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人类与考古>> 葛瑞姆·漢卡剋 Graham Hancock   英國 United Kingdom   溫莎王朝   (1950年八月2日)
上帝的指紋 Fingerprints of God
  世界上最偉大的考古報告紀實:上帝的指紋
  本書是通過探尋人類史前文明而思考人類的現在並預言世界未來的力作。在這部啓示錄般的作品中,作者以其令人震驚為智慧為一讀者描繪了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史前文明正以種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復蘇於當代世界,並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到人類的未來。從中美、南美到北非和中亞,作者深入史前文明的幽秘禁地,以一種全新而大膽的視角重新回溯人類文明史,明察暗訪、旁徵博引,破解上帝留下的指紋……不僅是對人類的神話、文明、歷史、地理、建築、數學、天文、科技的創意性探索,更是一部古文明奧秘歷險的巨著。
第1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1)
第1节:第一章 秘境地图(1)
  第一章 秘境地圖
  馬薩諸塞州
  韋斯托弗空軍基地
  美國空軍第八測繪技術中隊(戰略空軍司令部)
  事由:海軍上將皮瑞·雷斯繪製之世界地圖請求鑒定案
  緻:新罕布什爾州
  基恩市
  基恩學院
  查爾斯·哈普古德教授
  哈普古德教授鈞鑒:
  本部業已遵照您的要求,完成了對皮瑞·雷斯1513年所繪世界地圖中的某些異常之處的鑒定。
  來信稱該地圖下部所繪應為南極洲毛德皇后海地馬瑟公主海岸和帕爾默半島地形。這種說法言之有理,我們認為很合邏輯,極可能是對這張地圖的最正確的詮釋。
  此地圖下部所描繪的地理細節,與1949年瑞典-英國南極考察團於冰蓋上用地震勘測法測出的地形輪廓極為吻合。
  由此可見,此地圖在南極海岸綫被冰雪覆蓋之前就已經繪製出來了。
  該地冰帽現在的厚度約為一英裏。
  以1513年的地理知識而論,這張地圖的繪製確實令人費解。
  中隊指揮官
  美國空軍中校
  哈洛德·歐爾梅耶
  1960年7月 6日
  行文雖然刻板,歐爾梅耶的信(1)仍不啻為一枚重磅炸彈。如果毛德皇后海岸在被冰層覆蓋前就被畫到了地圖上,那麽,原始地圖必然是很多年之前就繪製出來的。
  究竟多少年以前呢?
  依據目前的範圍和形態,人們通常認為南極洲的冰蓋應在數百萬年之前就開始形成。然而,經過深入研究,這一概念可謂漏洞百出。漏洞之多,使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假定皮瑞·雷斯海軍上將畫的地圖是按幾百萬年前的樣子描繪的。最近的證據雄辯地表明,該地圖上描繪的毛德皇后海岸及周邊地區曾經歷過一段漫長的無冰期。這段時間可能延續到大約6000年前纔告結束。(2)這一證據使我們不必勞心費神去解釋這樣一個謎團:究竟誰有如此高超的技術,在公元前200萬年,在我們人類還沒有誕生的時候,就對南極進行過精確的地理考察了。下一章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一證據。但是,地圖繪製是個復雜的、"文明"的活動,因此我們仍然不得不解釋,6000年前這一工作是怎樣完成的,因為這也遠遠早於歷史學家們公認的,比人類文明更古老的地圖真正的早期文明了。
  古代原始資料
  在力圖解開這個謎團之前,我們必須弄清下述歷史和地理的基本事實:
  1.皮瑞·雷斯地圖是個真實的文件,絶非鬍編亂造。該地圖於1513年繪於君士坦丁堡。(3)
  2.該地圖的中心點為非洲西海岸、南美洲東海岸及南極洲北海岸。
  3.皮瑞·雷斯不可能從當時的探險傢那裏獲得相關資料,因為直到1818年,(4)在他畫出這幅地圖三百多年後,南極洲纔被發現。
  4.該地圖所示的、裸露的毛德皇后海岸是個巨大的謎團,因為地質資料證實,該地區可在無冰狀態下進行勘探,繪圖的最晚年代是公元前4000年。(5)
  5.完成這項工作的最早日期是不可能確定的,但是,有證據表明,毛德皇后海岸的裸露期延續了至少9000年,而後纔被日漸擴大的冰蓋所吞沒。(6)
  6.歷史上沒有一個文明在這張地圖出現的相關時期--公元前13000~4000年--需要並有能力對這條海岸綫進行探測。(7)
  換言之,這幅繪製於1513年的地圖的真正費解之處不是它涵蓋了1818年纔發現的那塊大陸,而是它繪出了那塊6000年前被冰封雪蓋的、大陸的海岸綫。
  這一切應當如何解釋呢?好在皮瑞·雷斯親手書寫在地圖上的一係列筆記給了我們答案。他告訴我們,他並不是這些勘測和繪圖的始作俑者,他承認自己僅僅起了編纂和抄寫的作用。那幅地圖是從大量的原始地圖中匯編而成的。(8)這些地圖中,有些是當時或者不久前到過南美洲和加勒比海的探險傢們繪製的(包括哥倫布),另一些則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或者更早。(9)
