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樊正倫教授講中醫文化與養生,已經講了七、八年了。大課堂 講,小聚會講,在北京講,到外地講,已不下數十次。他一直不願 聲張。這次是為了迎接北京奧運,要為緑色奧運添上一筆中國傳統 文化的亮色,纔應媒體的多次要求,講了兩次。
其實中醫歷來主張"上工治未病"。古來人們把醫生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工"就是高明的醫生;"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剛剛萌 發的疾病。"治未病"實際是中國古來一直堅持的預防為主的養生原 則。傳說我國古代名醫扁鵲有兩位兄長,大哥醫術最高,善治未病,二哥哥醫術次之,善治小病,惟扁鵲醫術較差,衹能診治重病,故扁鵲享有起死回生的聲譽,成了名醫。可見中醫養生不是什麽標新 立異的新說,而實實在在是我們老祖宗的傢傳。
樊教授之所以註重反復講解中醫養生,概因當今社會上,保健養生的誤區太多。在許多人的觀念中,總以為西方的東西科學性強,可以把諸多概念剖析得甚為詳盡。但卻不大瞭解我們的老祖宗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放在人類社會中,放在整體、運動、變化和相互關聯中,去觀察總結人的生命過程。
所以這個講座,不是在炫耀醫術,也不是尋醫問藥指南,而是講養生之理,講養生之道。能從根本道理上明白中醫是怎麽養生、怎麽治病,就一定會對自身如何保健、如何求醫有一個徹悟。讓更多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就會讓更多的人走上健康長壽之路。
樊教授出生於書香世傢,成長於紅旗之下,曾經是學校裏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也曾經在廣阔天地受到艱苦磨練。他以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孜孜不倦的刻苦精神和長期反復探索的臨床實踐,走上了治病救人的大醫之路。
能把深奧艱澀的中醫之理,講得如此明晰透徹,又如此生動通俗是很不容易的。這源於樊教授的厚積薄發,更源於他不計個人名利,衹為造福社會的精誠醫德。他能不顧自身傷痛,堅持出診;他能傾心帶徒,毫無保留;當他面對疑難頑癥,一時拿不準時,他不會顧及臉面,敷衍塞責,而是坦誠相告,再行探索;他鄭重叮囑平心堂中醫門診部的工作人員:"治好了的可以不告訴我,但沒治好的一定要告訴我。"正因為他坦坦蕩蕩做人,瀟瀟灑灑做事,正因為他把誠字貫通始終,他的講座纔令人信服,纔有了強烈的感染力。
城市出版社的同志用很短的時間就將樊教授的講座整理出來了,體現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也看出了他們的誠信和傳播真理的急迫心情。這比在封面赫然印着"樊正倫主講",裏面卻沒有一句是樊教授所講的偽書,不知要好多少倍了。正因為如此,我願為之寫序,也願為之證明,這部書中沒有一句不是樊教授所講。讀者大可放心購閱。
是為序。
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
張曉彤
2008年8月1日
樊正倫教授講中醫文化與養生,已經講了七、八年了。大課堂 講,小聚會講,在北京講,到外地講,已不下數十次。他一直不願 聲張。這次是為了迎接北京奧運,要為緑色奧運添上一筆中國傳統 文化的亮色,纔應媒體的多次要求,講了兩次。
其實中醫歷來主張"上工治未病"。古來人們把醫生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工"就是高明的醫生;"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剛剛萌 發的疾病。"治未病"實際是中國古來一直堅持的預防為主的養生原 則。傳說我國古代名醫扁鵲有兩位兄長,大哥醫術最高,善治未病,二哥哥醫術次之,善治小病,惟扁鵲醫術較差,衹能診治重病,故扁鵲享有起死回生的聲譽,成了名醫。可見中醫養生不是什麽標新 立異的新說,而實實在在是我們老祖宗的傢傳。
樊教授之所以註重反復講解中醫養生,概因當今社會上,保健養生的誤區太多。在許多人的觀念中,總以為西方的東西科學性強,可以把諸多概念剖析得甚為詳盡。但卻不大瞭解我們的老祖宗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放在人類社會中,放在整體、運動、變化和相互關聯中,去觀察總結人的生命過程。
