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近40年来,新派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除了金庸,极少有哪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如此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金庸的作品文字浅白凝练,情节精彩纷呈,幻想雄奇无比,并时时处处表现出他在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等范畴的渊博知识。有评论写道:“表面看,似乎都是刀光剑影、曲折离奇,细加比较,便不难发现,金庸的作品比旧武侠小说多了一种人情味,一种历史沧桑感,一种诗意,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有人认为:金庸小说对中国文化领悟之深刻,对人性揭示之透彻,是当代作家中所罕见的。于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事实上,正如“红学”的兴盛,一个以金庸武侠小说为研究对象的“金学”,也正一天天地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海外,早已有“金庸学会”,而台湾远景出版社推出的一套10册《“金学”研究丛书》,更掀起了“金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在大陆,“金学”研究也已起步,在不远的将来,“金学”将大有发展。金庸从1955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退出“江湖”,迄今作品共有15种36册。对自己的作品,金庸不愿说更多,他只强调他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细节。”
事实上,一个作家敢于对自己提出这样“苛刻”的愿望,足见金庸对自己有着极高要求,也有着充分的自信。
金庸被视作“奇迹”,并非只因为他的武侠小说。事实上,查良镛作为金庸的本名同样有名,这也是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一般情况,作家以笔名出名后,其本名往往被人忘记。但金庸不同。如果说“金庸”所指为武侠小说家,那么查良镛则指他作为报业大亨、社评家和社会活动家。199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出计有198位的“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查良镛)以12亿资产列为第64位。金庸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以文致富”第一人;以至于日本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感叹道:“香港竟有这么富有的作家!”金庸在武侠小说之外,一手创办了已成为香港大报之一的《明报》。《明报》历经风雨,被金庸视作“毕生的事业与名誉,是我对社会、对朋友、对同事的责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金庸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支撑起了《明报》大业。他的社评是第一流的,许多读者是因他的社评而买《明报》。在社评中,他预见了中国大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明报》在香港成了中国报道的权威。
但他也因此屡历风险。“文革”中,他曾被称作“豺狼镛”,并在香港被某些人列为第二号要杀的人。但他挺住了,《明报》依然是《明报》。
金庸其实对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浓厚兴趣。他青少年时的第一理想是要做个外交官。种种原因,外交官没能做成,但这不减他对政治的关注。
七八十年代及之后,他已成为香港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中共高层如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都曾会见他并与之长谈。1988年,他更因“主流方案”风波而成为当年的风云人物。对于那一切,他只说:问心无愧。
金庸1972年封笔不写武侠,1993年他便辞去《明报》掌门人一职,彻底引退。他的解释是:“我最佩服的便是范蠡和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我所写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陈家洛、袁承志、杨过、张无忌、令狐冲、韦小宝,都是大吵大闹一番后悄然归隐。”
在他宣布辞去《明报》集团主席第二天,他又以《第三个和第四个理想》为题撰文说:“对于我,第一个理想是,少年和青年时期努力学习,得到相当知识和技能。第二个理想是,进入社会后辛勤发奋,做几件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都有利的事。第三个理想是,衰老时不必再工作,能有适当物质条件、健康、平静愉快的心情和余暇来安度晚年,逍遥自在。第四个理想是,我创办了《明报》,确信这事业对社会有益,希望它今后能长期存在,继续发展,为大众作出贡献。”
