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养生健康>> 洪昭光 Hong Zhaogu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39年)
我眼裏的健康人生
  古往今來,健康、幸福、長壽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美好理想,但是無數的偏方、驗方、秘方、仙方試過了;無數的滋補品、保健品,“天天驚喜……”“無效退款……”“還你一個健康的……”用過了,都收效甚微,或者適得其反。那麽,問題在哪裏呢?健康長壽怎樣得來呢?
第1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
  第一講 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
  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健康的體魄
  第一節 健康的四大基石
  近年,國際科學界提出了一個口號:公衆理解科學、科學引領生活。這裏的科學理念指的是1992年維多利亞宣言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這4句話16個字,能使高血壓發病率減少55%,腦卒中、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從整體說,可使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減少一半以上,並可使生活質量大大提高,而花費在健康保健上的費用不及醫療費用的1/10。因此,健康生活方式雖然很簡單,但效果非常大。
  一、健康四大基石的核心——適者有壽
  古往今來,健康、幸福、長壽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美好理想,但是無數的偏方、驗方、秘方、仙方試過了;無數的滋補品、保健品,“天天驚喜……”“無效退款……”“還你一個健康的……”用過了,都收效甚微,或者適得其反。那麽,問題在哪裏呢?健康長壽怎樣得來呢?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為什麽物質豐富了,吃穿不愁了,生活小康了,但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反而增多了,發病也更早了?許多人即使未得病,也是處於“亞健康”;即使不屬於“亞健康”,心情也是灰蒙蒙的,不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自由自在的。特別是兒童肥胖、高血壓,患了成人病;青年動脈硬化,血栓形成,患了老年病。提前得病,提前衰老,“亞健康”倒成了普遍現象、流行病。
  四大基石的核心是什麽呢?核心就是古人說的“適者有壽”。“適”指適度、適當、適應。適度是凡事不過分,不過激,不走極端;適當是指把握好事物與環境之間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關係;適應是指隨着外界環境變化,自身也要跟着相應變化,即與時俱進。比如合理膳食,關鍵是合理;適量運動,關鍵是適量。膳食與運動都是健康必需,但又都是“雙刃劍”。心理平衡,關鍵是平衡。這種平衡並非心如枯井,更非麻木不仁,而是一種理性的平衡,智慧的平衡。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但切勿大喜大悲、大驚大恐。不然,芝麻大的事就勃然大怒,造成心梗、腦出血,將會遺恨終生。
  “適”字,不僅對個人健康有用,而且對治傢、治國也一樣有用。裏根總統上臺時的國情咨文裏引用了老子“道德經”的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雖然衹有7個字,卻藴含着深刻的哲學道理,即世間萬物,大到治國,小到烹魚,都是一個道理即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度”,則身心健康,國泰民安。反之,則寬嚴皆誤,四面楚歌。
  “適”字的本質就是辯證法,一位智者說過:學好哲學,受用終生。哲學是做人、做事、修身、齊傢、健康、幸福、長壽的第一法寶。
  二、四大基石之合理膳食
  合理的膳食可以讓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血黏度不黏也不稀。
  合理膳食,要講可以講一本書10萬字,我把它精練成10個字“一、二、三、四、五;紅、黃、緑、白、黑”,在這個基礎上現在又簡化了,就8個字:“什麽都吃,適可而止。”
  一袋牛奶強壯一個民族
  “一”指的是每天喝一袋牛奶,為什麽呢?東方人以素食為主的膳食習慣有很多優點,但也有些缺點——鈣太少,因此,中國人多數缺鈣。缺鈣會導致什麽結果呢?3個結果。鈣一少,容易造成骨痛、龜背、骨折。第一骨痛,缺鈣的人骨質疏鬆、骨質增生、腿疼發麻、小腿抽筋,反正渾身疼;第二龜背,越活越矮,越活越萎縮,歲數越大,個子越矮;第三骨折,稍微一動就骨折,一摔骨頭就斷,這種事太多了。有一個老年病人先是咳嗽時感到胸部很疼,最後不咳也疼,一照片子,把放射科醫生嚇了一跳,光是咳嗽就咳斷了3根肋骨。後來住院,由於行動不方便,翻不了身,護士幫他翻身,啪,又斷了一根肋骨,一共斷了4根肋骨。全身骨頭都鬆了。還有一個女同志下樓梯,最後一個臺階滑了一下,用手一撐,橈骨、尺骨雙骨折,尾骨也斷了。
  咱們中國人大多數都缺鈣,缺多少鈣呢?一個人每天需要800毫剋鈣,而我們的伙食裏僅有500毫剋,不足的300毫剋需要每天補充一袋牛奶,250毫升牛奶正好補充300毫剋鈣。牛奶從什麽時候開始喝呢?從1歲開始。喝到什麽時候呢?終生喝奶。歐美很多人高大健康,和他們喝奶喝得多很有關係。
  最典型的是日本,1937年侵略中國時的日本人,個子矮、羅圈腿。現在變了,同齡的中小學生對比,日本孩子平均身高超過了北京孩子,比廣東、福建孩子高得更多。原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日本政府給中小學生每人每天負責供應一袋牛奶,結果就這麽一袋牛奶,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高,一代比一代壯,現在超過了中國人。
第2節:現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2)
  牛奶什麽時候喝好呢?睡覺前。特別是對於孩子,他長個子,不在白天,夜間入睡1小時後,生長激素開始分泌,4小時後分泌最多,所以睡覺前喝牛奶對孩子的好處多。
  我們很多人說一喝牛奶就拉稀,那怎麽辦呢?你可以試試喝酸奶。要是不愛喝酸奶怎麽辦?喝豆漿。可是要喝兩袋,因為豆漿裏含的鈣是牛奶的一半。那還有人說,我牛奶不喝、酸奶不喝、豆漿我也不愛喝,怎麽辦?那很簡單,你就等着受罪吧!
