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到外说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系列)
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命观音
自从矢志研习中医以来,我一直在两种不同身份之间转换。一方面,作为中医学院的一名教师,我要教书育人,传授给学生以治病救人之术;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中医,我要给病人看病。这种生活,虽然忙碌,但很充实。感谢这种经历,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也感觉到人们对健康存在着普遍的误区,很多疾病原本是可以避免和自己治疗的,可是很多病人不是轻易将自己交给了疾病,就是交给了医生,而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
“求医不如求己”,这是中里巴人在其同名畅销书《求医不如求己》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只要能积极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人体这个智能系统就可以通过调节自身,修复受损的机体,恢复身体的和谐。他说的其实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中医对治病,有一个说法——“三分治,七分养”,意思是说,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地依赖于患者的自我调养。这个说起来有些复杂,然而中里巴人先生却从佛家“求人不如求己”的故事里化来一句“求医不如求己”,就把它生动、形象地总结出来了,诚可谓举重若轻,真让人佩服。弘扬国医,中里巴人先生厥功甚伟,实为同道楷模,亦是吾辈研习中医的幸运。近些年来,中医式微,一些人对中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解,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医在传承过程中过于学术化和现代化,普通百姓虽然认为中医十分有效、省钱,但是只能求助于医生,很难自己动手自疗,以致中医被许多人误解为只能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圣人之学”,这其实偏离了中医的正常发展轨道。诚然,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绝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玄学。中医是道,是人人都可以修习的学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之中处处有中医,举手投足皆可治百病。比如,淋雨感冒了喝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有人昏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掐人中,等等,都是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只是人们习以为常,意识不到那就是中医罢了。
多年的行医、教学经历,让我越来越明白,中医是一门人人都可修炼的学问,昔神农尝百草而得中药,华佗民间行医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中医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必将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发挥中医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大道,任何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做法最终只能导致中医的消亡。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立地成佛,成为自己的救命观音。这才是中医的医魂。
求医不如求己,就是要求生病了我们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学会正确使用人体,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大多数疾病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只要找到了它产生的根源,通过改变自身,就能从根子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特别是慢性病,如果治疗得不干净、不彻底,再度复发时甚至会一命呜呼。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生病:既不能掉以轻心,把小病酿成大病;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治治停停,为将来埋下隐患;更不能讳疾忌医,以至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为了健康,有时我们甚至要学会适当地生点小病,以提高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挖掘人体自愈的潜能,运用大脑,放开眼光,智慧应对,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自疗方案。具体地说来,就是掌握自疗的两大法宝——食疗和经络。
食物是我们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保证。人活一世,怎么能没有食物呢?生病了要想快速痊愈,光靠药物,单枪匹马孤军奋战那可不行,我们还需要食物配合协同作战。而且,食物本来就是药物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药以食为本。”故有药食同源之说,然而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药物是有偏性的,其治病的途径就是以偏救弊,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定对人体有所伤害。故《黄帝内经》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食物调养,不但不会产生药物的副作用,而且能使身体恢复元气,快速痊愈。尤其是对体弱的人来说,食疗更是首选的治疗方案。而在生活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适宜我们身体的超级食物,更可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大蒜进城,医生关门”等民间谚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命观音
自从矢志研习中医以来,我一直在两种不同身份之间转换。一方面,作为中医学院的一名教师,我要教书育人,传授给学生以治病救人之术;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中医,我要给病人看病。这种生活,虽然忙碌,但很充实。感谢这种经历,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也感觉到人们对健康存在着普遍的误区,很多疾病原本是可以避免和自己治疗的,可是很多病人不是轻易将自己交给了疾病,就是交给了医生,而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
“求医不如求己”,这是中里巴人在其同名畅销书《求医不如求己》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只要能积极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人体这个智能系统就可以通过调节自身,修复受损的机体,恢复身体的和谐。他说的其实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中医对治病,有一个说法——“三分治,七分养”,意思是说,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地依赖于患者的自我调养。这个说起来有些复杂,然而中里巴人先生却从佛家“求人不如求己”的故事里化来一句“求医不如求己”,就把它生动、形象地总结出来了,诚可谓举重若轻,真让人佩服。弘扬国医,中里巴人先生厥功甚伟,实为同道楷模,亦是吾辈研习中医的幸运。近些年来,中医式微,一些人对中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解,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医在传承过程中过于学术化和现代化,普通百姓虽然认为中医十分有效、省钱,但是只能求助于医生,很难自己动手自疗,以致中医被许多人误解为只能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圣人之学”,这其实偏离了中医的正常发展轨道。诚然,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绝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玄学。中医是道,是人人都可以修习的学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之中处处有中医,举手投足皆可治百病。比如,淋雨感冒了喝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有人昏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掐人中,等等,都是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只是人们习以为常,意识不到那就是中医罢了。
多年的行医、教学经历,让我越来越明白,中医是一门人人都可修炼的学问,昔神农尝百草而得中药,华佗民间行医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中医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必将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发挥中医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大道,任何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做法最终只能导致中医的消亡。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立地成佛,成为自己的救命观音。这才是中医的医魂。
