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史》 約翰-梅西著 孫青玥譯
目 錄
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
第一章 書籍的製作:印刷機----紙張----羊皮紙----紙莎草紙-----石刻和磚刻---木漿紙
第二章 文學的起源:書面文學源於口頭文學-----詩歌和散文---羅塞塔石碑----字母符號
第三章 神秘的東方文學:中國---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
第四章 猶太文學: 聖經---猶太法典
第五章 希臘的歷史及其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波利比阿---普魯塔剋—近代希臘歷史學家
第六章 希臘的史詩:荷馬—赫西俄德
第七章 希臘的抒情詩:阿爾凱奧斯—薩福---提傲格尼斯—阿爾豈洛庫斯—阿那剋瑞翁—西蒙尼得斯—巴基裏得斯—忒奧剋裏托斯---田園詩---詩選
第八章 希臘的戲劇:埃斯庫羅斯—索福剋勒斯---歐裏庇德斯---阿裏斯托芬---米南德
第九章 希臘的哲學、雄辯術及其散文:赫拉剋裏特—恩培多剋勒斯—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斯多噶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呂西阿斯---伊索格拉底---狄摩西尼—琉細安----隆加斯—奧利澤
第十章 羅馬的歷史及其歷史學家:愷撒—撒路斯特---李維—塔西佗
第十一章 羅馬史詩:英尼爾---維吉爾
第十二章 羅馬戲劇、哲學和抒情詩:普勞圖斯—泰倫斯—塞涅卡—盧卡萊修—卡圖魯斯—賀拉斯—普洛佩提烏斯—提布魯斯—奧維德—盧肯—斯泰提烏斯—馬希爾—朱文納爾—拉丁詩選
第十三章 羅馬散文:西塞羅—匹特羅烏斯—阿普勒烏斯—昆體良—大(小)普林尼—奧古斯丁—聖傑羅姆—托馬斯?阿奎那—永恆的拉丁語
第二部分 中世紀西方文學
第十四章 日爾曼、哥特和傳奇小說的起源:何為中世紀---傳奇和騎士精神—哥特人的傳奇—亞瑟王的故事---盎格魯—薩剋遜—凱德蒙---辛涅武爾夫---中世紀英吉利詩歌
第十五章 中世紀的法蘭西文學:普羅旺斯人--遊吟詩人---敘事詩---冒險的詩歌---羅蘭的詩歌---瑪麗?德?弗朗斯—剋雷蒂安?德?特羅---寓言---玫瑰傳奇---傅華薩---西班牙的傳奇文學---《首領》
第十六章 早期的德意志和斯堪的納維亞文學:遊吟詩人—沃爾夫拉姆?馮?埃申巴赫—沃爾森---歌特弗裏德?馮?斯特拉斯保---《尼伯竜根之歌》—冰島的傳奇文學
第十七章 但丁與《神麯》
第三部分 19世紀以前的近代歐洲文學
第十八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文學:彼特拉剋—薄伽丘—馬基雅維裏---阿裏奧斯托—塔索—布魯諾---伽利略
第十九章 19世紀之前的法國文學:拉伯雷—蒙田—卡爾文—巴爾紮剋—笛卡爾—帕斯卡—博須埃—費奈隆—拉布呂埃爾—拉羅什福科—塞維尼夫人—曼特農夫人—拉法耶夫人—勒薩日—維?普萊伏—孟德斯鳩---狄德羅---布豐----伏爾泰---盧梭
第二十章 19世紀以前的法國詩歌和戲劇:查裏?德?奧爾良—弗郎索瓦?維庸—剋萊芒特?馬洛—七星詩社---讓阿基姆?都貝萊—皮埃爾?德?竜薩—高乃依—拉辛—莫裏哀—拉封丹---布瓦洛—馬利伏---博馬捨
第二十一章 古典時代之前的德國文學:路德----歌詠師—薩剋思