  皮瑞·雷斯沒有貿然暗示繪製這些早期地圖的是什麽人。但是,1963年,哈普古德教授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獨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他認為,這位海軍上將參考的原始地圖,尤其是那些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的地圖,是根據更為古老的地圖繪製的,而這些地圖的藍本則還要古老。他斷言,已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整個地球就已經被一個具有高度技術、至今仍未被發現、尚不知曉的文明全部繪製成圖了。(10)哈普古德推斷說:
第2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2)
  這些精確的地圖是由人們代代相傳保存下來的。很可能是一個我們所不知道的民族最早繪製了這些地圖,然後,經由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傢、縱橫於汪洋之上千載有餘的米諾斯人或者腓尼基人將它們傳播開來。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圖曾被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大圖書館收藏,供職於該館的地理學家對它們進行過研究並編撰成册。(11)
  根據哈普古德教授的研究,這些地圖集和一些原始地圖從亞歷山大流傳到其他學術中心--尤其是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期間,君士坦丁堡1204年被威尼斯人占領,這些地圖最終落入歐洲水手和冒險傢之手。
  這些地圖大部分是地中海和黑海的,但是其他地區的地圖也得以幸存,其中包括美洲、南極洲和北冰洋的地圖。顯然,古代航海傢們的足跡曾遠達南北兩極。儘管難以置信,但仍有證據表明,有些古代的先民們確實在南極洲的海岸綫被冰雪覆蓋之前對它進行過勘測。不僅如此,他們顯然擁有可以精確測定經緯度的導航儀,遠遠超越於古代、中世紀、乃至18世紀下半葉之前世界各國所擁有的此類儀表。
  有人提出,遠古時期曾經存在過業已消失的文明,而這一消失的導航儀無疑成為這一假說的有力佐證。學者們往往不屑地將這類證據斥之為無稽之談,但是,這個證據卻絶不可等閑視之。它使學者們不得不以開放的胸襟,對以往其他所有的證據進行重新評估。(12)
  儘管有愛因斯坦的大力支持(見下文),儘管美國地理學會會長約翰·萊特後來也承認哈普古德"提出了亟待進一步驗證的假說",但對這些異乎尋常的早期地圖至今仍未有學者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更有甚者者,哈普古德教授非但沒有因他為古代人類文明的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獲得贊揚,反而至死備受冷落。他的大部分同僚對他的研究工作進行了不折不扣的,"毫無道理的嘲笑,挑選一些未經證實的雞毛蒜皮和細枝末節對他口誅筆伐,企圖用這種方法回避最本質的問題"。(13)
  愛因斯坦的智慧
  已故的查爾斯·哈普古德生前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基恩學院教授科學史。他既不是地理學家,也不是古代史學者,但是他的研究卻不僅震撼了世界歷史的基礎,而且對世界地理這個龐然大物也發起了衝擊。他將被後人永遠緬懷。
  愛因斯坦是最先發現這一點的人之一,所以他破例為哈普古德1953年發表的一本新書作序。幾年之後,他開始了對皮瑞·雷斯地圖的調查。
  他在序言中說:
  我經常收到人們的來信,咨詢我對他們尚未發表的觀點的看法。不用說這些觀點大都缺乏科學依據。但是哈普古德先生的第一封信卻令我大開眼界。他的觀點如此樸實無華,又如此新穎獨到,如果能進一步得到證實的話,在所有與地殼歷史相關的研究中都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14)
  哈普古德在1953年的著作中所提出的"觀點",是一個世界地理理論。這一理論對南極洲為什麽直至公元前4000年纔被冰雪覆蓋的原因和過程做了簡潔的說明,還講述了許多其他地球科學的異常現象。其論點可以簡述如下:
  1.南極洲並非一直被冰雪覆蓋,在某個時期,它的氣候曾比現在溫暖得多。
  2.當時它的氣候溫暖,是因為那時它並不位於南極,而是在南極以北約2000英裏處。這"使它置身於氣候寒冷的南極圈之外"。(15)
  3.這塊大陸漂移至目前南極圈內的位置是一種叫做"地殼位移"的進程的結果。這一進程與板塊構造學和大陸漂移學說不可混為一談。它說的是地殼,也就是地球的整個外殼,"有時可能發生移位,在它柔軟的內體上面移動,就像桔子皮,如果鬆脫了,仍可以包住桔子,整個兒地在外面轉動一樣。"(16)
  4.這種觀點設想,在地殼位移使南極洲南移的這幾千年間,這塊大陸逐漸變冷,冰帽形成並大肆地擴展,直至目前的範圍和厚度。(17)
  本書第八部中還將詳細講述支持這一激進觀念的進一步的證據。然而,正統的地理學家至今仍不肯接受哈普古德的理論(雖然沒有一個人能證明它有謬誤)。他的理論的確引發了許多問題。
首頁>> 文學>> 人类与考古>> 葛瑞姆·漢卡剋 Graham Hancock   英國 United Kingdom   溫莎王朝   (1950年八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