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散文>> 莊秋水 Zhuang Qiushu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抱住一把熱情的腰:更衣記
  摸摸張愛玲的衣領,撩撩楊玉環的裙襬;膽子大的時候,也動動慈禧太後的胭脂……用智慧穿針引綫,用學識指東說西。這是一位曾與李歐梵、梁文道、王受之同版開欄的女專欄作傢。她沉浸在古今女子服飾的世界,寫旗袍,寫紅裙,寫鬥篷,寫裙帶,寫睡鞋,寫帽子,寫油紙傘,寫謝公屐,寫玉簪花黃胭脂金釧項鏈牙梳背,寫麻衣如雪溫潤如玉畫眉深淺暗香盈袖……每每驚豔。
第1節:看莊秋水"更衣"
  看莊秋水"更衣"
  我當然看不到莊秋水更衣,可是她那一篇篇翩翩而來的"更衣記"我倒是每次都能看到。原因有二:其一,不得不看;其二,喜歡看。
  《深圳商報》"文化廣場"的"萬象"專欄版已經辦了好幾年了。2005年某個時候,我們找到莊秋水,說你應該給我們寫個專欄,"書評遊記影評之類的文章你在我們這裏發了不少,算是老作者了;你文字的靈氣、趣味和麻利我們已經見識了;你在其他地方都寫專欄卻不在我們這裏寫多不夠意思;況且見過面聊過天也算是朋友了嘛。"她問在你們那裏寫過專欄的都有誰呀。我們說,有香港的李歐梵、梁文道、馬傢輝、潘國靈、羅展鳳;有臺灣的楊照、於國華、成寒;有海外的王受之、薛憶溈;有內地的毛尖、安迪、秋風、尹麗川、潘小鬆;有本地的劉申寧、王小妮、孫振華、王紹培;等等。她說:我正好想寫一個和女人衣飾有關的係列呢。
  她的"更衣記"因此登場,至今已一年有餘。我是"文化廣場"的主編,她的文字付印前我非看不可,此所謂"不得不看"。
  然而真的是一看就喜歡,所以"崗位閱讀"馬上就變成了"閱讀享受",這是媒體中人難得的樂趣,也是副刊編輯可遇難求的驚喜。她沉浸在古今女子服飾的世界,從頭到腳,從裏到外,薄薄厚厚,長長短短,一一寫到,每每驚豔。她寫旗袍,寫紅裙,寫鬥篷,寫裙帶,寫睡鞋,寫帽子,寫油紙傘,寫謝公屐,寫玉簪花黃胭脂金釧項鏈牙梳背,寫麻衣如雪溫潤如玉畫眉深淺暗香盈袖……。她又不是簡簡單單地拿過一件衣飾描述一番了事,往往是開頭沒幾句,她就拉你去了春秋戰國或唐宋明清;你正在那裏倒"時差",她突然又從金庸武俠跑到《紅樓夢》那裏去了;你正很感性地傻盯着林妹妹的鬥篷發呆,她卻又很理性地看到了鬥篷背後的命運:
  "鬥篷所具有的權力感和人際關係的透明度,讓人疑惑這種服裝的自然本性。服裝似乎已經越過寒冷的外在進入文明世界。它所具有的審美情趣就是在內外之間造成一個空間,吸引註意力,延宕身體之間的相遇。這種道具感正是鬥篷作為服裝的命運。"
  就是這樣:她悠閑自顧,駕一輛載滿花花緑緑各式衣飾的時光"過山車",忽而在新朝舊代之間翻滾騰挪,忽而在詩詞小說之間左吟右哦,奇的是這"過山車"說開就開,說停就停,按鈕在手,隨她高興。她又仿佛是自己策劃舉辦了一個古今衣飾展,自己在那裏穿梭講解,用智慧穿針引綫,用學識指東說西;不時摸摸張愛玲的衣領,撩撩楊玉環的裙襬;膽子大的時候,也動動慈禧太後的胭脂。
  說是"更衣記","更衣"其實是她在幕後的化妝間裏翻箱倒櫃,"記"纔是她的舞臺。她穿一身或華麗或古樸的衣裳登臺亮相,說的往往不是原來劇本裏的臺詞,而是她自己的話:
  "清末女子襖衫的裝飾也十分觸目。襖子有"三鑲三滾"、"五鑲五滾"、"七鑲七滾"之別。花邊鑲條,花鳥圖案,珠玉花飾,挖空補花,重重疊疊,十分刺眼。人被衣服淹沒了。在這些不相幹的地方浪費的無數精力,正預示着女子們精神上的放恣、不講理。"
  她自己在講理,所以她看出別人的"不講理"。她有一篇"更衣記"題為《披上一層精神的外衣》,顛倒一下詞序,正可用來指引她文字中意趣的方向:
  "披上一層外衣的精神"。
  鬍洪俠
  2006.11.16.深圳
  第 一 輯 衣 裳
  "由長及短,從寬到窄,華美的心情逐漸褪去,雖然表面上還在激烈地唱着高調,骨子裏已經在嚮往簡潔和方便。"女為悅己者容",畢竟不如自身舒適來得重要。"
  一抹微雲
  古代廣泛流傳的春宮畫顯示女子們即使在性愛活動時,仍然常常會着一種胸衣。即所謂"抹胸"。用寬布條或綉花的綢片,上抵腋下,下至肚臍,用一根繞過乳房的絹帶係緊,絹帶下不過胸。也有的抹胸式樣稍有變化,前面緊扣。有如一抹微雲掩住山峰,欲望半張着眼睛,迷朦之中透露出澀骨的春情。
第2節:一抹微雲
