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刘涛 Liu Tao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以海外视角探寻通向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策
  该书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有展望、有深思、有警醒,通过中西横向参照和历史纵向比较,对困扰中国发展的问题条分缕析并提出有效对策。全书既充满民族自信心,又对现实存在的一些狭隘片面的思想和误区做了重新认识。全书理性和激情相互激荡,回顾与前瞻交相映衬,独辟蹊径而令人耳目一新,是近年在系统探讨中国和平崛起方面出现的少有力作。
第1节:序
  序
  唐永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0多年持续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如果这种势头得以保持,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将不只是梦想。然而,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克服重重困难和矛盾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而在新形势下谋求中国的发展和安全,需要更多的人进行更积极的战略思考和实践。《中国崛起策》就是其中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工作。
  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曾反复证明,一个原本落后但具有巨大潜力的大国,一旦其实力处于迅速上升时期,几乎无一例外都曾遇到过紧张、冲突甚至战争。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处于一个充满重大机遇同时也存在危机的时代。如何谋求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如何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互调整关系过程中能够产生有益的合作而不是过多的对抗,需要极大地激发出民族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战略智慧,需要中国和其他相关国家共同的努力和协调,以避免历史上伴随大国崛起而来的动荡和冲突。
  在当前及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战略谋划及实施至少应涵盖解决下列三个问题的能力。第一,从根本上突破一个世纪以来落后大国难以实现现代化的困惑,摆脱历史惯性对中国崛起的有形和无形的束缚,处理好融入国际体系与保持自主性的矛盾。第二,适应冷战后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现实,超越传统的权力政治的框架,为国家发展寻求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三,增强中国社会自身发展和进步的能力,通过发展自己来影响世界。上述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甚至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如果一定要对其进行区分,中国自身的进步要更具基础性。然而应该看到,如果处理不当,上述因素就可能对民族复兴构成严重挑战,中国可能面临的多样化威胁,也大多来源于此。
  要兼顾上述诸多方面,除了必须改革国内经济政治体制保持自身的活力之外,中国还必须与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形成总体上的协调关系,在总体的协调中谋求国家安全和发展。而对待外部强权,一味采取对抗的姿态不可取,而一味屈从追随也不可行。需要发挥力量时就要有足够的决心,而应该妥协时就要适度后退。在不同领域、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或合作、协调,或针锋相对、敢于斗争,相互配合,相互借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中国要在21世纪能有更大的作为,不仅要在国际竞争和角逐的一般技巧上下工夫,更重要的是应及时认清国际政治发展大的趋势,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战略智慧,敏锐洞察未来世界可能的走势,及时消除自身存在的不适合未来发展的种种弊端,维护国家安全,谋求社会全面的发展。战略家的使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为复杂的客观世界设计某种自以为是的结局,而只能审时度势,做历史发展允许做的事情。顺势而为才是战略筹划的最高境界。
  对于中国崛起,有些人的看法显得十分悲观。米尔斯海默是美国杰出的国际关系学者之一,几年前他出版了《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受到世人的极大关注。他在书中强调,今天的世界仍然延续着旧时代的逻辑,国际政治依然是大国政治,依然处于悲剧式的历史循环之中。"每个国家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占有世界权力,这意味着一国获取权力必然是以牺牲他国为代价的。"正是根据这种悲观、循环的历史观,米尔斯海默看到未来中美冲突的必然性,中国实力的增长将不可避免挑战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存在。"在21世纪初期,美国可能面临的最危险前景是中国成为东北亚的潜在霸权国。""富裕的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维护现状的大国,而将是一个决心获取地区霸权的雄心勃勃的国家。"
  客观上说,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理论还是非常完整和系统的,并且也有许多历史事实可以提供佐证。然而,这种理论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对问题采用单一逻辑的简单理解,同时更没有看到国际关系的发展进步。今天的世界渗透性太强,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此而形成的国家间关系不可能最后归于某种宿命。我个人非常欣赏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早些时候关于中美关系的评述:中国和美国并没有注定走向冲突,两国最终是伙伴还是敌人,"将取决于政策而不是命运"。
第2节:中国崛起策一 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1)
  现实条件下,国家的强盛不能依靠传统的权力对抗,中国对利益的追求不会也不可能采取简单的直接路线,而是需要开发更广泛的战略资源和更广阔的回旋空间、经过曲折的道路和较长时期的努力才可以达到。因此,我国较长时期的战略似应选择做一个自主的合作者,其中包括处理与整个国际体系、也包括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世界以及美国当前这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关系,在保持自主性的同时扩大与外界的经济、安全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国家利益的实现。对待具体的问题,既要敢于大步前进,也要敢于大步后退,不能死守某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中国尤其需要借助机会和创造机会。战略没有灵活性就可能看不到也把握不住机会,最后反而会造成安全利益的损失。
  从封闭到开放,加入世界的发展大潮,是我国推进现代化不可逾越的步骤,是时代的要求。然而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主要用借助外力的方式得以实现。现实要求我们在融入到世界体系中去的同时,必须保持自己民族的自主性,否则就会失去立足世界的根本。亦即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应该首先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国内范围,不断改善国内经济政治结构,推动社会的变革。虽然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与外部的关系之中,国家安全受到来自外部的种种威胁,但比较而言,内部问题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外部问题在很多时候只是前提,是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已经足以说明,中国有能力以开放的姿态博采众长,也有能力发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并将两者较为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只要中国能够继续保持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推动社会机制的良性运转,那么,中国所面临的一切矛盾,包括来自外部的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也就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最重要基础,同时也必将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更有效的作用。一个稳定、繁荣、强大的中国必将继续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中国设置障碍,只能使中国人民保持更高度的警惕。在这一点上美国也是一样,只有善于与进步中的中国打交道,自己才能获取更多的利益。
  一个大国的崛起,如果没有国家内部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是难以想像的。英国的强盛时期是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开始的,美国是在北美印第安人的废墟上并摆脱英国的统治后才发展起来的,而日本成为发达国家则始于近代的明治维新。社会变革是后进国家进入先进行列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国的未来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也必将继续依赖于伟大的社会变革。
  (唐永胜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中国崛起策一
  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
  2004年10月,国际知名的经济学杂志《经济学人》刊登了一篇题为《龙与鹰》的文章,饶有趣味地阐述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根本特点。其论点简单阐述如下:当前世界经济由两个火车头拉动--中国小火车头和美国大火车头。中国是世界的产品生产者,或称为"世界工厂";美国则是世界的消费者或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负责消费世界各地生产的产品。亚洲各国把对美国的产品出口看成是自己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和经济驱动力。中国和其他亚洲各国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美国,产生了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积累了丰厚的外汇储备。亚洲主要经济大国为了支撑及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把自己赚来的外汇储备再投入到美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购买美国的债券和股票,用自己的钱去促进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美国消费者本来就有提前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在有了亚洲大金主如日本和中国巨额借贷下,美国的消费市场更是无比旺盛,美国人大量购买来自亚洲各国,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中国这台世界工厂的发动机。这样就产生了中美经济连体婴儿的现象: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上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这种奇特的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弊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家庭和个体能无限制地提前透支消费下去,因为这样负债消费到一定时候就会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置国民经济于险境。事实上美国的双赤字现象一直为国际经济界关注,也就是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的问题。财政赤字是由于美国政府不断扩大的开支引起的,而经常项目赤字是由于美国政府和消费者支出大于收入所引起的。这两项赤字就像两颗不定时的炸弹,一直悬挂在世界经济的上空。
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刘涛 Liu Tao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