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顾保孜 Gu Baoz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7年), 杜修贤 Du Xiux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6年)
跨出中南海-红墙内中国政要秘闻
  揭开尘封往事的红墙回忆,展现真是较量的政要秘闻,还原清晰真实的历史画面,展现鲜为人知的红墙世界。著名摄影家杜修贤用第一手的图文资料,向读者展现了共和国政要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与政治风云。
第1节:前言
  打开这本书,我再次感受了当年走进中南海进行采访的岁月……
  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和场景,一片灿烂辉煌却充满苦涩的情感世界在眼前一一地展现。
  回想当年写这些领袖作品时,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受。中南海里无小事,高层人物无平淡。写领袖毕竟不同于写其他人,领导人既是普通人,更多的却是特殊人,要将特殊人写出来得到普通人的认可和喜爱,这就需要我们撰稿人既要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又要具备“一览众山小”的冷静视角。写作期间,我时常被伟人们的高风亮节所感召,为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感动,然而也时常被他们的寻常生活细节吸引,比如家庭的繁琐,疾病的折磨,难言的心思等。
  我的理解,领袖之所以为“领袖”,也是由“领”与“袖”组合而成的,“领”是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统帅之气,“袖”便是食五谷度岁月的凡人之心。所以我笔下的领袖便有了“领”与“袖”的性格特点。
  这里要说的还有一些遗憾,此书既然为“跨出中南海”,那么与其配套应该还有“走进中南海”。种种原因,不得已而为之,只能用跨出红墙的形式来回首红墙内的往事了。
  岁月如梭,转眼又要迎来一个又一个凝重且难忘的纪念日——毛泽东主席逝世3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所以说,一个特殊年代往往决定人物的特殊命运。这部书里描写了多位政治人物的命运故事,不仅真实记录了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建党、建国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记录了一批风云人物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
  顾保孜
  2005.11
第2节:序言
  我和顾保孜女士合作写书多年,也出版作品多部,然而为她的作品写序言却是第一次。认识保孜是在1981年,那时她才20出头。因为她和我爱人是亲戚,来我家的时间比较多。那时我就发觉,她对领袖的照片很感兴趣,总是想方设法让我多讲讲中南海里的故事。时间一长,她对我的经历和照片就熟悉了。1991年,尽管她还很年轻,我考虑再三,还是将我的第一部书交给她写。结果她用很短的时间就写出来了,那就是在1992年畅销中国大地的《红墙里的瞬间》。因为那个年代还不时兴在书里配图,所以那本书只有文字没有照片。
  写镜头内外的故事却没有照片插图,这让顾保孜耿耿于怀。直到1998年初出版了《红镜头》,遗憾才得以补偿。
  经历写成书,更使我对往事历历在目,无法忘怀。我常常想起当摄影记者跟随领袖的岁月。我从1960年元旦起担任周恩来总理的专职摄影记者,负责拍摄总理各项活动的新闻照片。按照当时中央领导人排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我也随着被编为3号组,并且将“3”这个数字标在相机镜头的左上角,底片一出来,就知道出自谁的手。
  莫不是和“3”有缘?一次出访,我在异国他乡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杜三(后来为使书面文字有严肃感,就更名为杜山)。这个拾来的名字,在中南海里竟然比我的真名叫得还响亮。
  说出来没人相信,这个名字是周恩来总理幽默的结果。
  1963年年底,周恩来总理由陈毅外长陪同出访亚非欧14国,我随同拍摄采访。几内亚是最后访问的一个国家,到达时已经是1964年的年初。北京正是冰封大地的隆冬季节,可是位于赤道的几内亚却是另一个世界。太阳对这片土地格外厚爱,一年四季都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之下。白天热了一天,到了傍晚,周总理提议大家散散步。我提着相机,跟着总理走出宾馆。我们在椰林大道上漫步,眺望蔚蓝色的大海,感受阵阵扑面的热风……这独特的热带风光,只有在静静的傍晚才能充分地领略。
  走着走着,周总理止住脚步,望望陈毅的秘书杜易,又看看正在一边抢镜头的我,说:“陈老总,你看老杜像不像非洲人?”
  “嗯?”平时周总理很少开玩笑,陈老总没注意总理那幽默的眼神,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就是嘛!这么多天在非洲转,硬是把人都晒黑喽!”
  周总理朝我招招手:“老杜你过来,过来!陈老总的秘书叫杜易(一)……你嘛——叫杜三……”
  总理话没说完,陈老总哈哈大笑了起来:“一二三,正好正好,杜氏家族。”
  大家被陈老总滑稽的川腔逗得直乐。
  “我有那么黑吗?”我用手摸摸自己的脸,也跟着笑了起来。
  回国后,“杜三”这个名字也带回了中南海。有人打电话到家里找“杜三”,家人愣了,谁叫“杜三”啊?我只好指指自己:“杜三就是我!”
