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地理类>> 樂史 Le Shi   中國 China   北宋   (930年1007年)
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一百九十三捲,宋樂史撰。史有《廣卓異記》,已著錄。史字正子,官太常博士、直史館,事跡具《宋史•文苑傳》 。宋太宗時,始平閩越,並北漢,史因合輿圖所隸,考尋始末,條分件係,以成此書。始於東京,迄於四裔。然是時幽、媯、營、檀等十六州晉所割以賂遼者,實未入版圖 ,史乃因賈耽《十道志》、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之舊,概列其名。蓋太宗置封樁庫,冀復燕、雲,終身未嘗少置。史亦預探其志,載之於篇,非無所因而漫録也。史進書序,譏賈耽、李吉甫為漏闕,故其書采摭繁富,惟取賅博,於列朝人物一一並登。至於題詠、古跡,若
欽定《四庫全書》提要
  《太平寰宇記》一百九十三捲,宋樂史撰。史有《廣卓異記》,已著錄。史字正子,官太常博士、直史館,事跡具《宋史?文苑傳》 。宋太宗時,始平閩越,並北漢,史因合輿圖所隸,考尋始末,條分件係,以成此書。始於東京,迄於四裔。然是時幽、媯、營、檀等十六州晉所割以賂遼者,實未入版圖 ,史乃因賈耽《十道志》、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之舊,概列其名。蓋太宗置封樁庫,冀復燕、雲,終身未嘗少置。史亦預探其志,載之於篇,非無所因而漫録也。史進書序,譏賈耽、李吉甫為漏闕,故其書采摭繁富,惟取賅博,於列朝人物一一並登。至於題詠、古跡,若張祜《金山詩》之類,亦皆並録。後來方志必列人物、藝文者,其體皆本於史。蓋地理之書記載,至是書而始詳,體例亦至是而大變。然史書雖捲帙浩博,而考據特為精核,要不得以末流冗雜追咎濫觴之源矣。原本二百捲,諸傢藏本並多殘缺,惟浙江汪氏進本所闕,自一百十三捲至一百十九捲,僅佚七捲,又每捲末附校正一頁,不知何人所作,辨析頗詳,較諸本最為精善,今據以着録。《文獻通考》作《太平寰宇志》,此本標題實作《太平寰宇記》,諸書所引,名亦兩歧。今考史進書原序亦作“記”字,則《通考》為傳寫之誤,不足據也。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
太平寰宇記(樂史)自序
  臣聞四海同風,九州島共貫,若非聖人握機蹈杼,織成天下,何以逮此?自唐之季,率土纒兵,裂水界山,窺王盜帝 ,至於五代,環五十年,雖奄有中原,而未傢六合,不有所廢,其何以興?祖竜為炎漢之梯,獨夫啓成周之路。皇天駿命,開我宋朝。太祖以握鬥步天,掃荊蠻而幹吳、蜀;陛下以呵雷叱電,蕩閩越而縳並汾。自是五帝之封區,三皇之文軌,重歸正朔,不亦盛乎!有以見皇王之道全,開闢之功大。其如圖籍之府未修,郡縣之書罔備,何以頌萬國之一君,表千年之一聖?眷言闕典,過在史官 。雖則賈躭有《十道述》,元和有《郡國志》,不獨編修太簡,抑且朝代不同,加以從梁至周,郡國割據,更名易地,暮四朝三。臣今沿波討源,窮本知末,不量淺學,撰成《太平寰宇記》二百捲,並目錄二捲,自河南周於海外,至若賈躭之漏落,吉甫之闕遺,此盡收焉。萬裏山河,四方險阻,攻守利害,沿襲根源,伸紙未窮,森然在目,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戶而覩萬邦,圖籍機權,莫先於此。臣職居館殿,志在坤輿,輒撰此書,冀聞天聽,誠慚淺畧,仰冒宸嚴。謹上。
首頁>> 文學>> 地理类>> 樂史 Le Shi   中國 China   北宋   (930年1007年)