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军事类>> 傑裏米 Jeremy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  
全球最強的雇傭軍公司:黑水內幕
  2004年費盧傑事件爆發之後,當全球各大媒體聚焦在那四具燒焦的美國人屍體上時,一個叫黑水公司的私人保安公司漸漸浮出水面。隨着它的負面報道日漸增多,這傢以黑色熊爪為標志的神秘公司非但沒有退出人們的視綫,反而生意日漸紅火,公司市值以難以想象的速度瘋狂飆升。這是一傢怎樣的公司?誰是這傢公司背後的主使?它與美國政府和其他國傢政要之間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本書揭露了從美國軍工聯合體中誕生的最強大和最詭秘的部隊之一,是如何崛起為全球最大的私營軍事公司的內幕故事。
第1節:致谢
  致谢
  如果沒有我的同事加勒特·奧道爾的不懈努力,本書是寫不出來的。他是一位令人驚嘆的調查記者,他花了很多時間依據《信息自由法案》提出檔案查閱申請,調查了錯綜復雜的人物和事件,挖掘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事實和數字,並采訪了諸多有關方面的重要人物。他還為本書的某些章節寫出了很好的初稿。我非常感謝他在這個項目上付出的辛勞,以及他對揭露醜聞的堅定决心。本書可以說是既屬於我,也屬於他。我期待他今後在法律和新聞領域再創佳績,並很願意再次與他合作。
  我還想提醒讀者註意一個事實:黑水公司拒絶讓我采訪其高層管理者。它的一位發言人曾寫信"感謝"我"對黑水公司感興趣",但聲稱公司"無法"同意我采訪其高層管理者。我感謝羅利市《新聞和觀察傢報》的傑伊·普賴斯和約瑟夫·內夫做的翔實報道,感謝《弗吉尼亞引航員報》的比爾·賽茲莫爾以及喬安妮·金伯林。這些記者和他們的獨創性報道讓公衆瞭解了黑水事件的由來,以及私人軍事行業的爆炸式發展。我還要特別感謝《洛杉磯時報》的剋裏斯琴·米勒、《華盛頓郵報》的安東尼·沙迪德和拉吉夫·錢德拉賽卡蘭,以及作傢P·W·辛格和羅伯特·揚·佩爾頓。
  2004年3月31日 2004年3月31日,上午9點30分 費盧傑市,伊拉剋 當四名美國人乘兩輛帕吉羅吉普車開進費盧傑時,這座城市的伊拉剋聖戰組織正在等着他們。市內主要街道的兩旁全是餐館、咖啡館和露天市場,平常這裏閑逛的人很多。但在那天清晨,一群戴面具的民兵引爆了一個炸彈裝置,街道上傾刻間人影全無,商店也都關了門。美國人的車一進入市區就特別顯眼,因為他們開的吉普車被稱為"吸子彈的磁鐵"。他們都戴着廣角太陽鏡,理的是湯姆·剋魯斯式的短發。他們進了市區不久即放慢了車速。街道右邊是商店和市場,左邊是空地。看起來他們碰上了某種路障。當車子剛一停下,一顆手榴彈即飛嚮第二輛吉普車,隨即響起了機關槍的射擊聲。子彈把吉普車車身打得到處是洞,車內的兩個人很快受了重傷。當鮮血從這些美國人身上噴涌而出時,多名戴面具的槍手衝嚮這兩輛吉普車,他們一邊換彈夾,一邊朝擋風玻璃掃射。空中響起"真主偉大"的歡呼聲。附近十多名圍觀的男青年也馬上衝了過來。當第二輛吉普車被擊中時,第一輛吉普車上的美國人意識到中了埋伏,他們想馬上逃走,但是已經來不及了。聚攏的人群很快超過了300人,而實施埋伏狙擊的槍手已經消失在小巷中了。吉普車因為中彈很快就被點着了,美國人燒焦的屍體被拖了出來,那些圍觀的男人和男孩子們把屍體扯得七零八落。一個小夥子在攝像機前展示了一個小標語牌,上面畫着骷髏和交叉的股骨,並用英語寫着:"費盧傑是美國人的墳墓!"那些人將美國人燒焦的屍體吊在幼發拉底河的一座橋上,懸挂了好幾個小時。全球的電視觀衆通過屏幕,都看到了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在幾千英裏之外的華盛頓特區,布什總統正在競選。他在一個籌款晚宴上對支持者說:"這群殺人犯試圖動搖我們的意志。美國絶不會被暴徒和謀殺犯嚇倒。我們正在伊拉剋積極打擊恐怖分子。我們將在那裏打敗他們,這樣我們就不必在國內面對他們。"