第二十二章 19世紀以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學:塞萬提斯—羅普?德?維加---卡爾德隆----卡蒙斯
第二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之前的英國文學:喬叟—高爾---朗格蘭---蘇格蘭詩人—民謠---懷亞特—薩裏---加斯科因--薩剋維爾---托馬斯?馬婁—卡剋斯登---托馬斯?莫爾---剋蘭默—拉蒂默—阿斯凱
第二十四章 伊麗莎白時期的非戲劇文學:錫德尼—德萊頓—塞繆爾?丹尼爾—洛奇—黎裏—斯賓塞—雜詩集—坎布溫---本?瓊森—德蘭蒙德—沃爾特?羅利—培根—諾爾斯譯《普魯塔剋》—查普曼譯《荷馬》--弗洛裏奧譯《蒙田》
第二十五章 莎士比亞之前的英國戲劇:先驅者—神秘劇—道德劇--《佗伊斯》--《邁伽登的針》--《高布達剋》—黎裏—皮爾—格林—洛奇—基德—馬婁
第二十六章 莎士比亞
第二十七章 伊麗莎白時期的其他劇作傢和詹姆士一世時期的劇作傢:查普曼—瓊森—德剋—海伍德—韋伯斯特—博蒙特和弗萊徹—馬斯頓—米德爾頓—馬辛傑—福特—雪利
第二十八章 17世紀的英國抒情詩:多恩—赫裏剋—加萊—赫伯特—亨利?沃恩—理查?剋拉肖—薩剋林—勒夫萊斯—馬弗爾—考利—德納姆—瓦勒
第二十九章 彌爾頓
第三 十 章 17世紀的英國散文:羅伯特?伯頓—托馬斯?布朗—傑裏米?泰勒---托馬斯?福勒—伊紮剋?沃爾頓
第三十一章 復闢時代的英國文學:德萊登—新戲劇—康格裏夫—班揚—佩皮斯
第三十二章 18世紀的英國散文:斯威夫特—艾笛生—斯梯爾—貝剋萊—笛福—理查遜—菲爾丁—斯摩萊特—斯泰恩—約翰遜—哥爾德斯密—柏剋—吉本—休謨
第三十三章 18世紀的英國詩歌:蒲柏—普萊爾—蓋伊—格雷—柯林斯—湯姆遜—彭斯—布萊剋—剋拉布
第四部分 19世紀和當代文學
第三十四章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復活:華茲華斯—柯爾律治---斯格特---拜倫—雪萊—濟慈—蘭德
第三十五章 19世紀的英國小說:斯格特—簡?奧斯汀—狄更斯—薩剋雷—勃朗特姐妹—加斯凱夫人—喬治?艾略特---裏德—特洛拉普—其他通俗小說傢—梅瑞笛斯—哈代—現代小說傢概說
第三十六章 19世紀的英國散文傢和哲學家:藍姆—利?亨特—黑茲利特—昆西—麥考利—卡萊爾—拉斯金—阿諾德—穆勒—紐曼—達爾文—斯賓塞—赫胥裏—沃爾瑟?佩特
第三十七章 維多利亞時期的詩歌:丁尼生—勃郎寧—勃郎寧夫人—菲茨傑拉德—阿諾德—羅塞蒂—莫裏斯---斯溫伯恩—梅瑞笛斯—剋裏斯蒂那羅塞蒂—哈代—湯姆遜—亨裏—晚期諸詩人—弗朗西斯湯普遜
第三十八章 19世紀法國散文:夏布多裏昂—巴爾紮剋—雨果—大(小)仲馬—喬治?桑—聖柏莆—芮農—滕—福樓拜—莫泊桑—左拉—阿那托爾?弗朗西—斯湯達—梅裏美—都德—龔古爾兄弟—希斯曼斯—洛蒂—布爾熱—羅曼?羅蘭—普魯斯特—批評傢
第三十九章 19世紀的法國詩歌:安德烈?捨內爾—貝倫熱—拉馬丁—德維尼—雨果—德?繆塞—布裏士—巴比亞---德?涅瓦爾—戈蒂葉—波德萊爾---特?波衛爾—薩利?普裏頓—愛利迪亞—黎塞本—馬拉美—魏爾蘭—蘭波—威爾哈倫—梅特林剋—裏內爾—路易—福爾—薩曼—詹姆斯
第四十章 德國文學的古典時期:先驅者---漢斯?馮?格裏美豪森—剋洛卜斯托剋—赫爾德—萊辛—歌德—席勒
第四十一章 歌德之後的德國文學:諾瓦利斯---叔本華—剋萊斯特—格裏爾帕策—海涅—赫伯爾—凱勒—海澤—邁耶—尼采—李利恩剋竜---戴莫爾—喬治—霍夫曼斯達—裏爾剋—蘇德爾曼—霍普德曼—施尼茨勒---曼—瓦塞爾曼
第四十二章 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裏—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柯夫---高爾基---安得烈耶夫---庫普林—柯羅連科