所以這個講座,不是在炫耀醫術,也不是尋醫問藥指南,而是講養生之理,講養生之道。能從根本道理上明白中醫是怎麽養生、怎麽治病,就一定會對自身如何保健、如何求醫有一個徹悟。讓更多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就會讓更多的人走上健康長壽之路。
樊教授出生於書香世傢,成長於紅旗之下,曾經是學校裏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也曾經在廣阔天地受到艱苦磨練。他以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孜孜不倦的刻苦精神和長期反復探索的臨床實踐,走上了治病救人的大醫之路。
能把深奧艱澀的中醫之理,講得如此明晰透徹,又如此生動通俗是很不容易的。這源於樊教授的厚積薄發,更源於他不計個人名利,衹為造福社會的精誠醫德。他能不顧自身傷痛,堅持出診;他能傾心帶徒,毫無保留;當他面對疑難頑癥,一時拿不準時,他不會顧及臉面,敷衍塞責,而是坦誠相告,再行探索;他鄭重叮囑平心堂中醫門診部的工作人員:"治好了的可以不告訴我,但沒治好的一定要告訴我。"正因為他坦坦蕩蕩做人,瀟瀟灑灑做事,正因為他把誠字貫通始終,他的講座纔令人信服,纔有了強烈的感染力。
城市出版社的同志用很短的時間就將樊教授的講座整理出來了,體現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也看出了他們的誠信和傳播真理的急迫心情。這比在封面赫然印着"樊正倫主講",裏面卻沒有一句是樊教授所講的偽書,不知要好多少倍了。正因為如此,我願為之寫序,也願為之證明,這部書中沒有一句不是樊教授所講。讀者大可放心購閱。
是為序。
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
張曉彤
2008年8月1日
第一章 同大自然和諧共存纔是養生之道
瞭解中醫,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人體好比社會,好人和壞人是相對存在的。社會秩序正常的時候,有幾個毛賊也沒有關係,整體的秩序能壓製住他,但當社會秩序大亂,警察也變成小偷的時候,那這個社會可能就要垮了。
養生這個課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比如今天你生氣了,生氣後頭昏、腦脹、不想吃東西。到醫院去檢查,醫生卻告訴你什麽毛病都沒有,但是你確實很不舒服。這時候你去找一個老中醫,告訴他自己現在頭也疼、嘴也苦、怒氣滿胸,能不能給我看看病。老中醫給你號完脈以後,他肯定要告訴你,你肝氣瘀滯,應該吃點舒肝解鬱的藥。如果你聽了他的話吃了藥,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可能很快就會消失了。
中醫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規律
怎麽看待這個問題呢?我認為,西醫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是檢查你的客觀指標,當你有了器質性改變的時候,他就說你有病了。殊不知道,在器質性改變之前,有一個漫長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積纍過程中,當指標沒有改變,或者是沒有完全改變的時候,西醫就告訴你沒病。等真正把"帽子"給你戴上了,你要再想去掉這個"帽子"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建議讀者,定期體檢衹是註意健康的一個方面,自己隨時註意身體感覺的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不要衹相信醫生,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當自己覺得有點不舒服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地請有經驗的中醫來調整。
很多人說,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得很先進了,而中醫一講就是很抽象的陰陽五行,很不科學,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們今天要想弄清中醫學的養生到底是怎麽回事,首先應該瞭解中醫到底是一門什麽樣的學問,它是在怎樣治病等這些問題。為什麽要這麽說呢?