如此平和的语言,如此平和的心境……回首几十年的奋斗历程,金庸真的如此平静吗?金庸之深大、神秘,正构成了金庸的无穷魅力。百年一金庸,金庸说不完。
相比不少文学名家那些颇有来历和颇有讲究的笔名来说,“金庸”这个名字的来历却出人意料的简单——查良镛中的“镛”字拆开便是。
就知名度而言,这信手拈来又后来居上的“金庸”,实在不知要比他本名高出了多少倍!不过,与那些只被人记得了笔名却反而弄不清其本名的情况大有不同的是,作为本名,“查良镛”倒也并未给声名赫赫的“金庸”所淹没。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近40年来,新派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除了金庸,极少有哪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如此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金庸的作品文字浅白凝练,情节精彩纷呈,幻想雄奇无比,并时时处处表现出他在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等范畴的渊博知识。有评论写道:“表面看,似乎都是刀光剑影、曲折离奇,细加比较,便不难发现,金庸的作品比旧武侠小说多了一种人情味,一种历史沧桑感,一种诗意,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有人认为:金庸小说对中国文化领悟之深刻,对人性揭示之透彻,是当代作家中所罕见的。于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事实上,正如“红学”的兴盛,一个以金庸武侠小说为研究对象的“金学”,也正一天天地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海外,早已有“金庸学会”,而台湾远景出版社推出的一套10册《“金学”研究丛书》,更掀起了“金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在大陆,“金学”研究也已起步,在不远的将来,“金学”将大有发展。金庸从1955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退出“江湖”,迄今作品共有15种36册。对自己的作品,金庸不愿说更多,他只强调他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细节。”
事实上,一个作家敢于对自己提出这样“苛刻”的愿望,足见金庸对自己有着极高要求,也有着充分的自信。
金庸被视作“奇迹”,并非只因为他的武侠小说。事实上,查良镛作为金庸的本名同样有名,这也是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一般情况,作家以笔名出名后,其本名往往被人忘记。但金庸不同。如果说“金庸”所指为武侠小说家,那么查良镛则指他作为报业大亨、社评家和社会活动家。199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出计有198位的“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查良镛)以12亿资产列为第64位。金庸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以文致富”第一人;以至于日本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感叹道:“香港竟有这么富有的作家!”金庸在武侠小说之外,一手创办了已成为香港大报之一的《明报》。《明报》历经风雨,被金庸视作“毕生的事业与名誉,是我对社会、对朋友、对同事的责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金庸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支撑起了《明报》大业。他的社评是第一流的,许多读者是因他的社评而买《明报》。在社评中,他预见了中国大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明报》在香港成了中国报道的权威。
但他也因此屡历风险。“文革”中,他曾被称作“豺狼镛”,并在香港被某些人列为第二号要杀的人。但他挺住了,《明报》依然是《明报》。
金庸其实对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浓厚兴趣。他青少年时的第一理想是要做个外交官。种种原因,外交官没能做成,但这不减他对政治的关注。
七八十年代及之后,他已成为香港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中共高层如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都曾会见他并与之长谈。1988年,他更因“主流方案”风波而成为当年的风云人物。对于那一切,他只说:问心无愧。
金庸1972年封笔不写武侠,1993年他便辞去《明报》掌门人一职,彻底引退。他的解释是:“我最佩服的便是范蠡和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我所写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陈家洛、袁承志、杨过、张无忌、令狐冲、韦小宝,都是大吵大闹一番后悄然归隐。”
