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既是一部個性化非常鮮明的思想學術人生自傳,更是一部結合個人身心創痛和研究心得來總結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思潮的變遷和中國經驗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識界、學術界所遭遇的大問題大睏境,表達一個真正知識分子的立場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徹,激情飛揚,充滿了敏銳的發現與深刻的思索。黃鐘大呂之聲,世所少見;滄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過中等教育以上的讀者不能不讀的當代啓示錄。
本書是錢理群先生近年來最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為看重的作品。錢先生在該書後記中說,“最後成書,已經耗費了五年時光,更是傾註了退休前後的主要心血”,“這本書,在我的學術著作中,確實占據了相當獨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傳,學術自傳與精神自傳,又是一部學術史、思想史、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這本書又是一部關於八十年代以來的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知識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閱讀過該書手稿的北大學者賀桂梅認為該書更是一部20世紀中國的經驗史。
該書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我的回顧與反思;第二部:我的精神自傳。
本書是錢理群先生近年來最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為看重的作品。錢先生在該書後記中說,“最後成書,已經耗費了五年時光,更是傾註了退休前後的主要心血”,“這本書,在我的學術著作中,確實占據了相當獨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傳,學術自傳與精神自傳,又是一部學術史、思想史、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這本書又是一部關於八十年代以來的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知識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閱讀過該書手稿的北大學者賀桂梅認為該書更是一部20世紀中國的經驗史。
該書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我的回顧與反思;第二部:我的精神自傳。
錢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學資深教授,19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他以對20世紀中國思想、文學和社會的精深研究,特別是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審察,對20世紀中國經驗的總結和反思,受到了海內外的高度重視。錢先生自北大出身,後來回到北大講壇,傳承北大真精神,深情地關註民族與人民的命運,積極開發現代中國優秀的精神思想資源,以自體生命與學術一體化的追求,回應了大時代對於中國知識界的呼喚。在北京大學學生評出的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中,名列首位。
錢先生的專著和主編作品,長期以來受到了中國讀者的廣泛歡迎。他的主要著作有《心靈的探尋》、《周作人論》、《周作人傳》、《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豐富的痛苦》、《大小舞臺之間》、《1948:天地玄黃》、《學魂重鑄》、《話說周氏兄弟》、《語文教育門外談》、《走進當代的魯迅》、《與魯迅相遇》、《錢理群講學錄》、《生命的沉湖》,等等。主編大型叢書多部,其中以《新語文讀本》影響最為廣大。
錢先生的專著和主編作品,長期以來受到了中國讀者的廣泛歡迎。他的主要著作有《心靈的探尋》、《周作人論》、《周作人傳》、《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豐富的痛苦》、《大小舞臺之間》、《1948:天地玄黃》、《學魂重鑄》、《話說周氏兄弟》、《語文教育門外談》、《走進當代的魯迅》、《與魯迅相遇》、《錢理群講學錄》、《生命的沉湖》,等等。主編大型叢書多部,其中以《新語文讀本》影響最為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