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文化思考>> 朱建軍 Zhu Jianj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中國的人心與文化 China's people and culture
  本書是朱建軍教授以心理學的眼光來解讀傳統文化、以人心利弊來檢閱傳統文化的收穫之作,中國傳統文化被以一種別開生面的方式解剖開來,“心理學家看文化,首先看的是人心”。中國文化源流,道為其本,儒法影響最大;法傢是支興奮劑,效果顯著,但傷身;儒傢敗壞後成為精神枷鎖,仁愛之樹上結着惡果纍纍。
第1節:自序:老古董店裏的清理(1)
  自序:老古董店裏的清理
  幾年前寫過一本書,本來的書名叫做《被閹割的竜:中國文化的心理分析與救贖》,後來被 改為《心靈的年輪:中國文化的心理分析與救贖》。並非我現在要趁機做廣告,而是這本書 和那本書有很大的關係。
  那本書的重點,在分析中國人性格的缺點,分析中國文化的缺點,因為我自己是個心理咨詢 與治療者,所以用的方法是心理分析。如果把整體的中國文化看作是一個人,那本書說的是 ,在先秦,雖然有種種問題,但是總體上這個人還是心理健康的;而從秦朝開始,這個人 就有了心理疾病,隨着時間的推移,病還越來越重。正是這個心理疾病導致了魯迅先生所說 的中國民族的劣根性。
  有病就得治。如果一個醫生衹管診病不管治,他衹對病人說你得了什麽什麽重病,但是不說 怎麽治療,那這醫生不是被患者傢屬打死,也該活活餓死。--我也是個心理醫生,所以知 道這個厲害,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我决定再寫這本書。這本書更重要,因為它能保住我自 己的命,也是治療中國人劣根性的第一步。
  在分析中國文化病以及中國民族性中的劣根性時,也許會給人造成一個印象:仿佛我們很消 極、悲觀,或者是我們長了一張烏鴉嘴,衹知道說壞話。--但是這是必然的,如果你傢請 來一個醫生為孩子診病,醫生不說孩子的消極面,衹說好的:這孩子真漂亮、真聰明、真懂 事、真可愛……就是不提孩子的病,那這個醫生就是失職。但不如此,也並不意味着醫生衹 看到了孩子的病,而沒有看到孩子的優點。
  中國文化雖然有病,也有優點,而且不僅僅是有優點而已,中國文化中藴含着非常偉大的內 容。如果能真正發揚中國文化中最偉大的東西,則何止是可以治愈中國民族性之病,更可以 對全人類有所貢獻。治療中國民族性之病,我們所需要的第一步,也是看到中國文化的潛質 ,看到中國文化的資源,就像看到有病的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的作用一樣。看到這些,我們纔 能夠有信心去治病,並且,知道文化中有哪些資源可用。
  中國文化,如同一個老古董店,裏面雜物繁多,有真正價值連城的古玉、青銅器、瓷器和書 畫,也有更多得多的大量的贋品和骯髒的垃圾。擺在門面上光鮮奪目的,未必是(而且常常 都不是)最有價值的寶物,往往衹是仿品或者贋品;堆在墻角的那些蒙着厚厚灰塵的東西中 ,倒說不定有千金難買的珍品。--當然,也不一定,多數堆在墻角的東西也還是垃圾,或 者不值錢的破爛舊貨。
  收拾整理,仔細鑒別,從雜物堆中選出最珍貴的寶物,分辨並棄掉那些贋品,掃除無用而且 骯髒的垃圾,這樣的工作是不容易的。這不僅需要我們肯花時間,更需要我們有眼力。如果 嫌這個工作麻煩,打算把所有的東西一掃而光,收拾出一個空房間去裝洋貨(就像全盤西化 派希望的那樣,也像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時所做的那樣),也是行不通的。因為你可以 掃除、砸爛外在的器物,就像文化大革命時砸古董瓷器、碑刻一樣,但是你沒有辦法掃除、 砸爛人們內心中的那些"古董"。心是無法掃除成一張白紙的,我們不可能先把一個成年人 的思想清零,把他的心變成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的心,然後重新教育他正確思想。因此,我們 也不可能全盤西化。
  更何況,這個古董店中還有珍寶,而這珍寶價值連城,如果拋棄了自傢寶物,收拾房間裝洋 貨,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因此,我們還是應該細心整理並鑒別,找到這個古董店中的寶物,在明明白白之後,甘心情 願地拋棄那些贋品和骯髒的垃圾,從而使我們的古董店更好。
第2節:自序:老古董店裏的清理(2)
  《紅樓夢》中,賈寶玉病狂,醫生束手無策時,和尚道士前來相救,告訴說你們傢自有寶物 ,可以治療此病。現在,中國文化病了,民族性病了,病出了阿Q精神等等癥狀,我們要治 療的第一步,也就是清理我們的傢,找到哪些是我們自傢的寶物,分辨出哪些是帶菌的垃圾 ,下一步治療中國文化病和民族劣根性,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本書就是這樣一個工作,嘗試清理中國文化。當然,這個工作有很多人在做,而且有很多博 學多識、學術功底極為深厚的人在做。按說似乎不需要我來插一把手,更由於知識範圍的局 限性,我也知道我很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貽笑於方傢。但我還是自信我做的工作並非無用 ,因為,從心理學家的視角看,也許我們會有一些其他領域學者看不到的新鮮發現,而且, 我們也比較能判斷出哪些東西更有利於心理健康,能判斷出哪些是文化之毒,哪些是藥,哪 些是毒也是藥。心理學家看文化,首先看的是人心,心理學家評價文化,首先也是評價它對 人心的利弊。這樣一種視角,對我們的目標也許是更有價值的。
  本書中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也有一些觀點是大傢公認的,或者是別人已經發現的。我不會強 求自己一定要觀點新穎語出驚人,即使有些是老生常談我也不會避而不談,因為我的目標不 在創新,而在"治療民族劣根性",在為治療而清理文化遺産而已。
  依舊是忙於種種事物,依舊是匆忙趕出此書,錯漏之處、文字粗陋之處,預先請求各位讀者 諒解。
首頁>> 文學>> 文化思考>> 朱建軍 Zhu Jianj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