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文学思考>> 何平 He P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魔鬼式解讀:像李敖一樣幽默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vil: the same humor as Li Ao
  後李敖時代,是一個解構、破碎的時代,是一個顧左右而言他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會忘記了“文字李敖”,沉浸在“後李敖”的“影像時代”外此不疲。我們談李敖不再是放在某一個文學譜係,而是像關註娛樂明星一樣關註李敖。和其他幽默不同,李敖的幽默不是隱匿的,他是中國現代作傢中少有自學地讓受衆意識到 “我要幽默了”的人。
第1節:“後李敖”時代的來臨(1)
  第一章“擡棺材”和“後李敖”時代的來臨
  一個帖子和四萬多跟帖
  2005年最吸引眼球的文化事件莫過於9月19日李敖登陸北京,開始他的“神州文化之旅”。行事高調的李敖此次依然故我,而且通吃“京滬”三所大陸頂尖學府。在此過程中,中國傳媒高調出場,多點出擊,形成一邊倒的輿論風暴。
  “敖旋風”勁中,有人偏偏不信這個邪。早在李敖登陸之前,針對李敖對魯迅的評論,著名學者林賢治在接受吳小攀的采訪時就予以痛斥:“我看的最早的李敖的作品是牧惠編的《千秋評論》,我覺得還不錯。但後來越看越覺得他是在做表演,也就不想再看他的東西了。魯迅當時在和創造社論爭的時候,有過一句評語:‘才子加流氓’,用在李敖的身上非常合適。”“李敖對魯迅的攻擊是不符合事實的,純粹鬍說八道,庸俗無聊,流氓習氣,嘩衆取寵。應該說,李敖沒有深讀過魯迅的作品,說起魯迅來反反復復,並沒有多少實質內容。”此後,浙江學者傅國涌在網絡和平面媒體針對李敖的人格連續發表《揭開李敖的真面目》、《李敖衹剩下一個“俗”字》等文,引起讀者廣泛的關註。但這些聲音很快被媒體追捧李敖的喧嘩淹沒,甚至招致謾駡。在這些文章的網絡跟帖中都出現了對作者人身攻擊和侮辱的文字。
  2005年9月23日,網名“夢斷世界杯”的網友在《新浪·百姓雜談》發帖《李敖,我想為你擡棺材?》引起大量跟帖,有四萬多人點擊該帖。和林賢治、傅國涌不同,該文尖銳和刻薄,恰和李敖一貫的文章做派相映成趣,以“駡人”名世的李敖遭了“現世報”。“夢斷世界杯”說:“李敖,你準備怎麽死?你準備什麽時候死?你死後會有多少人擡你的棺材?”“擡棺材,是我們中國人送給鬥士和勇士的最高待遇。年少的時候,我也把你李敖當作鬥士和勇士來看待,因此便想着跑去給你擡棺材。現在,我認為你是個偽鬥士,偽勇士;但是我仍然想着要為你擡棺材,因為我很珍惜我年少時的情感,同時,我崇拜你豐富的學識,儘管這些學識都是華而不實的,對老百姓而言沒什麽好處的,但我還是要崇拜它。”“ 李大哥,我年少的時候崇拜你,我可以為你擡棺材送行嗎?”
  應該說,“夢斷世界杯”對李敖愛之深恨之切的意旨是很明顯的。可惜浮躁的網絡同樣沒有把這個有價值的話題進行到底。“棺材”兩個字過於惹眼,使“敖迷”咬牙切齒。奇怪的是,“敖迷”欣賞、快感於李敖遠甚於此的“人身攻擊”,但對“夢斷世界杯”卻沒有表現出同樣的寬容。而李敖自己似乎對“棺材”一詞倒不這麽討厭,這可以見之於他給情人的信——親愛的“H”:
  今天早上四點鐘上床,想你才能睡,可是想多了又睡不着。
  可是我想到那條菲律賓做的△褲,我又笑起來!好大呀!
  你一定要活到一百歲,才能長到那樣大的屁股!
  可是你活不到一百歲,你是“紅顔薄命”的。這一點,我會跟你密切合作—我也是短命的。
  並且,為了長個大屁股而活到一百歲,也大可不必。萬一長得過了火,屁股大得連棺材都裝不下,怎麽辦?那非得訂做一個有麯綫的棺材纔成。
  我覺得,棺材的樣式是最保守的東西,它應該進步纔對。
  進步的方向之一是,棺材應該因人而異。例如一個駝背的人,棺材應該做成橢圓的;一個獨腳的人,棺材應該做成缺四分之一形狀的;一個缺手的人,棺材應該做成8形狀的;一個胖東東的人(例如董教授),棺材應該做成圓形狀的,另外還要附做一個圓形來裝他那胖東東的摩托車。至於我自己,要在棺材上裝一具麥剋風——以便駡人。
  至於你,我的美人兒,棺材上要設計一些圖案,至少該在棺材上“和”一把“大三元”。這樣的話,你即使“紅顔薄命”,也不會“死不瞑目”了。
第2節:“後李敖”時代的來臨(2)
  同時,棺材旁邊還要開一個洞,準備可以伸出一隻手來,來算“番”。看看到底贏了多少錢。
  現在是上午九點四十分,我要離開旅館到圖書館去走走。今晚七時十坐觀光號回臺北——我認識“H”的地方。
  ??
