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更深夜長。二門上傳事雲板連叩四下,聲音悠遠突兀。驚徹了榮國府黑暗深長的夢。
惜春睡覺輕,聽見丫鬟婆子衣袂摩挲,細碎的腳步聲就再也睡不着。
於是醒了,揭開簾幔。
"入畫。"她叫道。入畫是她貼身的大丫頭,就睡在外面暖閣裏。
入畫應聲而至。
惜春見她衹穿一件紅綢小棉襖兒,手臂光光的露在外頭,腳下也不齊整,便道:"仔細凍着。我雖叫你,何至於就慌成這樣?左右什麽大事也到不了咱們這來,犯不着。"說着招招手道,"你來,到我這裏焐着。"入畫依言側到床邊,惜春拉住她的手,又用被子給她掖一掖,問:"暖和些了嗎?"
被子裏是溫溫熱氣-----入畫服侍惜春幾年,知她性格冷僻,有萬人難近的不到之處。似今天這樣的體己話本是極少說的,不禁心內一熱。
"外邊卻是怎麽了?糟糟切切的。叫人睡覺也不安生。"惜春玩着入畫的鬢發,冷冷清清地問。"回姑娘的話,東府那邊好象出事了。"入畫的手伏在被子裏動也敢動,擡起頭,看了惜春一眼,見她神色清冷,窗外一縷月光透過花樹,千回百轉照進來,映在惜春臉上,逾顯得她冰雕玉琢,膚色如霜。
"又鬧出什麽見不得人的事來了?"惜春心裏咯噔一下,好象有根弦斷了。痛,卻沒有聲音。
"姑娘,不興這樣說,珍大爺是你的哥哥,你是東府的正經主子,除了珍大爺,誰能高得過你去?"
惜春似笑非笑地盯住她:"噯,你瞧我可稀罕?趕明兒我就剃了頭做姑子去。入畫,你可捨得跟我去?"
入畫為難了。雖然智能兒她們常來,清齋茹素的,臉面上清清爽爽倒也不難看,可是少了那一頭烏黑的秀發,就像開滿花的樹卻被掐去了花朵,衹剩崢嶸的枝椏。做女人,就要有個女人樣,沒頭髮還像個女人嗎?
"不願意,就算了。豈不云佛渡有緣,走開走開。"惜春盯住入畫,見她久不回答,一臉猶豫為難,已別過臉去。惜春心裏突然有種泯然的痛,沒有因由。一顆冷淚從她的眼眶裏輕輕滑落。
"姑娘,我錯了!"入畫手足無措地說。她已經從床邊坐起來,站在地上。
她站在那裏,希望惜春能轉過臉看她一眼。
惜春沒有。一直沒有。就在那天晚上,東府的珍大奶奶沒了。
秦可卿死了!
次日,惜春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畫畫。心一顫,手一抖,那朵曼佗羅花就這樣毀了。
花意已失,畫意已失。
她怔仲着,看着那朵殘花,眼淚簌簌地下來了。上好的宣紙,上好的畫被洇得不成樣子。
花自飄零水自流。
"姑娘,老太太叫請!"入畫在門口候着,清細的嗓音,透過湘簾晃晃悠悠傳到她耳邊。
入畫不敢進來。
闔府都知道,四小姐脾氣古怪。平時不過冷漠少言而已。衹有一點:默經作畫時容不得別人打擾。上回尤氏來順腳看她,偏巧沒人,尤氏一徑走了來,惜春看見,立刻摔下簾子,趕着叫丫鬟們端茶送客,把個尤氏躁得站不住腳。
告到老太太那去,年輕輕的小姑娘,不愛調脂抹粉,偏喜歡默經作畫。畫的還多是山清水冷,白色的曼佗羅飄零如雪,成什麽道理?
老祖宗倒眼明心亮,笑着打圓場:"四丫頭小,少不得我這老婆子給她賠禮道歉罷。四丫頭但凡是個小子,我再不許她這麽着,成天裏默經作畫不是正經功業,辱沒了祖宗的規矩。蘭兒不用說,饒寶玉兒身體那樣弱,我還叫珍哥兒多帶他去練練呢,偏又是個姑娘傢,不用開科取仕,以武報國。這樣心靜倒難為她,小小年紀有大傢小姐的氣韻。傳我的話下去,以後四丫頭默經作畫,外人不要打擾,給她個清淨吧。"
老太太一番話說得尤氏啞口無言。誰也沒有料到老太太會護着惜春。有老太太護着,這事衹得一笑作罷。自那以後尤氏卻再也不主動去惜春處惹氣,背地裏稱她為冷人兒。
就來。惜春收斂了情緒,淡淡應道。一面取出帕子拭淚,走到銅鏡邊抿了抿頭髮。神色如常地走出去。
更深夜長。二門上傳事雲板連叩四下,聲音悠遠突兀。驚徹了榮國府黑暗深長的夢。
惜春睡覺輕,聽見丫鬟婆子衣袂摩挲,細碎的腳步聲就再也睡不着。
於是醒了,揭開簾幔。
"入畫。"她叫道。入畫是她貼身的大丫頭,就睡在外面暖閣裏。
入畫應聲而至。
惜春見她衹穿一件紅綢小棉襖兒,手臂光光的露在外頭,腳下也不齊整,便道:"仔細凍着。我雖叫你,何至於就慌成這樣?左右什麽大事也到不了咱們這來,犯不着。"說着招招手道,"你來,到我這裏焐着。"入畫依言側到床邊,惜春拉住她的手,又用被子給她掖一掖,問:"暖和些了嗎?"