求医不如求己,就是要求生病了我们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学会正确使用人体,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大多数疾病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只要找到了它产生的根源,通过改变自身,就能从根子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特别是慢性病,如果治疗得不干净、不彻底,再度复发时甚至会一命呜呼。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生病:既不能掉以轻心,把小病酿成大病;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治治停停,为将来埋下隐患;更不能讳疾忌医,以至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为了健康,有时我们甚至要学会适当地生点小病,以提高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挖掘人体自愈的潜能,运用大脑,放开眼光,智慧应对,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自疗方案。具体地说来,就是掌握自疗的两大法宝——食疗和经络。
食物是我们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保证。人活一世,怎么能没有食物呢?生病了要想快速痊愈,光靠药物,单枪匹马孤军奋战那可不行,我们还需要食物配合协同作战。而且,食物本来就是药物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药以食为本。”故有药食同源之说,然而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药物是有偏性的,其治病的途径就是以偏救弊,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定对人体有所伤害。故《黄帝内经》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食物调养,不但不会产生药物的副作用,而且能使身体恢复元气,快速痊愈。尤其是对体弱的人来说,食疗更是首选的治疗方案。而在生活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适宜我们身体的超级食物,更可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大蒜进城,医生关门”等民间谚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药物也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以往人们往往片面地理解了扁鹊这句话的意思,把“药”仅仅理解为草药,这是错误的。扁鹊是什么人?上古的神医,据说一眼能看到人的五脏六腑里去,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擅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他会说救命仅能依靠草药的话吗?作为精通针灸的名医,扁鹊常能起死回生,获得奇效,他不仅擅用草药,更是能够充分利用人体的内药——经络。经络穴位就是我们随身携带的药囊,它帮助我们调节身体的机能,维持气血的运行。《黄帝内经》就特别推崇经络穴位,讲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贮藏人的元气,说它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气化血,运输着机体活动所需的气血能量,使脏腑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活动。因此,它的作用是不能小觑的。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疏通阻塞的经络,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比如刺激足三里可以治疗便秘,昏厥了掐人中就可以醒过来,按摩膻中穴可以疏肝解郁,让人心情高兴起来……非但如此,一旦身体遭受外邪侵犯,经络会第一个奋起抵抗,担当起“保家卫国”的职责。比如生病的时候,人体的某处会发红,会出现皮疹,会结节,这就是经络穴位在奋起保护身体,不受更大的侵害。就像一位随身携带的御医,经络随时提醒我们,身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应该按摩哪个穴位驱走疾病,经络保佑我们每个人长命百岁。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善于运用食疗、经络疗法自我调养的病人,比别的病人康复得都快,能够尽早出院,省去一大笔医疗费;而那些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对药物过分依赖的病人,身体恢复得十分缓慢。而且长期服用药物,身体对药物产生了抵抗,不得不又依赖于新的特效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病人长期出不了院的原因。殊不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一切的治疗手段都是通过排除人体修复系统的障碍,来提高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治疗的方法不是中止疾病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该完成的工作。也就说,医生所做的不过是局部的修缮,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体的自我修复。
人体是一个完善的智能系统,没有人能够否认人体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在疾病面前,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有效运用这种能力抵抗疾病吗?恐怕大多数人都不能吧。其实也不是不能,而是不知道如何运用。自我修复能力就跟人的潜质一样,必须把它激发出来,才能显示出人的潜力和天赋,如果你不用它,它就一直沉睡不醒,那么一辈子也就湮没无闻了。有天赋,却不知自用,顶多一辈子平平淡淡而已;而身体有良药万千,而不知使用,问题可就严重了,甚至可能因此丧失性命。那有没有激发人体潜能的办法呢?有。这就是“食疗+经络”的保养大法。这是两种十分简便的保养方法,简单易行,务实有效,长期坚持使用,不但可以祛病强身,还可以防病于未然,保佑我们平平安安活到天年。
这本小书,就是基于上述理念写成的。如果大家读后,疾病能减少一分,健康能增加两分,也算是达到了我写此书的目的,为弘扬中医尽了一点微薄之力。最后祝天下人都成彭祖,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救命观音。
王礼凤
2008年6月30日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疏通阻塞的经络,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比如刺激足三里可以治疗便秘,昏厥了掐人中就可以醒过来,按摩膻中穴可以疏肝解郁,让人心情高兴起来……非但如此,一旦身体遭受外邪侵犯,经络会第一个奋起抵抗,担当起“保家卫国”的职责。比如生病的时候,人体的某处会发红,会出现皮疹,会结节,这就是经络穴位在奋起保护身体,不受更大的侵害。就像一位随身携带的御医,经络随时提醒我们,身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应该按摩哪个穴位驱走疾病,经络保佑我们每个人长命百岁。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善于运用食疗、经络疗法自我调养的病人,比别的病人康复得都快,能够尽早出院,省去一大笔医疗费;而那些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对药物过分依赖的病人,身体恢复得十分缓慢。而且长期服用药物,身体对药物产生了抵抗,不得不又依赖于新的特效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病人长期出不了院的原因。殊不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一切的治疗手段都是通过排除人体修复系统的障碍,来提高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治疗的方法不是中止疾病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该完成的工作。也就说,医生所做的不过是局部的修缮,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体的自我修复。
人体是一个完善的智能系统,没有人能够否认人体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在疾病面前,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有效运用这种能力抵抗疾病吗?恐怕大多数人都不能吧。其实也不是不能,而是不知道如何运用。自我修复能力就跟人的潜质一样,必须把它激发出来,才能显示出人的潜力和天赋,如果你不用它,它就一直沉睡不醒,那么一辈子也就湮没无闻了。有天赋,却不知自用,顶多一辈子平平淡淡而已;而身体有良药万千,而不知使用,问题可就严重了,甚至可能因此丧失性命。那有没有激发人体潜能的办法呢?有。这就是“食疗+经络”的保养大法。这是两种十分简便的保养方法,简单易行,务实有效,长期坚持使用,不但可以祛病强身,还可以防病于未然,保佑我们平平安安活到天年。
这本小书,就是基于上述理念写成的。如果大家读后,疾病能减少一分,健康能增加两分,也算是达到了我写此书的目的,为弘扬中医尽了一点微薄之力。最后祝天下人都成彭祖,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救命观音。
王礼凤
2008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