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半个童年
梦想
我的父母、我的太姥和我
我出生于1982年6月14日,那时"文革"已经结束六年多了,可我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回响。
记得我七岁时的一个晚上,父亲值夜班,在沈阳的夜总会和娱乐区维持治安,我练了好长时间的钢琴,刚结束,母亲在我身边坐下来,递给我几瓣新鲜的橘子和一杯凉水。没费多少劲,我就怂恿着她开始讲起她年轻时候的事。
我喜欢听母亲的故事。因为她曾经在学校里当过歌手和演员,她说话也像演戏一样,总是兴高采烈,还带着戏剧化的停顿。她跟我讲她和我父亲的生平故事,讲他们俩的生命是如何紧密相连,在我的脑海里,每一段故事都有配乐。自打我记事以来,我的脑海里就有音乐,像电影配乐一样,为我生活中最难忘的时刻伴奏。我听到过练习曲、协奏曲、奏鸣曲,还有伟大的交响曲。我听到过和声和复调。我听到了音乐所表达的行动。对我来说,音乐就是行动,而我父母的生活就充满了跌宕起伏,可以为戏剧和激动人心的音乐提供素材。
母亲说:"我很早就爱上了音乐。音乐总能给我鼓舞,给我欢乐。"
母亲告诉我,她才四岁时,我的姥爷和姥姥就领着她和我的三个舅舅举家从丹东迁到了沈阳。在沈阳,姥爷在一家炼铁厂里当高级技术员,姥姥成了一名簿记员。她的爷爷爱唱京剧里的段子,所以家里总是有音乐。
"那我姥姥呢?"我问:"我怎么从没见过她?"
"我还小的时候她就得了肺病过世了。"
"多小?"我问道。
"我那时九岁。"
我的心一下子狂跳起来。我突然感到了恐惧。"我九岁的时候你会不会死?"
她向我保证:"哦,不会的,宝贝,我永远都会和你在一起。"
我问道:"你那时害怕吗?"
"没错,我那时很害怕。我是家里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儿,和你姥姥很亲。失去她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害怕生活中没有了她。"
"然后呢?"
母亲说:"然后--然后就像现在这样啦,生活总要继续。"
姥爷在炼铁厂工作非常出色。他发明了一种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因此获得了奖励。我母亲上了学,成绩也不错。在学校里,她开始在小型话剧里扮演角色,唱歌,跳舞。然而,1966年到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切都被改变了。
因为母亲的爷爷是地主,她全家都被视为改造对象,尽管事实上,我母亲从来就没见过那所谓的"地"。虽然我的姥爷在炼铁厂是个顶大梁的技术员,他那时却不受信任,还得接受严格的监管。还有人传播谣言,说姥爷密谋反抗"文化大革命"。当然,这都是些不实之词,但一直不断。为了不让我母亲和几个舅舅担惊受怕,姥爷从没提起这些事,直到一天,一个朋友赶到母亲家,冲他们喊道:"你爸他被人拉到街上游行去了!"他们才知道。我母亲那时甚至都不知道游街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跑到外面去看是怎么回事。一队男人被逼着从工厂出发,到大街上游行,姥爷也在里面。他们全都带着高帽子,举着牌子,上面写的字母亲也不认得。她想要跑到他跟前,但他周围全是红卫兵。那天晚上,姥爷没有回家。母亲哭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当姥爷终于出现在家门口,母亲冲他奔过去,问道:"他们干吗要这样对你?你犯了什么错吗?"姥爷说:"我没有犯错。我什么坏事都没做过。但是时代不同了,那些新上位的人不认识我,却无缘无故要整我。"
梦想
我的父母、我的太姥和我
我出生于1982年6月14日,那时"文革"已经结束六年多了,可我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回响。
记得我七岁时的一个晚上,父亲值夜班,在沈阳的夜总会和娱乐区维持治安,我练了好长时间的钢琴,刚结束,母亲在我身边坐下来,递给我几瓣新鲜的橘子和一杯凉水。没费多少劲,我就怂恿着她开始讲起她年轻时候的事。
我喜欢听母亲的故事。因为她曾经在学校里当过歌手和演员,她说话也像演戏一样,总是兴高采烈,还带着戏剧化的停顿。她跟我讲她和我父亲的生平故事,讲他们俩的生命是如何紧密相连,在我的脑海里,每一段故事都有配乐。自打我记事以来,我的脑海里就有音乐,像电影配乐一样,为我生活中最难忘的时刻伴奏。我听到过练习曲、协奏曲、奏鸣曲,还有伟大的交响曲。我听到过和声和复调。我听到了音乐所表达的行动。对我来说,音乐就是行动,而我父母的生活就充满了跌宕起伏,可以为戏剧和激动人心的音乐提供素材。
母亲说:"我很早就爱上了音乐。音乐总能给我鼓舞,给我欢乐。"
母亲告诉我,她才四岁时,我的姥爷和姥姥就领着她和我的三个舅舅举家从丹东迁到了沈阳。在沈阳,姥爷在一家炼铁厂里当高级技术员,姥姥成了一名簿记员。她的爷爷爱唱京剧里的段子,所以家里总是有音乐。
"那我姥姥呢?"我问:"我怎么从没见过她?"
