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留美归国、受聘北京大学后,倡导文学改良,编辑进步杂志,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呼吁科学民主。一时间,名声大噪,却也被人不耻,章太炎和章士钊就列其中。章太炎名炳麟,号太炎,生于1869年,是浙江余杭人,据说他六岁时,就在雨天吟过一首语惊四座的诗:“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后来,袁世凯还推他为“文圣人”。
胡适说:“此身非吾有,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
胡适这个人——从他1891年出生起,就被同父异母的兄嫂白眼过,被朋友和同学反目过,被遗老遗少声讨过,被革命文士笔伐过,被新潮的公子小姐嘲笑过。
胡适这个人——一生跟定蒋介石,是国民党政权的“诤友”、“谏臣”,但是他于1962年在台湾去世后的出殡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却禁拒“国防部中央电影制片厂”去拍摄十多万台湾人民沿途燃香路祭,送胡适上路的盛况!胡适这个人——政党不能容,文人亦相轻。林纾作小说骂他,连旁人都觉得过分;黄侃固守文言文,反对白话文,曾经当面斥责胡适:“你若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该叫‘胡适’,应该叫‘到哪里去’!”胡适这个人——并不讲究,也无忌讳,有时自己都会幽上一默。他给学生上课引用孔子、孟子以及孙中山的原话时,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或者“孙说”。讲到自己的观点时,就顺口讲是“胡说”!胡适这个人——没有故作高深的“架子”。他的家中时常“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而在“客常满”的“座上”,除了“高朋”,还掺杂着贫民和小贩!而且,什么人都可以向他提问,什么提问他都会认真回答。他还会尽力提携青年,接济穷困潦倒的人。
胡适这个人——一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等方面都有建树,有人却以为大谬不然,将他说得无一是处。胡适呀,可谓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他爱惜名誉,然而面对关乎他的“毁谤”,他能够“容忍”。他常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社会要自由,就需要“容忍”!可以说,“容忍”表现了胡适追求自由的谦谦君子之风,体现了他温文尔雅的为人之貌,是他特殊的处世之道。
“容忍”并非懦弱,而是人性的善良。从近年问世的涉及胡适的作品和轶事中,特别可以看出胡适的“容忍”。换言之,就是他的谦和雅量!胡适到底是个什么人?1957年2月16日,毛泽东在颐年堂讲话指出:“不能全抹煞胡适。”因为“他对中国的启蒙起了作用。”又说现在不必恢复他的名誉,“到二十一世纪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吧!”贤愚千载知谁是,吹尽狂沙始到金。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历史自会作出客观而且公正的评价。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世界要走向大同,社会要达到和谐,每个人的谦和雅量至关重要。本书挂一漏万地陈述胡适的谦和雅量,或许我辈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
胡适留美归国、受聘北京大学后,倡导文学改良,编辑进步杂志,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呼吁科学民主。一时间,名声大噪,却也被人不耻,章太炎和章士钊就列其中。
章太炎名炳麟,号太炎,生于1869年,是浙江余杭人,据说他六岁时,就在雨天吟过一首语惊四座的诗:“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后来,袁世凯还推他为“文圣人”。
这个“圣人”特傲。听说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太炎一脸轻蔑:“哲学,胡适之也配谈吗?康(有为)、梁(启超)多少有些‘根’,胡适之,连‘根’都没有!”老师如此,他的那些当了教授的高足,如黄侃等人更是将唾沫喷向胡适。
胡适依旧以礼相待。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后,赠送一本章太炎,并上书“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由于书中始用了新式标点,胡适在两个人的名字右边各加一条线,以此符号表明人名。谁知章太炎禁不住大骂:“何物胡适!竟敢在我的名上胡抹乱划!”看到胡适的名字也有一道黑线后,才稍稍息怒:“原来他的名字旁也有一道,就算相互抵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没出下册,章太炎便称胡适为“著作监”。别人不懂,问他是什么意思。章太炎说:“著作者,写书著书也;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也!胡适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未见下册,故曰著作监也!”章士钊名行严,号孤桐,生于1881年,从幼年起就读书用功,国学基础牢固。他曾留学海外,对逻辑学、词章都有较深的造诣。他虽然是湖南长沙人,却和章太炎以兄弟相称。胡适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有的内容是在批驳章太炎的观点。章太炎读后,公开复信,并且出言不逊。1921年,章士钊也在上海的《新闻报》上发表了《墨学谈》的文章,为章太炎声讨胡适助威。胡适当时正在生病,他读了《墨学谈》后,支撑着病体给章士钊写了回信,为自己的学术观点辩解。章士钊马上把胡适的信转给章太炎,章太炎读后,又发“枪弹”。
