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养生健康>> 尹璞 Yin P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男性心理健康必修课:男人那几天
  也许某天你会发觉你的员工不知道为什么工作时仿佛失去了平日雷厉风行的干劲,变得有些“不思进取”……也许某天你会发觉你身边的男性不知为什么,每个月总有几天控制不住地心情烦躁,动不动就发火,对任何事也提不起兴趣……他(们)到底是怎么啦?其实,这些现象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周期性地出现,就像女人的生理周期那样准时,我们称为男人的“那几天”。本书为读者阐释了男人“那几天”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危害、产生的根源,并为男人度过“那几天”期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全面、客观、独到、实用。女人们要学会体谅男人,老板要更加关爱男性员工……这是女人了解男人的指南,男人认识自己的明镜,是每一个关爱男性心理健康的最佳读物和馈赠礼物。
第1节:序(1)
  序
  我们每一个人都追求健康。但是,健康到底是什么?
  1946年6月19日至7月22日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WHO)61个国家代表签署的《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完满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这是最权威机构对健康作出的一个完整的定义。医学和健康行业更多应该关注到的是人而不是病。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又生活在自己的家庭和所熟悉的社会人群中,每个人自幼所接受的文化素养不同。医学心理学对医学的贡献就是强调医学必须重视理论,把人的心理放在医学理论的首要位置,也就是主宰人的行为是人的大脑,而人脑的高级功能不是别的恰恰是人的心理活动。每一项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是个人在一天生活中与周围人和事打交道时的事件所引起的,我们称之为"生活事件"。每一项生活事件从起始到结束都伴随他的知识、经验、情绪情感体验、积极运转的思维,做出判断、决策和必要的行动,达到问题的解决和事件的结束。也就是说个人在一天生活的进行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难,阻挡你前进的道路,必须运用你的智慧去推掉拦路石。生活事件是靠人的心理活动来运作的,如果每一项生活事件都能很好地化解了矛盾,就提高了自身的才干,增加了幸福感。人际关系同样是在健康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人生活在家庭、学校或工作环境中,整天都可能要与亲人、同学、同事或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产生各种"生活事件",在遭遇不同的生活事件所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称之为"心态",有些生活事件凭自己的知识、经验未花很多时间就能顺利地解决,心情感到愉悦,但是有些生活事件却正好相反,感到很棘手,有压力、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甚至紧张到不安的地步,影响了食欲和睡眠。可见医学的对象是具有丰富心理生活的人,而不仅仅是他躯体的疾病。
第2节:序(2)
  从德国学者威廉·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说明人的高级心理现象,使心理学脱离了哲学的范畴,进入了科学的行列,到现在,已经将近130个年头。我个人在抗日战争期间,从学医开始,进入医学心理学,从事心理学的研究、教学与实践,到现在,也差不多经历了这个年轻学科的一半历程,也目睹和经历了中国心理学起步、发展、受挫、再发展的几乎全部坎坷过程。很多人简单地说:中国心理学远远落后于西方。其实,这样说并不完全正确。从中国心理学界对中国特有文化,包括儒学、佛学、道家思想对心理的影响,到心理的社会性,到郭念峰教授提出的人性主义心理学,到悟践疗法,中国心理学界在对人性(区别于"兽性")、社会性、文化性方面的研究不仅独特,而且填补了西方心理学的缺陷。
  3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研究室承担了针刺麻醉的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中,我和郭念锋教授专门研究痛阈的生物周期节律。研究发现,人(不止是女人!)不仅都有生理节律,同时也有心理节律。我们提出了医学心理学的人性主义理论和整体健康理论,把周期节律性归纳到《心理健康水平十大标准》之中,并指出: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上和效率上都有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这种节律性不仅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当然,节律性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只要掌握了知识,顺遂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再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技巧,人的生理节律和心理节律不仅不会成为问题,反而能够成为我们把握生活节律、实现心理健康和身心全面健康的工具。
  读完《男人那几天》,我很有感叹。首先,它通俗易懂,没有抄来抄去的内容,发自内心,很像作者与读者放松、惬意的交谈。同时,内容很有科学性,也把文化、社会、人性的很多考虑融在其中,以科学为基础,但是,对人说话。而且,引用的案例既不猎奇,也不庸俗,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简单易懂、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技巧,相信对每一位读者都会很有帮助。科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局限于学者间的交流,更不是供奉在象牙塔里。科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它广泛普及,应用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帮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充实,帮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很高兴我读了这本书,也为自己和尹璞结下忘年之交感到高兴。
  祝每一位读者朋友健康、快乐!
  李心天
  2008.06.06
  【李心天,中国医学心理学泰斗,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研究室主任,原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
首页>> 文学论坛>> 养生健康>> 尹璞 Yin P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