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李涛 Li Tao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恐怖瘟疫:21世纪全球反恐
  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就恐怖主义的定义达成共识,这为反恐之战的展开带来了不少麻烦。实际上,为国际政治定义并不像为科学定义那样简单,政治上的定义总难免受国家利益、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不管人们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有多大分歧,几乎所有国家都坚定地认为恐怖主义是非正义的。
第1节:一、恐怖主义,一种传媒上的战略(1)
  第一章反恐:21世纪的新战争?
  一、恐怖主义,一种传媒上的战略
  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就"恐怖主义"的定义达成共识,这为反恐之战的展开带来了不少麻烦。实际上,为国际政治定义并不像为科学定义那样简单,政治上的定义总难免受国家利益、政治因素的影响。
  但是,不管人们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有多大分歧,几乎所有国家都坚定地认为恐怖主义是非正义的。如此一来,反恐就成了正义之举。于是,一些国家将自己所鄙夷的暴力活动统称为"恐怖主义活动",试图用"恐怖"二字,掩盖某些暴力活动的合法性、正义性。如果有哪个组织、哪个人被扣上了"恐怖"的帽子,那他所有的要求,无论是否正当,都会被"堂而皇之"地拒绝,除非他表示妥协,愿意放弃暴力。而放弃暴力的暴力组织,就相当于没了牙的狮子、没了钳子的螃蟹。
  另一方面,一些真正的恐怖主义,也利用起人们对"恐怖主义"概念的模糊,开始借助媒体,大力为自己辩护,说自己是为了种族、为了社会、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才开展暴力活动的。他们会辩称自己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镇压他们的人发生正面冲突,他们只好采取"恐怖"手段。他们认为他们的目的是正义的,采用非一般的暴力手段也是无奈之举。
  定义"恐怖主义"一词遭遇的许多困难,与那些喜欢用玩弄语言来混淆事实的政治活动家不无关系。这些政治活动家擅长用某种概念,将自己装扮得光明正大,把敌人贬得一文不值。所谓"众口铄金",即使是从事民族解放运动的自由战士,长期背负着恐怖主义的恶名,也难以挺直腰板开展活动,其政治合法性必然受到很大的伤害。相反,反对他们的非正义力量,借反恐之名,却可以在国际政坛上得到一席之地,大模大样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但是今天,迫在眉睫的反恐行动不能等到人们找到公认的"恐怖主义" 定义后才进行。在现实生活中,反恐之战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而在恐怖主义的定义尚未明确之前,就开展反恐活动,虽然面临不少困难,却并不盲目。今天人们至少可以粗略地估计出,哪些暴力集团称得上恐怖主义,可以大致摸清它们和其他政治军事战略的区别;至少已经看出恐怖主义和政治的内在联系,能够认识到恐怖主义是政治活动家实现目的的工具。
  曾有人说过,战争就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而这个"我们意志",无非就是战争的政治意图。按照这个定义,作为实现政治意图的手段,"暴力行为"的方式和规模必然由"政治意图"本身决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是这样。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暴力行为"的方式和规模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和"政治意图"相契合。很多恐怖组织都有"宏大的理想",但它们远没有能力用军事对峙的方式来实现那些理想。因此,几乎所有的恐怖组织都选择了在暗中活动,建立起不分等级的网络组织,组织中每一个人都要承担起"政治意图",并依据"政治意图"来确定敌人,将所有有可能阻碍"政治意图"的人消灭。
  没有"政治意图"的暴力组织,也有可能制造出诸如"人体炸弹"式的恐怖活动,但无论如何称不上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下的暴力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暴力活动,它的目标不是给敌人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而是要借物质损失伤害敌人的精神。因此,相比造成的物质损害,恐怖组织更在意自己是否能够成功散播恐怖气氛。看着敌人因自己的暴力活动惶恐不安、风声鹤唳,恐怖组织可以得意洋洋地向旗下成员宣称:敌人不过是外强中干,他们有强大的军事,却为我们小小的袭击乱了方寸。
  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会渲染出一定的社会氛围,让人们误以为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媒体渲染的一样。恐怖主义者也是如此认为,他们专注于渲染恐怖氛围,并且选择暴力作为其宣传手段。