第四十三章 文藝復興後的意大利文學:古歐裏尼---塔索—布魯諾—康帕內拉—伽利略—柴薩洛提---卡薩諾夫—哥爾多尼—阿爾非裏亞—帕裏尼—福斯科洛—萊奧帕爾迪—曼左尼—卡爾杜奇—維爾加—鄧南哲—帕品尼—馬利內蒂—朱瑟佩?艾裏科
第四十四章 近代西班牙文學:埃切傢萊—費爾南?卡巴列羅—阿拉貢—佩雷韃—法利拉—加爾多斯—巴爾臺斯—帕多?巴讓-厄斯普林特達—卡莫波麥—巴洛耶—布拉斯科?伊瓦涅斯—因可蘭---亞洛林
第四十五章 荷蘭和佛蘭德的文學:伊斯拉默—斯賓諾莎—遊吟詩人威棱—望?勒勃洛剋---望?臺爾?諾特---封德爾—皮爾戴蒂剋—紮剋?培剋—路易?庫佩拉斯----康捨斯
第四十六章 斯堪的納維亞文學:荷爾培爾—厄棱斯雷格—安徒生—德茲哈曼—雅科布森—勃蘭兌司—維爾加蘭--惠爾哈文---尤那斯?李—易卜生—班森—伽爾波格—剋拉格—鮑威爾---哈姆遜—斯特爾海姆—滕內爾—布萊默—郝易特—斯特林堡—塞爾瑪?拉格勒夫—愛倫?凱—哈伊丹思特姆
第四十七章 美國的小說;歐文—庫珀—愛倫?坡—霍桑—斯托夫人—馬剋吐溫—萊特?哈特—毫威爾斯—亨利?詹姆士—其他小說傢
第四十八章 美國散文及其歷史:愛默生—梭羅--愛倫?坡—郝默茲—羅爾—福蘭剋林—傑斐遜—韋伯斯特—林肯—普勒斯科特---帕科曼
第四十九章 美國的詩歌:愛倫?坡—夫勒諾—布勒安特—朗費羅—羅爾---郝默茲--愛默生—西提爾—惠特曼—拉尼爾—後代的詩人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目 錄
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
第一章 書籍的製作:印刷機----紙張----羊皮紙----紙莎草紙-----石刻和磚刻---木漿紙
第二章 文學的起源:書面文學源於口頭文學-----詩歌和散文---羅塞塔石碑----字母符號
第三章 神秘的東方文學:中國---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
第四章 猶太文學: 聖經---猶太法典
第五章 希臘的歷史及其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波利比阿---普魯塔剋—近代希臘歷史學家
第六章 希臘的史詩:荷馬—赫西俄德
第七章 希臘的抒情詩:阿爾凱奧斯—薩福---提傲格尼斯—阿爾豈洛庫斯—阿那剋瑞翁—西蒙尼得斯—巴基裏得斯—忒奧剋裏托斯---田園詩---詩選
第八章 希臘的戲劇:埃斯庫羅斯—索福剋勒斯---歐裏庇德斯---阿裏斯托芬---米南德
第九章 希臘的哲學、雄辯術及其散文:赫拉剋裏特—恩培多剋勒斯—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斯多噶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呂西阿斯---伊索格拉底---狄摩西尼—琉細安----隆加斯—奧利澤
第十章 羅馬的歷史及其歷史學家:愷撒—撒路斯特---李維—塔西佗
第十一章 羅馬史詩:英尼爾---維吉爾
第十二章 羅馬戲劇、哲學和抒情詩:普勞圖斯—泰倫斯—塞涅卡—盧卡萊修—卡圖魯斯—賀拉斯—普洛佩提烏斯—提布魯斯—奧維德—盧肯—斯泰提烏斯—馬希爾—朱文納爾—拉丁詩選
第十三章 羅馬散文:西塞羅—匹特羅烏斯—阿普勒烏斯—昆體良—大(小)普林尼—奧古斯丁—聖傑羅姆—托馬斯?阿奎那—永恆的拉丁語
第二部分 中世紀西方文學
