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绘画>> 陳丹青 Chen Dan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3年八月11日), 艾未未 Ai Weiwe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7年五月18日)
陳丹青、艾未來:非藝術訪談
  每個時代都很豐富。每個時代都會自作多情,對別的時代,要麽看不起,要麽太看得起。人太自戀了,總覺得自己的時代太悲慘或太輝煌。哪個時代都一樣,因為人的感受力都是一樣的。人憑自己的可憐的感受力和大驚小怪來描述自己,衹是我們這個時代更容易被描述,因為我們有媒體。
第1節:非藝術訪談(1)
陈丹青、艾未来:非艺术访谈 第1节:非艺术访谈(1)
陈丹青、艾未来:非艺术访谈 第1节:非艺术访谈(1)
陈丹青、艾未来:非艺术访谈 第1节:非艺术访谈(1)
  每個時代都很豐富。每個時代都會自作多情,對別的時代,要麽看不起,要麽太看得起。人太自戀了,總覺得自己的時代太悲慘或太輝煌。哪個時代都一樣,因為人的感受力都是一樣的。人憑自己的可憐的感受力和大驚小怪來描述自己,衹是我們這個時代更容易被描述,因為我們有媒體。
  從前士紳有士紳的生活方式,農民有農民的生活方式,亂黨有亂黨的生活方式,非常具體,從穿着到談吐到舉止。現在生活方式失憶了,混亂了,大傢的背景來路都是一樣的。可是連無産階級的生活方式都失傳了,或者說,與時俱進了。
  王: 你認為我們目前生活在怎樣的情境中?包括我們的自然生態和精神狀態?
  陳: 就是一個後進國傢在大轉型、大轉彎。一條巨大的老船,大轉彎。因為轉彎,船上的人看見了新角度,新景觀,船下的水呢,大大小小的旋渦。
  你見過輪船大轉彎麽?
  自然生態?就是沙塵暴,就是旱災水災。總算在治理了,因為遭了報應。可是前段時間看報,兩千多年功能健全的都江郾,上遊處忽然又要蓋水庫。那都是"世界文化遺産"挂了號的,把管理官員急得發抖,竭力反對。到第二次開會,愣不讓他們去:你跟我談文化、談歷史?去他的文化,去他的歷史!
  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就是你要來問這些問題。
  王: 我們這個時代是太豐富了還是有所缺憾?缺什麽?
  陳: 每個時代都很豐富。每個時代都會自作多情,對別的時代要麽看不起,要麽太看得起。
  我們沒機會活在七世紀或者公元前。研究傳播學的人寫道,我們通常是通過有文字的歷史來揣測古人怎麽生活。實際上在語言發明前,人類就用各種表情、聲音、動作來溝通,非常吵鬧的一個世界。
  我們要是動態地看過去的世界,再來看現在,就不會太詫異。
  "豐富"不是"多",大畫傢的色彩異常豐富,可是調色板衹有幾種顔料。小提琴鋼琴響起來,多豐富!衹一個人在那裏玩幾根弦。
  我不覺得現代多豐富,衹是鬧。現代交通、傳播、武器,比任何時代發達,造成"豐富"的錯覺。沒有戰爭,缺了一大塊。戰爭就是火嘛,原始森林過一陣會自己着火的。災難有,但這個社會太規範了,一切可能發生的災難很快就被製止。SARS要是擱到一百年內的任何時期,死多少萬人。現在這麽快就遏止了。
  這是現代的好處,於是現代人壽命長。全世界老人問題從來沒像今天這麽嚴重。
  人太自戀了,總覺得自己的時代太悲慘或太輝煌。哪個時代都一樣,因為人的感受力都是一樣的。
  人憑自己的可憐的感受力和大驚小怪來描述自己,衹是我們這個時代更容易被描述,因為我們有媒體。
第2節:非藝術訪談(2)
  古代也有自己的傳播方式,那種方式在當時可能更令人驚訝。你看,古代的各種儀式多偉大。從前打仗,擂戰鼓,通姓名,從前的皇帝親自帶領百姓出郊祭天,浩浩蕩蕩。從前上朝,臣子舞拜。你知道什麽叫做"舞拜"嗎?
  王: 什麽樣的生活方式是人類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具體到你,你的選擇是什麽?
  陳: 簡單的生活。
  王: 看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生活質量,有哪些標準?
  陳: 看他高興不高興。
  王: 什麽是主流生活?你在主流之內嗎?
  陳: 傻瓜問題。也是這個文化纔有的問題。
  我在美國感到所謂主流,可是我不弄前衛藝術。我驕傲,做藝術頂要緊就是驕傲。一圈人在那裏,你為什麽非要蹭進去?為什麽要人傢說你好?
  主流就是勢力,找主流,就是"靠攏組織"。在美國有一個詞叫"political correctly","政治上正確",就是所謂主流。
  在美國,抽煙就是政治上不正確。我可不願意"正確"。我抗拒主流見解。我承認有主流,前衛藝術是對的。人類的智力咕嘟咕嘟冒,到這個階段,做行為藝術最好,那麽行為就是主流,不管這行為是自己脫光了還是要吃死孩子--我為他們辯護。
  我畫西藏組畫時就是為了遠離當時的"正確"。我現在的畫,也是遠離美國或中國的主流。我知道我的畫、我自己,都毫無價值,但我討厭一群人臉上那種集體勢力的表情。這表情衹有一句話:你是錯的!我們是對的!
  剩一個人,他表情就變了。
  但我跟很多主流圈的人認識,有的還是好朋友,我也不能完全賴掉,說:我跟主流沒有關係。主流就是權力,我沒有權力,原來還可批分數。但權力輕易否决我批的分數,他們衹看外語和政治分數。
  主流是被時代暫時選擇的人,證明這時代是對的。時代很勢利。順時代者昌,逆時代者亡。
  選擇主流是下策。什麽是中上策?我不知道。
  王: 有人過着風光無限的高尚生活,有人過着到處奔波的卑微生活,二者的分界綫在哪裏?
  陳: 我最同情的是開電梯和看門的人。他不動,一直站在那兒。做人千萬別做到這個份上。
  可你不讓他開電梯,也不人道,你讓他幹什麽?
  有時早上出去,看到農村的胖大嫂坐在板車上的一大堆菜上,我看她很快樂。她想菜會賣掉,心裏快樂。
  看到小民工偷閑打鬧,我感動極了,個個天性淳良。
  高尚生活?我不敢說。我不知道中國哪個群體過着"高尚的生活"?居然"風光無限"?
  階級消滅了,生活方式也消滅了。從前士紳有士紳的生活方式,農民有農民的生活方式,戲子有戲子的生活方式,亂黨有亂黨的生活方式,強盜有強盜的生活方式,政客有政客的生活方式。非常具體,從穿着到談吐到舉止,交往中發生問題,怎麽吵架,怎麽勸解,怎麽推脫,怎麽對簿公堂,怎麽辦事,怎麽不辦事,都有一套規矩,有聲有色。
首頁>> 文學>> 绘画>> 陳丹青 Chen Dan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3年八月11日), 艾未未 Ai Weiwe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7年五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