  从这个角度看,恐怖主义似乎是一种传媒上的战略。
  其实,任何战斗都不只是物质上的较量,更是精神上的角逐,交战双方总是借助物质来宣扬自己的精神之力,恐怖主义也是一样。
第2节:一、恐怖主义,一种传媒上的战略(2)
  恐怖主义避开了和敌人的正面冲突,集中自己弱小的物质力量直接打击敌人的精神,并以此作为维护、宣扬自己政治意图的方式。恐怖组织自知实力有限,它总会小心翼翼地绕开敌人的武装力量,躲在暗处,用出其不意的恐怖袭击打击敌人。但这并不是因为恐怖主义者是胆小鬼,而是因为他们理智地分析了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
  在这一点上,恐怖组织和游击队有相似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很难以把恐怖组织和游击队分开的原因,游击队也是因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劣势,才采取"敌来我跑,敌退我扰"的游击方式折磨敌人。
  不过,游击队和恐怖组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尤其注重他们给敌人造成的物质伤害,后者则更注重对敌人的精神打击。
  游击队的目的是削弱敌人的物质力量,让敌人因物质上的匮乏无法实现政治意图。游击队喜欢袭击防守松懈的哨岗、"骚扰"远离大部队的驻军、破坏铁道运输、炸桥梁、断补给,或者将敌人引入他们无法施展拳脚的小街道、小树林,对其发动小规模军事袭击,消灭他们。
  游击队通常采取分散作战的方法,但他们在数量上未必会输给正规军,只是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人员训练不足,综合实力无法和正规军抗衡,才避免和其进行硬碰硬的对决。"敌来我跑,敌退我扰"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战术,从根本上说,它也是一种武装对峙。通过这种对峙,游击队成为敌人的持久威胁,他们一点点地消耗掉敌人的优势,有时还能将敌人的优势化为己用,比如,从敌人那里收获武器弹药。
  恐怖分子就不是这样了,恐怖分子的潜在支持者不少,可真正投身于恐怖主义的人却不多,再加上其武器装备无法和敌人相抗,恐怖组织不仅不能像游击队那样,和敌人展开旷日持久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也无力和正规军进行突然而短暂的军事抗衡。而这种短暂的军事抗衡恰恰是游击队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游击队可以给敌人的物质力量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只是这种损害颇有"积少成多"的意味罢了。恐怖组织打击敌人物质力量的效果有限,因此才赋予暴力手段更多的"精神内涵"。
  总而言之,游击队的暴力是制衡敌人暴力的必须手段,恐怖组织的暴力则是制造恐怖氛围的载体。
  如今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美军基地时常遭到炸弹袭击。之所以将这种袭击定义为恐怖行动,而不是游击队的军事行动,是因为袭击者的目的并不是要美军基地遭受多大的物质损失,而是要让美军深陷不安,无奈撤退。所以,即使袭击者占了便宜,让敌人大量伤亡,他们也不会乘胜追击,出动武力,扫平敌军。
  恐怖组织进行大规模恐怖袭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恐怖气氛,威慑敌对国家。如果人们足够用心,就会发现,很多恐怖组织在袭击发生后,不仅要求对袭击负责,还会主动透露袭击细节,公布袭击者的身份。相比之下,游击队就低调得多。
  几乎每个恐怖组织都有宣传部门,密切配合着大大小小的恐怖活动,向公众传递恐怖信息。这些信息对恐怖组织来说十分重要,它们传递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其政治意图的实现,它们总是分别向两个方面传递,一个是被袭击者,一个是恐怖主义的潜在支持者。
  对被袭击者来说,恐怖袭击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它旨在表明,被袭击者惹怒了某恐怖组织,如果被袭击者继续"执迷不悟"的话,恐怖袭击将源源不断地发生。这样一来,被袭击者就不得不考虑自己可能遭受的损失,重新思考付出如此高昂的政治代价是否值得,自己还要不要将行动、政策进行下去。
  恐怖主义者认为,敌人可以接受一次袭击,并在一次重大的打击后迅速调整起来,却经受不了接二连三的袭击,人的精神如果时刻高度紧绷,很快就会崩溃,再强大的军队都是如此。
  恐怖主义者希望通过恐怖袭击,让敌人屈从于自己的政治意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当然不会采取破坏敌人物质力量的方法,而是用暴力进行政治示威,让敌人的政治意图无法实现。正规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却对狡猾的恐怖袭击束手无策,就如落水的老虎一般。而在恐怖主义看来,被袭击者妥协得越快,袭击就越有效。
首页>> 文学论坛>> 时政>> 李涛 Li Tao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