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群星荟萃>> 張小蛇 Zhang Xiaosh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李小竜的功夫人生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竜,短暫的生命卻演繹了永久傳奇。在他逝世後的30多年中,“竜迷”已經對這位截拳道的創始人頂禮膜拜,把他上升到了“武哲”的高度。本書是李小竜的圖文傳記,作者用深情的筆觸回顧了李小竜精彩而又傳奇的一生;同時,編者精心收集了大量和李小竜相關的經典而又珍貴的圖片,力圖為所有的“竜迷”精心打造一册李小竜圖文珍藏本。
第1節:序言(圖)
  序言
  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在西方國傢人們的心目中,一提起中國功夫,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個名字,那就是——李小竜(Bluce Lee)!因為這個名字,“中國功夫”得以發揚光大,聞名於全世界;也是因為這個名字,外文字典和詞典裏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fu)”!
  這位衹有33歲短暫人生的傳奇人物,《時代》雜志將其列入“20世紀最有影響的100個人”,英國電視臺Channel 4將他列為“歷史上最偉大電影明星”之一;他曾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傢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他還被全世界一致公認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一位藝人像李小竜一樣,在逝世那麽多年以後仍被人如此持續地關註和廣泛地紀念。不可否認,從李小竜1973年7月20日離開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開始,李小竜的追隨者就對這位功夫之王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追憶和紀念,這種紀念的狂熱沒有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減半分,相反,全世界大規模、有組織和自發的紀念逐漸演繹成了一個神話,一個竜的神話,一個空前絶後的神話!
  李小竜的生命雖然很短暫,但是李小竜至今沒有離我們而去,因為竜魂永生!他和大多數單純的電影藝人不一樣,他是兼具多種身份的。同時,他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國界,成為了全世界的文化象徵之一!
  首先,他是一個電影藝人,在他不多的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竜過江》、《竜爭虎鬥》、《青蜂俠》、《死亡遊戲》等)中,他充分展示自己的武術丰采和凜然正氣,塑造了一個個不畏強勢的鬥士形象。雖然這些影片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技術上難免粗糙,拍攝手法也不夠新潮,但是,正是因為這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和基本沒有特技的武術打鬥場面一直讓竜迷們深深喜愛,視為經典。可以說,這些影片自成一派,風格獨特,對後來的功夫電影的拍攝影響深遠。
  其次,李小竜更以武術傢聞名於世。他從小對武術癡迷,十幾歲便開始習詠春拳,後來美國開設“李振藩國術館”,對武術的研習和探索一直沒有停過。1967年,他在實戰經驗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形成了“截拳道(Jeet Kune do)”的理論,從而成為“一代武學宗師”。如今,截拳道在全世界遍地開花,練習這種武術的人也越來越多。同時,李小竜把對武學的思考和他自己的專業——哲學聯繫起來,使他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學高度,從此,他又多了一個稱呼——武哲!
  再次,李小竜是一個文化象徵。他的人格魅力,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不斷挑戰自己極限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武術愛好者和普通人。很多人自發地建立俱樂部、網站,出版紀念册,舉行大型活動來紀念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巨星。在人們心中,這位竜之子就是中國功夫的化身,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對武術的思考和實踐,被人不斷繼承和發展,這種全世界範圍內的認同使得李小竜成為一個符號,一個功夫文化的象徵!
  李小竜影片中的經典動作也對後來的影片影響深遠。他不怒自威的眼神、他的招牌踢腿動作以及他的極具個性的“怪叫”被後來的影片不斷重複演繹。很多年以後,當人們在李連傑、甄子丹、周星馳的電影中看到這些經典動作“重現”時,不禁會心一笑:原來這些人也是李小竜的愛好者!這些伴隨着我們共同的成長的記憶,甚至成為了一代人的相互認同的“接頭暗號”!李小竜無疑是我們一代人的集體偶像,是我們永遠無法抹去的生存胎記。 李小竜在變老之前死去,李小竜會永遠年輕,竜的精神也會永生不朽!
