有能力的,但對方卻說你能力不足,屢次碰壁之後,你都對自己産生了懷疑:我真的有能力嗎?
你所定下的實施計劃,現在看來全部都不可行。即使是在成功的大路上,萬事俱備,衹欠東風,可讓你心煩的是“東風”怎麽也不來。自己本來想到東面闖蕩一番,生活卻迫使你不得不嚮西行。
生活突然間變得陌生了。你就像一個被上帝遺棄的孩子,一個人孤獨地工作着,無聊地生活着。時間在前行,事情總是不如你意,你開始感到無奈和迷茫,有時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於是,你學會了放棄和妥協。
曾經的狂熱和激情被殘酷的現實打得落荒而逃。你不明白,為什麽自己會過得如此狼狽?自己的條件這麽好,為什麽總沒有資格得到應有的機會?
慢慢地,你悟出,生活不是想象的那樣。原來是自己上了“幻想”的當。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則小故事。一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滿懷信心和憧憬地找工作,當他到某高級公司應聘的時候,老闆面試完,問他對工作有什麽要求。
這個男孩憑着自己有幾分能力,得意洋洋地說,我希望年薪10萬,一年中有一次公費出國的機會,公司還要用公費給我租房子。
老闆微微一笑,回答他,我一年薪水給你20萬,一年讓你公費出國兩次,還有公司送你一棟房子!
男孩驚喜地說,不會吧,這麽好,該不會是跟我開玩笑吧?
老闆哈哈一笑,是你先跟我開玩笑的!
很多20幾歲,特別是剛邁出校門的年輕人,都跟故事中的這個男孩一樣,對生活充滿了期待。不知不覺中卻發現,原來所有的期待都是一場玩笑。
年輕人之所以把生活想象得那麽順利,是因為他們的經歷不夠多,閱歷不夠深。總以為一切事物都是簡單而單純的。殊不知,這個社會是多麽的復雜和繁瑣,充滿機遇的同時又充滿了各種的艱辛和挑戰。
我並不是說“幻想”不好,也並不是要把事情想得多麽復雜。衹是,一不小心,我們就會上了“幻想”的當。
生活總是現實的,我們應該回到現實,做好迎接各種艱難和困苦的準備。衹有這樣,當我們處於睏境中時,內心才能平和,纔有一個好的心態去接受生活的挑戰,而不至於面對一點點坎坷就手足無措,駐足不前,對生活失望。
羅傑在上學的時候一直是老師寵愛的對象。無論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他各科成績都優異,而且他還是學生會的一名幹部。畢業前夕學校招聘會上的各個招聘單位,他都看不上。有幾個小公司挑中了他,他卻不屑一顧。他自信有學歷有能力,一定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可是拿着畢業證,到招聘會和招聘網上一連投了很多份簡歷,也面試了很多次,都被以沒有工作經驗而拒絶了。有幾個小公司願意聘用他,可他覺得太屈纔。
當初他鬥志昂揚地跟父母描繪自己的未來,沒想到現在卻事與願違,心裏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