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博而心勞的賈寶玉
(張慶善)
賈寶玉毫無疑問是《紅樓夢》中最重要的人物,用現在大傢熟悉的話講,他就是《紅樓夢》中的男一號人物,是最能體現曹雪芹創作思想的人物,而恰恰這個賈寶玉又是最不好認識和理解的人物。《紅樓夢》開頭有一首詩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好像成心與讀者們過意不去,要讀懂他的“荒唐言”,理解他的“辛酸淚”真是不容易。而從某種意義上講,解讀賈寶玉,真正認識賈寶玉,就是解讀《紅樓夢》之“味”的關鍵所在。
寶玉的容貌和氣質
讀《紅樓夢》的人,總想知道賈寶玉長的什麽樣,林黛玉長的什麽樣?有趣的是每一個讀者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對人物形象的想象。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千個讀者的心目中,就會有一千個寶哥哥林妹妹的形象,這話說的不錯。《紅樓夢》中的人物都寫得十分豐滿,特別是主要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然而由於每個人的閱歷、認知的不同,閱讀《紅樓夢》時就會有自己的理解,這很正常。
一個人物的形象是由外在的容貌(包括着裝打扮)和內在的氣質組成的。那麽在《紅樓夢》中作者筆下的賈寶玉到底是個什麽樣子呢?賈寶玉第一次出場,是在第三回,也就是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寶玉第一次亮相可謂光彩照人,書中是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對寶玉的形象從着裝打扮到外在的樣子作了十分具體的描寫。書中寫道:
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着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二竜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着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滌,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着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若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 時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滌,係着一塊美玉。
這是黛玉眼中看到的寶玉第一次亮相,一會兒換了裝再出來,寶玉又是一番打扮:
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着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着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鬆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生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
在《紅樓夢》中這是對寶玉外在容貌和着裝打扮最集中的兩段描寫,寶玉確實長的十分漂亮,用北靜王水溶的話講“如‘寶’似‘玉’”,正是“外貌最是極好”。長的好這也是寶玉受寵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們註意到,在上面的兩段描寫中,寶玉的穿戴有很大的不同,這是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他有不同的着裝。第一段的穿戴是因寶玉去廟裏還願回來,所以他的穿戴是出門的着裝。跟黛玉見了一面後回來換了衣服,這時的穿戴是平時在傢裏的着裝。《紅樓夢》中寶玉的着裝打扮,既不是清代也不是明代,既不是漢族也不是滿族,而是作者為塑造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的藝術虛構,是傑出的藝術創作。賈寶玉那樣豪華富貴的的着裝打扮,既是為了烘托寶玉的漂亮和他不同一般的身份地位,又是從一個側面表現封建貴族家庭的生活。
寶玉不僅長的漂亮,而且渾身透出一種非凡的氣質,這當然與他非凡的前身有着直接的關係。寶玉氣質突出的表現是聰明靈秀、超凡脫俗、率真清純、愛博多情。特別是寶玉之多情,你看他是“雖怒時而笑,即 視而有情”、“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寶玉之情是純潔的,這包含愛情、親情、友情,他似乎就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死。清代人塗瀛在他那篇著名的《紅樓夢論贊》中說“寶玉聖之情者也。”就是說寶玉是情聖。的確,寶玉堪稱千古第一情人。
說到寶玉的容貌和氣質,人們總要提到寶玉身上有許多脂粉氣,像個女孩子,缺少男性的陽剛之氣等等。的確,寶玉的身上確實有脂粉氣,不是一點點,可以說不少,書中對他的漂亮的描寫,往往使人們想到了女性的美貌。他的秉性溫柔,對女兒的體貼,以及待人接物等,無不透出女性的氣質。寶玉對女兒有着由衷的崇拜,他認為“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認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衹鐘於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所以他“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寶玉身上的女性氣質,毫無疑問是與他對女兒的崇拜有着直接的聯繫,而不是什麽病態的心理。寶玉雖然身上有着一些脂粉氣,但他仍是一個可愛的小夥子,是一個外在的秀氣與內在的率真完美結合的英俊少年。他的氣質與對女兒的贊美崇拜,更多地表現出對美和理想的追求,是對那個充滿了濁臭氣息的男尊女卑時代的抗爭與顛覆。
(張慶善)
賈寶玉毫無疑問是《紅樓夢》中最重要的人物,用現在大傢熟悉的話講,他就是《紅樓夢》中的男一號人物,是最能體現曹雪芹創作思想的人物,而恰恰這個賈寶玉又是最不好認識和理解的人物。《紅樓夢》開頭有一首詩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好像成心與讀者們過意不去,要讀懂他的“荒唐言”,理解他的“辛酸淚”真是不容易。而從某種意義上講,解讀賈寶玉,真正認識賈寶玉,就是解讀《紅樓夢》之“味”的關鍵所在。