  今年是李小竜逝世33周年紀念,李小竜生前衹活了33歲。
  生前33年,身後33年,我們選擇用他生命的長度來度量他死後的喧囂和寂寞。在這樣一個頗有命運意味的時間,我們的無限敬意和無限懷念之情也許能得到更加順暢地傳達。
  是為序。
  
  張萬文
   2006年7月
  (註:有些資料記載李小竜活了32歲,按照中國傳統的算法,李小竜生於1940年,逝於1973年,應該是享年33歲,故本書統一按照33歲的說法。)
第2節:竜的神話(1)(圖)
  第一章:竜的神話
  竜之魂
  在西方,提起中國功夫,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個名字,那就是——李小竜!這位衹有33歲短暫人生的傳奇人物,《時代》雜志將其列入“20世紀最有影響的100個人”,英國電視臺Channel 4將他列為“歷史上最偉大電影明星”之一;他曾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傢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被全世界一致公認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一位藝人像李小竜一樣,在逝世那麽多年以後仍被人如此關註和廣泛地紀念。不可否認,從李小竜1973年7月20日離開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開始,李小竜的追隨者就已經就開始了對這位功夫皇帝各種形式的追憶和紀念,這種紀念的狂熱沒有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減半分,相反,全世界大規模、有組織和自發的紀念逐漸演繹成了一個神話,一個竜的神話,一個不可復製的神話!
  2005年11月27日,香港尖沙咀東部海濱的“星光大道”上立起了李小竜銅像。
  2005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香港的竜迷舉行了“香港李小竜節2005”的盛大活動,其標語為:“竜迷無國界,全球齊參與”。這是一個紀念李小竜的“節日”,活動為期一周,除了在星光大道上露天播映數部李小竜的電影外,來自世界各地的竜迷和香港竜迷一起舉行了“李小竜大派對”。幾天之後,竜迷們進行了“尋竜之旅”,除了追蹤李小竜在香港的足跡,還北上廣東,參觀李小竜故居及順德李小竜紀念館。
  2004年11月,波黑莫斯塔爾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竪起了李小竜的塑像。
  2003年,澳門文化中心特別舉辦李小竜珍貴電影海報及圖片展,展品包括原裝海報、劇照、戲服及私人信件等,全由李小竜影迷籌集,大部分在澳門首次展出。
  2002年3月26日,李小竜的故鄉廣東順德市政府投資及社會各界人士資助興建的李小竜紀念館成立。
  2000年10月22日至2001年2月18日,美國三藩市舉辦了“李小竜回顧展”,這是一次和以往比較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出席人數最多的一次盛況空前的李小竜展覽會。展會的展品總數接近250件,其中包括李小竜日記、信件、繪畫、哲學筆記以及衣物、武器、訓練器械、榮獲的奬杯、電影紀念物和其他個人物品以及各國出版的李小竜圖書與雜志。
  2000年,在李小竜60華誕紀念會上,有關單位精心選擇美國、香港、非洲岡比來等地出品、發行的李小竜收藏品(包括李小竜本人生前使用過的原物)進行展覽,其中包括,美國政府為紀念李小竜逝世20周年所特別發行的印有李小竜《竜爭虎鬥》頭像的一美元紙鈔。香港李小竜會為紀念李小竜誕辰45周年而特別發行的首日封。
  1999年5月14日,“香港李小竜會”在香港成立。同年,施介強導演的《千禧巨竜》VCD開始發行。
  1998年,香港動畫界的頂尖人物馬富強籌備“李小竜3D動畫”,2000年成功完成。
  1998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發行了《竜爭虎鬥》電影原聲音樂專輯CD。
  1997年,美國20世紀福剋斯電影公司出版了《李小竜——不朽的竜》錄像帶。
  1993年4月28日,好萊塢最著名的“中國大戲院”前的“星光大道”上印上了李小竜的名字,“李小竜之星”出現。
  ……
  李小竜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商業品牌。李小竜寫過的一張“10年之內,我要賺1000萬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中國明星”的字條在1993年的遺物拍賣會上賣到了5萬美元,他的一張駕照也賣到了7200美元。印有李小竜頭像的T恤和以李小竜為原型的李小竜玩具大量生産,成為竜迷的收藏品;李小竜紀念品更是多姿多彩,他在《死亡遊戲》所穿的黃色連體服、截拳道訓練服、二截棍……電影界對這位功夫巨星的紀念也不示弱,和李小竜相關的音像製品數不勝數:
首頁>> 文學>> 群星荟萃>> 張小蛇 Zhang Xiaosh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