  抹胸的顔色,多半是妖媚的桃紅、水紅或蔥緑色。"這尤三姐鬆鬆輓着頭髮,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着蔥緑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緑褲紅鞋,一對金蓮或翹或並,沒半刻斯文……"(《紅樓夢》第六十五回)被作為欲望對象的尤三姐"以彼之身,還施彼道",竟是"他嫖了男人,並非男人淫了他"。
  臥室之外,女子們要在胸衣外面加上層層寬大的短衫或長衣。在一個勃起的陰莖中也能讀出良心的美好的道德社會,女子們被迫煽起欲望然後抵製欲望,為火熱披上冰衣。
  然而內衣最早的功能不過是取暖。是一種稱作"襦"的短衣,不加絮,不用帛,不外露,齊腰身。後來出現了"裹肚"。《老學庵筆記》說:"裹肚則紫地皂綉"。即在紫色的底子上加黑色的刺綉。裹肚又叫"兜肚",用一塊菱形狀的布護住胸腹,用帶子套在脖子上,左右兩角釘上帶子係在背後。正宗的兜肚繪製有"蛙"圖案。因為蛙的圖騰是女媧氏部落的標志。關中人迎娶新娘的花轎前,常挂着一對高挑的花肚兜,綉着大蛤蟆的花肚兜是新嫁娘的"開路神"。過毒氣甚重的端午節時,娘傢人送給女兒的禮物裏也有手綉蛤蟆紋的兜肚。
  物質的遮蔽最終讓位於揭開遮蔽的歡愉。對隱藏在衣服背後的身體銷聲匿跡的恐懼,男人們比女人更不能容忍。蔥緑抹胸下的一痕雪脯是男人們進入肉體世界的邊境之地。
  唯一例外的是唐代女性的"襢裝"。穿着及胸錦花長裙的嬪妃宮娥,上身不着內衣,衹披着一件透明的大袖紗羅衫,從盛唐畫傢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款款而出。那是女性服飾史上最剛健自由的時代!
  三點定江山
  據說有政協委員提議,不僅立法保護女性免於"性騷擾",也要保護男人不被女人"性騷擾"。報道這條新聞的同時,電視畫面頻頻出現穿吊帶衫的街頭美女。該委員的意思好像是說,女人們的這一點點裸露不僅騷擾了男性,也可能激發男人的性本能而使之演變為騷擾者,男人成為雙重受害者。
  既然全球氣候越來越熱,女人們决不會捨棄穿吊帶衫的自由,男人們就衹能冒成為"性騷擾者"的危險。因為如果他們不能自控的話,在不僅不穿內衣還要着透視裝的唐代,也許會犯下更嚴重的罪行,比如強姦罪。
  男人們的解釋本身也許衹是一層遮蓋,想掩藏一個赤裸裸的真相:內衣或貼身小衣不過是行頭,三番五次被用以重現上臺表演窺視時刻的快樂。內衣從無到有,忽大忽小,時掩時露,永遠是在顯山露水,給人一個意義曖昧的教訓,或者是原始本性衝破了文明束縛,或者是原始本性的爆發受到了壓製。
  西式文胸傳入中國,是在上個世紀的事,尤其是在西化較早的上海。20年代的月份牌美女的胸部從無到有,姿態挺拔而優美。流落上海的白俄在熱鬧的霞飛路上開出一傢專門的女子內衣商店、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古今胸罩公司,西式文胸完全打敗了自祖母們傳下來的綉花肚兜。這一次西風東漸的過程,正與旗袍的興起和繁榮同時。1930年代的女子們,男女平權教育來自於《傢》、《莎菲女士的日記》這樣的小說,醉心於高調而不切實際的羅曼蒂剋。文胸和旗袍相得益彰,烘雲托月般忠實地勾勒出人體的輪廓麯綫,仿佛也同時勾出了她們被壓抑千年的女性根性。
  至此,內衣的三點式格局基本確定,此後的變化也是在大一號小一號、加一點減一點上做文章。時尚界不斷推出內衣外穿,丁字褲等新的內衣流行風尚,不過是在反復證明一個道理:對於每一個衣裳齊整的文明人來說,這種程式化的變化或者反常已經成為一種豔情的表達符碼。男人們仍然在教導女人何時以及以何種方式穿衣和脫衣--據說最成功的內衣廣告詞都出自男人之手。
  保衛屁股
  如果現在的時髦姑娘重新回到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的農村,她們一定要叫苦連天。最痛苦的可能就是沒有內衣穿。那以前的鄉民們,無論男女,都是穿大襠褲的。大襠褲有三大:褲腰大,褲襠大,褲腿大。褲腰是另上的,捲一捲,用腰帶束起來,或是通過拉緊寬鬆的上圍和捲起折縫間留出的襯頭束在腰部,幹起農活來纔方便。女人們的大襠褲,唯一區別於男人的是顔色,年輕的多為紅緑,年長的則是黑和藍。
首頁>> 文學>> 散文>> 莊秋水 Zhuang Qiushu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