"我还小的时候她就得了肺病过世了。"
"多小?"我问道。
"我那时九岁。"
我的心一下子狂跳起来。我突然感到了恐惧。"我九岁的时候你会不会死?"
她向我保证:"哦,不会的,宝贝,我永远都会和你在一起。"
我问道:"你那时害怕吗?"
"没错,我那时很害怕。我是家里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儿,和你姥姥很亲。失去她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害怕生活中没有了她。"
"然后呢?"
母亲说:"然后--然后就像现在这样啦,生活总要继续。"
姥爷在炼铁厂工作非常出色。他发明了一种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因此获得了奖励。我母亲上了学,成绩也不错。在学校里,她开始在小型话剧里扮演角色,唱歌,跳舞。然而,1966年到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切都被改变了。
因为母亲的爷爷是地主,她全家都被视为改造对象,尽管事实上,我母亲从来就没见过那所谓的"地"。虽然我的姥爷在炼铁厂是个顶大梁的技术员,他那时却不受信任,还得接受严格的监管。还有人传播谣言,说姥爷密谋反抗"文化大革命"。当然,这都是些不实之词,但一直不断。为了不让我母亲和几个舅舅担惊受怕,姥爷从没提起这些事,直到一天,一个朋友赶到母亲家,冲他们喊道:"你爸他被人拉到街上游行去了!"他们才知道。我母亲那时甚至都不知道游街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跑到外面去看是怎么回事。一队男人被逼着从工厂出发,到大街上游行,姥爷也在里面。他们全都带着高帽子,举着牌子,上面写的字母亲也不认得。她想要跑到他跟前,但他周围全是红卫兵。那天晚上,姥爷没有回家。母亲哭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当姥爷终于出现在家门口,母亲冲他奔过去,问道:"他们干吗要这样对你?你犯了什么错吗?"姥爷说:"我没有犯错。我什么坏事都没做过。但是时代不同了,那些新上位的人不认识我,却无缘无故要整我。"
姥爷后来又回到工厂上班,但职位降了一级,也没人再承认他、尊重他。在学校里,我母亲极为深切地感受到了周围人对他们的藐视。那时学校正在挑选学生加入红卫兵,对和她同龄的少男少女来说,是个荣誉。被选上的会戴上一条特别的红袖标,因为姥爷,学校不准妈妈戴。但她是个好歌手,所以尽管他们看不起她,他们还是想要她为学校表演。在演出期间,学校让她戴上红袖标,但演出一结束,红袖标就给收回去了。同学的敌视也许伤害了她,但她一点也不害羞或软弱。她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我问她:"妈,什么样的梦想呢?"
