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代序)
幾年前,當我準備接手做一本雜志時,夫人非常嚴肅地告誡我:你難道沒有聽說嗎?如果上帝想讓一個人下地獄,就派他去做雜志。對此,我頗不以為然。因為我聽說的是,上帝如果讓一個人上天堂,就會派他去做雜志,更何況派他做的是一本對普天下百姓健康和生命有益的雜志呢!
幾年後,我沒有下得地獄,也沒能上了天堂,而是和這本雜志一起活到了今天!
當然,既然活着,就不會停歇。
有朋友給了我一個提議:常看你們的雜志,實話講有不少內容相當精彩,專業說法叫"可讀性強"。何不把這些精彩內容重新編輯成書二次出版呢?那樣可以讓更多人受益啊!
於是,有了您面前翻開的這本書。這些文章雖然篇幅不長,內容也比較輕鬆,但很值得一讀,而且把幾十個健康故事放在一起集中讀,和當初我們在雜志上每月讀上一篇的效果不大一樣。
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社會的"星級"人士,明星演員、明星歌手、明星模特、明星主持,還有明星老師、明星作傢、明星專傢等等。相信很多讀者朋友對他們的風采比我都要熟悉。不過我敢肯定,他們在對待健康、享受生活、把握生命等方面的想法和做法,還是鮮為人知的。你在這本書裏能讀到他們在真實生活中散發出來的另一種熠熠光芒。
當年我們專訪於丹老師時,這"小妮子"還未走上央視《百傢講壇》,更沒有像現如今這樣紅到發紫。但是,您在這裏讀了她的這篇專訪就會發現,上不上《百傢講壇》,紅了紫了或是緑了,其實都是外界的主觀感受。於丹還是原來的本色,她的作風舉止絲毫沒有改變。她的知識水平、生活水平包括工作水平都沒有什麽明顯"提高"。她仍然可以自如地轉換於女兒、母親、妻子、老師、教授、院長、研究生導師、傳播專傢、國學講師和朋友等多重角色之間,衹是轉換的頻率不得不加快許多。當然,對我來說,還是有一點變化,就是比較難再像以前那樣可以自如地當面請教這位俠氣衝天的女老師了。
濮存昕老師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如果不是讀書裏這篇短文,你不會想到,這位萬人迷的"大帥哥",年過半百之後會成為一個"大算術傢"。他用理智的算盤,把生活輕鬆地減去加來,在世間紛繁中總能為自己騰出一片自由的天空。讀讀他的"減法生活"和"加法生活",我不僅認識到原來這簡單的加減法是我們一生的有效工具,而且如何加怎樣減,還真是藏有不少大道理,不修個一生半世的,還真不容易做呢!
文懷沙的名字估計時尚青年多數不太熟悉。他稱自己是"老頑童",而且相當老,現在的妙齡應該四十六七公歲。但很多媒體會告訴你,他老人傢可是我們的國寶級國學大師,號稱當代屈原。不過,這本書裏給他文字並不多,我會建議您認真讀一下,因為他給我們的教導字字是金,不可多讀。讀過之後,心胸會頓覺開闊。不信?請君一試。
還有朱軍,我們對過話的;李詠,一起做過節目的;鞏俐,從未謀過面的;薑昆,鄰居住一個院的,38位公衆知名人士,我並非都認識,您也不需要和他們有什麽瓜葛。但他們的健康故事,卻都是說的我們百姓人傢的普通生活。我們做媒體的經常討擾名人,無非是想藉他們的影響力,告訴大傢一些極通常的生活道理。喚起大傢的共鳴,也喚醒大傢對於生命的關註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便是我們常說的榜樣的力量!當然,通過這本書的出版,我也認識到另一種力量,就是纍積的力量。我之前確實沒有意識到,把幾年裏每月一篇的稿子,通過專業人士地集結,竟可以成為一本很有品讀價值的好書。
《藥物與人》執行社長 璧昭
幾年前,當我準備接手做一本雜志時,夫人非常嚴肅地告誡我:你難道沒有聽說嗎?如果上帝想讓一個人下地獄,就派他去做雜志。對此,我頗不以為然。因為我聽說的是,上帝如果讓一個人上天堂,就會派他去做雜志,更何況派他做的是一本對普天下百姓健康和生命有益的雜志呢!