被子裏是溫溫熱氣-----入畫服侍惜春幾年,知她性格冷僻,有萬人難近的不到之處。似今天這樣的體己話本是極少說的,不禁心內一熱。
"外邊卻是怎麽了?糟糟切切的。叫人睡覺也不安生。"惜春玩着入畫的鬢發,冷冷清清地問。"回姑娘的話,東府那邊好象出事了。"入畫的手伏在被子裏動也敢動,擡起頭,看了惜春一眼,見她神色清冷,窗外一縷月光透過花樹,千回百轉照進來,映在惜春臉上,逾顯得她冰雕玉琢,膚色如霜。
"又鬧出什麽見不得人的事來了?"惜春心裏咯噔一下,好象有根弦斷了。痛,卻沒有聲音。
"姑娘,不興這樣說,珍大爺是你的哥哥,你是東府的正經主子,除了珍大爺,誰能高得過你去?"
惜春似笑非笑地盯住她:"噯,你瞧我可稀罕?趕明兒我就剃了頭做姑子去。入畫,你可捨得跟我去?"
入畫為難了。雖然智能兒她們常來,清齋茹素的,臉面上清清爽爽倒也不難看,可是少了那一頭烏黑的秀發,就像開滿花的樹卻被掐去了花朵,衹剩崢嶸的枝椏。做女人,就要有個女人樣,沒頭髮還像個女人嗎?
"不願意,就算了。豈不云佛渡有緣,走開走開。"惜春盯住入畫,見她久不回答,一臉猶豫為難,已別過臉去。惜春心裏突然有種泯然的痛,沒有因由。一顆冷淚從她的眼眶裏輕輕滑落。
"姑娘,我錯了!"入畫手足無措地說。她已經從床邊坐起來,站在地上。
她站在那裏,希望惜春能轉過臉看她一眼。
惜春沒有。一直沒有。就在那天晚上,東府的珍大奶奶沒了。
秦可卿死了!
次日,惜春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畫畫。心一顫,手一抖,那朵曼佗羅花就這樣毀了。
花意已失,畫意已失。
她怔仲着,看着那朵殘花,眼淚簌簌地下來了。上好的宣紙,上好的畫被洇得不成樣子。
花自飄零水自流。
"姑娘,老太太叫請!"入畫在門口候着,清細的嗓音,透過湘簾晃晃悠悠傳到她耳邊。
入畫不敢進來。
闔府都知道,四小姐脾氣古怪。平時不過冷漠少言而已。衹有一點:默經作畫時容不得別人打擾。上回尤氏來順腳看她,偏巧沒人,尤氏一徑走了來,惜春看見,立刻摔下簾子,趕着叫丫鬟們端茶送客,把個尤氏躁得站不住腳。
告到老太太那去,年輕輕的小姑娘,不愛調脂抹粉,偏喜歡默經作畫。畫的還多是山清水冷,白色的曼佗羅飄零如雪,成什麽道理?