"梦想加入专业的歌舞团。梦想演戏。当我站在舞台上时,我不在意别人怎么想我。在舞台上,我所向无敌。"
母亲有想象力,也有才华。她能感受到歌词背后的故事,还能让那故事变得鲜活、有生命力。她能把自己变幻成不同的人物。她会忘却自我,完全沉浸在一出古装戏里,或是另一个国度的一首歌里,或是在她出生前几十年前编排的舞蹈里。在舞台上,她感到了自由,因此她热切地期待着成为一名专业演出人员。部队会录用演员和歌手为解放军队伍表演。在那时,军队最有实力,而能为将军们表演是最高尚的荣誉。母亲坚信她会被选上。她的老师们极力推荐她。她的同学也说,在学校里她无论演戏、舞蹈还是唱歌都是第一。然而最终她还是没被选上。
母亲对我说:"你姥爷一家是地主,而在"文革"期间,地主--即便是地主的孙女--也是不受信任的。我学上完了,梦想也破灭了……"母亲和我的三个舅舅被迫离开了姥爷身边。母亲到了一个农场工作,舅舅们则去了不同的村庄干活。我的一个舅舅唱京剧很有才华,但因为出身,政审没有通过,他的演员梦无法实现。
我喜欢听母亲说话,但故事终有讲到头的时候,她就会要我去练琴。那时我在练肖邦和李斯特的曲子,其他学生要到十三四岁才去碰它们。这样的挑战让我兴奋不已。当我的手指划过琴键,我的脑海里还萦绕着母亲讲的家里的故事。她没有让学校里的男孩吓倒,我为她骄傲,对她的力量我打心里感激。她曾经希望成为一名艺术家,而我相信她已经是那个艺术家了。我拼命练琴,想为她弥补她失去的机会,直到我征服了我练习的音乐,就像她征服了她的敌人。我练习的音乐成了一部关于我母亲的电影的配乐。
在我们家小小的餐桌上,母亲总会为我端上我最喜欢吃的东西:热腾腾的饺子和酸菜猪肉。父亲下班时间很晚,所以母亲和我常常独自吃饭,而我会催她继续讲她的故事。
母亲告诉我,她和我父亲在1977年相遇,那时他们都24岁,"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因为在农场工作出色,母亲获准回到了沈阳,在自动化研究所做接线员,父亲则在一家工厂里上白班。父亲梦想成为专业音乐家。他拉二胡,中国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在传统乐团里,二胡扮演的角色类似于西方乐团的小提琴。在"文革"期间,音乐学院都关门了,他无法实现上音乐学院的梦想,但他还是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一家杂技团乐队里演奏,有时也和杂技团一起巡回演出。然而那份工作并不稳定。
我问她:"妈,什么样的梦想呢?"
"梦想加入专业的歌舞团。梦想演戏。当我站在舞台上时,我不在意别人怎么想我。在舞台上,我所向无敌。"
母亲有想象力,也有才华。她能感受到歌词背后的故事,还能让那故事变得鲜活、有生命力。她能把自己变幻成不同的人物。她会忘却自我,完全沉浸在一出古装戏里,或是另一个国度的一首歌里,或是在她出生前几十年前编排的舞蹈里。在舞台上,她感到了自由,因此她热切地期待着成为一名专业演出人员。部队会录用演员和歌手为解放军队伍表演。在那时,军队最有实力,而能为将军们表演是最高尚的荣誉。母亲坚信她会被选上。她的老师们极力推荐她。她的同学也说,在学校里她无论演戏、舞蹈还是唱歌都是第一。然而最终她还是没被选上。
母亲对我说:"你姥爷一家是地主,而在"文革"期间,地主--即便是地主的孙女--也是不受信任的。我学上完了,梦想也破灭了……"母亲和我的三个舅舅被迫离开了姥爷身边。母亲到了一个农场工作,舅舅们则去了不同的村庄干活。我的一个舅舅唱京剧很有才华,但因为出身,政审没有通过,他的演员梦无法实现。
我喜欢听母亲说话,但故事终有讲到头的时候,她就会要我去练琴。那时我在练肖邦和李斯特的曲子,其他学生要到十三四岁才去碰它们。这样的挑战让我兴奋不已。当我的手指划过琴键,我的脑海里还萦绕着母亲讲的家里的故事。她没有让学校里的男孩吓倒,我为她骄傲,对她的力量我打心里感激。她曾经希望成为一名艺术家,而我相信她已经是那个艺术家了。我拼命练琴,想为她弥补她失去的机会,直到我征服了我练习的音乐,就像她征服了她的敌人。我练习的音乐成了一部关于我母亲的电影的配乐。
在我们家小小的餐桌上,母亲总会为我端上我最喜欢吃的东西:热腾腾的饺子和酸菜猪肉。父亲下班时间很晚,所以母亲和我常常独自吃饭,而我会催她继续讲她的故事。
母亲告诉我,她和我父亲在1977年相遇,那时他们都24岁,"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因为在农场工作出色,母亲获准回到了沈阳,在自动化研究所做接线员,父亲则在一家工厂里上白班。父亲梦想成为专业音乐家。他拉二胡,中国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在传统乐团里,二胡扮演的角色类似于西方乐团的小提琴。在"文革"期间,音乐学院都关门了,他无法实现上音乐学院的梦想,但他还是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一家杂技团乐队里演奏,有时也和杂技团一起巡回演出。然而那份工作并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