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生於北京,祖籍廣西桂林,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後自學。中國現代思想傢、教授傢、社會活動傢、現代新儒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執教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30-1937年從事鄉村建設活動。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為國事奔走,謀求國內團结。其主要著作包括:《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艾愷(GuySalvatoreAlitto),197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芝加哥大學歷史教授。著有《最後的儒傢》、《南京十年的鄉村建設》、《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思潮》等。一耽學堂是致力於學習、體認和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非贏利性的民間公益組織。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等首都院校青年學子在京共同參與成立。主要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改良社會風氣,淨化個體心靈,普及基礎漢語,推介中文思想。
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說話好好說,如此之謂“敬”。敬則不苟偷,不放肆。敬則心在腔子裏。敬則不逐物,亦不遺物。由敬而慎,以入於獨,此伍先生之學也。逐物則失心,遺物同一失心。衹是即物見心,心卻不隨物轉。
梁漱溟說:
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受製於他自己(製與受製是一)。渺小是最錯誤的見解。幾時你超脫了自私,幾時你超脫了渺小。不可戰勝的是誰?是生命。被戰勝的是什麽?是物質。生命是心,是心表見在物上的,是心物之爭。歷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對物之爭,一次一次無數次,一步一步無數步,徵服了物、憑藉物、利用物,表演出來的。深深地進入瞭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纔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是偉大的能力或本領。然而卻不是一味嚮外逐物的西洋科學家之所知矣。經濟生活分散了人心,而組聯了人身。政治形成集團對抗,劃分此疆彼界。今日世界問題之形成由於西方文化。要避免人類之毀滅衹有轉嚮中國文化。中國問題之陷於今日局面正為盲目學西洋之結果。欲把僵局歸緩和而達於統一必須矯正劃界限與用武力之兩點錯誤,而超脫於世界兩大壁壘則為其入手。着急貪術,表見了人類的卑微;歆羨涎流,顯露了人類的醜陋;忍耐不下,煩惱苦愁,見出了人類的無用。學問是解决問題的,而且真的學問是解决自己的問題。
梁漱溟說
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說話好好說,如此之謂“敬”。敬則不苟偷,不放肆。敬則心在腔子裏。敬則不逐物,亦不遺物。由敬而慎,以入於獨,此伍先生之學也。逐物則失心,遺物同一失心。衹是即物見心,心卻不隨物轉。
梁漱溟說:
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受製於他自己(製與受製是一)。渺小是最錯誤的見解。幾時你超脫了自私,幾時你超脫了渺小。不可戰勝的是誰?是生命。被戰勝的是什麽?是物質。生命是心,是心表見在物上的,是心物之爭。歷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對物之爭,一次一次無數次,一步一步無數步,徵服了物、憑藉物、利用物,表演出來的。深深地進入瞭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纔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是偉大的能力或本領。然而卻不是一味嚮外逐物的西洋科學家之所知矣。經濟生活分散了人心,而組聯了人身。政治形成集團對抗,劃分此疆彼界。今日世界問題之形成由於西方文化。要避免人類之毀滅衹有轉嚮中國文化。中國問題之陷於今日局面正為盲目學西洋之結果。欲把僵局歸緩和而達於統一必須矯正劃界限與用武力之兩點錯誤,而超脫於世界兩大壁壘則為其入手。着急貪術,表見了人類的卑微;歆羨涎流,顯露了人類的醜陋;忍耐不下,煩惱苦愁,見出了人類的無用。學問是解决問題的,而且真的學問是解决自己的問題。
梁漱溟說
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說話好好說,如此之謂“敬”。敬則不苟偷,不放肆。敬則心在腔子裏。敬則不逐物,亦不遺物。由敬而慎,以入於獨,此伍先生之學也。逐物則失心,遺物同一失心。衹是即物見心,心卻不隨物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