第十四章 日爾曼、哥特和傳奇小說的起源:何為中世紀---傳奇和騎士精神—哥特人的傳奇—亞瑟王的故事---盎格魯—薩剋遜—凱德蒙---辛涅武爾夫---中世紀英吉利詩歌
第十五章 中世紀的法蘭西文學:普羅旺斯人--遊吟詩人---敘事詩---冒險的詩歌---羅蘭的詩歌---瑪麗?德?弗朗斯—剋雷蒂安?德?特羅---寓言---玫瑰傳奇---傅華薩---西班牙的傳奇文學---《首領》
第十六章 早期的德意志和斯堪的納維亞文學:遊吟詩人—沃爾夫拉姆?馮?埃申巴赫—沃爾森---歌特弗裏德?馮?斯特拉斯保---《尼伯竜根之歌》—冰島的傳奇文學
第十七章 但丁與《神麯》
第三部分 19世紀以前的近代歐洲文學
第十八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文學:彼特拉剋—薄伽丘—馬基雅維裏---阿裏奧斯托—塔索—布魯諾---伽利略
第十九章 19世紀之前的法國文學:拉伯雷—蒙田—卡爾文—巴爾紮剋—笛卡爾—帕斯卡—博須埃—費奈隆—拉布呂埃爾—拉羅什福科—塞維尼夫人—曼特農夫人—拉法耶夫人—勒薩日—維?普萊伏—孟德斯鳩---狄德羅---布豐----伏爾泰---盧梭
第二十章 19世紀以前的法國詩歌和戲劇:查裏?德?奧爾良—弗郎索瓦?維庸—剋萊芒特?馬洛—七星詩社---讓阿基姆?都貝萊—皮埃爾?德?竜薩—高乃依—拉辛—莫裏哀—拉封丹---布瓦洛—馬利伏---博馬捨
第二十一章 古典時代之前的德國文學:路德----歌詠師—薩剋思
第二十二章 19世紀以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學:塞萬提斯—羅普?德?維加---卡爾德隆----卡蒙斯
第二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之前的英國文學:喬叟—高爾---朗格蘭---蘇格蘭詩人—民謠---懷亞特—薩裏---加斯科因--薩剋維爾---托馬斯?馬婁—卡剋斯登---托馬斯?莫爾---剋蘭默—拉蒂默—阿斯凱
第二十四章 伊麗莎白時期的非戲劇文學:錫德尼—德萊頓—塞繆爾?丹尼爾—洛奇—黎裏—斯賓塞—雜詩集—坎布溫---本?瓊森—德蘭蒙德—沃爾特?羅利—培根—諾爾斯譯《普魯塔剋》—查普曼譯《荷馬》--弗洛裏奧譯《蒙田》
第二十五章 莎士比亞之前的英國戲劇:先驅者—神秘劇—道德劇--《佗伊斯》--《邁伽登的針》--《高布達剋》—黎裏—皮爾—格林—洛奇—基德—馬婁
第二十六章 莎士比亞
第二十七章 伊麗莎白時期的其他劇作傢和詹姆士一世時期的劇作傢:查普曼—瓊森—德剋—海伍德—韋伯斯特—博蒙特和弗萊徹—馬斯頓—米德爾頓—馬辛傑—福特—雪利
第二十八章 17世紀的英國抒情詩:多恩—赫裏剋—加萊—赫伯特—亨利?沃恩—理查?剋拉肖—薩剋林—勒夫萊斯—馬弗爾—考利—德納姆—瓦勒
第二十九章 彌爾頓
第三 十 章 17世紀的英國散文:羅伯特?伯頓—托馬斯?布朗—傑裏米?泰勒---托馬斯?福勒—伊紮剋?沃爾頓
第三十一章 復闢時代的英國文學:德萊登—新戲劇—康格裏夫—班揚—佩皮斯
第三十二章 18世紀的英國散文:斯威夫特—艾笛生—斯梯爾—貝剋萊—笛福—理查遜—菲爾丁—斯摩萊特—斯泰恩—約翰遜—哥爾德斯密—柏剋—吉本—休謨
第三十三章 18世紀的英國詩歌:蒲柏—普萊爾—蓋伊—格雷—柯林斯—湯姆遜—彭斯—布萊剋—剋拉布
第四部分 19世紀和當代文學
第三十四章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復活:華茲華斯—柯爾律治---斯格特---拜倫—雪萊—濟慈—蘭德
第三十五章 19世紀的英國小說:斯格特—簡?奧斯汀—狄更斯—薩剋雷—勃朗特姐妹—加斯凱夫人—喬治?艾略特---裏德—特洛拉普—其他通俗小說傢—梅瑞笛斯—哈代—現代小說傢概說