  敖之 一九六四、九、三十如果我們剔除跟帖中大量的像“荒謬!!還是考慮給你爹擡棺材吧!!”這樣的無聊咒駡和“夢斷世界杯,你不是中國人!”這樣的亂扣帽子不論,帶有論辯意味的跟帖很是有限,lijioutian的跟帖說:“我為什麽叫他‘才子’,因為原文有寫 ‘那時候我也有點多才多藝,可是班級活動無論大小班幹部都不敢找我??’我看你的文字,髒話連綿,說心裏話,很難讓我相信你是位才子,大傢可以評一評,但他硬要說自己是才子,那就叫你才子。你的文字裏不止一次說李敖是個才子,引用你自己的話——‘我崇拜你豐富的學識??’,既然到現在你還在崇拜他的學識,可是你希望他早死,這樣是不是有點太跟自己過不去啊?自己年少的時候也很崇拜他,這麽算起來他是你曾經的老師,這樣詛咒他是不是不義啊?中國可是尊師古國啊。雖然現在有點後悔當初年少失足,可你現在從他這個反面例子你長識了不少,怎麽像個潑婦一樣說翻臉就翻臉啊?從你的言語中聽出你已不是年少氣盛之人,請註意禮、義、道,不要輕易動肝火,給我們後輩留個好榜樣。”
  如果是真的瞭解李敖的話,lijioutian不會不知道對“夢斷世界杯”的指責恰恰是李敖的慣用招數和魅力所在。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懷疑這些盛氣凌人的“敖迷”真的認真讀過李敖嗎?難道他們不清楚李敖出道不久就拋出過《老年人和棒子》、《鬍適先生走進了地獄》?對於他的母校臺灣大學,李敖也曾經說過:“我對臺大歷史係很失望,因為那時候他們走的純粹是‘考據’的路子,我覺得應該還有更寬廣的路可以走。所以,幾乎可以這麽說,臺大的學院經驗我完全是自修得來的,從來沒有老師有能力給我影響,如果勉強算,殷海光大概可以算半個。但是這樣也不能說臺大的生活對我半點好處都沒有,也許他們也給了我很大的負面作用,比方說,他們那些人的榜樣隨時提醒我不要像他們那麽笨、那麽老化。哈!這也算是好處吧!”
  進而我們有理由懷疑像剛剛過去的“超女”,李敖不會又是“敖迷”們一件時尚的外衣吧?附錄:李敖,我想為你擡棺材!!
  夢斷/製造
  諸葛亮,鞠躬盡瘁而死,終年53歲,死後三十萬大軍擡柩痛哭。
  魯迅,鞠躬盡瘁而死,終年55歲,死後30萬市民擡棺送行。
  李敖,你準備怎麽死?你準備什麽時候死?你死後會有多少人擡你的棺材?
  關於你的死法,你曾經提到,要在性高潮中癲狂而死,用醫生的話講叫做衣砩戲櫨。你現在已經70歲了,實踐這種死法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
  對於你的70歲,我嚮來耿耿於懷。為什麽我們中國的大學者,大鬥士都死的很早,你卻偏偏要活這麽久?你到底受了多少折磨?你真的日夜憂國憂民嗎?你受了那麽多迫害,作了那麽多犧牲,為什麽可以這麽長壽?
  不過,耿耿於懷的同時,我也慶幸不已。我年少的時候曾經有個夢想,就是在你死了之後為你擡棺材。隨着兩岸之間交流越來越開放,關係越來越密切,和你的越活越不死,我的這個夢想成真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擡棺材,是我們中國人送給鬥士和勇士的最高待遇。年少的時候,我也把你李敖當作鬥士和勇士來看待,因此便想着跑去給你擡棺材。現在,我認為你是個偽鬥士,偽勇士;但是我仍然想着要為你擡棺材,因為我很珍惜我年少時的情感,同時,我崇拜你豐富的學識,儘管這些學識都是華而不實的,對老百姓而言沒什麽好處的,但我還是要崇拜它。
首頁>> 文學>> 文学思考>> 何平 He P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