在他宣布辞去《明报》集团主席第二天,他又以《第三个和第四个理想》为题撰文说:“对于我,第一个理想是,少年和青年时期努力学习,得到相当知识和技能。第二个理想是,进入社会后辛勤发奋,做几件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都有利的事。第三个理想是,衰老时不必再工作,能有适当物质条件、健康、平静愉快的心情和余暇来安度晚年,逍遥自在。第四个理想是,我创办了《明报》,确信这事业对社会有益,希望它今后能长期存在,继续发展,为大众作出贡献。”
如此平和的语言,如此平和的心境……回首几十年的奋斗历程,金庸真的如此平静吗?金庸之深大、神秘,正构成了金庸的无穷魅力。百年一金庸,金庸说不完。
相比不少文学名家那些颇有来历和颇有讲究的笔名来说,“金庸”这个名字的来历却出人意料的简单——查良镛中的“镛”字拆开便是。
就知名度而言,这信手拈来又后来居上的“金庸”,实在不知要比他本名高出了多少倍!不过,与那些只被人记得了笔名却反而弄不清其本名的情况大有不同的是,作为本名,“查良镛”倒也并未给声名赫赫的“金庸”所淹没。
第一章 家族显赫 已领风骚数百年
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领尽风骚,清朝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他头发稀疏,额上的几绺,潇然飘逸,如风中的野草;宽阔、闪亮的额头,饱蕴着智慧,看着它,如读一部高深博大的天书;那对眼睛虽小,却锐利如鹰,任何世界的风云变幻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他的脸呈国字型,饱满;身体健硕、魁梧。平时,他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神情威风凛凛,散溢着一股强大的震撼力。站着时,如乱云中的一棵劲松;坐着时,腰直胸挺,威力逼人,像一个一呼百应、号令天下的武林盟主。
偶尔,他亦会张口大笑,笑得前倾后仰,眼睛眯成一线,笑声挥洒出孩童般的纯真无邪,而脸上也隐隐约约地散发出一种佛光……
——这就是查良镛。他的脸相刚柔并蓄,笑与不笑时判若两人。不少人都感到惊讶:他的一副法相,隐然旁证出他所创办的报章的名字:“明”。
查良镛的一脸佛相,可能因潜心、诚心读禅研佛而得。他不爱交际,不善应酬,只喜欢独处居室,静静地读书、研佛、下棋、听音乐……倦了,就倚靠在沙发上,凝望着挂在墙上的那副对联:“竹里坐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
这是他的祖先、康熙皇帝的文字侍从之臣查升的墨迹。查良镛喜欢哺哺自念这副对联,细细咀嚼它的真谛,并陶醉于对联所写的那种宁静、淡泊、远避红尘、隔离江湖的境界之中。每每这个时候,查良镛往往会联想起他那名人大家辈出的家族,以及学风兴盛、书香浓郁的家乡……
在离江南名城杭州不远处的海宁,每到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聚在海宁盐官镇的钱塘江口观潮。只见水天相连之处有条白练横卧江上,海鸟在低空追逐翱翔,远处传来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江潮由远而近,几经盘旋翻滚,渐近眼前,潮声震耳,浪涛壁立,形成“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的奇丽、壮观景象。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钱江潮。因观潮的最佳地点是在海宁县的盐官镇,所以钱江潮又被称为海宁潮。
1924年2月,查良镛就出生在海宁县袁花镇一个富有的家庭。袁花镇紧挨着盐官镇,所以,每年的观潮季节,少年查良镛都跑到盐官镇去凑热闹,去看气势磅礴的钱江潮。
查良镛不仅年年去看钱江潮,还时常听到关于钱江潮的种种神话传说。其中,“鹤类有遗恨,终古使人哀”的神话在那一带流传最广,给查良镛留下的印象也最深。这个神话说的是:春秋末期,越国被吴国打败了,勾践向吴王请和。吴王夫差表示同意,但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却坚决反对。越国就想办法收买了吴王的宠臣太宰伯嚭,叫他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讲好话,还说了伍子胥许多坏话。吴王听信了,在把勾践放回的同时,竟“赐剑自裁”,把伍子胥杀了。伍子胥死后,还被装进一个大皮囊中抛到钱塘江里去。9年以后,越王起兵灭了吴国,伍子胥怒不可遏,就乘着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中奔腾吼叫,钱塘江于是就怒潮荡漾,翻江倒海——钱江潮也由此而来。
很小时的查良镛,就已经深受这些民间神话传说的熏陶,这也是查良镛了解中国历史的开始,他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也就是从此而来的。
海宁原来隶属杭州府,是浙江省的一个海滨小县。浙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远在六七千年以前,浙江人民就有了自己的文化生活;春秋时期,吴越文化,独具异彩;秦汉以后,浙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三国魏晋,文化艺术称名当世;唐宋以迄于明清,浙江的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更是成果辉煌。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浙江的文人更是不胜其数,故向有“浙江文章齐中华”之誉。南朝诗人谢灵运、“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盛唐“吴中四杰”之一的贺知章、中唐诗人孟郊、宋代诗人陆游等都是出于浙江;而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扛鼎之作《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被考证为浙江人。