第三十六章 19世紀的英國散文傢和哲學家:藍姆—利?亨特—黑茲利特—昆西—麥考利—卡萊爾—拉斯金—阿諾德—穆勒—紐曼—達爾文—斯賓塞—赫胥裏—沃爾瑟?佩特
第三十七章 維多利亞時期的詩歌:丁尼生—勃郎寧—勃郎寧夫人—菲茨傑拉德—阿諾德—羅塞蒂—莫裏斯---斯溫伯恩—梅瑞笛斯—剋裏斯蒂那羅塞蒂—哈代—湯姆遜—亨裏—晚期諸詩人—弗朗西斯湯普遜
第三十八章 19世紀法國散文:夏布多裏昂—巴爾紮剋—雨果—大(小)仲馬—喬治?桑—聖柏莆—芮農—滕—福樓拜—莫泊桑—左拉—阿那托爾?弗朗西—斯湯達—梅裏美—都德—龔古爾兄弟—希斯曼斯—洛蒂—布爾熱—羅曼?羅蘭—普魯斯特—批評傢
第三十九章 19世紀的法國詩歌:安德烈?捨內爾—貝倫熱—拉馬丁—德維尼—雨果—德?繆塞—布裏士—巴比亞---德?涅瓦爾—戈蒂葉—波德萊爾---特?波衛爾—薩利?普裏頓—愛利迪亞—黎塞本—馬拉美—魏爾蘭—蘭波—威爾哈倫—梅特林剋—裏內爾—路易—福爾—薩曼—詹姆斯
第四十章 德國文學的古典時期:先驅者---漢斯?馮?格裏美豪森—剋洛卜斯托剋—赫爾德—萊辛—歌德—席勒
第四十一章 歌德之後的德國文學:諾瓦利斯---叔本華—剋萊斯特—格裏爾帕策—海涅—赫伯爾—凱勒—海澤—邁耶—尼采—李利恩剋竜---戴莫爾—喬治—霍夫曼斯達—裏爾剋—蘇德爾曼—霍普德曼—施尼茨勒---曼—瓦塞爾曼
第四十二章 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裏—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柯夫---高爾基---安得烈耶夫---庫普林—柯羅連科
第四十三章 文藝復興後的意大利文學:古歐裏尼---塔索—布魯諾—康帕內拉—伽利略—柴薩洛提---卡薩諾夫—哥爾多尼—阿爾非裏亞—帕裏尼—福斯科洛—萊奧帕爾迪—曼左尼—卡爾杜奇—維爾加—鄧南哲—帕品尼—馬利內蒂—朱瑟佩?艾裏科
第四十四章 近代西班牙文學:埃切傢萊—費爾南?卡巴列羅—阿拉貢—佩雷韃—法利拉—加爾多斯—巴爾臺斯—帕多?巴讓-厄斯普林特達—卡莫波麥—巴洛耶—布拉斯科?伊瓦涅斯—因可蘭---亞洛林
第四十五章 荷蘭和佛蘭德的文學:伊斯拉默—斯賓諾莎—遊吟詩人威棱—望?勒勃洛剋---望?臺爾?諾特---封德爾—皮爾戴蒂剋—紮剋?培剋—路易?庫佩拉斯----康捨斯
第四十六章 斯堪的納維亞文學:荷爾培爾—厄棱斯雷格—安徒生—德茲哈曼—雅科布森—勃蘭兌司—維爾加蘭--惠爾哈文---尤那斯?李—易卜生—班森—伽爾波格—剋拉格—鮑威爾---哈姆遜—斯特爾海姆—滕內爾—布萊默—郝易特—斯特林堡—塞爾瑪?拉格勒夫—愛倫?凱—哈伊丹思特姆
第四十七章 美國的小說;歐文—庫珀—愛倫?坡—霍桑—斯托夫人—馬剋吐溫—萊特?哈特—毫威爾斯—亨利?詹姆士—其他小說傢
第四十八章 美國散文及其歷史:愛默生—梭羅--愛倫?坡—郝默茲—羅爾—福蘭剋林—傑斐遜—韋伯斯特—林肯—普勒斯科特---帕科曼
第四十九章 美國的詩歌:愛倫?坡—夫勒諾—布勒安特—朗費羅—羅爾---郝默茲--愛默生—西提爾—惠特曼—拉尼爾—後代的詩人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前 言
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在於把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學著作介紹給人們。但是界定什麽是“重要”是個難題,或者說是一串難題。人們共同關註這個問題,所以需要我們做出答復。“重要”這種說法並不絶對,因為所謂“重要”它衹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且所謂的公衆一致意見也是抽象的難以定論的東西。