老祖宗倒眼明心亮,笑着打圓場:"四丫頭小,少不得我這老婆子給她賠禮道歉罷。四丫頭但凡是個小子,我再不許她這麽着,成天裏默經作畫不是正經功業,辱沒了祖宗的規矩。蘭兒不用說,饒寶玉兒身體那樣弱,我還叫珍哥兒多帶他去練練呢,偏又是個姑娘傢,不用開科取仕,以武報國。這樣心靜倒難為她,小小年紀有大傢小姐的氣韻。傳我的話下去,以後四丫頭默經作畫,外人不要打擾,給她個清淨吧。"
老太太一番話說得尤氏啞口無言。誰也沒有料到老太太會護着惜春。有老太太護着,這事衹得一笑作罷。自那以後尤氏卻再也不主動去惜春處惹氣,背地裏稱她為冷人兒。
就來。惜春收斂了情緒,淡淡應道。一面取出帕子拭淚,走到銅鏡邊抿了抿頭髮。神色如常地走出去。
(二)
出抱廈,穿回廊,過影壁,到了賈母處,鴛鴦早早地迎出來,一手攜了惜春,一手命丫鬟婆子外面候着。
寬廣的堂屋中有清冷陳舊的香,是那種人口不多的高貴人傢的氣味。可笑市井話本演說富貴,什麽玉堂金馬,錦簇花團,不過是寒酸人夢想中的傖俗。真富貴卻是如此,不動聲色,燈火熹微的遙遠樓閣。
衹有垂地的湘簾偶爾微微一動。
雲蹋依舊是雲蹋。衹是賈母的身邊再沒有繞膝的兒孫。她好象睡着了,可是惜春覺得她任何時候都是醒着的,她清醒而敏銳,像絶世的竜泉劍,越是危難時越可倚助。平時,她寧願躲在華麗的鞘殼下,讓兒孫替自己揉肩捶腿,聽那些俏皮動聽的話兒從身邊人的嘴裏飛出來。她享受着天倫之樂。
惜春的腳步輕而又輕。她實在不忍驚動這老人,儘管有如山一般的沉着,如海一般的智慧,可是她畢竟老了。再睿智老人傢也抵擋不住疲憊,老人傢需要多休息。
惜春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老太太睜開眼睛,她的眼睛在暗暗的堂屋裏亮如星辰。如惜春所感覺的,她能洞悉這府裏一切,一草一木,每一個人的,心思。
"四丫頭,過來,到祖母這兒來。"她招招手。
惜春的眼淚落下來,靠在慈和的祖母身邊,淚如雨下。
"瞧瞧,咱們四丫頭怎麽也和林丫頭一個樣?愛哭。"賈母轉臉對鴛鴦道:"你去吩咐廚房做幾道四丫頭喜歡的點心,別讓人說我把孫女餓哭了。"
鴛鴦笑着去了,隨手掩了門,囑咐階下的衆人候着,沒得老祖宗叫不許擅進。寶二爺和林姑娘來了也擋駕,就說老祖宗在歇中覺。
這是鴛鴦的精細處。賈母單獨找惜春來,又不叫她侍應。必有緣故。
鴛鴦想得不錯。屋子裏賈母正在勸慰惜春。
嗚咽聲漸漸細了。
惜春,伏在賈母身上痛哭一場。
然後她决定遵照祖母的吩咐去給秦可卿守靈。
夜寒風冷,在風的鼓惑下白綾不住翻飛。惜春覺得那風是幽藍色的,一絲絲朝她逼過來。逼進她璩隙四起的身體裏。慢慢地,身體裏什麽東西也不存在了,無所不在的風已將他們滌蕩幹淨。佛傢說,色為色相,身是皮囊。她感覺佛言無虛。她現在正像一隻漲滿氣的皮囊,卻不知是否已經洗清原罪。
死了麽,終於死了麽?她問自己。我是想她生還是死呢?那個女人,躺在棺材裏再也不能起身的女人。我是愛她還是恨她。
蓋棺定論,可她就是蓋了棺也無法給她定論。
惜春站起來,走嚮那棺木。她還想再看她一眼。這一生,她是她第一個愛的,也是第一個恨的女人。
也許,也是最後一個。
惜春撫摸她的臉。可卿像生時一樣美豔。生前,她們少有機會進行這樣密切無礙地對視。她和她之間隔了太多人。
惜春撫她的眉,撫自己的眉。棺材裏躺着的女子,身若細柳,臉如芙蓉,闔着一雙桃花目。她的頸下有一道痕。一道斷絶她生命的痕。惜春閉上眼,仿佛看見她懸挂在高高的梁上,與一世恩怨做了結算,身軀顯得又輕又小。
惜春過早的窺見生的虛無,於是她能理解可卿死時的痛苦與輕鬆。她像她能聽見似的,和她交談--
"可卿呵,你的眼角也有了細紋。我長大了,你也老了;可卿呵,你我的眉目,你看有幾分像呢?還有嘴,都是小小的,紅豔豔的;可卿呵,你的香唇,他一定含在嘴裏怕化了……"
惜春這樣說着,笑着,手指在秦可卿和自己臉上脈脈遊動,像一條靈巧而妖異的魚在漂浮的水草間嬉戲。
多美的尤物--惜春感慨的笑着,她承襲了她的容貌,卻沒有承襲她溫柔多情的性格。可卿若是淹沒男人的水,她衹能算是冷地紮手的冰。
"時間夠了,你該回去了--"