胡适这个人——从他1891年出生起,就被同父异母的兄嫂白眼过,被朋友和同学反目过,被遗老遗少声讨过,被革命文士笔伐过,被新潮的公子小姐嘲笑过。
胡适这个人——一生跟定蒋介石,是国民党政权的“诤友”、“谏臣”,但是他于1962年在台湾去世后的出殡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却禁拒“国防部中央电影制片厂”去拍摄十多万台湾人民沿途燃香路祭,送胡适上路的盛况!胡适这个人——政党不能容,文人亦相轻。林纾作小说骂他,连旁人都觉得过分;黄侃固守文言文,反对白话文,曾经当面斥责胡适:“你若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该叫‘胡适’,应该叫‘到哪里去’!”胡适这个人——并不讲究,也无忌讳,有时自己都会幽上一默。他给学生上课引用孔子、孟子以及孙中山的原话时,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或者“孙说”。讲到自己的观点时,就顺口讲是“胡说”!胡适这个人——没有故作高深的“架子”。他的家中时常“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而在“客常满”的“座上”,除了“高朋”,还掺杂着贫民和小贩!而且,什么人都可以向他提问,什么提问他都会认真回答。他还会尽力提携青年,接济穷困潦倒的人。
胡适这个人——一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等方面都有建树,有人却以为大谬不然,将他说得无一是处。胡适呀,可谓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他爱惜名誉,然而面对关乎他的“毁谤”,他能够“容忍”。他常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社会要自由,就需要“容忍”!可以说,“容忍”表现了胡适追求自由的谦谦君子之风,体现了他温文尔雅的为人之貌,是他特殊的处世之道。
“容忍”并非懦弱,而是人性的善良。从近年问世的涉及胡适的作品和轶事中,特别可以看出胡适的“容忍”。换言之,就是他的谦和雅量!胡适到底是个什么人?1957年2月16日,毛泽东在颐年堂讲话指出:“不能全抹煞胡适。”因为“他对中国的启蒙起了作用。”又说现在不必恢复他的名誉,“到二十一世纪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吧!”贤愚千载知谁是,吹尽狂沙始到金。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历史自会作出客观而且公正的评价。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世界要走向大同,社会要达到和谐,每个人的谦和雅量至关重要。本书挂一漏万地陈述胡适的谦和雅量,或许我辈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
胡适留美归国、受聘北京大学后,倡导文学改良,编辑进步杂志,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呼吁科学民主。一时间,名声大噪,却也被人不耻,章太炎和章士钊就列其中。
章太炎名炳麟,号太炎,生于1869年,是浙江余杭人,据说他六岁时,就在雨天吟过一首语惊四座的诗:“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后来,袁世凯还推他为“文圣人”。
这个“圣人”特傲。听说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太炎一脸轻蔑:“哲学,胡适之也配谈吗?康(有为)、梁(启超)多少有些‘根’,胡适之,连‘根’都没有!”老师如此,他的那些当了教授的高足,如黄侃等人更是将唾沫喷向胡适。
胡适依旧以礼相待。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后,赠送一本章太炎,并上书“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由于书中始用了新式标点,胡适在两个人的名字右边各加一条线,以此符号表明人名。谁知章太炎禁不住大骂:“何物胡适!竟敢在我的名上胡抹乱划!”看到胡适的名字也有一道黑线后,才稍稍息怒:“原来他的名字旁也有一道,就算相互抵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没出下册,章太炎便称胡适为“著作监”。别人不懂,问他是什么意思。章太炎说:“著作者,写书著书也;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也!胡适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未见下册,故曰著作监也!”章士钊名行严,号孤桐,生于1881年,从幼年起就读书用功,国学基础牢固。他曾留学海外,对逻辑学、词章都有较深的造诣。他虽然是湖南长沙人,却和章太炎以兄弟相称。胡适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有的内容是在批驳章太炎的观点。章太炎读后,公开复信,并且出言不逊。1921年,章士钊也在上海的《新闻报》上发表了《墨学谈》的文章,为章太炎声讨胡适助威。胡适当时正在生病,他读了《墨学谈》后,支撑着病体给章士钊写了回信,为自己的学术观点辩解。章士钊马上把胡适的信转给章太炎,章太炎读后,又发“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