對許多讀者來說,他們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書目,這個數目很可能比這整捲書都浩大。因此,對我們來說,在這本書裏面,許多有價值的書都沒有提到,或者衹是被一筆帶過了。每一個讀者都可能會發現,自己所喜歡的某本書的重要位置被另外一本自己覺得並不怎麽樣的書所占據着。這種情況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我希望這本書對文學和其他藝術的討論有些益處,並增進討論者的興趣與樂趣,或者有助於大傢達成一致的意見。
在這本書中,對於選擇什麽樣的作品,選擇這作品的哪些部分,以及最後的評價,都是我的一己之見而已。由於我個人的興趣和知識的局限性,必然會導致我選擇的局限性。這是在所難免的。我也衹能提供我的一己之見而已。對此,飽學的批評傢或許會公正地指出:“與其說你所寫的是什麽《文學史》,還不如說是《我偶然讀到的一些作傢及其作品的評論》。”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傢,我不僅參考了其它的書籍,聆聽了一些著名的評論傢以及著名歷史學家的意見,而且還得到了我學識淵博的朋友的賜教。在此,我要把特別的感謝送給他們,他們的名字是:路德維格?路易森博士、安東尼?卡裏特裏博士、A?H?賴斯教授、歐內斯特?博伊德、A?T?巴爾洛博士、亨德裏剋?房竜博士、比特?桑伯恩、霍華德?歐?文揚、托馬斯?R?史密斯、曼紐爾?科姆羅夫、鬍果?剋努森。他們幫助我改正了書中的許多錯誤之處,並幫助我確定了本書的選擇範圍這一主要問題。書中有關德國文學的兩章則完全是路德維格?路易森博士的功勞。
英美文學占了本書的較多篇幅。這也許就導致了它並不能叫世界文學史,因為它並沒有完全地反映各國文學在世界上應該占有的位置。因為我把其它許多國傢民族中的豐富文學材料忽視了。這樣,羅馬尼亞人、波蘭人、匈牙利人或者芬蘭人可能會埋怨:“你裝着在寫什麽世界文學史的架勢,可是你卻把我們國傢的文學天才都忽視了。”對此,我的回答是,某些國傢的文學並不屬於作為一個整體的歐洲文學的一部分,而衹局限在他們本民族及其語言的範圍之內。這種自我封閉與隔離可能就此把一些本該揚名世界的文學天才扼殺了。這是我們巨大的損失。我曾經與波蘭人交談過,從他們的虔誠與熱情來看,我不得不肯定他們古代與近代的偉大文學成就。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翻譯過來可以讓我瞭解的太少了。就我的知識範圍而言,我所知道的在歐洲享有盛譽的波蘭小說傢衹有亨利?西剋威茨而已。一位在匈牙利出生的美國學者告訴我,在他眼中,惟一的一位匈牙利作傢是夏卡依?裏德爾編寫的《匈牙利文學史》是講述匈牙利思想文化的一部多捲本的鴻篇巨製,但書中所涉及到那些重要人物,我敢保證,對許多英國和美國的讀者來說,知道其中人物的可能還不到百分之一。
當然,我引用這些證據並不是要貶低波蘭或者匈牙利的文學,如果這樣的話,那將是十分荒謬的。我衹是想說明一個有趣的事實,由於歐洲長期以來的紛爭不斷,導致他們在思想上形同路人,他們之間的瞭解是非常不全面的。一位學識淵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匈牙利人毫無疑問對法國文學很瞭解,但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法國人卻可能對匈牙利人的文學家及其作品一無所知。對一位丹麥的評論傢來說,懂不懂丹麥語言並不重要,但是,他必須要掌握英語、法語、德語和意大利語。