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领尽风骚,清朝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他头发稀疏,额上的几绺,潇然飘逸,如风中的野草;宽阔、闪亮的额头,饱蕴着智慧,看着它,如读一部高深博大的天书;那对眼睛虽小,却锐利如鹰,任何世界的风云变幻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他的脸呈国字型,饱满;身体健硕、魁梧。平时,他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神情威风凛凛,散溢着一股强大的震撼力。站着时,如乱云中的一棵劲松;坐着时,腰直胸挺,威力逼人,像一个一呼百应、号令天下的武林盟主。
偶尔,他亦会张口大笑,笑得前倾后仰,眼睛眯成一线,笑声挥洒出孩童般的纯真无邪,而脸上也隐隐约约地散发出一种佛光……
——这就是查良镛。他的脸相刚柔并蓄,笑与不笑时判若两人。不少人都感到惊讶:他的一副法相,隐然旁证出他所创办的报章的名字:“明”。
查良镛的一脸佛相,可能因潜心、诚心读禅研佛而得。他不爱交际,不善应酬,只喜欢独处居室,静静地读书、研佛、下棋、听音乐……倦了,就倚靠在沙发上,凝望着挂在墙上的那副对联:“竹里坐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
这是他的祖先、康熙皇帝的文字侍从之臣查升的墨迹。查良镛喜欢哺哺自念这副对联,细细咀嚼它的真谛,并陶醉于对联所写的那种宁静、淡泊、远避红尘、隔离江湖的境界之中。每每这个时候,查良镛往往会联想起他那名人大家辈出的家族,以及学风兴盛、书香浓郁的家乡……
在离江南名城杭州不远处的海宁,每到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聚在海宁盐官镇的钱塘江口观潮。只见水天相连之处有条白练横卧江上,海鸟在低空追逐翱翔,远处传来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江潮由远而近,几经盘旋翻滚,渐近眼前,潮声震耳,浪涛壁立,形成“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的奇丽、壮观景象。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钱江潮。因观潮的最佳地点是在海宁县的盐官镇,所以钱江潮又被称为海宁潮。
1924年2月,查良镛就出生在海宁县袁花镇一个富有的家庭。袁花镇紧挨着盐官镇,所以,每年的观潮季节,少年查良镛都跑到盐官镇去凑热闹,去看气势磅礴的钱江潮。
查良镛不仅年年去看钱江潮,还时常听到关于钱江潮的种种神话传说。其中,“鹤类有遗恨,终古使人哀”的神话在那一带流传最广,给查良镛留下的印象也最深。这个神话说的是:春秋末期,越国被吴国打败了,勾践向吴王请和。吴王夫差表示同意,但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却坚决反对。越国就想办法收买了吴王的宠臣太宰伯嚭,叫他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讲好话,还说了伍子胥许多坏话。吴王听信了,在把勾践放回的同时,竟“赐剑自裁”,把伍子胥杀了。伍子胥死后,还被装进一个大皮囊中抛到钱塘江里去。9年以后,越王起兵灭了吴国,伍子胥怒不可遏,就乘着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中奔腾吼叫,钱塘江于是就怒潮荡漾,翻江倒海——钱江潮也由此而来。
很小时的查良镛,就已经深受这些民间神话传说的熏陶,这也是查良镛了解中国历史的开始,他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也就是从此而来的。
海宁原来隶属杭州府,是浙江省的一个海滨小县。浙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远在六七千年以前,浙江人民就有了自己的文化生活;春秋时期,吴越文化,独具异彩;秦汉以后,浙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三国魏晋,文化艺术称名当世;唐宋以迄于明清,浙江的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更是成果辉煌。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浙江的文人更是不胜其数,故向有“浙江文章齐中华”之誉。南朝诗人谢灵运、“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盛唐“吴中四杰”之一的贺知章、中唐诗人孟郊、宋代诗人陆游等都是出于浙江;而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扛鼎之作《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被考证为浙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