幾年後,我沒有下得地獄,也沒能上了天堂,而是和這本雜志一起活到了今天!
當然,既然活着,就不會停歇。
有朋友給了我一個提議:常看你們的雜志,實話講有不少內容相當精彩,專業說法叫"可讀性強"。何不把這些精彩內容重新編輯成書二次出版呢?那樣可以讓更多人受益啊!
於是,有了您面前翻開的這本書。這些文章雖然篇幅不長,內容也比較輕鬆,但很值得一讀,而且把幾十個健康故事放在一起集中讀,和當初我們在雜志上每月讀上一篇的效果不大一樣。
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社會的"星級"人士,明星演員、明星歌手、明星模特、明星主持,還有明星老師、明星作傢、明星專傢等等。相信很多讀者朋友對他們的風采比我都要熟悉。不過我敢肯定,他們在對待健康、享受生活、把握生命等方面的想法和做法,還是鮮為人知的。你在這本書裏能讀到他們在真實生活中散發出來的另一種熠熠光芒。
當年我們專訪於丹老師時,這"小妮子"還未走上央視《百傢講壇》,更沒有像現如今這樣紅到發紫。但是,您在這裏讀了她的這篇專訪就會發現,上不上《百傢講壇》,紅了紫了或是緑了,其實都是外界的主觀感受。於丹還是原來的本色,她的作風舉止絲毫沒有改變。她的知識水平、生活水平包括工作水平都沒有什麽明顯"提高"。她仍然可以自如地轉換於女兒、母親、妻子、老師、教授、院長、研究生導師、傳播專傢、國學講師和朋友等多重角色之間,衹是轉換的頻率不得不加快許多。當然,對我來說,還是有一點變化,就是比較難再像以前那樣可以自如地當面請教這位俠氣衝天的女老師了。
濮存昕老師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如果不是讀書裏這篇短文,你不會想到,這位萬人迷的"大帥哥",年過半百之後會成為一個"大算術傢"。他用理智的算盤,把生活輕鬆地減去加來,在世間紛繁中總能為自己騰出一片自由的天空。讀讀他的"減法生活"和"加法生活",我不僅認識到原來這簡單的加減法是我們一生的有效工具,而且如何加怎樣減,還真是藏有不少大道理,不修個一生半世的,還真不容易做呢!
文懷沙的名字估計時尚青年多數不太熟悉。他稱自己是"老頑童",而且相當老,現在的妙齡應該四十六七公歲。但很多媒體會告訴你,他老人傢可是我們的國寶級國學大師,號稱當代屈原。不過,這本書裏給他文字並不多,我會建議您認真讀一下,因為他給我們的教導字字是金,不可多讀。讀過之後,心胸會頓覺開闊。不信?請君一試。
還有朱軍,我們對過話的;李詠,一起做過節目的;鞏俐,從未謀過面的;薑昆,鄰居住一個院的,38位公衆知名人士,我並非都認識,您也不需要和他們有什麽瓜葛。但他們的健康故事,卻都是說的我們百姓人傢的普通生活。我們做媒體的經常討擾名人,無非是想藉他們的影響力,告訴大傢一些極通常的生活道理。喚起大傢的共鳴,也喚醒大傢對於生命的關註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便是我們常說的榜樣的力量!當然,通過這本書的出版,我也認識到另一種力量,就是纍積的力量。我之前確實沒有意識到,把幾年裏每月一篇的稿子,通過專業人士地集結,竟可以成為一本很有品讀價值的好書。
《藥物與人》執行社長 璧昭
於 丹 三重角色演繹多彩人生
在大學講臺上,於丹絶對是一個讓學生着迷的老師;回到傢裏,她又成了一個感性十足的小女人,圍着老媽、老公和寶寶,一大傢人被她照顧得舒舒服服,開開心心;一轉身,她又跑到電視臺裏,做起了統攬全局的節目策劃;忙完工作,便又帶上她的一群"死黨",殺嚮郊外的農場莊園,玩得人仰馬翻就讓我們走近於丹,感受多重角色下的精彩人生!