第二天早上,剛起床的美國人都聽到了這個悲慘的消息。報紙上醒目的標題寫着"伊拉剋暴民肢解四名美國人"。媒體的評論紛紛援引索馬裏事件,提到該國暴亂分子曾在1993年10月的摩加迪沙擊落了兩架美軍黑鷹直升機,殺死了18名美國士兵,並拖着幾具美國兵的屍體在大街上示衆。這一事件直接導致美國撤走了駐索馬裏的部隊。但是和索馬裏不一樣,在伊拉剋被殺害的美國人不是美國軍人,也不是許多媒體報道的普通"平民",他們是由一個秘密雇傭軍公司派往伊拉剋的、受過良好培訓的私人士兵。這個秘密雇傭軍公司就是黑水公司(Blackwater USA)。
第2節:前言 突然獲得巨大成功(1)
  前言 突然獲得巨大成功
  2001年9月10日,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五角大樓宣讀了他的一篇重要講話。大部分美國人當時都沒聽說過基地組織,而薩達姆·侯賽因那時還是伊拉剋總統。拉姆斯菲爾德曾在福特政府(1975~1977年)內任國防部長,他於2001年再次就任國防部長時正是壯志在胸。他在9月10日-這一天是布什政府上臺的周年紀念日-嚮負責管理國防承包業務的五角大樓官員發表講話時,站在一群大公司前任高級經理(他從安然、諾斯羅普·格魯曼、通用動力和宇航公司網羅了這些人做自己在國防部的高級助手)面前,發佈了一份宣戰書。
  "今天要談的主題是一個對美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對手,這個對手是世上最後一批'中央計劃'堡壘中的一個。它是靠推行五年計劃來進行管理的。它從一個國傢的首府所在地嚮五大洲、四大洋發號施令。它通常殘忍地連續性扼殺自由思想,粉碎新的觀點。它破壞美國的國防,並使美國軍人身陷危險之中。你可能覺得這個對手像是蘇聯,但那個敵人已不存在了。我們的對手在今天看來更詭秘、更強硬。你們可能以為我是在描述世上那批最後的垂死爭紮的獨裁者之一,但是他們的壽命也快完結了,而且他們在實力和規模上都抵不過這個對手。這個對手離我們更近,它就是五角大樓官僚機構。"拉姆斯菲爾德呼籲完全改變五角大樓的運行方式,用基於私營部門的新模式取代陳舊的國防部官僚機構。他說,問題在於"政府"與企業不同,"政府無法死亡,於是我們需要用其他刺激辦法來讓政府適應和改進"。他宣佈說,這其中的風險很大-從終極意義上說,"這涉及每個美國人的生死問題"。他在這一天宣佈了一個重大計劃,要求加強在作戰方面對私營部門的使用,並預言自己的計劃會遇到極大的阻力。他對聽衆說:"有些人可能會問,國防部長怎麽能在大傢面前攻擊五角大樓呢?我對他們回答說:'我無意攻擊五角大樓,我想解放它。我們要幫它自救。'" 第二天早上,五角大樓便受到了真正的攻擊,美國航空公司波音757班機撞擊了它的西墻。拉姆斯菲爾德也親自出馬,幫救援人員從廢墟裏拖出幾具屍體,這些舉動使他名聲大噪。但拉姆斯菲爾德這位好戰的棋壇大師,很快就抓住"9·11"事件帶來的幾乎無法想象的機會,將他自己宣佈的戰爭-一天之前剛剛宣佈-送上了快車道。世界已經無可輓回地改變了,而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軍事力量的未來,突然成了一張空白的畫布,可供拉姆斯菲爾德和他的盟友畫上自己的傑作了。拉姆斯菲爾德的新政策將大力藉重私營部門,強調秘密行動和先進武器係統,並強調更多地使用特種部隊和承包商。它被稱為"拉姆斯菲爾德主義"。拉姆斯菲爾德2002年在《外交季刊》撰文(題目是《改造軍隊》)指出:"我們必須激勵一種更具企業精神的做法:鼓勵人們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應付,並且在行動上不像官僚主義般縮手縮腳,而更像風險資本傢。"拉姆斯菲爾德的"小腳印"方針引發了現代戰爭方面的一個最重大現象之一-廣泛引進私營部門參與戰爭的每個方面,包括戰鬥。
首頁>> 文學>> 军事类>> 傑裏米 Jeremy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