寶玉的容貌和氣質
讀《紅樓夢》的人,總想知道賈寶玉長的什麽樣,林黛玉長的什麽樣?有趣的是每一個讀者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對人物形象的想象。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千個讀者的心目中,就會有一千個寶哥哥林妹妹的形象,這話說的不錯。《紅樓夢》中的人物都寫得十分豐滿,特別是主要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然而由於每個人的閱歷、認知的不同,閱讀《紅樓夢》時就會有自己的理解,這很正常。
一個人物的形象是由外在的容貌(包括着裝打扮)和內在的氣質組成的。那麽在《紅樓夢》中作者筆下的賈寶玉到底是個什麽樣子呢?賈寶玉第一次出場,是在第三回,也就是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寶玉第一次亮相可謂光彩照人,書中是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對寶玉的形象從着裝打扮到外在的樣子作了十分具體的描寫。書中寫道:
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着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二竜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着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滌,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着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若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 時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滌,係着一塊美玉。
這是黛玉眼中看到的寶玉第一次亮相,一會兒換了裝再出來,寶玉又是一番打扮:
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着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着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鬆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生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
在《紅樓夢》中這是對寶玉外在容貌和着裝打扮最集中的兩段描寫,寶玉確實長的十分漂亮,用北靜王水溶的話講“如‘寶’似‘玉’”,正是“外貌最是極好”。長的好這也是寶玉受寵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們註意到,在上面的兩段描寫中,寶玉的穿戴有很大的不同,這是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他有不同的着裝。第一段的穿戴是因寶玉去廟裏還願回來,所以他的穿戴是出門的着裝。跟黛玉見了一面後回來換了衣服,這時的穿戴是平時在傢裏的着裝。《紅樓夢》中寶玉的着裝打扮,既不是清代也不是明代,既不是漢族也不是滿族,而是作者為塑造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的藝術虛構,是傑出的藝術創作。賈寶玉那樣豪華富貴的的着裝打扮,既是為了烘托寶玉的漂亮和他不同一般的身份地位,又是從一個側面表現封建貴族家庭的生活。
寶玉不僅長的漂亮,而且渾身透出一種非凡的氣質,這當然與他非凡的前身有着直接的關係。寶玉氣質突出的表現是聰明靈秀、超凡脫俗、率真清純、愛博多情。特別是寶玉之多情,你看他是“雖怒時而笑,即 視而有情”、“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寶玉之情是純潔的,這包含愛情、親情、友情,他似乎就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死。清代人塗瀛在他那篇著名的《紅樓夢論贊》中說“寶玉聖之情者也。”就是說寶玉是情聖。的確,寶玉堪稱千古第一情人。
說到寶玉的容貌和氣質,人們總要提到寶玉身上有許多脂粉氣,像個女孩子,缺少男性的陽剛之氣等等。的確,寶玉的身上確實有脂粉氣,不是一點點,可以說不少,書中對他的漂亮的描寫,往往使人們想到了女性的美貌。他的秉性溫柔,對女兒的體貼,以及待人接物等,無不透出女性的氣質。寶玉對女兒有着由衷的崇拜,他認為“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認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衹鐘於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所以他“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寶玉身上的女性氣質,毫無疑問是與他對女兒的崇拜有着直接的聯繫,而不是什麽病態的心理。寶玉雖然身上有着一些脂粉氣,但他仍是一個可愛的小夥子,是一個外在的秀氣與內在的率真完美結合的英俊少年。他的氣質與對女兒的贊美崇拜,更多地表現出對美和理想的追求,是對那個充滿了濁臭氣息的男尊女卑時代的抗爭與顛覆。
寶玉的不合時宜(一)
賈寶玉在賈府中是個極為特殊的人物,被視為賈府的“活竜”、“鳳凰”、“命根子”。他之所以這樣的“特殊”,受到這樣的異乎尋常的寵愛,我們在前面講到了兩個原因:(一)寶玉的出生不同一般,是含玉而生;(二)寶玉長的好,長的漂亮,性情也好,惹人疼愛。其實還有第三個重要的原因,這就是寶玉長的樣子,跟他的爺爺、也就是賈母的丈夫的形象一個樣,難怪賈母要這樣的疼愛寶玉。
《紅樓夢》第三回在寶玉、黛玉初會後,有《西江月》二首,形容寶玉,把賈寶玉說的十分不堪: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奈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與國與傢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這看來是在嘲弄寶玉,實質是在贊美寶玉,作者用反面文章在贊美寶玉的不同凡俗。因為在當時的許多人看來,寶玉不同凡俗的言行舉止、思想性格,是不能容忍的,是不能理解的。在封建正統的人的眼中,寶玉是一個稟性乖張,生情怪譎的人,是“似傻如狂”,是“草莽”,是“無能”“不肖”等等,這包括他的最親近的人也是這麽看的,他們也不理解賈寶玉。
