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說《孫子兵法》序
古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劉邦拜韓信為將,出漢中滅楚,一統天下。而劉備得孔明輔佐,夾縫求生,獨霸一方。作為一個優秀的統帥,應具備哪些最基本的素質呢?本期《中華文明大講堂》馬駿教授縱橫古今中外,講述為將之五要,拉開馬駿教授說《孫子兵法》的序幕。
上面這一段話,是零八年春節過後,北京電視臺衛視頻道《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中一個宣傳片的詞。說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室馬駿教授開講《孫子兵法》。
馬駿教授久負盛名,在觀衆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是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的座上客,也在北京電視臺《名師講壇》欄目中亮過相,但都是以講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長,而且講得很精彩,怎麽突然改行講起《孫子兵法》了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註意到馬駿教授是這樣回答記者的。他說國外的軍事專傢到國防大學演講幾乎都要談到《孫子兵法》,二戰期間英軍名將蒙哥馬利元帥訪問中國時也曾說:"我建議世界軍事院校都應該將《孫子兵法》作為教科書。"可見《孫子兵法》在國際軍事史上的重要性和在全球的影響力。馬駿教授認為,作為一個中國的軍事學者,對《孫子兵法》應該瞭解得更多,這就是他要講《孫子兵法》的初衷。
那麽對於一個研究外國軍事思想和軍事歷史的學者,能把《孫子兵法》講好嗎?我聽說馬駿教授為此下了一番苦功夫。他不僅把自己熟知的大量國外的典型戰例用在講解、論證《孫子兵法》的軍事理論上,真正在自己的講座裏做到"縱橫古今中外",而且為了適應電視這種大衆傳媒的傳播特點,他把《孫子兵法》十三篇歸納出若幹個讓觀衆容易理解、容易記憶的主題,深入淺出地道出《孫子兵法》深奧的哲學思想。
例如馬駿教授說《孫子兵法》"為將之五要",即指高級將領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智"(智謀才能)、"信"(賞罰有信)、"仁"(關愛部下)、"勇"(勇敢無畏)、"嚴"(軍紀嚴明),就歸納得非常好。我認為,這樣五個素質不僅作為一個優秀將領需要,就是作為一個普通的管理人員也需要;不僅在過去的年代有指導意義,就是在當今社會也有實實在在的意義。
普及傳承中華文明是我們大衆媒體人的歷史責任,《中華文明大講堂》這個欄目就承擔了這樣一個重任。總結這一年來《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與馬駿教授及之前的幾位教授的合作,給了我這樣一些啓迪。
首先,普及傳承中華文明是一個科普性工作。要把久遠的、深奧的國學知識,讓廣大觀衆能接受,喜歡聽,喜歡看,就必須把國學家的知識講授方法(即課堂上傳授給專業學生的方法)與電視媒體對普通觀衆的傳播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契合點。這就需要專傢學者與我們編輯導演的相互理解和配合。配合得好,各自長處都發揮出來,效果就會好。我認為馬駿教授此次講《孫子兵法》就體現了這樣一個相互融合理解的精神。
古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劉邦拜韓信為將,出漢中滅楚,一統天下。而劉備得孔明輔佐,夾縫求生,獨霸一方。作為一個優秀的統帥,應具備哪些最基本的素質呢?本期《中華文明大講堂》馬駿教授縱橫古今中外,講述為將之五要,拉開馬駿教授說《孫子兵法》的序幕。
上面這一段話,是零八年春節過後,北京電視臺衛視頻道《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中一個宣傳片的詞。說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室馬駿教授開講《孫子兵法》。
馬駿教授久負盛名,在觀衆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是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的座上客,也在北京電視臺《名師講壇》欄目中亮過相,但都是以講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長,而且講得很精彩,怎麽突然改行講起《孫子兵法》了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註意到馬駿教授是這樣回答記者的。他說國外的軍事專傢到國防大學演講幾乎都要談到《孫子兵法》,二戰期間英軍名將蒙哥馬利元帥訪問中國時也曾說:"我建議世界軍事院校都應該將《孫子兵法》作為教科書。"可見《孫子兵法》在國際軍事史上的重要性和在全球的影響力。馬駿教授認為,作為一個中國的軍事學者,對《孫子兵法》應該瞭解得更多,這就是他要講《孫子兵法》的初衷。