西醫學所看到的病,是用什麽來做參照係數呢?是檢查指標。不管是感冒還是其他疾病,西醫都要通過檢查,來確認你到底發生了什麽樣的病理改變。那麽中醫看病拿什麽來做參照係呢?是天、地、人,因為中醫研究的不是病,而是人的生命規律。
生病的根本原因是身體內的環境變化了
我們每天上班坐公共汽車也好,坐地鐵也好,在我們呼吸道裏,恐怕什麽細菌病毒都有。為什麽?因為人生活在自然環境裏,吃的是自然的飯,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氣,喝的是自然的水。大自然給我們生存的權力,也給細菌、病毒同樣擁有生命的權力。存在就是合理的。
大傢都度過了2003年談"SARS"色變的時候,不管是過去的"SARS",還是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禽流感,它們都不是外星人嚮地球發起的細菌戰。這種致病因子和人類不知道共存了多少年,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過程裏,它們和我們同步發展,甚至比我們還早。但是在平常的時候,我們為什麽不得病?我認為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從人類開始認識到病毒和細菌,到2003年以前的這一歷史階段裏面,它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沒有發展起來。為什麽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大自然沒有給它發展的條件。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個人和致病因子可以處於一種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活你的,它活它的,各自相安無事。但是,如果你外受風、寒、暑、濕、燥、火,內受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影響,即中醫上講的"六邪"和"七情",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異常變化,使得你身體內部的條件改變了,給了這個致病因子以發展的條件,那它就從10個嚮100個、1000個發展下去了……這時,你就進入了疾病的狀態,因為它已經開始危害你的健康了。
知道這個原理,我們人類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比如癌癥。說起癌細胞對於我們人體的影響,舉個例子來說,就像我們的社會環境,好人和壞人是相對存在的,"水至清則無魚",水過於清澈的時候連魚都養不活,那麽當社會秩序很正常的時候,有幾個毛賊沒關係,他們不會興風作浪,因為你的整體狀態是好的,足以控製這幾個毛賊,不讓他們發展起來。
反之,整個社會秩序都亂了,警察全變成小偷了,那壞人就會發展起來,當他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就大亂了,我們說的癌癥也就表現出來了。
因此,中醫認為很重要的一個病因是你自身的狀態是不是給致病因子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這個致病因子在你這是致病因子,但是在整個大自然的環境裏,它一定有它的作用。如果它一點作用都沒有,用不着人類消滅它,大自然就把它消滅了。所以說,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如果我們把身體維持在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下,即"陰平陽秘"的狀態,致病因子就無法使你的身體生病。
中藥不殺病菌為什麽還能治病?
2000年,包括我女兒在內的400多名小學生集體食物中毒,學校附近的醫院都被住院的學生擠滿了,我沒有讓我女兒去醫院打點滴,衹是給她煮了一鍋緑豆湯,結果她第二天就全好了,緑豆肯定殺不死細菌病毒,但可以打掉體內的濕熱,濕熱沒有了,病菌自然就消退了。
西方人對生命規律的認識離東方人的認識還差得很遠,這也體現在對疾病的治療上面。
你到醫院去治病或檢查身體,就會發現,現代醫學的一切檢查,都緊緊地圍繞着要找到這個致病因子是什麽。用我們現在最時髦的例子講,就是要消滅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就得找到"薩達姆"在哪兒,"希特勒"在哪兒。找到它,然後再看看我們武器庫裏面,有沒有能夠殺死它的。如果有,醫生就不害怕了,因為把這個武器拿出來肯定能把它殺死。西醫認為把這個東西殺死了,你的疾病就好了,這是我們現代醫學的一個理念。
瞭解中醫,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人體好比社會,好人和壞人是相對存在的。社會秩序正常的時候,有幾個毛賊也沒有關係,整體的秩序能壓製住他,但當社會秩序大亂,警察也變成小偷的時候,那這個社會可能就要垮了。
養生這個課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比如今天你生氣了,生氣後頭昏、腦脹、不想吃東西。到醫院去檢查,醫生卻告訴你什麽毛病都沒有,但是你確實很不舒服。這時候你去找一個老中醫,告訴他自己現在頭也疼、嘴也苦、怒氣滿胸,能不能給我看看病。老中醫給你號完脈以後,他肯定要告訴你,你肝氣瘀滯,應該吃點舒肝解鬱的藥。如果你聽了他的話吃了藥,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可能很快就會消失了。
中醫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規律
怎麽看待這個問題呢?我認為,西醫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是檢查你的客觀指標,當你有了器質性改變的時候,他就說你有病了。殊不知道,在器質性改變之前,有一個漫長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積纍過程中,當指標沒有改變,或者是沒有完全改變的時候,西醫就告訴你沒病。等真正把"帽子"給你戴上了,你要再想去掉這個"帽子"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建議讀者,定期體檢衹是註意健康的一個方面,自己隨時註意身體感覺的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不要衹相信醫生,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當自己覺得有點不舒服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地請有經驗的中醫來調整。
很多人說,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得很先進了,而中醫一講就是很抽象的陰陽五行,很不科學,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們今天要想弄清中醫學的養生到底是怎麽回事,首先應該瞭解中醫到底是一門什麽樣的學問,它是在怎樣治病等這些問題。為什麽要這麽說呢?