《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講到這樣一件事,在寶玉周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賈政要試試兒子將來的志嚮,便將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讓寶玉抓,誰知這個孩子其它東西一概不取,衹抓了些脂粉釵環。賈政大怒:“將來酒色之徒耳!”第三回他的母親王夫人對黛玉講:“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傢裏的‘混世魔王’”,又說:“他嘴裏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癲癲”。並要黛玉不要理睬他。這雖然是母親疼愛兒子的話,但也表明作母親的王夫人是不理解他的寶玉的。還有最疼愛寶玉的賈母,一次說到寶玉:“我也解不過來,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孩子。別的淘氣都是應該的,衹他這種和丫頭們好卻是難懂。我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衹和丫頭們鬧,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愛親近他們。既細細查試,究竟不是為此。豈不奇怪。想必原是個丫頭錯投了胎不成。”這個寶貝孫子的行為把精明的老太太也搞糊塗了(第七十八回)。第六十六回賈府的小廝興兒也演說了一回榮國府,說到寶玉,則是說:“成天傢瘋瘋癲癲,說的話人也不懂,幹的事人也不知。外頭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樣兒,心裏自然是聰明的,誰知是外清而內濁。”第三十五回,傅傢的婆子見寶玉後,評價也是“中看不中用,果然有些呆氣”,“是個呆子”。這些人當然都看錯了賈寶玉,因為他們是按照封建貴族的做人標準來看寶玉的。在《紅樓夢》的賈府中,除了黛玉、茗煙不是這樣地看寶玉外,還有一個人對寶玉有着不同一般的評價,這就是尤三姐。當興兒講寶玉這樣那樣的毛病時,尤三姐反駁興兒道:“行事言談吃喝,原有些女兒氣,那是衹在裏頭慣了的。若說糊塗,那些兒糊塗?……原來他在女孩子們面前不管怎樣都過去的,衹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們不知道。”尤三姐的話說得很重要,寶玉的言行舉止“不大合外人的式”,即不合當時封建貴族家庭的規矩,是不合時宜的。
賈寶玉在賈府中是個極為特殊的人物,被視為賈府的“活竜”、“鳳凰”、“命根子”。他之所以這樣的“特殊”,受到這樣的異乎尋常的寵愛,我們在前面講到了兩個原因:(一)寶玉的出生不同一般,是含玉而生;(二)寶玉長的好,長的漂亮,性情也好,惹人疼愛。其實還有第三個重要的原因,這就是寶玉長的樣子,跟他的爺爺、也就是賈母的丈夫的形象一個樣,難怪賈母要這樣的疼愛寶玉。
《紅樓夢》第三回在寶玉、黛玉初會後,有《西江月》二首,形容寶玉,把賈寶玉說的十分不堪: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奈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與國與傢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這看來是在嘲弄寶玉,實質是在贊美寶玉,作者用反面文章在贊美寶玉的不同凡俗。因為在當時的許多人看來,寶玉不同凡俗的言行舉止、思想性格,是不能容忍的,是不能理解的。在封建正統的人的眼中,寶玉是一個稟性乖張,生情怪譎的人,是“似傻如狂”,是“草莽”,是“無能”“不肖”等等,這包括他的最親近的人也是這麽看的,他們也不理解賈寶玉。
《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講到這樣一件事,在寶玉周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賈政要試試兒子將來的志嚮,便將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讓寶玉抓,誰知這個孩子其它東西一概不取,衹抓了些脂粉釵環。賈政大怒:“將來酒色之徒耳!”第三回他的母親王夫人對黛玉講:“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傢裏的‘混世魔王’”,又說:“他嘴裏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癲癲”。並要黛玉不要理睬他。這雖然是母親疼愛兒子的話,但也表明作母親的王夫人是不理解他的寶玉的。還有最疼愛寶玉的賈母,一次說到寶玉:“我也解不過來,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孩子。別的淘氣都是應該的,衹他這種和丫頭們好卻是難懂。我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衹和丫頭們鬧,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愛親近他們。既細細查試,究竟不是為此。豈不奇怪。想必原是個丫頭錯投了胎不成。”這個寶貝孫子的行為把精明的老太太也搞糊塗了(第七十八回)。第六十六回賈府的小廝興兒也演說了一回榮國府,說到寶玉,則是說:“成天傢瘋瘋癲癲,說的話人也不懂,幹的事人也不知。外頭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樣兒,心裏自然是聰明的,誰知是外清而內濁。”第三十五回,傅傢的婆子見寶玉後,評價也是“中看不中用,果然有些呆氣”,“是個呆子”。這些人當然都看錯了賈寶玉,因為他們是按照封建貴族的做人標準來看寶玉的。在《紅樓夢》的賈府中,除了黛玉、茗煙不是這樣地看寶玉外,還有一個人對寶玉有着不同一般的評價,這就是尤三姐。當興兒講寶玉這樣那樣的毛病時,尤三姐反駁興兒道:“行事言談吃喝,原有些女兒氣,那是衹在裏頭慣了的。若說糊塗,那些兒糊塗?……原來他在女孩子們面前不管怎樣都過去的,衹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們不知道。”尤三姐的話說得很重要,寶玉的言行舉止“不大合外人的式”,即不合當時封建貴族家庭的規矩,是不合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