語言的優勢使一些文學增加了在這個世界流傳的機會。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造成了一些國傢文學的興盛;反之,埋沒了一些其它語種的優秀文學作品及其作傢。但是,作為一種規律性的東西來說,那些有價值的作品總有一天會衝破國傢與民族、語言的界限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但是,這並否認,許多優秀的作品現在應該取得它們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應該多得多的聲譽。
由於我們這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於全面講述世界文學史,所以就必然要省略掉一些國傢與民族、一些時代的許多重要人物。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保持我的作品的連續性和有機性,這是我的目的所在。這本書就好像一本內容並不詳細的素描,它衹是給出了一個整體的俯瞰輪廓,當然其中填充的東西就必然是不完美的,就像我們坐在飛機裏面看到外面的事物一樣。在我們視綫裏面的是那些非常明顯的特徵和一些突出的山峰。但是,我們無法停下來細細地精確地測量山峰的高度,或者仔細凝望那些豐富多彩的高原。在莎士比亞那裏我們衹能停留十五分鐘,當然,真正要理解它們也許要花上不會少於15或者50年的時間。
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在於把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學著作介紹給人們。但是界定什麽是“重要”是個難題,或者說是一串難題。人們共同關註這個問題,所以需要我們做出答復。“重要”這種說法並不絶對,因為所謂“重要”它衹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且所謂的公衆一致意見也是抽象的難以定論的東西。
對許多讀者來說,他們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書目,這個數目很可能比這整捲書都浩大。因此,對我們來說,在這本書裏面,許多有價值的書都沒有提到,或者衹是被一筆帶過了。每一個讀者都可能會發現,自己所喜歡的某本書的重要位置被另外一本自己覺得並不怎麽樣的書所占據着。這種情況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我希望這本書對文學和其他藝術的討論有些益處,並增進討論者的興趣與樂趣,或者有助於大傢達成一致的意見。
在這本書中,對於選擇什麽樣的作品,選擇這作品的哪些部分,以及最後的評價,都是我的一己之見而已。由於我個人的興趣和知識的局限性,必然會導致我選擇的局限性。這是在所難免的。我也衹能提供我的一己之見而已。對此,飽學的批評傢或許會公正地指出:“與其說你所寫的是什麽《文學史》,還不如說是《我偶然讀到的一些作傢及其作品的評論》。”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傢,我不僅參考了其它的書籍,聆聽了一些著名的評論傢以及著名歷史學家的意見,而且還得到了我學識淵博的朋友的賜教。在此,我要把特別的感謝送給他們,他們的名字是:路德維格?路易森博士、安東尼?卡裏特裏博士、A?H?賴斯教授、歐內斯特?博伊德、A?T?巴爾洛博士、亨德裏剋?房竜博士、比特?桑伯恩、霍華德?歐?文揚、托馬斯?R?史密斯、曼紐爾?科姆羅夫、鬍果?剋努森。他們幫助我改正了書中的許多錯誤之處,並幫助我確定了本書的選擇範圍這一主要問題。書中有關德國文學的兩章則完全是路德維格?路易森博士的功勞。