西醫學所看到的病,是用什麽來做參照係數呢?是檢查指標。不管是感冒還是其他疾病,西醫都要通過檢查,來確認你到底發生了什麽樣的病理改變。那麽中醫看病拿什麽來做參照係呢?是天、地、人,因為中醫研究的不是病,而是人的生命規律。
生病的根本原因是身體內的環境變化了
我們每天上班坐公共汽車也好,坐地鐵也好,在我們呼吸道裏,恐怕什麽細菌病毒都有。為什麽?因為人生活在自然環境裏,吃的是自然的飯,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氣,喝的是自然的水。大自然給我們生存的權力,也給細菌、病毒同樣擁有生命的權力。存在就是合理的。
大傢都度過了2003年談"SARS"色變的時候,不管是過去的"SARS",還是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禽流感,它們都不是外星人嚮地球發起的細菌戰。這種致病因子和人類不知道共存了多少年,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過程裏,它們和我們同步發展,甚至比我們還早。但是在平常的時候,我們為什麽不得病?我認為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從人類開始認識到病毒和細菌,到2003年以前的這一歷史階段裏面,它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沒有發展起來。為什麽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大自然沒有給它發展的條件。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個人和致病因子可以處於一種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活你的,它活它的,各自相安無事。但是,如果你外受風、寒、暑、濕、燥、火,內受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影響,即中醫上講的"六邪"和"七情",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異常變化,使得你身體內部的條件改變了,給了這個致病因子以發展的條件,那它就從10個嚮100個、1000個發展下去了……這時,你就進入了疾病的狀態,因為它已經開始危害你的健康了。
知道這個原理,我們人類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比如癌癥。說起癌細胞對於我們人體的影響,舉個例子來說,就像我們的社會環境,好人和壞人是相對存在的,"水至清則無魚",水過於清澈的時候連魚都養不活,那麽當社會秩序很正常的時候,有幾個毛賊沒關係,他們不會興風作浪,因為你的整體狀態是好的,足以控製這幾個毛賊,不讓他們發展起來。
反之,整個社會秩序都亂了,警察全變成小偷了,那壞人就會發展起來,當他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就大亂了,我們說的癌癥也就表現出來了。
因此,中醫認為很重要的一個病因是你自身的狀態是不是給致病因子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這個致病因子在你這是致病因子,但是在整個大自然的環境裏,它一定有它的作用。如果它一點作用都沒有,用不着人類消滅它,大自然就把它消滅了。所以說,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如果我們把身體維持在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下,即"陰平陽秘"的狀態,致病因子就無法使你的身體生病。
中藥不殺病菌為什麽還能治病?
2000年,包括我女兒在內的400多名小學生集體食物中毒,學校附近的醫院都被住院的學生擠滿了,我沒有讓我女兒去醫院打點滴,衹是給她煮了一鍋緑豆湯,結果她第二天就全好了,緑豆肯定殺不死細菌病毒,但可以打掉體內的濕熱,濕熱沒有了,病菌自然就消退了。
西方人對生命規律的認識離東方人的認識還差得很遠,這也體現在對疾病的治療上面。
你到醫院去治病或檢查身體,就會發現,現代醫學的一切檢查,都緊緊地圍繞着要找到這個致病因子是什麽。用我們現在最時髦的例子講,就是要消滅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就得找到"薩達姆"在哪兒,"希特勒"在哪兒。找到它,然後再看看我們武器庫裏面,有沒有能夠殺死它的。如果有,醫生就不害怕了,因為把這個武器拿出來肯定能把它殺死。西醫認為把這個東西殺死了,你的疾病就好了,這是我們現代醫學的一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