  250~400剋碳水化合物
  “二”是指每日攝入250~400剋碳水化合物,也就是5兩~8兩的主食。
  這5兩~8兩不是固定的,因每個人的勞動量、體重、性別、年齡而異。比如民工他幹活挺重,一天要吃1斤半;有些女同志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輕,不用5兩,3、4兩就夠了。調控主食可以調控體重,這是最好的辦法。現在減肥藥很多,什麽減肥霜、減肥藥、減肥噴霧劑、減肥褲腰帶……太多了。實際上,不用這麽減肥,調控主食加適量運動是最好的。
  3~4份高蛋白
  合理膳食中的“三”就是指每天進食3~4份高蛋白食物。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4份就好,不多不少。
  1份高蛋白相當於50剋瘦肉或者1個大雞蛋,或者100剋豆腐,或者100剋魚、蝦,或者100剋雞鴨鵝肉,或者25剋黃豆。一天3份。比如說我今天早上吃1個荷包蛋,中午我準備吃1份肉片苦瓜,晚上吃1份豆腐和2兩魚,這樣一天3~4份蛋白不多也不少。
  人體蛋白越多,死得越快,為什麽呢?很多氨基酸從尿裏排出,影響腎髒,蛋白過多,消化不良,造成腸道毒素太多。蛋白太少也不行,少林寺的海燈法師60多歲還練“一指禪”,但蛋白營養不良,消瘦,得了帕金森氏綜合徵,後來靜脈點滴氨基酸,治好出院後他闢𠔌,不吃不喝,最後營養不良去世。
  那麽,什麽蛋白質最好?魚類蛋白質好,它有明確的預防動脈硬化作用。吃魚的地方,例如美國阿拉斯加、我國舟山群島,居民吃魚越多,動脈越軟,得冠心病、腦血栓的越少。植物蛋白以什麽最好呢?黃豆蛋白。它不但是健康食品,還有一定程度的降膽固醇作用和防癌作用,對婦女還特別好,能減輕更年期綜合徵。
  牢記四句話
  合理膳食中的“四”就是4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為維持全面均衡的營養,應粗細糧搭配,單吃粗糧或單吃細糧,都不能維持全面的營養。粗細糧搭配,一個星期吃三四次粗糧,棒子面、老玉米、紅薯這些粗糧搭配營養最合適,有明顯的蛋白質互補作用,能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還有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的互補效益。
  吃過多甜食對健康不利。據我國10個南北城市人群9年前瞻性研究,分別每日平均多吃50剋肉、蛋或糕點,則血膽固醇分別平均升高9毫剋/分升、31毫剋/分升和22毫剋/分升。可見蛋類對膽固醇影響最大,糕點次之,肉類最小。根據實際調查,我國人群食糖消耗量遠低於西方國傢,目前尚未達到“過食”程度。
  “三四五頓”是指每天吃飯的次數,即在總量控製下,少食多餐。僅僅少量多餐這一飲食習慣本身,就可以相當有效地預防糖尿病、高血脂。在每日攝取量不變的情況下,早、中餐比例大,有利於降血脂、減體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則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動幅度及胰島素分泌幅度變化趨緩。對於超重者,應當早餐占40%,午餐占40%,晚餐占20%,有助於降血脂減肥。
  最後是“七八分飽”,吃飯七八分飽是最好的習慣,因為要留二三分底,千萬不要吃得太飽。請大傢無論如何記得吃飯一定要七八分飽,記住這一句話就可以延年益壽,這句話非常重要。
  500剋新鮮蔬菜和水果
  合理膳食中的“五”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每日進食500剋新鮮蔬菜和水果。營養學家建議:每日進食400剋蔬菜和100剋水果。
  新鮮蔬菜和水果除了可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之外,業已證明其還有的一個特殊作用是,在預防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降脂減肥、保持健美身材、防治便秘引起的頭痛、失眠、心血管病突發事件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益處。有研究表明,僅每日進食500剋蔬菜和水果一項,就可使腫瘤發病率下降1/3以上。
  吃水果養生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因為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後再進熟食,體內白細胞就不會增多,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係統。
  餐桌上的紅黃緑白黑
  紅:西紅柿或一二兩紅酒
  餐桌上的“紅”,首先是指一天要吃1個西紅柿。特別提醒男同志,每天吃1~2個西紅柿,可使前列腺癌減少45%。西紅柿做菜熟吃更好,因為西紅柿裏的番紅素是脂溶性的。
首頁>> 文學>> 养生健康>> 洪昭光 Hong Zhaogu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