英美文學占了本書的較多篇幅。這也許就導致了它並不能叫世界文學史,因為它並沒有完全地反映各國文學在世界上應該占有的位置。因為我把其它許多國傢民族中的豐富文學材料忽視了。這樣,羅馬尼亞人、波蘭人、匈牙利人或者芬蘭人可能會埋怨:“你裝着在寫什麽世界文學史的架勢,可是你卻把我們國傢的文學天才都忽視了。”對此,我的回答是,某些國傢的文學並不屬於作為一個整體的歐洲文學的一部分,而衹局限在他們本民族及其語言的範圍之內。這種自我封閉與隔離可能就此把一些本該揚名世界的文學天才扼殺了。這是我們巨大的損失。我曾經與波蘭人交談過,從他們的虔誠與熱情來看,我不得不肯定他們古代與近代的偉大文學成就。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翻譯過來可以讓我瞭解的太少了。就我的知識範圍而言,我所知道的在歐洲享有盛譽的波蘭小說傢衹有亨利?西剋威茨而已。一位在匈牙利出生的美國學者告訴我,在他眼中,惟一的一位匈牙利作傢是夏卡依?裏德爾編寫的《匈牙利文學史》是講述匈牙利思想文化的一部多捲本的鴻篇巨製,但書中所涉及到那些重要人物,我敢保證,對許多英國和美國的讀者來說,知道其中人物的可能還不到百分之一。
當然,我引用這些證據並不是要貶低波蘭或者匈牙利的文學,如果這樣的話,那將是十分荒謬的。我衹是想說明一個有趣的事實,由於歐洲長期以來的紛爭不斷,導致他們在思想上形同路人,他們之間的瞭解是非常不全面的。一位學識淵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匈牙利人毫無疑問對法國文學很瞭解,但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法國人卻可能對匈牙利人的文學家及其作品一無所知。對一位丹麥的評論傢來說,懂不懂丹麥語言並不重要,但是,他必須要掌握英語、法語、德語和意大利語。語言的優勢使一些文學增加了在這個世界流傳的機會。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造成了一些國傢文學的興盛;反之,埋沒了一些其它語種的優秀文學作品及其作傢。但是,作為一種規律性的東西來說,那些有價值的作品總有一天會衝破國傢與民族、語言的界限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但是,這並否認,許多優秀的作品現在應該取得它們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應該多得多的聲譽。
由於我們這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於全面講述世界文學史,所以就必然要省略掉一些國傢與民族、一些時代的許多重要人物。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保持我的作品的連續性和有機性,這是我的目的所在。這本書就好像一本內容並不詳細的素描,它衹是給出了一個整體的俯瞰輪廓,當然其中填充的東西就必然是不完美的,就像我們坐在飛機裏面看到外面的事物一樣。在我們視綫裏面的是那些非常明顯的特徵和一些突出的山峰。但是,我們無法停下來細細地精確地測量山峰的高度,或者仔細凝望那些豐富多彩的高原。在莎士比亞那裏我們衹能停留十五分鐘,當然,真正要理解它們也許要花上不會少於15或者50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