那麽對於一個研究外國軍事思想和軍事歷史的學者,能把《孫子兵法》講好嗎?我聽說馬駿教授為此下了一番苦功夫。他不僅把自己熟知的大量國外的典型戰例用在講解、論證《孫子兵法》的軍事理論上,真正在自己的講座裏做到"縱橫古今中外",而且為了適應電視這種大衆傳媒的傳播特點,他把《孫子兵法》十三篇歸納出若幹個讓觀衆容易理解、容易記憶的主題,深入淺出地道出《孫子兵法》深奧的哲學思想。
例如馬駿教授說《孫子兵法》"為將之五要",即指高級將領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智"(智謀才能)、"信"(賞罰有信)、"仁"(關愛部下)、"勇"(勇敢無畏)、"嚴"(軍紀嚴明),就歸納得非常好。我認為,這樣五個素質不僅作為一個優秀將領需要,就是作為一個普通的管理人員也需要;不僅在過去的年代有指導意義,就是在當今社會也有實實在在的意義。
普及傳承中華文明是我們大衆媒體人的歷史責任,《中華文明大講堂》這個欄目就承擔了這樣一個重任。總結這一年來《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與馬駿教授及之前的幾位教授的合作,給了我這樣一些啓迪。
首先,普及傳承中華文明是一個科普性工作。要把久遠的、深奧的國學知識,讓廣大觀衆能接受,喜歡聽,喜歡看,就必須把國學家的知識講授方法(即課堂上傳授給專業學生的方法)與電視媒體對普通觀衆的傳播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契合點。這就需要專傢學者與我們編輯導演的相互理解和配合。配合得好,各自長處都發揮出來,效果就會好。我認為馬駿教授此次講《孫子兵法》就體現了這樣一個相互融合理解的精神。
其次,普及傳承中華文明又是一個嚴肅的工作,是有社會責任的。這個社會責任就是要求我們把中華文明或者說是國學的真諦傳承下去,取其精華地傳承下去,而不是嘩衆取寵,為了迎合人們的獵奇心理而把國學的傳承引入歧途。
既要深入淺出地把深奧的國學思想講得讓我們廣大的觀衆感興趣,又不能為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而把國學傳承庸俗化,這是件不容易把握的事。但寓教於樂這個原則是我對《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組的要求,我感覺我們欄目組的編導是在努力地追求這個目標,我們這個初衷也得到了各位做客這個欄目的專傢、學者的理解和配合。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北京電視臺,嚮馬駿教授和閻崇年、韓兆琦、楊琪等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謝,也希望更多的有為的學者專傢走進我們的《中華文明大講堂》,共同攜手為普及傳承中華文明貢獻我們的力量。同時,我也祝願廣大讀者能從這些專傢學者的著作中汲取知識的營養,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的修養,進而有助於塑造自己的人生,真正達到"開捲有益"。
北京電視臺臺長劉愛勤
2008年5月18日
既要深入淺出地把深奧的國學思想講得讓我們廣大的觀衆感興趣,又不能為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而把國學傳承庸俗化,這是件不容易把握的事。但寓教於樂這個原則是我對《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組的要求,我感覺我們欄目組的編導是在努力地追求這個目標,我們這個初衷也得到了各位做客這個欄目的專傢、學者的理解和配合。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北京電視臺,嚮馬駿教授和閻崇年、韓兆琦、楊琪等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謝,也希望更多的有為的學者專傢走進我們的《中華文明大講堂》,共同攜手為普及傳承中華文明貢獻我們的力量。同時,我也祝願廣大讀者能從這些專傢學者的著作中汲取知識的營養,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的修養,進而有助於塑造自己的人生,真正達到"開捲有益"。
北京電視臺臺長劉愛勤
2008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