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伍鸿亮 Wu Honglia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70年)
胡锦涛执政理念初探:情系民生
  本书是第一本系统总结反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新实践、新成效的著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初探。从溯源与回望、内涵与特征、探索与实践、经验与教训、困难与不足、对策与思考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以人为本”的中华政治文明的精华,是学习中国共产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佳作。
第1节:导 论 "以人为本":中华政治文明的精华
  导论 "以人为本":中华政治文明的精华
  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状态。
  一部人类历史,既是一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政治文明的发展史。
  当人类文明的火花,从"野蛮"和"愚昧"中燃烧起来的时候,其原始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便开始闪现,政治文明也开始萌芽。而其作为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发展到较高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状态的综合,则是相对于"暴政"和"专制"而言的。
  当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响亮地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时,举国上下都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强烈振奋!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时,世界都为之关注和探询。这究竟是一个老话题,还是一个新使命?这究竟是一个引来的"舶来品",还是对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和升华?这究竟是对政治理念的反思?还是对执政目标的探索?
  无论我们作何想法,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历史是无法割断的。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延伸……
  当我们回望昨天、关注今天、思考明天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伟大的文明现象,那就是--
  为什么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斐尼基文明、玛雅文明,等等,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随风而去,而独有中华文明却能绵延五千多年不断绝,并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力?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
  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根"在哪里?"源"又在何处呢?
  --从中华文明的源头看。中华文明的源头当首推"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对于六经的功能,《庄子·天下》篇曾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即"《诗》以道志,《书》以道事,《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其中,《诗经》无论是"风",还是"雅"和"颂",描绘的都是现实社会生活,反映的都是当时"人"的喜怒哀乐及理想追求;《书经》作为上古时期国家档案和文件的选编,更是以国事、人事问题为主线;《易经》作为六经之首,看起来是研究阴阳、占卜、算命的,实质上是"探天道而明人事",探究的是生命哲理,并试图对人类未来的命运、未来的吉凶祸福进行预测;《礼经》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瓦釜雷鸣"的社会混乱局面,汇集了上古时期的传统礼制,用以规范人的行为;《乐经》论述音乐的功能,指导人民如何颐养性情,调养情绪,和谐心灵;《春秋》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些大事、要事的汇编,是供后人学习、参考、借鉴的。可见,六经所述,核心就是一个"人"字。
  --从先秦诸子百家看。六经以后,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争鸣的焦点,并不是在自然观和宇宙观上,而是在人生观、人性观、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等方面,一句话,还是紧紧围绕"人"而展开的。比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基本上不谈天道,其研究的重点是社会,是"人道"和"人伦";孔子之后的孟子和荀子也一样,重点研究的对象仍然是"人性"。《荀子·儒效》明确指出:"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 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更是强调张扬人的本性,发掘个人的生命价值,并力图促成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其所谓的"天道",也就是"人道"。至于墨家宣扬的"兼爱"、"非攻"观点,则是以尊重和保护"人"的价值和生命安全为根本出发点。
  --从中国先民对"天"的研究目的看。在中国先哲们的眼里,"天"是自然,但并不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实践有关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天、人"关系,实际就是人与"人化自然"的关系。中国先民研究"天"的目的,就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服务。如《尚书·大传》明确指出:"水火者,百姓之所以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以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总之,不管先民如何谈"天"说"地","人"都是基本的起点和落脚点。
  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就是中华文明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它自始至终都是以"人"为重点研究对象,自始至终都是以"人"为核心,自始至终都是以"人"为本源。
  中华文明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一起沉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宋代哲人张载对中华文明"使命"的总概括,也是对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精华理念的经典诠释。
  这,也算是我这篇论文的一通"开场锣鼓"吧!
第2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1)
  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
  历史是一条浩荡、曲折的河流。在这条河流中,曾经流淌、沉浮着各种思想与思潮。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源远流长……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演绎历程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很久远了。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还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先人就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认为'天生万物,惟人为贵',一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人的尊严的维护和价值的发挥。" 江泽民同志这段话,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辟阐述。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民本思想一直沉浮其中,并不时地闪耀出理性的光芒。下面,我将通过对三本书的分析,来梳理一下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演绎历程。
  1、《孟子》:先秦时期民本思想"萌芽"的代表作
  《孟子》是战国初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孟轲的代表作,是儒家《四书》之一,也是一部闪耀"民本"思想光芒的经典。
  早在孟子之前,中国的民本思想已经像涓涓细流,流淌了很久。如西周初年的姜尚提出:"庶民者,国之本。" 把民众视为国家的根本,把人心视为最重要的政略。而最早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翻开中国几本最古老的典籍,如《诗》、《书》、《礼》、《易》、《左传》等,几乎随处可见关于民本思想的警句。比如:《尚书》中记载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等。《礼记》中记载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等。《左传》中记载有,"亲其民,视民如子";"国将兴,听于民";"天生民而立之君" ,等等。
  先秦时期,第一个对民本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当推孟子。其民本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鲜明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口号。《孟子·尽心下》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三句话,对民、国家、君主的位置重新进行了排列,把"民"摆在比君王更重要的位置。这在当时的社会,确实起到了一种振聋发聩的效果。
  二是为统治者总结了一条最重要的治国要诀,即"得民得天下"。《孟子·离娄上》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这里,孟子不仅指出了得天下之道在得民,而且强调得民之道在得民心,从而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念,深深地种植于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的价值信念之中,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至于怎样获得民心,《孟子·梁惠王上》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三是论证了富民与治国的关系。孟子看到了富民对治国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制民恒产"的主张。他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邢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固定的田产,人心就稳定;没有固定的田产,人心就难稳定。所以,"制民之产"是推行仁政之本,是安定国家政权的关键。
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伍鸿亮 Wu Honglia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