  不过,周恩来和我们说话并不全是和风细雨、妙趣横生的轻松话题。有时也十分严厉,甚至近至苛刻。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能理解,总理之所以这样严厉、这样严格,完全因为他所肩负的重任和面临的场合,他自己不能出差错,同时也不能允许身边的工作人员出差错。
  1972年是我国外交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也是繁忙的一年。
  记者们最喜欢重大新闻层出不穷,外交活动一多,记者就活跃了,搞得中南海的警卫人员大伤脑筋,每次活动各家媒体都派记者,拍摄现场往往是乱糟糟的。周总理见记者一窝峰似的采访外宾,直皱眉头,多次指示警卫局要想尽办法维持好秩序,但收效不大。后来,周总理指示成立中央外事摄影协作小组,让我担任组长,将电影、电视、摄影统一管理起来。各报社统一用协作小组提供的新闻资料,其他记者就不能随便出入现场采访了。
  我记得协作小组成立后的第一次活动就出师不利,受到总理严厉的批评。那是一次欢送宴会,周总理和阿富汗大使握手,他发现没有记者拍照,就叫我们的一个记者过来照一张。周总理在国际交往中特别讲究细节,注意平等待人,哪怕是不易察觉的小事,也容不得半点马虎。可是周总理叫了几次,记者也没有过来。总理立即叫宴会厅的服务员把我找来。
  我不知出了什么事,赶紧朝周总理坐的主桌跑去,还没有站稳脚,周总理劈头就说:“你关键时刻不起作用!”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问个明白,可一看总理异常严肃的模样又不敢往下问了。别看我们平时在总理跟前无拘无束,总理真的一生气,给着谁都害怕。我站在那儿暗暗思忖:总理发火肯定有原因。果然,总理把事情一说,我也吓了一跳:会有这事?
  我终于在宴会厅的一个角落找到了那个记者。记者知道自己闯了祸,见我来了,满脸委屈地说:“不是不照,是礼宾司的人交代,让我只照周总理和叙利亚大使握手的镜头,没想到周总理和阿富汗大使握手也要照相,恰巧机子里又没有胶卷了。”
  我听了哭笑不得,摄影记者有照相机没胶卷,不是和士兵打仗带枪不带子弹一样吗?再说,周总理和谁握手都要照,活动结束,照片要作为礼品赠送大使们的,这是多年的规矩了,漏一个镜头都不好办。
  我们在一边说话,周总理的注意力也跟了过来,他一会儿扭过头来朝我们这边望望,那严肃的目光,望得我心里乱跳。过了一会儿,周总理招手叫我过去,我紧张地回到总理身边。
  “怎么?还不服气吗?”
  “不是不服气,他的机子里没有胶卷了。”
  总理一听提高了声调:“什——么?这不是奇闻?摄影记者的机子里没有胶卷了,这样能当记者吗?能工作吗?”
  “是的,他知道错了,正在作检讨!”我赶紧为记者开脱。
  “回去检查!还有你,也要检查。在资本主义国家,记者是争先恐后抢镜头,你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记者这碗饭好吃,是不是?我要你检查,是要你把记者都管起来。”
  还有一次,周总理会见外宾时,要拍摄一张主宾合影。他曾经要求我们在进行外事拍摄前要用英语讲一句“请注意”,我们都学会了这句英语,周总理也挺满意。可是这次不知那个记者是忘了还是没有重视,按快门时用汉语说了声“请注意”,就拍照了。
  周总理气坏了。外宾一走,总理的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很大的半圆孤:“你们要练兵到八达岭练去!这里是国际场合,不是练兵的地方!”
  无论大场合还是小活动,周总理总是心细如发,时时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对摄影记者的关心更是令人感动。
  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领导人是很不容易的,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常常走到城楼栏杆前,向群众挥手致意。这时,镜头就无法拍摄他们的正面像,我们只好将一半身子悬到栏杆外面。有一次,我悬着身子刚对好焦距,突然觉得有人用手紧紧拽着我的衣角,我怕按快门时手动,就直叫:“别拽别拽,再拽镜头就虚了。”可是身后的手却越拽越紧。我还以为是警卫的同志,站直身子正想叫唤,话到嘴边僵住了——不是别人,是周总理!
  “要镜头不要命了,掉下去怎么办?”周总理轻声却十分严厉地责备我。
  我也算是个硬汉子,经历过很多坎坷,都没有落过泪,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周总理充满爱意的责备,我永远不能忘记。我在城楼上照相,周总理多少次拽过我,我已经无法说清楚,但我知道,周总理的手一直温暖着我的记忆,为我的生命留下了一段温暖的岁月。
  前不久,我又登上天安门城楼,站立在栏杆前,双手在滑滑的栏杆上抚摸良久……
  写到这里,我才想起来这是在写序,不是在写回忆,说得太远了。在此希望顾保孜女士的新书能给读者带来美好的回忆,并从中得到乐趣。
  杜修贤
  2005.11
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顾保孜 Gu Baoz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7年), 杜修贤 Du Xiuxi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