惜春的身後傳來沉厚的男音。在長長地疊疊層層的白幡掩映下,一個男人,提着燈籠走過來。
黃泉路,奈何橋。這個人,是她的引魂使者。惜春內心戰慄,方纔內心一直充盈的氣在漸漸消退,她不知道是因為冷,還是這個男人帶來的恐懼。她的手在秦可卿臉上抖,劃破了剛纔與死人相對時的鎮定冷漠。
出抱廈,穿回廊,過影壁,到了賈母處,鴛鴦早早地迎出來,一手攜了惜春,一手命丫鬟婆子外面候着。
寬廣的堂屋中有清冷陳舊的香,是那種人口不多的高貴人傢的氣味。可笑市井話本演說富貴,什麽玉堂金馬,錦簇花團,不過是寒酸人夢想中的傖俗。真富貴卻是如此,不動聲色,燈火熹微的遙遠樓閣。
衹有垂地的湘簾偶爾微微一動。
雲蹋依舊是雲蹋。衹是賈母的身邊再沒有繞膝的兒孫。她好象睡着了,可是惜春覺得她任何時候都是醒着的,她清醒而敏銳,像絶世的竜泉劍,越是危難時越可倚助。平時,她寧願躲在華麗的鞘殼下,讓兒孫替自己揉肩捶腿,聽那些俏皮動聽的話兒從身邊人的嘴裏飛出來。她享受着天倫之樂。
惜春的腳步輕而又輕。她實在不忍驚動這老人,儘管有如山一般的沉着,如海一般的智慧,可是她畢竟老了。再睿智老人傢也抵擋不住疲憊,老人傢需要多休息。
惜春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老太太睜開眼睛,她的眼睛在暗暗的堂屋裏亮如星辰。如惜春所感覺的,她能洞悉這府裏一切,一草一木,每一個人的,心思。
"四丫頭,過來,到祖母這兒來。"她招招手。
惜春的眼淚落下來,靠在慈和的祖母身邊,淚如雨下。
"瞧瞧,咱們四丫頭怎麽也和林丫頭一個樣?愛哭。"賈母轉臉對鴛鴦道:"你去吩咐廚房做幾道四丫頭喜歡的點心,別讓人說我把孫女餓哭了。"
鴛鴦笑着去了,隨手掩了門,囑咐階下的衆人候着,沒得老祖宗叫不許擅進。寶二爺和林姑娘來了也擋駕,就說老祖宗在歇中覺。
這是鴛鴦的精細處。賈母單獨找惜春來,又不叫她侍應。必有緣故。
鴛鴦想得不錯。屋子裏賈母正在勸慰惜春。
嗚咽聲漸漸細了。
惜春,伏在賈母身上痛哭一場。
然後她决定遵照祖母的吩咐去給秦可卿守靈。
夜寒風冷,在風的鼓惑下白綾不住翻飛。惜春覺得那風是幽藍色的,一絲絲朝她逼過來。逼進她璩隙四起的身體裏。慢慢地,身體裏什麽東西也不存在了,無所不在的風已將他們滌蕩幹淨。佛傢說,色為色相,身是皮囊。她感覺佛言無虛。她現在正像一隻漲滿氣的皮囊,卻不知是否已經洗清原罪。
死了麽,終於死了麽?她問自己。我是想她生還是死呢?那個女人,躺在棺材裏再也不能起身的女人。我是愛她還是恨她。
蓋棺定論,可她就是蓋了棺也無法給她定論。
惜春站起來,走嚮那棺木。她還想再看她一眼。這一生,她是她第一個愛的,也是第一個恨的女人。
也許,也是最後一個。
惜春撫摸她的臉。可卿像生時一樣美豔。生前,她們少有機會進行這樣密切無礙地對視。她和她之間隔了太多人。
惜春撫她的眉,撫自己的眉。棺材裏躺着的女子,身若細柳,臉如芙蓉,闔着一雙桃花目。她的頸下有一道痕。一道斷絶她生命的痕。惜春閉上眼,仿佛看見她懸挂在高高的梁上,與一世恩怨做了結算,身軀顯得又輕又小。
惜春過早的窺見生的虛無,於是她能理解可卿死時的痛苦與輕鬆。她像她能聽見似的,和她交談--
"可卿呵,你的眼角也有了細紋。我長大了,你也老了;可卿呵,你我的眉目,你看有幾分像呢?還有嘴,都是小小的,紅豔豔的;可卿呵,你的香唇,他一定含在嘴裏怕化了……"
惜春這樣說着,笑着,手指在秦可卿和自己臉上脈脈遊動,像一條靈巧而妖異的魚在漂浮的水草間嬉戲。
多美的尤物--惜春感慨的笑着,她承襲了她的容貌,卻沒有承襲她溫柔多情的性格。可卿若是淹沒男人的水,她衹能算是冷地紮手的冰。
"時間夠了,你該回去了--"
惜春的身後傳來沉厚的男音。在長長地疊疊層層的白幡掩映下,一個男人,提着燈籠走過來。
黃泉路,奈何橋。這個人,是她的引魂使者。惜春內心戰慄,方纔內心一直充盈的氣在漸漸消退,她不知道是因為冷,還是這個男人帶來的恐懼。她的手在秦可卿臉上抖,劃破了剛纔與死人相對時的鎮定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