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好演員
提到角色轉換,於丹興奮地說起她剛看過的一部美國大片《史密斯夫婦》。電影中,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扮演的史密斯夫婦在外人眼裏是一對令人羨慕的夫妻,他們傢境優越,夫妻恩愛。然而這一切都僅僅是假象而已,這夫婦二人都是受過專業訓練,身經百戰,殺人無數的職業殺手。他們各自效力於對立的兩個秘密組織,可能由於雙方都是偽裝技法高超的超級殺手,雖然同室而居七年有餘,但各自卻對對方的秘密身份知之甚少。而在一次執行刺殺任務中,夫婦二人恰好被同時指派去刺殺同一個目標,這使得二人為完成任務不得不同室操戈於是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夫妻對决
令於丹感興趣的是電影中的角色轉換,剛剛還是煮湯弄水、溫柔賢惠的家庭主婦,一轉身就變成了飛檐走壁、冷豔機警的職業殺手其實,身為大學教授的於丹也是一個角色轉換的高手,她對電影中的美女殺手所表達的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吧。
在於丹看來,女人的一生會有很多角色。首先,你要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這些都是你生命中的必然,是你成長到每一個人生階段時必然要承擔起來的角色,是由不得自己太多去選擇的,這些都屬於"第一角色"--家庭角色;然後,你要立足於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職業定位,或從政,或經商,或為人師,這些都屬於"第二角色"--職業角色;最後,我們還會有自己的"第三角色"--社交角色,你會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群,一個氣場,得到認同和提升,它遊離於你的日常生活軌道,是自我的外延和拓展,甚至驚變。
在大學講臺上,於丹絶對是一個讓學生着迷的老師;回到傢裏,她又成了一個感性十足的小女人,圍着老媽、老公和寶寶,一大傢人被她照顧得舒舒服服,開開心心;一轉身,她又跑到電視臺裏,做起了統攬全局的節目策劃;忙完工作,便又帶上她的一群"死黨",殺嚮郊外的農場莊園,玩得人仰馬翻就讓我們走近於丹,感受多重角色下的精彩人生!
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好演員
提到角色轉換,於丹興奮地說起她剛看過的一部美國大片《史密斯夫婦》。電影中,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扮演的史密斯夫婦在外人眼裏是一對令人羨慕的夫妻,他們傢境優越,夫妻恩愛。然而這一切都僅僅是假象而已,這夫婦二人都是受過專業訓練,身經百戰,殺人無數的職業殺手。他們各自效力於對立的兩個秘密組織,可能由於雙方都是偽裝技法高超的超級殺手,雖然同室而居七年有餘,但各自卻對對方的秘密身份知之甚少。而在一次執行刺殺任務中,夫婦二人恰好被同時指派去刺殺同一個目標,這使得二人為完成任務不得不同室操戈於是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夫妻對决
令於丹感興趣的是電影中的角色轉換,剛剛還是煮湯弄水、溫柔賢惠的家庭主婦,一轉身就變成了飛檐走壁、冷豔機警的職業殺手其實,身為大學教授的於丹也是一個角色轉換的高手,她對電影中的美女殺手所表達的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吧。
在於丹看來,女人的一生會有很多角色。首先,你要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這些都是你生命中的必然,是你成長到每一個人生階段時必然要承擔起來的角色,是由不得自己太多去選擇的,這些都屬於"第一角色"--家庭角色;然後,你要立足於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職業定位,或從政,或經商,或為人師,這些都屬於"第二角色"--職業角色;最後,我們還會有自己的"第三角色"--社交角色,你會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群,一個氣場,得到認同和提升,它遊離於你的日常生活軌道,是自我的外延和拓展,甚至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